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第1篇: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猪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猪苓别名野猪粪、豕零、猳猪屎、豕橐、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无水湿者忌服猪苓;有

猪苓的功效: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猪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猪苓别名野猪粪、豕零、猳猪屎、豕橐、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无水湿者忌服猪苓;有湿症而肾虚者忌猪苓。
*名:猪苓
别名:野猪粪、豕零、猳猪屎、豕橐、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
*味:甘、淡,平。
归经: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用量: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来源: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猪苓的作用:
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1、猪苓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猪苓汤)
2、猪苓治年壮气盛,梦遗白浊:半夏一两,猪苓一两。上半夏锉如豆大,猪苓为末。先将半夏炒令黄*,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猪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砂瓶中养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下,于申未间冷酒下。(<济生方>猪苓丸)
3、猪苓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猪苓五两,末,以熟水服方寸*,日三服。(<子母秘录>)
4、猪苓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为还想,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5、猪苓治痃疟不分新久:猪苓一两,茯苓五钱,柴胡四钱,半夏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三碗,煎一碗。未发前服,渣再煎,发后服。(<方脉家宝>)
6、猪苓治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
7、猪苓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嗜卧不食:猪苓(去黑皮)半两,肉豆蔻(去壳,*)二枚,黄柏(去粗皮,炙)一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熟水下。(<圣济总录>猪苓丸)
8、猪苓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日三服。(<金匮要略>猪苓散)
9、猪苓治子淋:猪苓五两。捣筛,以白汤三合,和方寸*为一服,渐至二*,日三夜二,尽,不瘥,宜转下之,服甘遂散。(<小品方>)

猪苓甘淡渗泄,利水作用较强,猪苓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猪苓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末,热水调服以治;猪苓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名医指掌>);猪苓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常与肉豆蔻、黄柏同用,如猪苓丸(<圣济总录>)。猪苓**沉降,入肾、膀胱经,善通利水道,配生地、滑石、木木通等,治热淋,小便不通,淋沥*痛,如十味导赤汤(<医宗金鉴>)。

猪苓用*禁忌:
无水湿者忌服猪苓;有湿症而肾虚者忌猪苓。

第2篇: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

茯苓茯苓夹饼是我的最爱,当我第一次听到它响当当的大名时,就不禁馋得垂涎欲滴,赶紧拿起一个开袋即食。这么美味的茯苓夹饼,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制作过程吧。

先在盘子里揉出一个淀粉团,和点水,加点饴糖和白砂糖,继续揉。然后混一点食用香料,在它的表面上涂一层厚厚的卡拉胶。接着,把它冷冻、定型。冷冻好了就成了茯苓夹饼的饼馅,再拿出两片事先准备好的茯苓片,将饼馅夹在中间,一个茯苓夹饼就大功告成了。

[噔噔噔噔",这一次,我有请它上台,我来品尝一下它。我先品尝了茯苓夹饼边上的茯苓的味道,[嗯",入口即化,细腻柔软,有点像纸,我还真害怕它是纸做的呢。再来尝尝夹的那个饼:[啧啧啧",汁甜[肉"脆,鲜滑爽口,爽滑鲜嫩,甜甜的,黏黏的,让人感觉回味无穷。再咬一口,[啊",越往中间的茯苓吃就越硬,一开始咬下去,茯苓纹风不动,使劲一咬一拉一拽一拖,茯苓才滑进你的嘴中,可一到嘴里,茯苓就保持不住原样了,立刻变成许多碎片,当你缓过神来,茯苓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你把茯苓和饼馅和在一起咬,那舒服劲儿就别提了,[人间美味,不过如此呀",古往今来人们都这么赞叹茯苓夹饼。难怪茯苓夹饼从前是宫廷里的美食呀。直到现在,它还是大名鼎鼎的*特产,由中华老字号*御食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我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般[扫"完了剩下的茯苓夹饼,却又拿起另一个开吃了。

有一次,我把两个茯苓夹饼打开,把一个中的馅料放进了另一个。这时我发现这样做后的茯苓夹饼不仅好看,而且好吃,我看见馅上的黑芝麻、白芝麻、杏仁??有序地排列在馅上,黑的是黑芝麻,白的是白芝麻、黄的是杏仁,白的是花生,在馅上多么可爱,再加上黄的馅心与茯苓那么一搭,真是[绝配"。

我最吃茯苓夹饼-

茯苓相关内容:鸭跖草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郊外游玩。在回家的路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大片鸭跖草。远远望去,鸭跖草蓝*的小花犹如一颗颗蓝宝石,璀璨发亮;又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汉字真奇妙 *汉字像乐谙中跳跃的音符,他们又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跃自令人心旷神怡的舞蹈,姿态,是那么优美,那么迷人,又是那么丰富多*,那么生动有趣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字每句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我喜爱的文竹 我家阳台上种着许多种植物,有月季花、吊兰、鸡蛋果、菊花等,而我最喜欢的则是那一盆文竹了。文竹是竹子的一种,乍看之下,它全身都是绿的,就像是用绿*染成的。

*汉字真有趣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字每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趣味横生的歇后语令我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着我;铿锵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让我努力地向前进。

我爱你,*的汉字 *的汉字,内容丰富,有趣神奇,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瞧,楷书四平八稳,行书龙腾虎跃,草书潇洒不羁它们每一个字,都像一位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活蹦乱跳,在纸上翩翩起舞,姿态是那样优美,那样迷人-

我喜爱的野草 野草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植物,但它的精神不得不让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野草没有牡丹花那样富丽高贵,没有野菊花那样用途广,没有橘子树那样为人们结出果实。它从不与百花争艳。它全身上下都是绿*的,它的根已深深地扎进土壤里,从不松懈。

蜘蛛的吃食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

蜓 我对众所周知的蜻蜓情有独钟,经常到郊外去观察蜻蜓。蜻蜓全身的颜*有很多:有火红的、有碧绿的、还有淡黄的圆圆的脑袋上镶嵌着一双鼓鼓的眼睛,就像两个玻璃球一样,又像直升飞机的驾驶窗。

第3篇:【茯苓】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茯苓又叫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的食用方法有茯苓麦冬粥、茯苓栗子粥、茯苓酒

[茯苓]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又叫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的食用方法有茯苓麦冬粥、茯苓栗子粥、茯苓酒、茯苓茶、黄芪茯苓汤等。
*名: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1、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肿。
2、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红*部分,功能渗利湿热。
3、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部分,亦称茯苓,切成小方块,功能渗湿健脾。
4、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宁心安神。
5、茯苓:是健脾多于去湿。
6、云苓皮:是去湿大于健脾。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材基源: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制:
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
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100斤,用朱砂粉30两)
1、茯苓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2、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3、茯苓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补缺肘后方>)
4、茯苓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
5、茯苓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茯苓酒)
6、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7、茯苓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8、茯苓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枣仁等配伍。
9、茯苓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治要诀>)
10、茯苓抗癌。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黑*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11、茯苓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12、茯苓治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13、茯苓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
14、茯苓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15、茯苓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16、茯苓治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味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17、茯苓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18、茯苓治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
19、茯苓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百一选方>)
20、茯苓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常配以人参、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21、茯苓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22、茯苓治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3、茯苓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24、茯苓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铢,茯苓*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25、茯苓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26、茯苓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去皮,白*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茯苓用*禁忌:
*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茯苓。
1、<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忌米醋。
2、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3、<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4、<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茯苓]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配伍泽泻:二者均为甘淡之品能导水下行通利膀胱.但茯苓*平偏于健脾渗湿;泽泻*寒善泻肾及膀胱之热 以除下焦湿热.二*合用利水渗湿之功尤著且能胜热用于治疗水湿停滞下焦之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属偏热者.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茯苓配伍*枣仁:茯苓补益心脾而安心神;*枣仁养肝血而安心神.二者合用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失眠健忘、食少纳呆等症.
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

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茯苓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等配伍。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
茯苓配伍车前子:两*均有利水作用.但茯苓健脾渗湿;车前子利尿通淋.二者伍用 则利水通淋作用加强用于治疗湿浊内停、偏渗大肠所引起的泻下如水、量多、但尿量减少者.
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茯苓治痰湿入络、肩*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枣仁等配伍。

茯苓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有机*、脂肪、卵*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等作用。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常用*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
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茯苓麦冬粥
功效: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材料: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
做法:粟米加水煮粥;二*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
来源:<圣惠方>。

茯苓栗子粥
功效: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材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
做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茯苓酒
功效:凡气血虚弱、*阳两亏所出现的腰*、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材料: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将上*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

茯苓饼
功效:本方用茯苓、人参补气益脾,以人参延缓衰老。用于补虚,抗衰延年。
材料:茯苓200克,人参10克,面粉800克。
做法:二*分别研为细末,加食盐少许,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做成约重100克的饼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个。
来源:<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原方称[丹",实为点心)。

茯苓膏
功效: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材料: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
做法: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

沉香茯苓
功效:适用于小便白浊。
材料:茯苓35克,沉香40克。
做法:将茯苓与沉香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睡前服。

党参茯苓
功效:适用于腹泻。
材料:茯苓12克,党参13克,白扁豆8克,薏笖仁,白术各11克,炙甘草4克。
做法:将上料水煎服。

茯苓茶
功效:益脾和胃,渗湿利水,适用于胃癌,肝癌。
材料:茯苓24克。
做法:将茯苓加水煮沸.代茶饮。

茯苓肉片
功效:补肾养肝,乌发润肤。
材料:茯苓60克,黑芝麻60克,菊花瓣适量,猪瘦肉丝200克、水淀粉,盐,黄酒,*拉油各适量
做法:
1、茯苓治净,控干,黑芝麻治净,用沸水烫透,控干,捣成细屑;肉丝加盐,黄酒,水淀粉抓匀上浆。
2、锅内加清水,茯苓,黑芝麻用旺火烧开,改小火烧约10分钟,改回旺火,氽入肉丝,撒菊花瓣,用盐调味,淋少许*拉油即成。

茯苓金菇
功效:茯苓健脾胃,对肠胃来说有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而金针菇和香菇,纤维质丰富,不仅好吃,也可促进肠胃时蠕动,帮助消化。
材料:茯苓1两,金针菇500克,香菇3,胡萝卜丝、姜丝、葱段适量,生粉少许。
做法:
1、香菇切丝、茯苓以2碗水炖30分钟备用。
2、起油锅,以葱段、姜丝爆香,然后放入胡萝卜丝金针菇和香菇拌炒。
3、倒入 茯苓汤汁、拌炒均匀并勾芡,以少许食盐调味,洒上葱花即可起锅。

茯苓鸡肝汤
功效:本汤适用于小儿疳积,身体亏虚。
材料:鸡肝30克,茯苓10克。
做法:上述三味共煮,吃肝喝汤。连服10次。

陈皮茯苓汤
功效:陈皮茯苓汤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疮疡痰浊凝结之*。
材料:陈皮、半夏各15g,茯苓9g,甘草5g。
做法:水煎服。

防己茯苓汤
材料: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做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来源:方出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

黄芪茯苓汤
功效:补益气血,养*生津,主治气血两虚之便秘、直肠脱垂等。
材料:黄芪、熟地黄各9g,牡蛎、炒白术、麦冬各6g,茯苓、防风各3g,炙甘草lg,浮小麦30g。
用法:水煎服。
来源:<医宗金鉴>

土鸭茯苓汤
材料:土鸭750克、茯苓15克 陈皮10克 白术15克 山*(干)15克 紫河车5克、姜10克 盐3克
做法:
1、将土鸭洗净,斩成小件。
2、生姜去皮洗净,切片
3、山*去皮,洗净,切块
4、汤煲内注入清水,上旺火烧开,将土鸭放入锅内
5、待沸后撇净浮沫,再放入陈皮、白术、山*、茯苓、姜片,改中火煮约60分钟
6、待土鸭熟烂时,将汤倒出,冲入紫河车粉,加入精盐、搅匀后即可饮用。

陈皮茯苓粥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祛脂,主治不孕症。
材料:陈皮、茯苓各10克,梗米100克。
做法:将陈皮、茯苓先加水煮,去渣取汁,与梗米同煮为粥。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

茯苓胖头鱼
功效:益气补虚,健脑增智。
材料:鳙鱼1200克、茯苓20克 冬笋30克、5克 盐3克 味精1克 大葱5克 姜5克 黄酒15克
做法:
1、将鱼去鳞、鳃、肠,洗净
2、剔下鱼肉,用*背砸成肉泥,切下鱼头备用
3、冬笋洗净切片
4、大葱、姜洗净切分别切末
5、茯苓磨成粉
6、将鱼泥放入碗中,与茯苓粉、淀粉、盐、味精、葱末、姜末、黄酒调配成鱼丸泥料
7、将鱼头放在沙锅中,加冷水没过鱼头
8、把肉泥做成的鱼丸下入沙锅中,缓缓升温加热
9、至鱼丸定型后,再调加盐、味精和笋片,待鱼头煨炖熟透即可。

沉香拌茯苓
功效:适用于小便白浊。
材料:茯苓35克,沉香40克。
做法:将茯苓与沉香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睡前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