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传第七十一》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第1篇:《明史·列传第七十一》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戴珊,字廷珍,浮梁人。珊幼嗜学,天顺末,与刘大夏同举进士。久之,擢御史,督南畿学政。成化十四年迁陕西副使,仍督学政。正身率教,士皆爱慕之。以王恕荐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蜀盗王刚流劫竹山、平利。珊合川、陕兵,檄副使朱汉等讨擒其魁,余皆以胁从论,全活甚众。入历刑部左、右侍郎。晋府宁化王钟?淫、虐不孝,勘不得实,遣珊勘之,遂夺爵禁锢。进南京刑部尚书。久之,召为左都御史。

十七年,考察京官,珊廉介不苟合。给事中吴?、王盖自疑见黜,连疏诋吏部尚书马文升,并言珊纵妻子纳贿。珊等乞罢,帝慰留之。御史冯允中等言:文升、珊清德素著,不可因浮词废计典。乃下?、盖诏狱,命文升、珊即举察事。珊言:两人逆计当黜,故先劾臣等。今黜之,彼必曰是挟私也。苟避不黜,则负委任,而使诈谖者得志。帝命上两人事迹,皆黜之。已,刘健等因召对,力言盖罪轻,宜调用。帝方用文升、珊,卒不纳。

帝晚年召对大臣,珊与大夏造膝宴见尤数。一日,与大夏侍坐。帝曰:时当述职,诸大臣皆杜门。如二卿者,虽日见客何害。袖出白金赉之,曰:少佐而廉。且属勿廷谢,曰:恐为他人忌也。珊以老疾数求退,辄优诏勉留,遣医赐食,慰谕有加。珊感激泣下,私语大夏曰:珊老病子幼,恐一旦先朝露,公同年好友,何惜一言乎?大夏曰:唯唯。后大夏燕对毕,帝问珊病状,言珊实病,乞悯怜听其归。帝曰:彼属卿言主人留客坚客则强留珊独不能为朕留且朕以天下事付卿辈犹家人父子!大夏出以告珊,珊泣曰:臣死是官矣。帝既崩,珊以新君嗣位不忍言去,力疾视事。疾作,遂卒。赠太子太保,谥恭简。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

【注】①计典:古代对官吏三年考绩的大计之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珊廉介不苟合苟合:附和迎合

b.不可因浮词废计典浮词:无根据之言

c.两人逆计当黜逆计:谋反计划

d.慰谕有加慰谕:好话劝慰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属卿言/主人留客坚/客则强留/珊独不能为朕留/且朕以天下事付卿辈/犹家人父子/今太平未兆/何忍言归

b.彼属卿/言主人留客坚/客则强留/珊独不能为朕留/且朕以天下事付卿辈/犹家人父子/今太平未兆/何忍言归

c.彼属卿/言主人留客坚/客则强留珊/独不能为朕留/且朕以天下事付卿辈/犹家人父子/今太平未兆/何忍言归

d.彼属卿言/主人留客坚/客则强留珊/独不能为朕留/且朕以天下事付卿辈/犹家人父子/今太平未兆/何忍言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珊重视教育,受人爱戴。他从小就酷爱学习,先是兼管南畿学政,任陕西副使时、仍旧监管学政。提倡教育,加强自身修养,率先垂范,因此深得当地读书人的爱戴。

b.戴珊仁慈宽厚,工作得力。他平定了王刚的盗乱,除首领外,参与民众只以协从来论处;宁化王淫、乱暴虐,他人都不能查明实情,戴珊审查后,宁化王被绳之以法。

c.戴珊为官廉洁,秉公处事。他负责考察京官工作时,清廉耿介,丝毫不迎合权贵;吴?、王盖诬陷他纵容妻子儿女收受贿赂,他就请求皇帝罢免自己的官职。

d.戴珊深受宠信,知恩图报。皇帝常召他到内廷谈心,有一次还给他白金,让他帮助清廉的人;他告病还乡,皇帝就遣医赐食,加以挽留,他自己不好意思再辞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避不黜,则负委任,而使诈谖者得志。(5分)

(2)帝既崩,珊以新君嗣位不忍言去,力疾视事。(5分)

参考*

4.(3分)c(逆计:预测、预计。)

5.(3分)a

6.(3分)d(“给他白金,让他帮助清廉的人”错,应为“补偿一下他们的清廉”。)

7.(1)(5分)如果我们回避不把他们降职,就辜负了皇帝对我们的重用,而使弄虚作假的人得志。(“苟”“负”“诈谖”各1分,句意2分。)

(2)(5分)皇帝去世后,戴珊因为新君刚即位不忍心说离去,勉强支撑病体处理事务。(“既”“嗣位”“视事”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戴珊,字廷珍,浮梁人。戴珊从小就喜欢学习,天顺末年,与刘大夏一同考中了进士。过了很久,被提升为御史大夫,监管南畿学政。成化十四年任陕西副使,仍旧监管学政。戴珊端正自身实行教化,当地士子都爱戴敬慕他。戴珊因王恕的推荐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安抚治理郧阳。四川盗贼王刚在竹山、平利一代流窜打劫。戴珊会合四川、陕西的*队,传令副使朱汉等人*擒获他们的首领,其余的都以被胁迫随从来论处,因此被保全*命的人很多。入京后,戴珊历任刑部左、右侍郎。晋府宁化王朱钟?淫、乱暴虐,且为人不孝,朝廷多次派人审查都没有查到实情,派遣戴珊去审查此案,最终查清,于是剥夺了宁化王的爵位,并囚禁了他。戴珊因此被升任为南京刑部尚书。过了很久,又被召回京城做了左都御史。

弘治十七年,考察京官,戴珊清廉耿介,不迎合权贵。给事中吴?、王盖疑心自己会被降职,连名上疏皇帝诋毁吏部尚书马文升,并且诬陷戴珊纵容妻子儿女收受贿赂。戴珊等人乞求皇帝罢免自己的官职,皇帝安慰留任他们。御史冯允中等人上奏说:“马文升、戴珊一向以高洁的品德闻名,不可因一些无根据之言而荒废朝廷考核官员的大计之典。”于是皇帝下达诏书把吴?、王盖囚禁狱中,命令马文升、戴珊立即进行考察之事。戴珊等人上奏说:“他们两人预计自己会被降职贬官,所以先*劾我们。现在把他们降职,他们一定说我们心怀私念。如果我们回避不把他们降职,就辜负了皇帝对我们的重用,而使弄虚作假的人得志。”皇帝就命令调查并呈上他们两人的所作所为,然后把他们都免了职。不久,刘健等人趁着皇帝召见,极力诉说王盖罪行较轻,应该调任其他职务。皇帝正在重用马文升、戴珊,最终也没有采纳刘健他们的建议。

孝宗皇帝晚年常召见大臣与他们交谈,戴珊与刘大夏在内廷被召见,与皇帝促膝谈心的次数尤其多。一天,戴珊与刘大夏在皇帝身旁陪侍。皇帝说:“眼下正值外任官员进京向朝廷陈述职守的时候,朝中诸大臣都闭门谢客。像你们二位,即使每天都见客又有什么危害呢?”说着从袖中拿出白金赏赐给他们,说:“稍微地补偿一下你们的清廉。”并且嘱咐他们不要在朝堂上谢恩,说:“那样恐怕会被他人嫉妒。”后来,戴珊以年老多病多次要求隐退,皇帝总是下达诏书褒奖并挽留他,派太医为他治病,赐给他丰厚的食物,抚慰晓谕有加。戴珊感激得落泪,私下告诉刘大夏说:“我年老多病,孩子尚幼,恐怕不久的一天就会提前死去,你是我的同年好友,为什么要吝惜一句话,不替我在皇上面前说说呢?”刘大夏说:“好吧。”后来刘大夏侍宴完毕,皇帝问起戴珊病情,刘大夏就如实陈说戴珊的病情,乞求皇帝怜悯他,准许他告老还乡。皇帝说:“是戴珊嘱咐你这样说的吗?主人执意挽留客人,客人往往就会勉强留下来。戴珊难道就不能为我留下来吗?况且我把天下事都托付给你们了,我们就如同家人父子一样。现在天下尚未显出太平迹象,怎么能忍心说告老还乡呢!”刘大夏出来后把这些告诉了戴珊,戴珊哭着说:“我死也会在官任上的。”孝宗皇帝去世以后,戴珊因为新君刚即位不忍心提出离职,勉强支撑病体处理事务。后来疾病发作,就去世了。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简。

第2篇:《明史列传第七十》原文赏析及译文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左评事。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西右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啸聚为乱,擢恕右副都御史抚治之。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迁兵部尚书。考选官属,严拒请托,同事者咸不悦。帝亦衔恕教直言,遵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所部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周行振贷,全活二百余万口。二十年,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已,恕疏果至。时为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孝宗即位,为吏部尚书。

陕西缺巡抚,恕推河南布政使萧祯。诏别推,恕执奏曰:“陛下以臣不肖,任臣铨部。倘所举不效,臣罪也。今陛下安知祯不才而拒之?且陛下既以祯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愿乞骸骨。”帝乃卒用祯。邱浚入*,与恕不相能。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镂板以行。浚谓其沽直谤君,上闻罪且不小。文泰乃自为奏,讦恕特中自比伊、周,于奏疏留中者,概云不报,以彰先帝拒谏,无人臣礼。恕以奏出浚指,抗言:“文泰无赖小人,此必有老于文学多*谋者主之。”帝下文泰锦衣狱,鞫之得实,因请逮浚、恕对簿。帝心不悦恕,乃贬文泰御医,责恕沽名,焚所镂版,置浚不问。恕再疏请辨理,不从,遂力求去。听驰驿归,不赐教,月廪、岁隶亦颇减。武宗嗣住,遣行人赍敕存问。恕陈国家大政数事,帝犹诏报之。正德三年卒,年九十三。谥端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邱浚入*,与恕不相能能:和睦。

b.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属:嘱托。

c.听驰驿归,不赐敕听:听说。

d.遣行人赍敕存问赍:携带。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王恕“端毅”(正直刚毅)的一组是(3分)

①考选官属,严拒请托②帝亦衔恕数直言

③皆力阻权幸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⑤传中自比伊、周⑥陈国家大政数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恕治盗不忘安民。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南阳、荆、襄流民作乱时,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意杀人,流民得以恢复旧业。

b.王恕关心民生疾苦。巡抚南畿时,所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并四处巡察把粮食发放或接待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

c.王恕恪尽职守,直言敢谏。他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先后多次应诏陈说政事,提出建议。碰到朝廷上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人们总是希望听到他说话,他也果然不负众望。

d.王恕为官坚持原则。他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补陕西巡抚之缺,遭到皇上否决,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

(2)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

参考*:

4.c(听:听凭,任凭。)

5.c(⑤是刘文泰诬陷王恕沽名钓誉的话;⑥是表明王恕关心国事)

6.d(“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理解错误,他说自己“不可用”是反话,以辞职相抗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

7.(1)(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或“考核读书人的学业”)。

5分;译出大意给2分;“迁”(升官)、“振”(通“赈”,救济)、“课”(督促,考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故”(过去,从前)、“为……所”“衔”(怀恨,怨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3.“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恕,字宗贯,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授官大理寺左评事。(王恕)升任扬州知府,不等报批便发放粮食救济饥民,兴建了资政书院来督促读书人。天顺四年,因为他治理地方成绩最好,破格晋升为*西布政使。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结伙作乱,朝庭晋升王恕为右副都御史去安抚治理。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了大盗刘通,又征讨攻破了他的同党石龙。王恕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意杀人,让流民恢复旧业。升任兵部尚书。他考核选拔官员属下,严厉拒绝请托,共事的官员都不高兴。皇帝也怨恨王恕多次直言(进谏),于是任命王恕兼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王恕所管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四处巡察把粮食发放或借贷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成化二十年又改任王恕为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先后应诏陈说政事二十一次,建议三十九次,都是极力阻止权贵幸臣。天下人都倾心仰慕他,碰到朝廷上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一定会说“王公为什么不说话呢”?接着又会有人说“王公的奏章就要到了”。话说完,王恕的奏章果然到了。当时流传民谣说:“南京十二部,只有一个王恕(敢说话)。”孝宗即位,王恕担任吏部尚书。

陕西巡抚缺位,王恕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皇帝下诏另外推举,王恕拿着诏书说:“陛下不因为我没有才能,任命我掌管吏部。如果我推荐的人没有成绩,就是我的罪过。现在陛下怎么知道萧祯没有才能而拒绝任命他?况且陛下既然认为萧祯不可用,就等于是我不可用,希望允许我退休。”皇帝才最终任用了萧祯。邱浚进入内*,同王恕不和。太医院判刘文泰,过去常进出邱浚家以求升官,被王恕阻止,他非常怨恨王恕。王恕居住乡里时,曾经嘱托人作传,刻板印行。邱浚说王恕沽取直名毁谤皇帝,如果皇帝知道后王恕的罪一定不会小。刘文泰于是自己写了奏章,攻击王恕在传记中把自己比作伊尹、周公,对于留在宫中的奏疏,一律说是皇帝不批复,用这种办法来公开显示先帝拒绝劝谏,没有做人臣的礼仪。王恕认为奏章出自邱浚的指使,反驳说:“刘文泰本是个无赖小人,这一定是有老于写作并多*谋的人主使他这样作。”皇帝把刘文泰投入锦衣卫监狱,审讯他得到实情,于是请求逮捕邱浚、王恕对*。皇帝心里不喜欢王恕,于是贬刘文泰为御医,责备王恕沽名钓誉,焚毁王恕所刻印版,对邱浚不予追究。王恕第二次上疏请求分辨道理,皇帝没有听从,王恕于是竭力请求辞职。皇帝听任王恕乘驿车回乡,不赐于允许其退休的诏令,每月的廪食、每年的隶仆亦减少很多。武宗继位,派使者携敕令慰问。王恕陈述国家大政数件事,皇帝用优礼的诏书回复他。王恕于正德三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谥号端毅。

第3篇:《宋史列传第十》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父伦,少以勇敢隶成德*兵籍,累迁徐州下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世宗以令坤贵,擢陈州行*司马,及令坤领陈州,徙伦许州。罢职,复居宛丘,多以不法干郡政,私酤求市利,掊敛民财,公私患之。项城民武诣阙诉其事,命殿中侍御史率汀按之。伦诈报汀云被诏赴阙,汀奏之。世宗怒,追劾具伏,法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遂免死流海岛。显德六年,为左骁卫中郎将,迁左监门卫将*。宋初,拜磁州刺史,转亳州团练使。乾德四年,改本州防御使,卒。

令坤少隶周祖帐下。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候。俄赏高平之功,为龙捷左厢都虞候、领容州团练使,进本厢都指挥使、领泗州防御使。征太原,为行营前*都校

世宗使宰相郴谷将兵征淮南,俾令坤等十二将以从。谷退保正阳,为吴人所乘。令坤与宣祖、李重进合兵击之,大败吴人。世宗亲征,闻扬州无备,遣令坤及宣祖、白延遇、赵晁等袭之。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南唐东都副留守冯延鲁为僧匿寺中,令坤求获之,送行在,遂以令坤知州事。由是泰州惧,以城降。

时钱俶受诏攻常、润,围毗陵,反为南唐所败。南唐乘胜遣将陆孟俊逼泰州,周师不能守,孟俊遂进*蜀罔,逼扬州,令坤弃其城。世宗怒,命太祖与张永德领兵趋六合援之。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败其将马贵于楚州湾头堰,擒涟州刺史秦进崇。俄命向拱为缘*招讨使,以令坤副之,下寿州。归朝,加检校太尉、领镇安*节度使。世宗乃复幸淮右,次楚州,遣令坤率兵先入扬州,命权知*府事。扬州城为吴人所毁,诏发丁壮别筑新城,命令坤为修城都部署。

宋初,移领天平*,加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太祖亲征李筠,诏令坤率兵屯河阳。及泽、潞平,还京,锡宴令坤等于礼贤讲武殿,赐袭衣、器*、鞍勒马有差,以功加兼侍中。又从讨李重进。建隆二年,改成德*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将赴镇,上于别殿置酒饯之,因勖其为治。

乾德六年,疽发背卒,年四十六。太祖素服发哀于讲武殿,录其子庆朝为闲厩使,庆雄为闲厩副使。令坤有才略,识治道,与太祖同事周室,情好亲密。镇常山凡七年,北边以宁。闻其卒,甚悼惜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迁徐州卜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迁:晋升

b.俄赏高平之功俄:不久

c.俾令坤等十二将以从俾:使

d.命权知*府事知:了解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韩令坤勇敢善战的一组(3分)

①谷退保正阳,为吴人所乘。令坤与宣祖、李重进合兵击之,大败吴人。

②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

③孟俊遂进*蜀罔,逼扬州,令坤弃其城。

④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

⑤扬州城为吴人所毁,诏发丁壮别筑新城,命令坤为修城都部署。

⑥乾德六年,疽发背卒,太祖素服发哀于讲武殿。

a.①②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③⑤⑥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令坤少年勇敢,参*后屡立战功,曾担任左骁卫中郎将、左监门卫将*、磁州刺史。

b.韩令坤年轻时在周太祖帐下任职,周世宗即位后破授予殿前都虞侯,冈攻打高平立下战功,晋升为龙捷左厢都虞侯,领容州团练使。

c.南唐将*陆孟俊率*进逼泰州、扬州,后周将*被迫弃城,周世宗震怒,命令赵匡胤、张永德领兵驰援,韩令坤闻讯复入扬州据守,人败陆孟俊。

d.北宋初年随宋太祖征讨天下,屡立战功,官至成德*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罢职,复居宛丘,多以不法干郡政,私酤求市利,掊敛民财,公私患之。

(2)令坤有才略,识治道,与太卡祖同事周室,情好亲密。

参考*

1.d知:主持,掌管

2.b

3.a

4.(1)离职之后,定居在宛丘,多次因不遵循法律干预郡中的政事,私下里卖酒求得利润,

聚敛百姓钱财,官府和百姓全都把他看成祸害。(5分)(罢,1分;以,1分;酤,1分;文意通顺1分)

(2)韩令坤有才干谋略,懂得治国之道,与宋太祖赵匡胤一同在后周任职,两人关系非常好。(5分)(识,1分;同事,2分;情好亲密,1分;整体文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韩今坤,磁州武安人。父亲韩伦年少时凭着勇敢成为成德*中的一名士兵,几次升迁担任徐州下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周世宗因为韩令坤地位高,提拔韩伦担任陈州行*司马,等到韩令坤兼管陈州之时,调韩伦到许州任职。离职之后,定居在宛丘,多次因不遵循法律干预郡中的政事,私自里卖酒求利润,聚敛百姓钱财,官府和百姓全都把他看成祸害。项城百姓到朝廷告状,朝廷命令殿中侍御史率汀查办这件事。韩伦欺骗率汀说他接受皇帝诏书到朝廷,率汀*这件事上奏皇帚。周世宗震怒,追究下来韩伦完全认罪,按照法律应当弃市。韩令坤哭泣着向周世宗请求,于是免死罪被流放到海岛。显德六年,韩伦成为左骁卫中郎将,升迁任左监门卫将*。宋初,韩伦被授予磁州刺史,后来调任亳州团练使。乾德四年,改任本州防御使,平。

今坤年少时在周太祖帐下任职。周世宗即位,被授予殿前都虞侯一职。不久因赏赐他高平战功,升官做龙捷左厢都虞侯、兼任容州团练使,后又晋升本厢都指挥使、兼任泗州防御使。征讨太原时,担任行营前*都校。

周世宗派宰相郴谷带兵征讨淮南,使韩令坤等十二位将令跟随。郴谷退保正阳时,被吴人乘机进攻。韩令坤和宣祖、李重进合兵进攻敌人,大败昊人。周世宗亲征,听说扬州没有防备,派韩令坤和宣祖、白延遇、赵晁等带兵偷袭扬州。韩令坤先派白延遇带领数百精骑黎明时分闯入扬州,城中人没有发觉。韩令坤接着入城安抚,城中百姓全都很安定,生活没有受到打搅。南唐东都副留守冯延鲁假扮成和尚藏在寺庙中,韩令坤将他搜出擒获,押送到皇帝的行营,于是皇帝命令韩令坤主持扬州事务。因为这个原因泰州很害怕,全城投降了。

当时钱俶接受诏书进攻常州、润州,包围了毗陵,结果反倒被南唐*打败。南唐*队乘胜派将*陆孟俊进逼泰州,后周*队不能坚守,陆孟俊于是进*蜀同,进逼扬州,韩令坤弃城逃走。周世宗很愤怒,命令赵匡胤与张永德领兵到六合驰援他们。韩令坤听说援兵到了,又进入扬州城防守,与陆孟俊部队大战,大败敌人,生擒陆孟俊,在楚州湾头堰击败他的副将马贵,生擒涟州刺史秦进崇。周世宗于是又一次亲临淮右,驻扎在楚州,派遣韩令坤率兵先进入扬州,命令他暂时主持*府事宜。扬州城被吴人毁坏,皇帝下命令征发丁壮另修一座新城,任命韩今坤为修城都部署。

北宋初年,管理天平*,加官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李筠,

命令韩令坤率兵驻扎在河阳。等到泽州、潞州平定,班师还京,在礼贤讲武殿赐宴宴请韩令坤等人,赐予他袭衣、器*、鞍勒马,因战功兼任侍中。又跟随皇帝征讨李重进。建隆二年,改任成德*节度,担任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将要前往赴任,皇帝在别殿设置酒宴为他饯行,因为要勉励他治*有方。

乾德六年,后背疽发死去,时年四十六岁。宋太祖身穿白*丧服在讲武殿为其举行哀悼仪式,录用他的儿子韩庆朝为闲厩使,韩庆雄为闲厩副使。韩令坤有才干谋略,懂得治国之道与宋太祖赵匡胤一同在后周任职,两人关系非常好。镇守常山前后共七年,北部边境因为他的镇守得以安宁。常山人听说他其去世,非常哀伤,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可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