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第1篇:《翠柳》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翠柳

(清)曹衍东

维扬汪本,以手谈①自诩。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由是一枰之上,方罫之间,闻汪生之风者,可以不战而先馁。

一日,游三楚,寓武昌。太守张公,高手也,癖于木野狐②。因与汪弈,三战三北,汪盛气临之。太守衔汪,因欲得一胜汪者以快意,而卒寥寥。

张于静夜灯前覆汪胜局,反覆凝思,计无所出。一婢名翠柳,慧而能。捧茗在张公侧久立,乃曰:“莲漏③三滴,犹抱石子不寐,夫人将不耐等矣。”张不答。翠柳指局曰:“但此间争一着先耳。”张恍然。遂命与弈,终局翠胜,张大喜,曰:“可儿,明日当与汪弈,为我一洗前辱。”

辰起,请汪及众宾至,复布局,曰:“今日有小女子学步者,愿先生教之。”汪漫应焉。张公呼翠柳出,汪视之,垂髫丫髻儇婢也。立案前,入局即持白子曰:“棋让一先。先生请下黑子,可以前驱胜我也。”汪颔之。甫三四着,汪*变。翠曰:“先生面赧矣。”翠上下嬉顾,略不经意,而子落枰间,一座皆惊。翠又曰:“先生汗出矣。”汪赧颜沉思,下子愈迟。翠随手掷之,疾若鹘落。既而翠柳棋声乃与笑声丁丁格格相酬答;汪如木偶,子更无着处。翠以手自捏其凤翘④曰:“先生坐,亦知立者苦否?”众粲然。而汪神丧志沮,辙乱旗靡。忽为翠柳于西北角上劫去十数子,如方塘一鉴,白鹭数点而已。翠乃以长袖自掩其口,胡卢曰:“先生负矣!先生负矣!”零碎连步以入。汪目望洋,不知所为,是局固未终也。

汪蹩躄返寓,明日遂行。

【注释】①手谈,指下棋。②木野狐,围棋的别称。③莲漏,古代计时的工具。④凤翘,女*的凤形首饰。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不战而先馁馁:丧失勇气

b.太守衔汪衔:对……怀恨在心

c.而卒寥寥卒:(直至)死亡

d.先生面赧矣赧:羞惭脸红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我欲因之梦吴越

b.因欲得一胜汪者以快意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c.一婢名翠柳,慧而能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d.忽为翠柳于西北角上劫去十数子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

理解:曾经和*、洛阳的一些达官贵人交往,并被吴桥的某大司马赏识

b.今日有小女子学步者,愿先生教之

理解:今天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孩儿,希望得到先生的指点

c.汪目望洋,不知所为

理解:汪本眼神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d.汪蹩躄返寓,明日遂行

理解:汪本拖着疲惫的双腿踉踉跄跄返回了住所,第二天就走了

1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交代了汪本高超的棋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b.翠柳边下棋边说笑体现了她的活泼轻松,这与汪本的心情形成了对比。

c.翠柳说汪本坐着不知别人站着的苦,是揶揄汪本犹豫不决,落子太慢。

d.一个丫鬟在终局前就战胜一代围棋高手,说明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

12.c(“卒”在此处是“终”的意思,可引申为“迟迟”。)

13.b(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

14.b(“学步”指学围棋。)

15.a(“敬佩之情”错误。)

[参考译文]

扬州人汪本,凭借围棋技艺而自吹自擂。他曾经和*、洛阳的一些达官贵人交往,并被吴桥的某大司马赏识,因此称为“棋汪”。从此在棋盘之上,棋格之间,棋手们一听到汪本这个名字,还没有跟他交手对弈就丧失了勇气。

有一天,汪本到湖北、湖南一带游玩,住在武昌。太守张公,本是棋坛高手,对下围棋特别嗜好。他趁这个机会和汪本对弈,下了三盘输了三盘,汪本赢了棋盛气凌人。太守记恨在心,于是想要寻一个能胜过汪本的人来发泄心中不快,却迟迟找不到人。

张太守在深夜挑灯再现汪本赢的那局棋,反复凝神思考,却毫无办法。太守有一个婢女叫翠柳,聪颖又能干。端着茶在太守身旁站了许久,说:“夜深了,太守还执子不肯睡,夫人恐怕要等得不耐烦了。”太守不予理会。翠柳指着棋局说道:“只需在这里抢一个先手罢了。”太守恍然大悟,于是让翠柳和自己下这盘棋,最终翠柳获胜。太守喜不自禁,说:“好孩子,明天你可以和汪本下棋了,为我一雪前耻。”

早晨起床后,太守请来汪本和众人,重布棋局。对众人说:“今天有个婢女想学下棋,还希望棋汪能教上一教。”汪本随意高傲地应允。张公唤翠柳出来,汪本一看原来是个头发下垂梳着丫髻、聪明伶俐的小丫头。翠柳站在棋桌前,一开局就拿着白*棋子说:“下棋应当先让一步,先生请下黑*棋子,可以走在前面赢我一着。”汪本点头答应。才下了三四步棋,汪本脸*就变了。翠柳说:“先生脸红了。””翠柳上下嬉笑,左顾右盼,好像一点也不在意;但棋子落在棋盘间,满座的人都感到惊讶。翠柳又说:“先生出汗了。”汪本脸愈发红了,苦思之中落子更慢,翠柳则是随手落子,快得像鹘鸟落地。后来翠柳下棋声和笑声不绝于耳。汪本呆若木鸡,更不知如何落子了。翠柳手扶头饰,说:“先生坐着,是否也了解站着的人的*苦呢”。众人欣然一笑。汪本则是沮丧之情溢于言表,落子无章,棋势委顿。突然在棋盘西北角被翠柳杀掉十几子,(那一片)就像一方池塘,里面栖息着几只白鹭而已。翠柳于是用长袖子捂着自己的嘴,笑着说:“先生输了!先生输了!”说完踏着细碎的步子走进了里屋。汪本眼神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盘棋实际上还没下完呢。

汪本拖着疲惫的双腿踉踉跄跄返回了住所,第二天就离开武昌了。

第2篇:《念奴娇·*天翠柳》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天翠柳》

宋·朱敦儒

*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前言:

《念奴娇·*天翠柳》是宋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全词笔法浪漫奇崛,构思奇绝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描写以及富于浪漫的想象,写得高洁清幽、超尘绝世,生动地体现了朱敦儒旷逸超迈的词风。

注释:

①念奴娇: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中秋》等。

②瑶台:神仙居处。李白《清平调》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琼阙(quē):精巧华美之楼台。

③素娥:月宫仙女“嫦娥”。因月*白,故称“素娥”。

④争:怎么。如“争似”、“争忍”、“争知”、“争奈”等等。

⑤萧萧:头发花白稀疏貌。

翻译:

门前的翠柳不知道被谁人推上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如凉水一般照在我的藤床上,如此良辰美景,我思绪飘飞幻想着飞入瑶台月宫,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的笙箫声,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据说有可以使人延寿的*。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寒冷浸湿了萧条的白发,朝廷的政务,不可为俗人说。

赏析:

“*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高耸人云直冲向天的翠柳几乎要够得着皎洁的月亮。词人笔触极其夸张,将这种奇崛的景象用问句道来:不知是谁推了翠柳一把,让它直耸月宫?如此一来,更给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瑰丽,且营造出一种清婉、美妙的气氛。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词人的写作角度开始转变,上写天空中的明月,下写月光洒满床铺,空间感十足,一仰一俯,自然衔接。银亮的月光洒在床上,似凉水一般给人以寒意。词人惬意之中觉得自己仿佛飞入月宫,看见琼台仙*。

词人飞人琼台仙*之后,又臆想出一系列所见所感,“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白蒙蒙的雾笼罩着整个月宫,增添几分迷离之感,沉郁顿挫的箫声若隐若现、可远可近,微风徐来,环佩之音叮当作响。作者运用一些悠远,冷清的意象,如“雾”、“笙箫”、“环佩”、“玉锁”等,极力打造一个*清玉洁、与世隔绝的仙境。在词人看来,月宫是个极清净、神秘的处所,既没有天兵天将把守,又没有玉锁把门。“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等云朵散去之后,又呈现出“海天相接”的光辉胜景,美不胜收。

词人在下阕开头又用问句开篇,前后呼应,“谁信有*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与上阕不同的是,这是个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对于谁有长生不老*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所谓不老*,不过是嫦娥新炼制的凝霜而已,而非传说中的玉兔捣*。这也体现了词人立意上的标新立异。

“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被石崇斗富时打碎的那株枝繁叶茂的名贵“珊瑚”,远远没法跟月宫中玲珑的桂树相提并论。“横绝”二字生动形象地突出月宫桂树的不同凡响、超凡脱俗。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词人之前所有的铺叙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感受,此三句一语中的,是全词的主旨句。“洗”字意在表明作者的心志,脱去尘世的外衣,给心灵以洗礼。但词人的心态和志向都是压在心里的一个梦,“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这种隐逸脱俗情怀恐怕尘世之人无法理解,自然也不必向外人道来。语意深沉,感慨痛切。

该词写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势焰的人间对立。

第3篇:翠楼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翠楼吟·淳熙*午冬》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前言】

《翠楼吟·月冷龙沙》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词上片写武昌安远楼,写炊庆的盛况和楼观的堂皇壮丽。下片转入登楼抒怀写登楼感情,抒写“花消英气”的愁情和对盛衰迭变的历史人生的慨叹。全词由大到小,由远及内,从外面环境写到楼,再写楼中之人。词切合崔颢《黄鹤楼》诗的意境,全词凄婉悲壮。

【注释】

翠楼吟:词牌名,姜夔自度“双调”曲。

安远楼:即武昌南楼,在黄鹤楼上。

刘去非: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鹦鹉洲:在今湖北汉阳西南长*中,东汉末,黄祖为*夏(今武昌)太守,祖长子*,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白鹦鹉赋》洲因此得名。

小姬:指年轻女子。

兴怀:引起感触。

离索:离群索居。

龙沙:《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岭,咫尺龙沙。”后世泛指塞外之地为龙沙。

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汉书·晁错传》:“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

汉酺初赐:汉律,三人以上无故不得聚饮,违者罚金四两。朝廷有庆祝之事,特许臣民会聚欢饮,称赐酺。《汉书·文帝纪》诏:“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后来历代王朝,遇新皇帝登位,帝后诞日,丰收,平定叛乱等事,常有赐酺之举。酺,合聚饮食。此处所指事见题解。

胡部曲:一种以琵琶为主的音乐。唐时西凉地方乐曲。《新唐书·礼乐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升胡部于堂上。.......后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此处泛指异族音乐。

毡幕:指用毛毡制作的帐篷。

元戎:主将,*事长官。《汉书·董贤传》:“统辟无戎。”注:“元戎,大众也。”

高峙:高高耸立。

人姝丽:容貌美丽指漂亮的人。《后汉书·*皇后纪》:“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

此地: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见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波*上使人愁。”此处化用其意。

素云:指白云楼。

玉梯:指玉楼。

祓:原指古代为除灾去邪而举行仪式的习俗。此处指消除。

西山外:王勃《腾王*诗》:“腾王高*临*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空自流。”此处化用其意,一帘秋霁,“秋”字这修饰语,非实指,因作者游“安远楼”为冬季。

霁:雨后天晴。

【翻译】

明月的冷光映照着边塞的风沙,围护城保四周的竹篱一片寂静。今年朝廷开始赏赐尘民饮酒欢聚。*奏起塞北新曲,听到元帅的*帐歌声清越。安远楼耸立入云霄,看它那红*栏杆萦绕楼檐,飞展一片翠碧。那位佳人美丽动人,从她身体上飘散一股幽香,寒夜里风儿轻轻地吹。

就在此地,正该有潇洒的词友,像仙人一样,同登楼观蟾的朋友尽兴游戏。我一个人登上高楼久久地凝神望远,却只见芳草萋萋,绵绵不尽。飘泊天涯的游子,心中的孤苦有何人知道,只好借酒消愁,借着赏花忘记豪情。此刻西山之外,黄昏时又卷起,一帘秋雨过后的晴丽。

【赏析】

此词为新楼落成而作,前五句就“安远”字面着想,虚构了一番境界,也客观地显示了筑楼的时代背景。“龙沙”语出《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岭,咫尺龙沙”,后世用来泛指塞外,这里则指金邦。“虎落”为护城笆篱。宋朝南渡时,武昌是抵抗金人的战略要地,和议达成,形势安定下来,遂出现了“月冷龙沙,尘清虎落”的和平局面,这便是“安远”的意指了。汉制禁民聚饮,有庆典时则例外,称为“赐酺”。“今年汉酺初赐”是借古典以言近事。据《宋史》*共一百六十万缗,*中载歌载舞,一片欢乐景象。故接云:“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胡部本是唐代西凉地方乐曲。《新唐书·礼乐志》:“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后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由此边地胡曲进入殿堂。又据《新唐书》“琵琶、笙、横笛、短笛、拍板,皆八;大小箜篥,皆四。工七十二人,分四列,属舞筵之隅,以导歌咏。”它在盛唐时本是“新声”,今又“新翻”之,用此盛大乐队以为帅府中歌舞伴奏,颇具气象。以边地之曲归为中原之用,亦寓“安远”之意。

以下正面写楼的景观。先写楼的整体形势,然后作细部刻画,从局部反映建筑的壮丽:红漆栏干曲折环绕,琉璃檐牙向外伸张。“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二句,铸词极工,状物准确生动,特别是“萦红飞翠”的造语,能使人产生形*相乱、目迷心醉的感觉。紧接“人姝丽”三句,又照应前文“歌吹”,写楼中宴会的盛况“粉香吹下,夜寒风细。”夜寒点出冬令,风细则粉香可传,歌吹可闻。全是一派温馨承平的气象。“此地”便是黄鹤山,其西北矶头为著名的黄鹤楼所在,传说仙人子安曾乘鹤路过。所以过片就说:这样的形胜之地,应有妙笔生花的“词仙”乘白云黄鹤来题词庆贺,人仙同乐。仙人乘鹤是本地故事,而“词仙”之说则是就楼成盛典而加以创用。“拥”字较“乘”为虚,“君”乃泛指,都能见出作者运思用笔的灵活自如。说“宜有”并非真有,不免有些遗憾。

其实通观词的下片,多化用崔颢《黄鹤楼》诗意,进而写登楼有感。大抵词人感情很复杂,“安远楼”的落成并不能引起一种生逢盛世之欢,反而使他产生了空虚与寂寞的感受。“玉梯凝望久”,他在想什么?“叹芳草萋萋千里”翻用崔诗“芳草萋萋鹦鹉洲”。“天涯情味”,正是崔诗“日暮乡关何处是,*波*上使人愁”的况味。这是客愁。“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靠流连杯酒与光景销磨志气,排遣闲愁。这是岁月虚掷之恨。这和“安远”有什么关系呢?关系似乎若有若无。或许“安远”的字面能使人产生返还家乡、施展抱负等等想法,而实际情况却相去很远吧。于是词人干脆来个不了了之,以景结情:“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仍归到和平的景象,那一片雨后晴朗的暮*,似乎暗寓着一个好的希望。但应指出,这三句乃从王勃《滕王*诗》“朱帘暮卷西山雨”化出,仍然流露出一种冷清索寞之感。

总之,这首词虽为庆贺安远楼落成而作,力图在“安远”二字上做出一篇喜庆的“文章”;但自觉不自觉地打入作者身世飘零之感,流露出表面承平而实趋衰飒的时代气氛。这就使词的意味显得特别深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