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6篇

建议是对个人或团体提出的关于未来如何操作某事物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1

  一、水月寺办事处概况

  水月寺街道办事处地处沧州市中心水月寺大街,东临清池大道,西至大运河畔,南与新华路接壤,北至大化厂区北墙,辖区总面积7.16平方公里。有居民6351户,总人口24272人,自管党员共1021名。

  二、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工作者队伍人员较少素质偏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加强社区各项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但是,目前各社区工作人员较少,学历偏低,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需要。五个社区有工作人员50人,平均每个社区有工作人员10人左右。其中事业编制29人,财政补贴人员8人,4050人员8人、大学生协理员5人,35岁以下的14人,36至45岁的26人,46岁以上的10人。

  二是居民缺乏法治意识。居民普遍缺乏法治意识,让社区管理难度加大。一些缺乏自律意识、一些摊贩无证经营、一些居民乱搭乱占乱改、一些居民违法上访,造成社区治理难度加大。

  三是居民的参与意识淡薄。大多数社区居民既不了解社区情况也不关心社区的公共事务,部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仅仅是办低保、开证明。而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长期以来主要以行政化方法提供管理与服务。社区居民缺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渠道,参与意识薄弱。

  三、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是优化社区队伍建设。制定有关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青年人才从事社区基层工作,扩宽社区干部的选配渠道,积极动员毕业待分配大学生在社区任职,并且还要积极探索用人机制,使社区干部来源渠道不断扩大。

  二是强化居民的法治意识。只有树立了法治观念,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事。一是注重普法宣传。建立社区普法义务讲师团,利用各种媒体,向居民宣传守法意识和文明观念,同时曝光一些居民乱丢垃圾、乱搭乱建等不文明和违法行为,增强居民自律意识,并定期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引导社区工作人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区工作,依法依规处理各种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识和认同。通过宣传栏、宣传单页、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社区的好人好事,组织社区居民参与讨论社区问题等形式,通过宣传教育,使居民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区的参与者更是社区的受益者,明确社区是一个整体,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2

  一是党员群众存在顾虑导致巡察组难以摸到真情、实情。在巡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干部对巡察组不讲真话的现象。有的习惯将套话、空话,说成绩多,讲问题少,要么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有的即便在讲问题,也明显避重就轻,带有保留,甚至把问题当作成绩来讲。另外,个别巡察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担心群众反映的问题过于敏感或矛盾尖锐,难以应付,对深入群众中调研摸底实情有畏难情绪。

  二是巡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费保障不全影响巡察效果。巡视组临时组成,巡视工作衔接性、延续性不强。巡视部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巡视工作绩效不能充分显现。在挑选巡视组人员时,抽调的人员由各科室自行选派的人员组成,巡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业务操作水平不够,工作绩效不高,影响巡察效果。同时,在巡察工作中工作人员的通讯费及交通费得不到具体的补贴,一定程度上打消巡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巡察结论定性不全,成果转化不畅。巡察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的监督检查,每次巡察检查结束,对被巡察单位缺少细化的整改意见和知道措施,只对班子下文提出整改意见,对班子成员没有书面定论。

  下步探索工作机制、程序、办法等好的意见建议:

  一、配好巡视人员做到有的放矢

  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选好、配好人员至关重要。对巡视人员的构成要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既要有懂纪检监察工作的,又要懂组织人事工作的;既要有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的,又要有熟悉财务审计的;建议巡察组在开展巡察工作前确定对被巡察单位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择优吸收。这样在巡察前充分准备,做到对被巡察单位和被谈话人情况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要加大巡察力度,加强后勤保障。

  从组织和后勤保障上加大对巡察工作支持,增强巡察密度和强度;坚持问题导向,将巡察与案件查办、党政主要领导述职述廉相结合,注重巡察结果运用,坚决查处巡察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以监督的实际成效赢得党员群众支持。

  三、加强巡察队伍建设。

  提高巡察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树立和维护巡察组的监督权威;发挥以老带新工作机制优势,加强对巡察组成员的培训,丰富巡察人才储备,强化纪律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做到“打铁首先自身硬”。

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完善风险控制,需要不断地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践,对具体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完善财务管理与控制。此外,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量的增大,资产管理的风险越来越大,针对这一形势,对资产的高效管理做出了时代性的要求,因此,不断探索高效安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加大对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良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资产是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加强资产管理是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可以适时地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流通等信息,对于了解单位业务运行、发展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效果。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也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级部门通过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形成对下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的集中性管理,统筹各个单位、部门的资产。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来协调和规划各单位的资产运行情况,促进了对行政事业资产流向的及时和清晰掌握,加强了行政事业资产的全程监督和控制,从而保障了业务与资产使用的协调性,避免了资产浪费。同时,根据严密的制度实施资产管理计划,明确业务资产的操作规定,规范、有序地进行业务运作,避免了资产管理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和财政资金效益,从而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良好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在购置上存在较多的漏洞

  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和投资时存在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等问题。虽然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这类行为,但是规避政府采购、超标准采购或者不履行采购必要手续等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行为依然存在。盲目采购、攀比采购、重复购置等现象在个别地方突出。造成了固定资产违规购置、采购成本增加,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不良影响。

  (二)资产的使用上存在较多问题

  由于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验收制度缺失,往往出现购非所需的现象,且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帐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帐实不符。移交、监交制度执行不严,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出租资产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账面上不反映出租出借等状况,收入不入账或不公开,支出不规范等问题。

  (三)资产处置缺乏规范性

  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有相当部分的单位存在故意规避处置上报审批手续的现象。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

  (四)会计核算手段滞后,数据不准确

  1、会计核算不及时

  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等。

  2、会计核算不准确

  由于人为等因素,造成的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差,数据出现漏洞等现象,导致资产在后续管理核查困难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改措施

  (一)提高对管理责任认识程度

  领导干部以及财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强化自身的法制观念以及人人参与到固定资产规范管理工作中的理念。不定时进行抽查以增强监督力度,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的提高提供保障。

  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认识和基本知识,认真贯彻和实施,以保证行政事业资产有效使用,综合资产管理过程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分析,加强对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总结交流,使得日后的资产管理控制上有经验可循,有教训可借,更能促使决策者和管理层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性。

  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所有单位均必须要有明确的领导者来负责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要加强监督,切实保障该项工作的落实,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流程

  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对下级单位和部门分散的资产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筹措、协调、规划、调控资产,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科学管理,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整体状况和使用状态,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所属单位的资产业务运作。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建立包含资产审批权限、审批程序、收付程序、付款制度、资产收付跟踪反馈制度、资产存放原则以及对外投资、担保和反担保制度在内的一系列资产管理制度。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特别对资产验收、资产盘点、对外投资和资产报废等关键点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控。如:单位每年至少要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行政事业单位借助固定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时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论证工作,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性;强化固定资产报废的统一管理工作。

  (三)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要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资产配置是核心。建立科学的资产配置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制定配置标准,加强资产功能和单位职能之间的匹配,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在资产配置合理的基础上,用存量定增量。转变资产管理思路,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四)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监督机制

  固定资产的管理监督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进行验收、监管、领用以及监督赔偿等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必须要由内部专职保管员以及技术使用人员共同合作完成。验收通过后还要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登记手续。建议将多种监管措施相结合,以提高监管效果,例如将不定期抽查与定期全面清查工作相结合,以便于全面掌握资产情况。领用固定资产时做详细登记。健全奖罚制度,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部门或人员要追究其责任。

  四、结束语

  随着财政部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增大,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高效管理做出了时代性的要求,因此,加大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提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效率,对于我国经济的高效、良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加强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审核和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管理环节,通过对资产管理的强化,使今后的使用项目得到充分的资产流动和使用上的全过程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的经验依据,进而科学合理的利用行政事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集合了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的工作。做好资产管理,加强资产使用和分配的内部管理水平,是提高行政事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程序。现代化的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资产流向和使用分配,还要合理的调剂和盘活行政事业资产,减少资产使用上的浪费,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此外,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也是强化决策者和工作人员行政事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营机制。

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4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
  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理清查,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按财产类别填写“验收合格单”,对原有设备进行评估并贴标,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等贴标管理,财务室和财管科分别登记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领用、使用台账。对遗留问题尽快查找根源,该登记的登记,该冲减的冲减,该调剂的调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配置合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制定操作规程,建立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加强日常的检查维护,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定期清点实物,做到账卡相符。运用固定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账、账面数与实物数相核对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同时,加强单位部门间的监督、财务与财产的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督促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主动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二、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负责,各部门应指定相对稳定的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和其它物品的领用、保管、清点等工作,尽快完善固定资产预算、账卡、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维修、调拨、处置、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本着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由财务室负责,按类别和品名等进行数量金额核算;台账由使用的部门负责,并进行数量管理。随着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固定资产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也在结构上有了相应变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各部门固定资产,在核定需求量前应全面清查与核实,并登记造册,避免重复配置;对所需资产能调剂使用的调剂使用;对不能调剂使用的、需配置资产进行资金来源、费用预算等分析;科学合理地编制配置规划或计划;将预算目标细分至各科室站,由财务部门操作实际的问题,在质量、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最后财务人员负责收集和汇总财务数据,财产管理和使用单位负责入库、保管、使用、维护等工作。
三、定期清查固定资产
  各部门应当在协调配合中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于出现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制定适应的处理方案。以笔者单位为例,各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查看账、物、卡是否统一,使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管理。各部门的固定资产每年年底进行一次自查,财务室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清查,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目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等,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对长期得不到使用,但实际上具有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报县国资委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按照规定处理。
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化管理
  由于近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及金额增长迅猛,各项管理工作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已势在必行。笔者建议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并结合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及其编码规则来编制程序,完成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维修、报废等一切管理工作。依据各部门权限,对各种表格卡片的字段进行调整、排列方式变更、填写或显示内容改变, 各类工作进程的控制,保管员具有在资产管理模块中进行所有信息添加权;采购员有合同付款情况的添加权;主管领导有对购置资产入库、领用、调配、报废等流程进行审批的权限,维修员有维护情况的添加权。并可打印出与其职责权限相对应的统计报表。所输入信息一经确认并保存,其输入的数据内容即被锁定,禁止二次修改。实时监控固定资产、及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为单位制定有关政策、资产调剂及采购提供科学依据并当好参谋。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除资产管理员有新增、删改的权限外, 其它部门的负责人根据需要只有查询相关内容的功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
  明确责任人、岗位职责,健全财务人员、采购人员、保管人员、维护人员、操作人员等各类岗位标准,完善轮岗、岗位考核、绩效管理制度,健全资产清查、重点抽查、离任核查制度。监察、审计部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防止资产流失。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规定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对清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落实整改措施。

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5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对资产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资产采购预算的金额也是逐年不断增加,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难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资产管理日常工作重要环节入手,分析了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处理机制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管理、采购验收入库管理、资产报废处置管理等环节的薄弱。结合实际工作,为更好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有效措施,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控制管理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力度越来越大,高校教科研设备采购预算的数额也不断增加,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设备采购涉及学校发展资源分配及内部公平合理的利用。设备采购预算编制部门为财务处,申请购置为各使用部门,设备采购为采购部门。设备采购进场未进行充分的需求论证和计划安排就进行预算编制。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对资产预算采购管理的控制和合理规划,导致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管理缺乏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采购申报及采购预算编制时,缺乏对固定资产采购预算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复核论证,不少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设备闲置、资金浪费,各部门教科研设备配置失衡。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编制基础依靠各使用部门报送的设备采购申请表,采购相关设备代理商的报价作为采购设备预算控制价,预算控制价缺乏客观独立性,经常导致采购设备预算控制价虚高或者不符实际的恶意商业欺诈报价。落实论证设备采购预算控制价的精细化,是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管理控制的重点,保障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控制价的真实有效。

  (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入库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验收制度建设不完善,虽然各高校都有相关验收工作要求,但是缺乏具体的工作准则和实施细则对验收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缺乏具体细化规范要求,导致资产验收管理工作经常流于形式。实际工作中采购资产到校后,组织使用部门随意指派人员现场查验、清点货物、填报资产验收表,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缺乏专家型验收人员参与。资产验收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采购和资产为同一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存在内部控制弊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乏必要的控制制衡的环节。同时,纪检监察工作经常缺位,使得验收工作问责追责机制缺失。验收人员参与验收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连采购资产的招标文件、合同、技术参数要求等验收文件的规定要求都不了解,直接现场验收签字“走走过场”。验收结论简单模糊,大部分验收报告采用固定模式,验收结论经常填写为合格或者不合格,甚至连采购合同明文规定验收事项都不进行详细的验收情况描述。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也是敷衍了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验收问题的整改要求也是避重就轻。

  (三)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程序不规范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忽略对资产处置的管理工作,报废处置工作处理不及时,导致报废资产搁置堆积,占用大量的办公用房存放。同时,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报废的相关规定不了解,对资产报废程序不重视,随意丢弃报废资产。思想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报废机制不完善。一些使用部门在更换或者替换设备资产时,不事先做好更换旧设备的报废申请手续,私下先行拆除更换工作,结果被拆除更换下来的设备都未申报正常的报废审批程序,更换下来随意丢弃,造成资产报废工作本末倒置。这种“先斩后奏”的未经报废程序而更换拆除丢弃的情况普遍存在,给固定资产报废工作造成被动局面。固定资产报废流程程序不完善,没有建立资产报废客观独立的报废鉴定程序,大型教科研设备资产报废未经过权威专家论证,随意性报废的现象普遍存在。使用部门对资产报废的管理文件规定和程序了解不足,导致未经报废先丢弃等资产流失严重。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固定资产采购预算工作需要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在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中进一步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纳入到整个预算管理的体系中。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采购论证,能够在资产采购前对资产合理分配做好均衡匹配,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在预算工作中,资产管理在预算编制中要对资产采购预算计划进行提前的存量核查,避免重复建设购置,造成预算资金浪费。同时,预算计划可结合资产整体情况做好统筹安排,合理安排有限资金优先建设急需购置资产,真正让有限资金发挥最高效率。资产采购预算控制价的复核,保证预算采购价格的客观公正透明。对于通用类设备资产,采购预算价格可以借鉴采购中心的统一报价,对于专业性强的教科研资产,采用供应商其他第三方中标价为预算参考价,避免采购资产预算报价的随意性。

  (二)加强固定资产验收规范化管理

  高校资产验收关涉多方的利益。首先,要明确验收负责人、验收参与人、监督人、采购人和财务支付部门等在验收工作中的职权责任,理清工作分工职责。其次,要高度重视验收入库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体系。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建立科学化、精心化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程序规范的验收入库操作实施细则,保障验收工作制度化、流程化。明确验收主体责任制度,让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承担负责资产验收的主体工作,资产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验收工作,使用部门负责设备验收工作。为了保证资产验收的专业性,应建立相关设备验收专家库。对于大型资产验收,制定相关程序聘请校外专家论证验收,保证验收人员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规范验收表的书面填写,详细填写验收清单的各项验收指标。对验收整改的问题,要如实逐项详细填写,做好客观真实,待整改工作完成后,组织第二次验收,验收参与人签署意见,验收工作完成后要形成完整的书面验收结论。

  (三)加强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管理机制

  熟悉上级管理部门文件规定,按照文件规定指导资产报废资产审批程序,应报上级部门审批报废的,绝不私自处理,一切按规章制度办理。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规范资产报废程序,加强对资产报废处置监管力度。建立坚强报废处置内控制度,建立资产报废鉴定的相关规定,程序报废鉴定成员组,必要时聘请校外专家专业鉴定,制度上避免出现随意报废处置资产。资产报废应与资产购置管理相结合,合理统筹安排,例行节约,能够调节使用的,优先调剂使用。报废资产的处置按照上级部门文件规定指定回收,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处置报废资产。报废资产残值收入,一律归属上缴国家,避免任何个人截用资产报废残值收入。做好资产报废信息动态更新管理,建立完善资产报废管理档案,有助于资产管理进行全面分析。

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6

  摘 要:随着我国公共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逐渐增加,固定资产构成日趋复杂,加大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本文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出发,分别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与工作项目的重要物质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事业单位物质资产和资源合理分配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不断增加,构成逐渐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简述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资金,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优化事业单固定资产配置,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也是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方面。但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由于自身理方式不完善,且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和考评标准,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更滋生出腐败行为,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需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将费用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无法真实地体现在会计账务处理上,致使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严重不符。此外,部分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更新、调入、捐赠等业务活动进行及时入账,导致核算不能完整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二)固定资产购建随意性大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固定资产购建随意性较大是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使得大量固定资产闲置,这种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阻碍。另外,对于一些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部分单位由于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估,使得项目的投资方向不够合理,最終导致投资项目产生不了足够大的效益。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对施工过程过于重视,而忽视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不能得到充分的关注,最终导致账面资产的缺乏真实性。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
  在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单位存在着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过于松懈的问题,导致固定资产大量流失。对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相符。为此,相关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与核对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许多事业单位都不能做到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查。虽然有的事业单位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查,但是盘查过程却过于形式化,且存在疏忽与遗漏的问题,导致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意识,对固定自查管理制度的制定比较忽视,使得事业单位没有形成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终导致资产的流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1、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账面管理制度,这就使得一些新采购的办公用品等不能进行及时的登记,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不明确;
  2、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使得事业单位不能够对其名下的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完全掌握;
  3、一些单位让个别人员保管和使用其名下的某些固定资产,但是却没有对保管人员及保管过程进行及时的跟踪与监督,这也会导致资产情况不明确。
  三、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认识
  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实现,应当从事业单位的科学理念培养和领导负责人管理意识的加强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当加强对领导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正确认识,形成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并在体制带动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加强领导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思想上培养员工对单位固定资产的认真使用、爱惜维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二)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国家应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和调整,使事业单位借鉴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使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此外,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台账,重视固定资产明细核算,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相关事业单位应根据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政策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的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定,保证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涉及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验收及报废等所有方面的内容。此外,在使用固定资产时,要制定相关的资产移交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离任或者退休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注意在其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收回他们在工作期间使用的固定资产,防止固定资产私有化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且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其具有系统性与政策性等特点。为了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就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支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1、在事业单位内部定期开展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自身素质;
  2、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出台的管理制度。例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事业单位对单位的固定设备进行更新,引入计算机通讯的专业固定设备,这就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计算机的使用与学习,做到对资产管理软件的充分利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四、结语
  总的来说,固定资产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戴岸.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时代金融,2023,17:252.
  [2]李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23,19:206.
  [3]廖金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学习,2023,20:169+177.
  [4]江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时代金融,2023,09:75-76.
  [5]高嵩.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23,06:9-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