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第二单元《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第1篇:高一物理必修2第二单元《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明确引入了平均和瞬时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也不和以往那样仅限于匀速圆周运动。
2.转速也是归类于研究一般的圆周运动的概念,只有周期这一概念才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提出的,比较严谨,规范。
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原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新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加速度,再学习向心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圆周运动》是这一章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知识的前提,在这一节中,更能突出速度的矢量*。
5.教材通过实例,先介绍了什么是圆周运动,教材首先明确要研究圆周运动中的最简单的情况,匀速圆周运动,接着从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这是本节的重点。
6.角速度的概念学生初次接触,应使学生有确切理解。公式中的就应当用弧度做单位来表示,这一点要提示学生注意,这对得出公式是十分重要的。
7.教材介绍了转速的概念,应该要求学生能*地由转速(单位符号r/min)得到周期(单位符号为s)或角速度(单位符号为rad/s)。
8.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9.这一节概念较多,要通过实验和列举实例(包括播放有关视频),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认识现象,建立概念。
学情分析
圆周运动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部分的起始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注意观察和实验,并结合实际经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重点理解和掌握线速度v、角速度、同期t和转速n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明确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线速度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
1.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共*和个*。展示一些物体的圆周运动情景,例如,唱片上某点的运动、电风扇叶片上某点的转动、竖直面内小球的圆周运动等等,要求学生观察物体运动的轨迹形状以及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
2.通过生活实例(齿轮转动或皮带传动装置)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
3.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的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4.学习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t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的特点,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还可以用转动一圈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要求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的圆周运动。
5.在课堂中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这几个物理量在对圆周运动的描述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2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思想
1.重组单元,创造*的使用教材。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编选了《我的母亲》、《*心:巴金这个人……》、《故乡的榕树》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而这本书的第17课《与妻书》把爱妻情、爱国情交融在一起,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抒情佳作,同样可以作为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的好教材。第一单元原有的三篇课文分别表现了亲情、友情、乡情,如果把表现爱情与爱国情的《与妻书》与这三篇课文合并,就可以使这个单元的情感元素更加丰富。鉴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根据教学的需要把上述四篇课文合并为一个单元,这样打破教材本身的单元结构,重组单元,也算是对教材的创造*开发利用吧;这种重组单元的方式与传统的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材走的教材处理方式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2.采用分组研讨的教学形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单元分组研讨教学设计中,笔者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按要求逐篇预习、分组研讨单篇课文、研究成果展示、作文训练。四个教学环节在学习方式上各有侧重,“逐篇预习”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阅读课文,充分解读文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赏析”;“作文训练”环节要求写作抒情散文,表达学生丰富、独特的情感,并指导学生自评作文,这些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
“分组研讨“与“研讨成果展示”则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特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还特地安排了一个“质疑辩论”的环节,以此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从而加深对情感的体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文训练”环节安排学生互评作文,集体研讨,出谋划策,也是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总而言之,这个单元分组研讨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逐篇讲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探究的积极*,对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3.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新课改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习惯,逐步提高语文素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这个单元分组研讨教学中设计了丰富的语文活动,力图引导学生在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主要的活动有个*化解读、写作感悟与赏析、分组研讨、制作多媒体课件、演讲、质疑辩论、演唱歌曲、配乐朗诵、写作抒情散文等等,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读准生字的拼音,理解生词的意思,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通过写作感悟与赏析,品味能很好地表达情意的词句和细节,养成个*化解读文本的习惯;通过分组研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质疑的能力;通过演讲、唱歌、朗诵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探讨情感问题,深入的认识情感、体验情感,进而更加尊重、珍惜情感;通过借鉴、积累范文中很好地表达情意的词句和细节来更好地表达丰富、独特的情感;通过作文自评、互评、集体评议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借鉴同学作文中的成功之处,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收集针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与作文修改能力。
第二部分:分组研讨实施流程
一.布置预习,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要求学生通读《我的母亲》、《*心:巴金这个人……》、《故乡的榕树》、《与妻书》等四篇课文,分课写出预习案。预习案必须包括如下内容:
1.课题、作者以及相关文学常识,主要包括5个要素:
①人??作者姓名、字、号、称号
②时??作者所处的时代
③地??作者的籍贯
④作??作家的代表作品(如果注解中没有则查阅相关资料予以补充)
⑤评??人们对作者的评价
例如:
《荷塘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散文作家、学者,*苏扬州人,原籍浙*绍兴,代表作品有《背影》《毁灭》《欧游杂记》等。
2.积累字、词、佳句。
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把该字及其拼音各抄写5遍,生词要解释,佳句要抄写下来。
3.写出感悟与赏析。
“感悟与赏析”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且联想自己相似的情感经历;其二,在每篇文中找出3-5处能很好地表达感情的词句或细节,分析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说作者运用这样的词句或细节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好处,分析得越具体越好,切忌空发议论。
4.完成指定的课后练习
1.《我的母亲》课后练习三
2.《*心:巴金这个人……》课后练习一、二
3.《故乡的榕树》课后练习二、三
4.《与妻书》课后练习第四题
二.分组研讨。
把学生分为四个研讨小组,每个组深入研究一篇课文,具体完成以下五项任务:
①全面概括课文表达的感情,分析得越具体越好。
②在每篇文中找出能很好地表达感情的词句和细节,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感情,具体分析作者运用这样的词句和细节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妙处。要求逐条分析,不能笼统而言。
③相互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解答课后练习。
④制作演讲用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准备发言交流。
⑤全组排练一首经过大家讨论确定的能表达本课情感的歌曲。
例如:
《我的母亲》(亲情)??《懂你》(满文*演唱)
《*心:巴金这个人……》(友情)??《朋友》(周华健或者火风演唱)
《故乡的榕树》(乡情)??《梦回故乡》
《与妻书》(夫妻情、爱国情)??《十五的月亮》、《你好吗》
如果不愿唱歌的小组也可以精选段落进行配乐朗诵。
三.研讨成果展示。展示过程分以下三个环节:
1.演讲。各组选派发言人登台演讲,同时播放课件,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2.唱歌或者朗诵。全组齐唱选好的歌曲,可以用乐器伴奏,还可以用卡拉ok带伴唱,也可以清唱。不愿唱歌的小组可以配乐朗诵本组研讨的课文中最精*的段落。
3.质疑辩论。由其他三组分别向发言组提问,他们可以提出自己在预习该篇课文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发言人的演讲进行质疑,还可以从发言小组研讨的课文中发掘其它的问题,每个组可以提两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发言人回答,也可以由发言组的其它成员回答,还可让发言组经过讨论后回答。学生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及时加以点拨。
四.作文训练。
1.布置作文训练题,交待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和具体的评价标准。
学生自学“点击链接”中的《字字句句总关情》完成下面的作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美的散文往往以情感人。见过的人,经历的事,用过的物品,看过的风景往往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弦,在我们年轻的情感深处泛起阵阵涟漪,请你以“情”为话题,精选几个让你心动的片段写一篇抒情散文。
你可以记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感情;也可以叙事,通过几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状物,把特别的感情倾注到特别的物件中去,亦可以写景,把独特的感情融注到景物中去。
训练目的:
①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抒发感情。
②有意识地锤炼语言,写出饱含情意的词句。
评价标准:
①符合文体要求
②感情真挚。要求作文中所写的内容有真实情感,行文中流露的情感要给人以真实感,不能给人以虚假的感觉。
③少平淡叙述,多描写,内容具体(叙事清楚,细节突出,景物描写对象具体。)
④形象鲜明(人物个*鲜明,事物特征清晰,景物特点明显。)
⑤有3-5个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的词语或者句子。
2.组织作文评价、修改。具体评价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自评、互评。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根据上面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评价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上面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并根据评价标准中的项目逐项定星,每个项目一颗星,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即可给一颗星,最后根据星的数量确定该篇作文的等级。作文分优、良、中三个等级,4-5颗星为优,3颗星为良,2颗星为中,1颗星以下的作文则需注上“加油”字样,然后写出评语和修改建议。在小组交流基础上,推荐出具有代表*的三类作文:文质俱佳的成功之作、某方面成功的一枝独秀之作和问题比较多的作文,作品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个环节,佳作欣赏。先由学生代表宣读推荐的成功作文或者作文片断,并陈述推荐理由。然后,自由发言,进行集体评议。评议既要分析文章的成功之处,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教师适时激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质疑和争鸣。
第三个环节,出谋划策。针对问题比较多的典型作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修改。修改的基本要求是: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既让作文失败的学生心悦诚服地纠正不足,又使全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第四个环节,教师点评。教师先根据自己浏览和观察情况,对本次作文作简要总结,既要充分肯定作文成功方面,又要明确指出存在的共*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第五个环节,修改。评价之后,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修改建议各自修改作文。
第3篇:高一新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培养目标:体验情感,观察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文体教学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各种不同的议论散文语言风格;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新的思想和认识,并用富于文学*的语言表达出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格去形象地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学内容】
1、基本阅读:议论散文两篇(三课四篇)
《窗》用个*的眼光看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从新角度挖掘它的内涵
《门》
《菱角的喜剧》认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琐事,深入挖掘它内涵,获得生活的启示。
《渐》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2、扩展阅读:《鱼书》观察生活,抓住生活的一角(一个平凡事件)来看社会的变化与众生的心态,表达对现状的个人看法与愿望。《说不尽的*》选择新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获得对事物新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于平凡中见新意、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2、品味课文精*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学会运用文学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想】
1、对基本阅读课文,着重围绕体验情感,观察理解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
2、在理解把握基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堂上安排两篇课内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凡的生活有不平凡一面,无味的事物也有其趣味盎然的一面。另外,推荐两篇课外阅读文章林语堂《脸与法治》《论树与石》,深化“平凡之中有新意”的认识。(附原文)
3、用小*的形式开展“平凡之中见新意”的表达交流活动,并安排.写作训练及讲评。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于平凡中见新意和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点击链接中的内容:
(1)在各课的阅读鉴赏过程中贯穿对修辞格运用的赏析。
(2)要求学生在阅读本篇知识短文后,在学过的单元课文中寻找例句,进行赏析。
(3)指导学生将表达交流活动中的见解写成文章,要求从平凡中见出新意,有意识地练习运用修辞,形象、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议论散文两篇》4课时《菱角的喜剧》2课时《渐》2课时
《鱼书》1课时《说不尽的*》1课时
表达交流活动《平凡之中见新意》2课时
点击链接《修辞格的综合运用》《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1课时
【表达交流活动设计】
设计一:活动主题“平凡之中见新意”
1、提出课题:课文教学结束,由学生提出生活中自己认为平常、无味的事物。
2、研究课题:分组领回课题,课后查找资料,并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理顺思路,准备在“小*”上发言。
3、分组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新发现、新感悟。评出“最具新意”“最有深度”小组。
4、阅读“点击链接”《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指导.写作。
设计二:话题作文“熟知与真知”、“常识与真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