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语文试卷精选

第1篇: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语文试卷精选

【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间或一轮(jiàn)

b、纨绔(ku)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吮吸(shǔn)涎皮(yán)朱拓(tu)百无聊赖(lài)

d、正月(zhēnɡ)驯熟(xùn)*烙(pào)踌躇(chó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寒暄执着忖度众说纷纭b、慰藉隽永蒙胧眼花?乱

c、鞭笞赋予萦绕出神入化d、窟窿穹隆缥缈叹为观止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神舟七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l小时10分,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势力斗争的_____,绝不是不要*、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故意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收集实质既/又b、搜集*质不但/也

c、搜集*质既/又d、收集实质不但/也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个*纷呈。

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明星”。

b、nba2008-2009赛季在卫冕冠*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主场拉开战幕,凯尔特人队以5分的优势战胜了骑士队,取得了新赛季的又一个开门红。

c、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d、最近报道显示,虽然出现了禽流感疫情,但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鸡肉的销售量和消费信心并未受太大影响。

6、对下列字的笔画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免录其亟,同为8画b、堰筐象隽,同为12画

c、鬼垛?俞,同为9画d、养恭虎享,同为9画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3.5分)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如春晓之花,鬓若*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7、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_______描写,用的是_________的手法;②是______

描写,用的是_______的笔调,突出宝玉的_______;③是模拟________的口吻写的,突

出宝玉的________*格,这是宝玉的________特点,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4.5分)

8、“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9、“行为偏僻*乖张,哪管他人诽谤”是说()

a、*不羁,要求个*解放

b、*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我行我素

10、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用了反语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11—14题。(18分)

纸上的故乡

傅菲

①一座叫枫林的村庄又一次在我纸上展开:朝霞微漾的饶北河在村前作了短暂的停留,恋恋不舍地去了远方,茶花遍野的灵山吹来秋天的郁香,两个桔子卿卿耳语,像一对小情侣,缱绻、羞*,缠绵在一枝丫上。

②一只灰雀剪开薄雾,来到后院的枣树上,轻轻鸣叫。一棵苍老的枣树,根部裹满暗黄的苔鲜,蚂蚁则顺着枝,把熟烂的枣子搬回家。最后挂在树上的枣子,让蚂蚁在整个秋天有了劳作的意义。从树顶上升起的,是一缕炊*,在微风中,炊*仿佛要向高处飘升,又像要被风刮散。它是我的乡思,不熄灭,也不弯曲,只飘散,最后溶化在薄雾间,恍惚,迷离。

③我忆起一个老头,个子偏矮,穿一件黑大褂,走路一晃一晃,光着头,腰间挎一只扁篓,扛一把锄头,在灰雀的鸣叫声中,向菜地出发。当他弯入溪口的拐角,稻花淹没了的身影在我眼中渐渐模糊,初升的太阳闪眼间跳出山梁,把大地涂抹得流光溢*。他就是我至爱的祖父,一生热爱酒和泥土,勤奋、善良、温和。

④祖父的执着、秉*与血脉,因了饶北河的哺育。我常常跟在祖父的背后,屁股一颠一颠,走五里路的草径,没入一个山坳,在一片茶树林的怀抱中,在几块菜地上投入一天的时光。我热切地爱那片山野,脚踝高的青白菜还滚动着几滴露珠,萝卜则扎着蓝头巾像乡间的女孩,质朴、曼妙、*芳。茶花白艳艳地坠入绿叶的簇拥,当花香挣脱白雾的紧裹,当蚯蚓钻出新翻挖的土垒,山野就要漂浮劳作的人声。祖父把锄头高举过肩顶,倾尽臂力地挖下来,光亮的两齿钳咬进泥里,我感到大地有轻轻的震动。偶尔他也轻轻地用锄头磕碰拳状的土块,匀和地平整,铲去的杂草用泥块深埋。我知道,他在劳作中获得休息。他劳作的姿势是那么优美,柔和而强劲,让我想起梭罗《瓦尔登湖》中的伐木者。

⑤其实,祖父一年要挖多少遍地,我不清楚,况且一生。他每天都在那块地里,猪屎、*屎、牛粪,渗入每一粒泥丸,以至我远远地就能闻到惺忪陈腐的气息。他仿佛不是在种菜,而是在种自己一生的时光,菜不过是他时光的一种体现,一种对生活充满热血的表现。土地越来越肥沃,而人却日益衰老。而我的一生只在纸上度过,在墨水中耗尽韶华,命运是何等相似。

⑥饶北河把无垠的旷野分成了两岸,翠绿葳蕤的是杨柳,粉眉欲坠的是桃花。我遇见过那样的景象,饶北河沉默、内敛,风滑过它光洁的脸也没有留下痕迹,只有山在漂移,天空在飞翔,一群惊飞的白鹭掠过额际,斜斜地,在另一片倒影中消失。饶北河在内心深处汹涌,夜幕初合,星星若隐若现,祖父还在回家的路上,激荡的水声旋律一样萦绕在掌灯的窗前。它仿佛要流进村庄的梦中,向我们诉说一条河流的记忆,它那么鲜活,因为流动而保持几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又那么多情,终年与一个村庄相依。而收割后的田野显得更加空旷,把饶北河紧紧地揽在怀中,相亲相爱。

⑦在没有乡音的城市里,我沿薄薄的纸张返回故乡。那是香椿树,从不开花;溪边茂密的是水芹,母亲正弯下腰去采;山冈上还有一座坟墓,那是祖父的另一个家。当我抱着七个月的小女骢骢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时,只有星光闪耀。骢骢的眼睛乌亮,澄澈,哦,那是饶北河的碧波在荡漾。

⑧我在构建一个故乡,温暖、安泰、祈福。

11、第①段的景语中蕴含了作者对故乡哪些情感?这样开篇,对全文起什么作用?(6分)

答:

12、第⑤段作者为什么说我与祖父的“命运是何等相似”?(4分)

答:

13、文章以“我在构建一个故乡,温暖、安泰、祈福”结篇,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4、傅菲是散文作家,也是一位诗人。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诗歌的“意象”手法,表达情思,请结合第②段画线的文字,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分)

答:

(三)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6—21题。(23分)

定局楼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山。这盘棋你赢了,*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_______,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格特点。(4分)

16、你认为小说的高潮在哪里?理由是什么?(4分)

17、“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6分)

18、你怎样理解末段的意思?(3分)

19、根据文意推测,刘伯温最终把白子放到了哪里去了?(2分)

20、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情景毕现。

b、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d、“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

三、表达与创新(5.5分)

21、“金陵十二钗”中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试分析她的形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________断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行补充完整题目,立意自定,议论文文体。

第2篇: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试卷及*示例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韶光sháo杜撰zhuàn朱拓tu百无聊赖lài嫡亲dí

b.监生jiān惴惴zhuì俨然yǎn少不更事jīng押解jiè

c.间或jiàn形骸hái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桅杆wéi

d.陈抟tuán驯熟xùn*烙pào咀嚼鉴赏jǔ黏液nián

解析:a项,拓tà;b项,监jiàn,更gēng;d项,*páo。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的餐饮市场被福寿螺搅得沸反盈天,从6月底至今,先后有130多人因此染上了广州管圆线虫病。

b.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与贾母处不同。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d.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解析:a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片。b项,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应为“轩昂壮丽”。c项,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意。d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c.你看画家笔下的这幅《大婶》,我们不仅能从他的线条里读出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而且用笔实在是生动流畅。

d.从现在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若认为学校对其作出的处理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向该省教育厅依照程序提出申诉。

解析:b项,“所缺乏的……没有”句式杂糅。c项,逻辑混乱,递进关系不当。d项,语序不当,“依照程序”应当放在“向”前。

*:a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位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太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②④b.②④⑤③①c.②④①③⑤d.③①⑤④②

解析:注意前一句含有先后顺序的两个条件:“我爱……也爱……”这告诉要先说“小池”,后说“溪流”,再注意按第二句的“清”“远”顺序排列即可。

*:a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容:体态、容貌

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风韵

c.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老婆:妻子

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便也便宜便宜:方便

解析:c项,老婆:年老的女仆。

*:c

6.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以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进行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其中的人物语言个*鲜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人物的出场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b.《祝福》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其中祥林嫂再嫁深山时出格的反抗举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

c.《老人与海》则不重在描述故事,而重在表现哲理,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桑地亚哥只是一个命途多舛的渔夫,同时他也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小说表现了“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的主题。

d.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既有展示*清代大家族生活的《红楼梦》,也有表现现代社会*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多样*,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解析:b项,错在“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c项,错在“表现了‘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的主题”,d项,错在“*清代大家族生活”,《红楼梦》并没有具体讲明哪个朝代,应为“*古代大家族生活”。

*:a

二、本大题10小题,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2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①,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录事参*。

德秀不及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负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②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③。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于》。《于?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任满,笥④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⑤。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新唐书·元德秀传》)

注:①擢第:登第。②?(pú):合聚饮食。③瑰谲光丽:十分新奇美丽。④笥(sì):盛衣物的竹器。⑤饫(yù):饱。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藉无茵席藉:通“借”,凭借

b.人以为不可绝嗣嗣:后代

c.无资得乳媪资:钱财

d.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第:确定等次

解析:a项,藉:垫。

*:a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黜陟使以闻太守待以客礼

b.吾何娶为既长,将为娶

c.德秀自乳之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d.乃黜太守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

解析:a项,介词,把/介词,用;b项,疑问语气词,呢/介词,替;c项,代词,他/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都是“连词,于是”。

*:d

9.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表明元德秀为政清廉的一项是()(3分)

①食不盐酪,藉无茵席④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

②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⑤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于》

③笥余一缣,驾柴车去⑥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a.①⑤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②③⑥

解析:①言其孝顺。②言其疼爱侄儿。⑤言其关心百姓。

*:c

1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德秀曾任鲁山令,上升伊始,即以诚信化民。县中有一入监的盗贼主动请求出去杀死老虎,将功赎罪。元德秀冒着风险,坚决地答应了那人的请求。

b.元德秀的母亲去世,他一直守护在母亲的坟墓旁边,服丧期满,才出仕为官;因没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结婚,他终生不娶;即便足伤未愈,他依然以对待贵客的礼节对待太守。

c.玄宗驾幸东都,元德秀巧借歌舞之机为民*,唐玄宗连连赞叹《于?于》为贤人之言并罢免了河内太守的职务。

d.元德秀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他将自己的俸禄全部给那些孤儿买衣服和粮食了,他死时家里只有极少的生活用品。

解析:b项,应是“太守以贵宾之礼对待德秀”。

*:b

11.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元德秀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孤”“去”“负”、句意各1分)

(2)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恐怕会受到牵累吧?(“亡”“无乃……乎”句意各1分)

(3)河内太守用车载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辇”“被”、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守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有好名声。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等到侄子能吃饭了才停止喂养。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快步行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身,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如果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于》的歌,《于?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后来)竹筐里带着绢一匹,赶着一辆柴车离任。他喜爱陆浑那秀丽的山水,于是(在那儿)定居。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他喜欢喝酒,悠然地*着琴来自娱自乐。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房?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

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7分)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2分)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分)

1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②借景抒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答对任意一点即可,手法1分,赏析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5分)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节选)①

①这里凤姐和王善保家的②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③的命来,妹妹别错怪了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给姑娘关上。”

②平儿丰儿④等忙着替待书⑤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③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没有?”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明白了。”

④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没胆量罢了,哪里一个姑娘就这样利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⑥,他敢怎么着?自己又是邢夫人的陪房⑦,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况别人?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⑧,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的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癫癫的。”

⑤一语未了,只听“*”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在我们跟前逞脸!如今越发了不得了!你索*望我动手动脚的了!你打量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儿,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你来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儿!”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省得叫你们奴才来翻我!”

⑥凤姐平儿等都忙与探春理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癫癫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别再讨脸了!”又忙劝探春:“好姑娘,别生气。他算什么,姑娘气着,倒值多了。”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早一头碰死了!不然,怎么许奴才来我身上搜贼赃呢?明儿一早,先回过老太太、太太,再过去给大娘赔礼。该怎么着,我去领!”

⑦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脸,赶忙躲出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你们听着他说话!还等我和他拌嘴去不成?”待书听说,便出去说道:“妈妈,你知点道理儿,省一句儿罢。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你舍不得去!你去了,叫谁讨主子的好儿,调唆着查考姑娘,折磨我们呢?”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做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就只不会背地里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服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⑨来。

注:①选自《红楼梦》第74回。因贾母的丫鬟傻大姐在大观园内拾到了绣春囊(青年男女表示情意的一种信物,是绣有暧昧图案的香囊),被贾赦之妻邢夫人得到,交给了掌管贾家内政大权的贾政之妻王夫人。王夫人盛怒之下,责问当家人王熙凤之后,又下命令对住在大观园里的丫鬟、婆子们进行突击搜查。本段是众人来到贾探春住处欲搜检其丫鬟们时发生的故事。②王善保家的:王善保的妻子,是邢夫人的陪房、心腹。③太太:指王夫人。④平儿丰儿:都是王熙凤的丫鬟。⑤待书:贾探春的丫鬟。⑥庶出:妾生。⑦陪房:古代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时从娘家带过去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奴才。⑧作脸:争脸面,争出风头。⑨暖香坞:是大观园里的一座建筑,是贾四小姐惜春所住。

14.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段内心活动为人物采取行动提供了哪几条理由?反映了该人物怎样的*格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采取行动理由是:①一个庶出的小姐并不可怕;②自己拥有强大的主子;③连王夫人都礼让三分;④让探春恼火的应是王熙凤;⑤出头的机会难得。(3分,答三条即可)可见她是个仗势欺人、自鸣得意、自作聪明、愚蠢势利之辈。(2分)

15.作者是怎样写探春打王善保家的那一巴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先写声音,再写这声音发自的动作。(2分)这样写凸出了这一巴掌打得响亮!打得大快人心,打得痛快淋漓,打得扬眉吐气,强化了探春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格。(2分)

16.结合节选文字,举例说明贾探春有哪些*格特征。(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①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应对抄捡);②不畏强权,敢作敢当(打王善保家的耳光);③见识深远,真知灼见(慨叹抄捡是在“自杀自灭”)。

(第①条不作要求,能把②③概括出来,有例子、有分析,可给满分)

三、本大题1小题,8分

17.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要求:(1)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合理想象,描述火车、地铁或公交上的这种场景,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不好意思,请让一让。”站在车门口的小伙不情愿地按下暂停键,往车厢深处走了两步,好像对我打断他的手机游戏不满。放眼四周,只见人们都沉迷于手中的“小小世界”,或浏览新闻,或看影视剧,或刷微博微信……到站了,车门即将关闭的一刹,一个低头族才抓着手机夺门而出……

四、本大题1小题,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莱坞影星金·凯瑞主演的影片《一个头两个大》深受好评,尤其是片尾的一个细节,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在电影结束时,银幕上闪出一段话:下面映出的是影片制作时被删掉的镜头,我们在向这些演员致歉的同时,也请观众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为影片所做的贡献。这些演员其实多数是群众演员,他们中有天真可爱的小孩、鹤发童颜的老人、威武健壮的*察、风情万种的街头美女……令人难以置信,向来以追求情节紧凑,力求最大商业利益的好莱坞制片方,竟然愿意为这些“无名小卒”留出长达5分钟的播出时间,专门介绍这些一闪而过,最后被删掉的小人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好莱坞为什么专门介绍那些一闪而过,最后被删掉的小人物,根本原因是他们懂得尊重平凡,承认每个劳动者的劳动都有价值,并且努力给每个劳动者提供展现生命价值的公平的机会。根据这些思路,本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每个劳动者都有其劳动价值,承认每个劳动者价值的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敬畏。比如社会的发展需要栋梁,也需要砖瓦、沙土;需要庞大的机体,也需要小的螺丝钉;需要将*,也需要士兵;需要通晓物理的科学家,也需要挥镰抡镐的农民。因为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需要各种不同材质的人共同来构建社会大厦。

(2)每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近代的仁人志士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人生追求是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他们在为此目标奋斗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放后,两*一星的元勋,守卫边防的子弟兵,维护社会安定的*干*,在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普通大众,都在为国家发展,为*服务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的精英们,大批商海的弄潮儿,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民族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实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

(3)社会的全面进步应该尊重每个劳动者,给每个劳动者提供“出*的机会”。“*梦”归根到底是*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共同享有人生出*的机会。实现生命价值需要社会有一个公平的环境,需要有尊重每个劳动者的社会氛围,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

第3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蚯蚓秋老虎裘皮服装挥斥方遒

b.佝偻*腿子勾心斗角苟延残喘

c.末了没奈何莫名其妙含情脉脉

d.踟蹰脂肪*知书达理执迷不悟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b.王回深父c.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d.而卒莫消长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故:缘故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深巷寒犬,吠声如豹d.白露横*,水光接天

5.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此余之所得也

b.不能喻之于怀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二、精段选读(15分,每小题3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因:因为。

b.虽世殊事异。殊:不同。

c.临文嗟悼。临:面对。

d.录其所述。录:记下。

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夫人之相与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8.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其所之既倦。②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引以为流觞曲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为)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0.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三、延伸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18分)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qī,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⒅瓜焯谟嘈?ㄓ嘣闲煨??H舴翘蹲唐渖剑?胶?溆ⅲ????剩?⑽?亮椋?蝗唬?虬材懿?绕媸?酰磕酥?侥耸???橐印H缟瞥ぃㄛ?涝?稚瞥ぃ┲?郏?虮袅魇?ㄖ诙啵┓澹?钥梢运梗ㄕ猓?浮笆?印保┟?嶂?A目?懊??粢沤?础U暝?煲?昶咴掳巳瞻茁瓜壬?恰#ɡ畈场侗媸?由郊恰罚?/p>

(乙)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幽栖者,寻纶东湖幽栖者:隐居的人b.次于南隅次:临时住宿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重浊而模糊d.聊刊前谬刊:刻印

12.*文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4分)

13.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段文字意思相应的句子。(4分)

①与“?⒅瓜焯谟嘈?毕嘤Φ木渥邮?/p>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

14.按下列问题要求用有关原文回答。(5分)

①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1分)

②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何态度,在*文中他是怎样表明这种态度的?(2分)

③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2分)

答:观点是

根据是

1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请就此问题分小组讨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22分)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殁头于王廷。*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桡:弱。②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③政廷:执法官。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诚:同“成”

b.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辞:拒绝

c.阿有罪,废国法阿:阿附

d.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私:私欲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今诚利,将*何死

夫子何哂由也

d.以父行法,不忍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8.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一组是()(3分)

a.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

②*枉必死

b.①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②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c.①遂伏剑而死

②于是乎伏斧?,请死于王

d.①不去斧?,殁头于王廷

②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公很欣赏孔子的*主张,因此把廪丘赠送给孔子,但是孔子认为景公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没有接受。

b.子囊认为擅自撤*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就赐他一具桐木棺材,来表示歉疚之意。

c.石渚迫于忠孝不能两全而“伏斧?”请死,按封建伦理来论,可以说是古代既忠且孝的楷模。

d.本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表现儒家“廉耻”、“忠孝”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与我们今天的法治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20.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复于王而遁。(3分)

译文:

(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4分)

译文:

(3)*枉必死。(3分)

译文:

四、(50分)

21、自然,是崇高而有博大的。面对自然美景,王安石、苏轼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王维则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其实,自然中的很多东西,不仅令我们深思,还常常使我们感动。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尽量要以记叙文的形式,写出自己独有的经历和独到的感受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800字以上。

参考*:

一、1.c(c都读“mò”;a“蚯”“秋”读“qiū”,“裘”“遒”读“qiú”;b“佝”“勾”读“gōu”,“*”“苟”读“gǒu”;d“踟”读“chí”,“脂”“知”读“zhī”,“执”读“zhí”。)2.d(a“属”通“瞩”,b“父”通“甫”,c“由”通“犹”,d没有通假字。)3.d(适:享用。)4.c(a十分之一/数字,b读书人,治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白茫茫的水汽/二十四节气之一。)5.a(判断句,其它状语后置)

二、6.a(依靠,凭借。)7.c(夫,句首发语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8.d(之:①往,到达;②代词。③因为;④把,将,介词。)9.b(总是在读古人的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10.d(“旷达”之说显然是错误的,因而“逸趣”的说法也无从说起。)

三、(一)11.d(刊:修订)12.三者同属一个人。“幽栖者”是李渤的自称,“白鹿先生”是李渤的号。13.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②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14.①李渤的结论是“山乃石名。”②持否定态度;“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③观点是:“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根据是:“形如覆钟”。15.苏轼的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此观点仅供参考,你能有新的认识,只要合情合理亦可。)

(二)16.a(b辞:辞别;c阿:偏袒;d私:钟爱、偏袒)

17.b(a均表反问,相当于“难道”。b前一个“若”是连词,“如果”之意;后一个“若”是代词,意为“你”。c均为疑问副词,意为“为什么”。d均是介词,可译为“拿”)

18.c(a②是作者的观点。b①d②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19.c(a景公并不是很欣赏,因为景公并没有听从孔子的劝导。b荆王并不追悔,也无歉疚之意,只是对子囊将*非常赞赏。d两者并不一致)

20.(1)没有向荆王请示就撤兵了。

(2)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却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却不知道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的危险多次出现的原因。

(3)立法者枉法一定被处死。

四、参考200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驱车,辞别景公离去。孔子本是布衣,官职不过为鲁国司寇。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丝不苟啊!

荆国与吴国即将交战,荆*队人数少,吴*队人数多,荆国将*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交战一定会打败仗。这样就使荆*队溃败,使君主声名被玷污,使荆国领土丧失,忠臣不忍这样做。”他没有向荆王请示就撤兵了。子囊带*队到达城外,派人向荆王转达他的请求,说:“请处我死刑。”荆王说:“将*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对国有利,将*为什么还请求处死刑呢?”子囊说:“临阵撤兵的将*不受惩罚,那么今后为王率领*队的人,都会借不利于国家的名义来效法我而退缩。倘若这样,那么荆国最终还是天下的弱者。”于是用剑自杀。荆王说:“成全将*的义节。”于是赐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一柄斧?。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的危险多次出现的原因。荆国自建国已经有四十二世了,这期间有像子囊这样的人臣吗?子囊的节*,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荆昭王为政时,有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直无私,昭王任命他为执法官。有人杀了人,石渚追捕凶犯,得知杀人是自己的父亲,便掉转车头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说:“杀人的是我的父亲。对父亲执行刑罚,我不忍;私庇罪犯,枉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抛却国法当接受惩处,这是人臣应恪守的义理。”于是伏在斧?上,请昭王下令处死。昭王说:“追捕罪犯但没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惩处你呢?你还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吧。”石渚谢绝,说:“不钟爱自己的父母,不能称作孝子。为君主职事而枉法,不能称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为君的仁惠。不敢枉废国法,是人臣的品行。”石渚不离斧?,在昭王廷前断头而死。执法者枉法必被处死,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免他却不承受。石渚作为人臣,可称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