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第1篇: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知母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润燥的功效,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

知母的功效:
知母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根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知母、盐知母、炒知母、酒知母。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润燥的功效,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
1、清热泻火、滋*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宜盐水炒。
2、勿用铁器煎熬或盛置该品。
3、凡温热病热在气分,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者,每与生石膏相须为用,并入甘草等,以清气泄热。
4、凡痰抽*断水壅肺,喘嗽不止者,可与贝母、葶苈子配伍。
5、凡*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者,多与黄柏相须为用,以泻肾火而坚*。

知母的作用:
石膏和知母均能清热泻火,可用治疗温热病气分热盛以及肺热咳嗽等*,但是石膏长于清解中清泻火热,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泻火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多选知母。

1、治伤寒脉浮滑 表有热 里有寒;或三阳合病 腹满 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 谵语 遗尿 发汗则谵语甚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或伤寒脉滑而厥 里有热: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碎)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上四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汤成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治伤寒狐惑 咽喉*痛 口唇破 吐脓血:知母 (焙)一两 石膏二两 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四味 粗捣筛.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 糯米一匙 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温服.(<圣济总录>知母汤)
3、治久近痰嗽 自胸膈下塞停饮 至于脏腑: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 巴豆三十枚去油 研匀.每服一字 用姜三片 二面蘸* 细嚼咽下 便睡 次早必泻一行 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4、治久嗽气急:知母(去毛 切)五钱(隔纸炒) 杏仁(姜水泡 去皮尖 焙)五钱.以水一钟半 煎一钟 食远温服.次以萝卜子、杏仁等分 为末 米糊丸 服五十丸 姜汤下 以绝病根.(<卫生杂兴>)
5、治肺家受燥 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6、治伤寒胃中有热 心觉懊恼 六脉洪数 或大便下血:知母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一钱.水煎热服. (<扁鹊心书>知母黄芩汤)
7、治肺劳有热 不能服补气之剂者:知母(炒)、贝母(炒)等分.为末服.(<医方集解>二母散)
8、治气虚劳伤 面黄肌瘦 气怯神离 动作倦怠 上半日咳嗽烦热 下午身凉气爽 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 黄柏三钱 人参二钱 麦冬五钱 广皮一钱 甘草五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9、用于热病烦渴:该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10、用于肺热咳嗽,*虚燥咳:该品功能清泻肺火,滋*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11、用于骨蒸潮热:该品又能滋肾*、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降火之功。用于*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中,以加强滋*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12、用于*虚消渴,肠燥便秘:该品有滋*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知母清热泻火:外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内治肺热咳嗽,胃热消渴。知母生津润燥:肺燥咳嗽;肠燥便秘;骨蒸潮热。知母*寒质润,有润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常与石膏配伍。
1、<本草通玄>: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为肾经本*。兼能清肺者,为其肃清龙雷,勿使僭上,则手太*无销烁之虞也。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蒸,凡止咳安胎,莫非清火之用。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燔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2、<本草正>:古书言知母佐黄柏滋*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是即所谓滋*也。故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降火之要*。继自丹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诚大谬矣。夫知母以沉寒之*,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则何补之有?。
3、<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故二*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4、<*品化义>:知母与黄柏并用,非为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为清痰,专为滋*。
5、<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6、<本草新编>:知母,味苦、*,气大寒,沉而降,*也,无毒。入足少*、阳明,又入手太*。最善泻胃、肾二经之火,解渴止热,亦治久疟。此物只可暂用,而不可久服。丹溪加入六味丸中,亦教人暂服,以泻肾中浮游之火,非教人长服也。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入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不必兼用。

第2篇:知母的功效与作用_知母的*用价值

引导语:子母有着怎么样的功效与作用是你所不知道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01滋肾*

知母能滋肾*、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降火之功。用于*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中,以加强滋*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02滋*润燥

知母有滋*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03治热病烦渴

知母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04清泻肺火

知母能清泻肺火,滋*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知母的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温热病时的气分实热(*见石膏所述),辅助石膏,发挥解热和镇静作用。多夏季出现的久热不退(中医名暑疟,西医称夏季热),可配石膏、青蒿、麦冬、鳖*、牛膝、橘红等,如再加小环钗、银花、南豆花,效果更好。

2、用于治疗虚热(慢*、消耗*疫病的发热),尤其下午低热。自觉热从骨内蒸发而出(前人称为“骨蒸”、盗汗、脉沉细而数,可配鳖*、地骨皮。妇女产后的劳热,也可按此原则治疗。

3、用于治疗肾火亢盛(表现为遗精、梦泄、*神经兴奋增高等症状,并有喉痛、咽干、腰**软)。此时用知母,取其有镇静作用,但须配黄柏,如知柏八味丸。知母、黄柏合用能加强滋*降火,从而能更好地起到镇静神经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4、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尤其适用于慢*肾盂炎而有*虚阳亢“热象”的患者,可服知柏八味丸,以茅根汤送服,或以金银花煎汤送服。此方对尿有脓细胞而又不能用抗菌素的患者,更为适用。

5、用于治疗口腔炎、口腔溃疡、咽喉炎,辩*属*虚火旺者。配玄参、生地或加露蜂房、甘草。

6、用于治疗消渴。例如糖尿病患者有口渴、烦热等肺胃燥热征象时,宜用知母配瓜萎根(天花粉)、麦冬等生津*治疗。

此外,知母外用可以治紫斑和过敏*皮疹,其法以知母加醋磨汁,搽患处,可促进退疹。

第3篇:【贝母】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贝母]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治热痰咳嗽,*虚咳嗽,痰少咽燥,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荷叶贝母核桃仁,雪梨炖贝母,贝母升麻鳖*汤,川贝母雪梨猪肺汤,川贝母

[贝母]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治热痰咳嗽,*虚咳嗽,痰少咽燥,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荷叶贝母核桃仁,雪梨炖贝母,贝母升麻鳖*汤,川贝母雪梨猪肺汤,川贝母蛤蜊肉。

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或川贝母、梭砂贝母、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贝母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贝母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

1、贝母用於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贝母能清热解郁化痰散结。贝母治痰火郁结之痪疬,配玄参、牡蛎等以化痰软坚消瘰疬,如消瘰丸;贝母治热 毒壅结之疮痈、肺痈,常配蒲公英、鱼腥草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2、贝母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斋直指方>)
3、贝母,肺有热,因而生痰,或为热邪所干,喘嗽烦闷,必此主之,其主伤寒烦热者,*寒兼苦,能解除烦热故也。淋沥者,小肠有热也,心与小肠为表里,清心家之烦热,则小肠之热亦解矣。邪气者、邪热也,*以散结,苦以泄邪,寒以折热,故主邪气也。<经>曰:一*一阳结为喉痹,一*者少*君火也,一阳者少阳相火也,解少*少阳之热,除胸中烦热,则喉痹自愈矣。乳难者,足厥*、足阳明之气结滞而不通,*能散结气,通其结滞,则乳难自瘳。热解则血凉,血凉则不痛,故主金疮。热则生风,故主风痉。<本草经疏>
4、贝母治肺热咳嗽多痰 咽喉中干:贝母(去心)、杏仁(汤浸去皮、尖 炒)各一两半.上二味 捣罗为末 炼蜜丸如*子大.含化咽津.(<圣济总录>贝母丸)
5、贝母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儒门事亲>)
6、贝母治瘰疬便毒:贝母、皂角子各半斤。为细末,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普济方>贝母丸)
7、贝母治百日咳:白花蛇5g,贝母10g 生甘草10g,以上三味 粉碎 过筛 混合均匀.口服1次1。5--3g,1日3次。<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8、贝母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 麸炒)半两 甘草(炙)一分.上二味 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 每一钱* 水七分 煎至四分 去滓 入牛黄末少许 食后温分二服 更量儿大小加减.(贝母散<圣济总录>)
9、贝母用於虚劳咳嗽,肺热燥咳:贝母*寒味微苦,能清肺泄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於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贝母用於肺虚劳嗽,*虚久咳有疾者,常配沙参、麦冬等以养*润肺化痰止咳;贝母治肺热肺燥咳嗽,常配知母以清肺涧燥化痰止咳,如二母丸。
10、贝母下乳: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汤液本草>三母散)
11、贝母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半钱,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缴净抹之,日四、五度。(<圣惠方>)
12、贝母治肺痈肺痿:川贝一两,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嚼咽之。(<医级>贝母括痰丸)
13、贝母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卫生杂兴>)
14、贝母又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者,肺主皮毛也。目眩者,热上攻也。项直,即风痉也。咳嗽上气,气上逆也。烦热渴邪不解,汗不出者,邪热盛也。其*专能散结除热,则上来诸*,皆自愈矣。病去则五脏自安。骨髓自利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别录>
15、贝母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去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贝母汤)
16、贝母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苑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子大,绵裹一丸,含咽亦佳。(<圣惠方>贝母丸)
17、贝母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论>
18、贝母治肺痈吐脓 五心烦热 壅闷咳嗽:贝母(去心)、紫菀、桔梗(炒)各一两 甘草(炙 锉)半两.上捣筛 每服三钱 水一盏 煎五七沸 去滓 不拘时稍冷服.(<*治准绳>四顺汤)
19、贝母治咳嗽:贝母(大者 去心 麸炒令黄)十枚 阿胶(炙燥)、甘草(炙 锉)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细散 每服二钱* 临卧煎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贝母散)
20、贝母治吐血、衄血 或发或止 皆心经积热所致:贝母(*令黄)一两.捣细罗为散 不计时候 以温浆调下二钱.(<圣惠方>)
21、贝母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煎汤服。(<本草切要>)
22、俗以半夏有毒,用贝母代之,夫贝母乃大*肺经之*,半夏乃太*脾经、阳明胃经之*,何可以代?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半夏乃禁忌,皆贝母为向导,犹可代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香愦、僵仆、蹇*诸*,生死旦夕,亦岂贝母可代乎?<本草会编>
23、贝母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贝母]贝母的食用方法:
贝母用法用量:内服:3-10克;研细粉冲服,每次1-1。5克反乌头。寒湿咳嗽不宜使用。
贝母用*禁忌: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贝母,贝母反乌头。
1、母恶桃花。畏秦艽、*石、莽草。<本草经集注>
2、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贝母。<本草经疏>

荷叶贝母核桃仁
功效:适用于结节*、囊肿*痤疮。
材料:荷叶半张贝母、核仁、山楂各10克,大米60克。
制作:将前4味水煎后去渣取汁,放入大米煮粥。
用法:每日1剂,连用30天。
按语:痤疮又称粉刺,多发生于青少年的面部。痤疮患者可通过*膳疗法,以内养外,辅助消除痤疮。大蒜白芨煮鲤鱼、绿豆薏仁汤、荷叶贝母核桃仁等*膳方,可使您在离受美味的同时,疾病也得到治疗。

雪梨炖贝母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适用肺*虚有热,咳嗽痰黏稠者。
材料:雪梨1个,川贝母粉3克。
做法:雪梨洗净,挖空中心,入川贝母粉,隔水炖熟即可。
用法:食梨,每日1次,连食3-5天。

贝母升麻鳖*汤
功效:主治喉疮脓成者。
组成:贝母3钱,升麻?3钱,丹皮3钱,元参3钱,鳖*3钱。
用法:煎半杯,热漱徐服。
来源:<四圣心源>卷八。

川贝母蛤蜊肉
功效:润肺止咳、利尿化痰,治肺热咳嗽、瘿瘤、 痔疮、消渴、水肿。
材料:川贝母20克,料酒10克,葱10克,味精2克,蛤蜊300克,姜5克,盐3克,鸡油35克。
做法:
1、将川贝母研成细粉;蛤蜊肉洗净,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2、将川贝母粉、蛤蜊肉、姜、葱、料酒同放锅内,加水8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28分钟,加入盐、味精、鸡油即成。
3、蛤蜊肉可用白鸭肉、羊肺、猪胰、猪肺中任何一种代替,同样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川贝母雪梨猪肺汤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稠,咯痰不易,咽干口渴。亦可用于上呼吸感染、支气管炎等属肺燥者。
材料:猪肺半个,川贝母15个,雪梨4个。
做法:
1、猪肺切厚片,泡水中用手挤洗干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过冷河,滴干水。
2、雪梨洗净,连皮切四块,去核,川贝母洗净。
3、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
按语:雪梨*味甘微*凉,有润肺生津、清热化痰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是肺燥咳嗽常用之果品。猪肺*味甘平,有补肺的作用,<增补本草备要>说[猪肺,补肺,治肺虚咳嗽。"合而为汤,既可清肺之燥热,又可补肺之不足,既可镇咳,又可祛痰,共奏清燥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是标本同治之汤品。
提示:若寒痰、湿痰内盛之咳嗽清稀*白者,不宜用本汤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