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制度四篇
第1篇:变更管理制度四篇
【篇一: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公司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地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3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南》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4职责
4、1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
4、2各处室负责归口单位的变更审核。
4、3分管副总负责变更的审批。
4、4变更的审核处室负责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
5变更程序
5、1变更分类
5、1、1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原料介质变更;
2)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4)*作规程的变更;
5)工艺参数的变更;
6)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5、1、2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6)*、测量仪表的变更;
7)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变更。
5、1、3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5、2变更申请人填写《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
5、3申请变更单位将《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报至变更审核处室,审核处室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
5、4申请变更单位将《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报至分管副总处,进行变更审批。
5、5变更审批后,变更申请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变更的实施。
5、6变更实施前,变更的实施单位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后实施变更。
5、7变更审核处室对变更的实施结果进行验收。
6相关制度
《风险评价程序》
7相关记录
7、1变更申请表。
7、2变更验收表。
8附则
8、1本制度与国家有关法规、条例相抵触时,按国家法规、条例执行。
8、2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8、3本制度由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篇二:变更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清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管理制度、*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风险辨识和控制。
一、职责
1技术员负责对*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等变更实施管理。
2办公室负责对管理制度等文件变更实施管理。
3其它各部门负责其职责范围内有关变更的管理。
二、程序
1变更管理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规定实施变更的程序;
(3)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5)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对*作人员进行培训。
2变更类型
(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原料介质变更;
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作规程的变更;
工艺参数的变更;
公用工程的水、电、汽、气的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安全设施的变更;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配件;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人员的变更;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管理制度和*作规程的变更;
管理职责的变更;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3变更程序
(1)管理制度、*作规程、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件变更按《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和符合*评价》、《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2)其它变更按以下变更程序执行:
变更申请。在实施变更前,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实施表》,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变更审批。《变更实施表》应逐级签署意见,并经主管领导审批,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更及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
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实施过程严格按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变更验收。变更实施后,变更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前,应将变更情况书面告知相关人员,并对其进行教育培训。
(3)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应满足《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的要求。
(4)变更完成后,实施变更部门将《变更实施表》复印一份交安全处备案。
三、引用标准
文件控制程序
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及符合*评价管理程序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
【篇三: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避免由于变更失控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在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方面存有永久*或临时*的变化。
3职责
3、1技术部是变更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艺、技术变更管理。
3、2生产部、综合管理部协助技术部做好设备设施、管理变更方面的变更管理,并建立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变更管理档案。
3、3各部门(车间)根据各自职责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程序
4、1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4、2变更类型
4、2、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2)原料、介质变更;
3)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5)*作规程的变更;
6)工艺参数的变更;
7)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
4、2、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5、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变更;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4、2变更管理的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对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4、3变更程序
4、3、1变更申请:在实施变更时,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3、2变更审批:
1)填写《变更申请表》后,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2)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4、3、3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4、3、4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支持/相关文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附则
本标准由技术部提出、起草并负责解释。
【篇四: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动态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技科。适时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公司内发生的各项变更进行评价和采取针对*的措施。
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本文件的变更指管理变更、人员变更、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场所变更;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4、1、1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公司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1、2人员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临时来厂人员等。
4、1、3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作规程的变更等。
4、1、4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5场所变更指工作场所、环境发生变化。
4、2管理变更时,由生技科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
4、3人员变更管理
4、3、1新员工入厂和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4、3、2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3、3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
4、4工艺变更管理
4、4、1由工艺变更的技术负责部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作技能。
4、5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4、5、1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单位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作的技能。
4、5、2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6场所变更时由场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
5相关制度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会议记录》
第2篇:变更管理制度
[篇一: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公司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地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3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南>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4职责
4、1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
4、2各处室负责归口单位的变更审核。
4、3分管副总负责变更的审批。
4、4变更的审核处室负责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
5变更程序
5、1变更分类
5、1、1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原料介质变更;
2)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4)*作规程的变更;
5)工艺参数的变更;
6)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5、1、2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6)*、测量仪表的变更;
7)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变更。
5、1、3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5、2变更申请人填写<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
5、3申请变更单位将<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报至变更审核处室,审核处室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
5、4申请变更单位将<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报至分管副总处,进行变更审批。
5、5变更审批后,变更申请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变更的实施。
5、6变更实施前,变更的实施单位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后实施变更。
5、7变更审核处室对变更的实施结果进行验收。
6相关制度
<风险评价程序>
7相关记录
7、1变更申请表。
7、2变更验收表。
8附则
8、1本制度与国家有关法规、条例相抵触时,按国家法规、条例执行。
8、2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8、3本制度由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篇二:变更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清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管理制度、*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风险辨识和控制。
一、职责
1技术员负责对*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等变更实施管理。
2办公室负责对管理制度等文件变更实施管理。
3其它各部门负责其职责范围内有关变更的管理。
二、程序
1变更管理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规定实施变更的程序;
(3)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5)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对*作人员进行培训。
2变更类型
(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原料介质变更;
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作规程的变更;
工艺参数的变更;
公用工程的水、电、汽、气的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安全设施的变更;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配件;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人员的变更;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管理制度和*作规程的变更;
管理职责的变更;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3变更程序
(1)管理制度、*作规程、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件变更按<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和符合*评价>、<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2)其它变更按以下变更程序执行:
变更申请。在实施变更前,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实施表>,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变更审批。<变更实施表>应逐级签署意见,并经主管领导审批,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更及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
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实施过程严格按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变更验收。变更实施后,变更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前,应将变更情况书面告知相关人员,并对其进行教育培训。
(3)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应满足<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的要求。
(4)变更完成后,实施变更部门将<变更实施表>复印一份交安全处备案。
三、引用标准
文件控制程序
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及符合*评价管理程序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
[篇三: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避免由于变更失控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在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方面存有永久*或临时*的变化。
3职责
3、1技术部是变更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艺、技术变更管理。
3、2生产部、综合管理部协助技术部做好设备设施、管理变更方面的变更管理,并建立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变更管理档案。
3、3各部门(车间)根据各自职责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程序
4、1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4、2变更类型
4、2、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2)原料、介质变更;
3)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5)*作规程的变更;
6)工艺参数的变更;
7)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
4、2、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5、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变更;
2)人员的变更;
3)管理机构的变更;
4)管理职责的变更;
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4、2变更管理的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对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4、3变更程序
4、3、1变更申请:在实施变更时,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3、2变更审批:
1)填写<变更申请表>后,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2)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4、3、3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4、3、4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支持/相关文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附则
本标准由技术部提出、起草并负责解释。
[篇四: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动态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技科。适时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公司内发生的各项变更进行评价和采取针对*的措施。
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本文件的变更指管理变更、人员变更、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场所变更;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或暂时*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4、1、1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公司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1、2人员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临时来厂人员等。
4、1、3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作规程的变更等。
4、1、4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5场所变更指工作场所、环境发生变化。
4、2管理变更时,由生技科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
4、3人员变更管理
4、3、1新员工入厂和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4、3、2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3、3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
4、4工艺变更管理
4、4、1由工艺变更的技术负责部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作技能。
4、5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4、5、1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单位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作的技能。
4、5、2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6场所变更时由场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
5相关制度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会议记录>
第3篇:谈会计制度变更与管理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盈余信息是上市公司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常常被用来评估契约履行质量的标准。因此,当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与契约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时,公司管理层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当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非单纯的被动关系,盈余管理行为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则在满足公众利益诉求的同时给予了企业一定的灵活度,企业在遵守准则的收益(或损失)与破坏准则的收益(或损失)中进行权衡,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破坏准则的行为暴露了既有准则存在的缺陷,准则制定者随后对这些暴露的缺陷加以修正。如旧会计准则阶段,针对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现象,财政部2004年对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度缺陷进行了调整,规定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价值恢复后,企业转回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得超过该固定资产按正常折旧后的账面价值。那么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实施一定程度上是对旧资产减值准则的进一步修正,规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在企业继续维持现有资产期间不得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冲回会计处理。显然,这一准则的变化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从事盈余管理行为的现象。但现行准则并未对存货等短期资产的减值转回进行限制,因此对上市公司运用短期资产减值从事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效果可能并不显着。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短期资产抑或长期资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对于准则变更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其效果至关重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准则的变更能够有效遏制上市公司采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话,那么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可能会更倾向于采用短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纵,出现准则的外溢现象。由于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时间不长,对现行准则实施效果检验的文献较少,罗婷等(2008)[17]、朱凯等(2009)[24]对现行准则实施整体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进行了检验;张然等(2007)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实施前的过渡期为研究期间,研究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过渡期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亏损公司使用减值准备进行“大洗澡”的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这一研究结论仅仅是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间接*据[21]。步丹璐和叶建明(2009)从价值相关*的角度分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9]。Zhangetal.(2023)以现行准则颁布后尚未实施过渡期间为研究期间,结果发现,现行会计准则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动机[7]。相对于旧资产减值准则,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认定和确认标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判断,并对资产减值迹象作了详细规定,这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随意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的行为,规范和遏制上市公司通过少计提资产减值从事“扭亏”行为;另一方面,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一经计提,后续期间不得转回,这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出于“大洗澡”的目的,在公司亏损年度大量计提资产减值,而在后续期间转回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如果在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资产减值会计确实被上市公司视为盈余管理工具运用的话,那么致力于抑制“扭亏”和“大洗澡”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改进的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计提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达到其扭亏的目的;同时,上市公司在计提资产减值时将更加谨慎,在计提资产减值时更多地考虑资产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而非盈余管理的因素。于是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1:假设1(a):与旧准则相比,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能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从事“扭亏”行为假设1(b):与旧准则相比,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能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从事“大洗澡”行为文献中一般将全部资产减值信息作为整体来对待,很少涉及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比较分析。但研究分析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禁止已计提资产减值转回的对象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对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资产减值转回并没有做相应的禁止。那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究竟是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呢?这对于研究现行会计准则的政策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假设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流动资产,那么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限制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的政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期限的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非流动资产由于其金额较大,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非流动资产减值的大额计提和冲销等对企业资产规模和利润的影响更大,也容易引起监管当局的关注和监督;同时,非流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冲销等需要更充分的理由,技术上更难以*纵。因此,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王跃堂等(2005)的研究结论也表明,非流动资产的减值真实地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变化,如实反映公司资产未来的收益能力,并没有沦为盈余管理的手段[20]。因此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会因资产减值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而现行会计准则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进行差异化的规定,也有可能导致非流动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外溢,致使上市公司更多地采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如李姝和黄雯(2023)研究发现,现行会计准则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动机强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14]。于是提出本文研究假设2:假设2(a):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从事“扭亏”行为。假设2(b):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从事“大洗澡”行为。
研究设计
基于相关的文献,本文在资产减值计提比例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准则变化的虚拟变量与各影响因素变量的交叉变量,来检验上述研究假设。由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则变化程度相差较大,本文将资产减值细分为流动资产减值和非流动资产减值来进行相关的研究。根据研究假设可知,如果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能够显着遏制上市公司的“扭亏”和“大洗澡”盈余管理动机的话,那么模型中的β2和β4系数应显着为正。
研究样本、数据描述与实*结果
首先,就资产减值计提中的盈余管理动机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上确实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扭亏和大洗澡行为,具体表现为扭亏动机变量(NK)和大洗澡动机变量(LOSS)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负相关;利润平滑动机(SMOOTH)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正相关,表明减值前盈余越高,平滑动机越强,计提的减值也就越多。但管理层变更动机(MGT)并没有通过10%水平下的显着*检验。其次,就资产减值准则的变更对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而言,准则变更虚拟变量与扭亏动机交叉变量(NAS*NK)和准则变更虚拟变量与大洗澡动机交叉变量(NAS*LOSS)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着*水平的检验。表明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扭亏和大洗澡盈余管理行为。表3的回归结果还显示,利润平滑动机(SMOOTH)的系数显着为正,说明上市公司在其业绩良好的年度计提高额减值准备,以利于未来绩差年度的调节或保持业绩增长的态势。但是该变量在现行会计准则阶段并未通过10%水平下显着*水平的检验。表明会计准则变更亦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平滑动机。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负相关,表明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越低,上市公司会相应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微利上市公司(ROE_02)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负相关,表明微利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比例较低;审计质量(AUDIT)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负相关,表明高质量审计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比例。(2)为了剔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上下各1%的数值进行了winsorize处理事实上,与旧会计准则相比,现行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不同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减值转回的处理,旧会计准则允许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价值得以恢复时予以转回处理,而现行会计准则对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禁止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处理。但现行会计准则对于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并没有进行实质*的修改。因此,如果上市公司运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话,那么现行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变更的对象就可能发生了偏差,从而导致其政策执行的效果发生了偏差。为此本文进一步将资产减值分为流动资产减值和非流动资产减值两个方面来对此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现行会计准则对流动资产减值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差异化的规定,导致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效果不同。扭亏动机与准则变更的交叉变量(NAS*NK)和大清洗与准则变更的交叉变量(NAS*LOSS)在流动资产减值计提比例和非流动资产减值计提比例的回归模型中均没有通过10%水平下的显着*检验,这表明会计准则的变更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减值来从事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行为。更进一步地,我们分旧准则阶段和现行会计准则阶段回归后发现,上市公司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动机分别旧会计准则阶段和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负相关,表明上市公司分别在旧会计准则阶段和现行会计准则都会利用资产减值来从事扭亏和大清洗盈余原理行为。但是,对于非流动资产减值而言,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不得转回已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这导致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后,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必然会更加谨慎,只有在确实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才会计提,因而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减弱(李姝和黄雯,2023)[14]。表现为扭亏动机与准则变更的交叉变量(NAS*NK)和大清洗动机与准则变更的交叉变量(NAS*NK)显着正相关,表明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从事盈余管理行为。分样本期间回归结果亦显示,旧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的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动机都与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显着负相关,但在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两者均未通过10%水平下显着*检验,即我们并未发现上市公司在现行会计准则阶段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从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行为。稳健*检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禁止了上市公司转回已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因此,会计准则变更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从事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分别以存货和固定资产为例,进一步研究资产减值准则变更遏制上市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减值和非流动资产进行扭亏和大洗澡等盈余管理行为的效果,研究结果支持本文的结论,即资产减值准则的变更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扭亏和大清洗管理行为,但对上市公司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从事扭亏和大洗澡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现行会计准则禁止了上市公司转回已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影响的可能仅仅是资产减值回转的部分,因此,本文对被解释变量重新定义为本期资产减值回转金额/期初资产总额重新检验,回归结果支持了前述研究结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