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健身气功知识知多少

八段锦健身气功知识知多少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相关知识。一起看看吧!

  1、健身气功.八段锦调整身形锻炼应重点注意什么?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练习除了要做到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外,还应重点注意每个动作的结合点,特别是“托天、挽弓、单举、后瞧、摇头摆尾、攀足、攒拳和颠足”等定式,要求做到外静内动,充分运用静力,拉长肌肉,力求达到抻筋拔骨、刺激有关经络穴位的练习效果,从而对肌肉、腱鞘和关节韧带产生有效刺激。此外,功法练习的姿势也很重要。要求横平竖直,四正方圆,使气血畅通,传统医学所谓“气以直而得养”,便是这个道理。当然,对一时难以完成的动作也不可强求,比如练习时身体姿势的高低,动作幅度的大小等,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做到因人而异。

  2、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应如何进行呼吸吐纳?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松腹、松肛、隔肌下降。呼吸与动作结合时要求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可适当屏气。

  值得注意的是,因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有差异,功法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对呼吸的要求是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气息不畅时,应随时进行调节。

  3、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怎样进行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是指练功者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也称调心。在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的心理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包括动作的规格、要点、重点部位及呼吸。调心的方法同调身、调息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讲,在练功初期,主要是注意动作规范和掌握动作要点,在熟练掌握动作后重点是注意把握功法的内涵和风格特点,使动作与呼吸相互协调。随着功法的进一步熟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动作趋于自动化,呼吸近于自然,心神也随之越来越恬淡,这时关注的重点应当是动作、呼吸和心理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

  4、“两手托天理三焦”中两手上托、下落时的技术关键是什么?

  在向上托举时,当两臂展开后,两肩要随两臂的伸举继续向上充分伸展,直至将身体舒展开来。通过两肩的充分伸展,可以使习练者的肺、肝、胃等脏腑器官得到舒展。当两臂由体侧下落时,要求由腰至胸,由胸到肩依次放松,两手或两臂顺势分开,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这时躯干的放松,可以使扩张后的胸腹腔还原,脏腑器官得到放松。内脏器官在一张一缩、一紧一松中得到相应的调和,从而达到调理”三焦”的作用。

  5、怎样纠正“两手托天理三焦”中两手上托时松肩、含胸等错误?

  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中,“两手上托”动作是指腹前交叉的两掌上托至胸部后,两臂内旋,掌心向上托起,同时抬头目视两掌,直至两臂伸直的动作过程,然后,两臂外旋微下落,目视前方。在该式动作的练习中,有的习练者将“两手上托”做成两肩松懈,两臂前上举,眼睛向斜上注视两掌,两肘微屈的动作,既不舒展,也不美观,更无好的健身效果。

  从健身含义上看,两臂上举并不是做简单的肢体屈伸,而是要求两肩充分展开并向上努力伸展,使全身上下充分舒张。可见,要纠正两手上托时的松肩、含胸问题,两掌必须要有意识地向上伸展,充分上顶,使腰腹伸展,胸部扩展。当然,患有颈椎疾病、肩周炎或有头晕等病症者,抬头动作要适当,伸展动作也不要过于强硬。

  6、怎样纠正“左右开弓似射雕”拉弓射箭时耸肩、伸肘、塌腰的错误动作?

  健身气功。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的“拉弓射箭”动作,要求胸前交叉的两手,在两腿徐徐屈膝半蹲成马步时,一手屈指成“爪”侧拉至肩前,另一手成“八字掌”,向同侧推出,立“八字掌”向外,犹如拉弓射箭之势。此时,成“爪”侧拉之手要与肩、臂放平;侧撑的“八字掌”需沉肩坠肘,屈腕,竖指,掌心内含。

  实际练习中,习练者往往易犯两肩上耸、“八字掌” 手臂伸平、躯干前俯、塌腰等错误。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将动作导引重点放在了两臂的左右侧展上,致使两肩上耸用力及“八字掌”的手臂平伸。而躯干的前倾与塌腰,则是为了避免身体重心后仰,紧收腰部肌肉,导致臀部后翘,腰部前塌,上体前倾。要纠正这些错误,关键是上肢的.导引重点须放在胸廓与两肩上。要沉肩,舒展胸廓,用力扩展胸、肩:“八字掌”立掌要自然用力,肘部在伸展中自然弯曲,成“爪”的手臂也要自然平整。此外,腰腹部位要注意向前收胯,尾骶骨向下,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腰部肌肉相对放松,躯干保持中正,人体便自然不会向后倾倒,产生塌腰及上体前倾的错误。

  7、“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上肢的对拉有什么作用?

  “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上肢的对拉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作用:第一,两臂上下反复伸展,可以疏理心、肺、心包等处经络,调和脏腑气血,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第二,肩关节的充分向上伸展与充分下沉,可使相应脏腑器官得到揉按,改善气血运行,起到保健作用。第三,通过两肩关节充分伸展与下沉,人体整个脊柱各椎骨间的小关节也同时处于辅助协同的运动中,肌肉等软组织的张力会随之发生变化,脊柱各关节均得到相应的活动,关节周边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都得到锻炼,对颈、肩、腰等骨关节疾病能够起到预防与保健作用。

  8、如何纠正“调理脾胃须单举”中两臂直肘、肩的上撑与下沉不充分的问题?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要求两臂随着两腿的伸直,一手上托,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上:另一手则下按于髋关节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两臂如此反复交替上举与下按,同时膝部随之屈伸。根据解剖学原理,两臂向上伸展和向下沉按,关键在于肩部带动,而不是两肘的运动。因此,要克服“调理脾胃须单举”

  现的两臂直肘和肩关节的上撑、下沉不充分问题,关键是注意充分舒展胸廓,两掌的上举与下按要以肩为力根,充分上托与下按,肘关节不能用力,要自然弯曲。

  9、如何纠正“五劳七伤往后瞧”中手臂旋转不充分、上体后仰问题?

  “五劳七伤往后瞧”定式动作要求两臂随膝关节伸展而伸直,然后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部分别向左、右侧后方转动,双目尽量注视斜后方。完成好这一动作,要求两臂向外充分旋转,身体直立。然而练习者在锻炼时,身体常常容易向后斜转或倾仰,两臂也往往旋转不充分。

  造成习练者犯此类错误的原因,一是两臂外旋用力部位不对,当头部向侧后旋转时,肩部出现了侧向倾斜,使身体侧转:二是头部在转动时未能保持中正,牵动身体重心的改变,不但使同侧的肩向侧后倾斜,甚至还会引起上体后仰、腹部前挺等现象,使动作变得松散而不完整。

  因此,要纠正“五劳七伤往后瞧”中的错误动作,首先是头部向侧后转动时,头顶要上领,同时保持头部和肩膀中正:其次是手掌充分外旋,牵动手臂旋转,两肩后展要充分。


  10、为什么“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 (元精、元气),是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中属水,心在五行中属火,按照五行关系水克火,因此只有心肾相交,才能使水火相济,身体安康。而中医又有”腰为肾腑,命门贯脊属肾”的说法。因此,要想调理心火,就要设法壮腰强肾。

  “摇头摆尾”这一动作从外表看,似乎是头与躯干的左右运动,其实整个动作主要是强调对腰骶部位的导引,从而达到活动腰骶关节,刺激脊柱和命门穴,调理肾腑,增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滋养和濡润的作用,进而达到“去心火”的目的。

  11、如何纠正“两手攀足固肾腰”中两膝弯曲错误?

  答:“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求两腿伸直站立,两掌顺腋下并沿脊柱两侧向下推摩至臀部,上体随之前俯,两掌沿腿后侧向下推摩至脚跟,经脚两侧置于脚面,随后抬头前视,两臂伸直前举,上体立起。实际练习中,习练者在上体前俯、两掌推摩吋,两膝时常随手掌下推而自然弯曲,这主要是由于练习者过于追求将两掌推至脚跟造成的。

  按照两手攀足动作要领,两掌要沿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推至脚跟,并沿脚外侧至于脚面,目的是通过两腿伸直、上体前屈和背腰臀腿后部肌肉群的伸展,对足太阳膀胱经起到疏导刺激作用。如果两膝弯曲,则人体背、腰、臀、腿后部的肌群及足太阳膀胱经无法得到应有的牵拉舒展,影响导引对肾及足太阳膀胱经的保健调节作用,以及对腰腿等下肢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功能的改善。

  因此,要纠正“两手攀足固肾腰”中的屈膝错误,健身者首先要明白两膝伸直的健身意义,了解直膝动作与两手推摩的主次关系;其次是在练习中,要尽量保持两膝挺直。当身体充分前屈时,两掌应尽力向下推摩,若受身体条件限制而不能推至脚跟及脚背面,可以在脚背之上悬空完成余下的导引动作。

  12、如何纠正“攒拳怒目增气力”中直肘及旋腕不充分问题?

  “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要求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手“握固”分别置于腰侧,两“握固”拳左右交替向前冲拳。其中,单拳冲出后须变掌内旋,翻腕,掌心向前,指尖由内向外环绕,再成“握固”手型收于腰间。根据动作要领,冲拳时肘关节应微屈,“握固”时要充分旋腕。然而,在实际练习中,许多习练者容易在冲拳时直肘,翻掌旋腕动作也往往不够充分。

  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练习者误认为冲拳时,手臂应当充分舒展,过于伸肘用力,使本应由肩通达于拳的劲力,被肘部 分解掉。而造成翻掌旋腕动作不充分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直肘 冲拳后,手腕的背伸肌和屈腕肌处于充分伸展状态下,再作旋转收缩运动比较别扭甚至困难。直肘及旋腕不充分,影响了对上肢末端的手指力量及手腕灵活性的提高,也影响了大脑与手指神经之间协调能力的锻炼。

  因此,要纠正这两个错误动作,主要是要在冲拳时微屈肘部,并在“握固”过程中尽力旋腕,使丹田力贯穿至肩,由肩直接通达于拳,从而确保功法导引的实际健身效果。

  13、“背后七颠百病消”中脚跟提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这一势保留了传统八段锦功法的动作名称,其中“百病消”形象地说明了“背后七颠”在习练此功中的重要作用。 “背后七颠百病消”在提踵的同时要注意将头顶自然上领,目视前方,同时腰腹轻轻上拔,两脚十趾要抓地。如果习练者在做提踵时头顶不做向上的领动,则人体会随着头的随意晃动而导致重心不稳。如果目视下方,很容易出现向前倾倒现象。如果腰腹不作轻轻上拔,则会因为腰腹部位的松软,使人重心不稳,腰腹部或两踝出现不停的

  晃动,不能立稳。如果两脚十趾不抓地,足趾、脚踝松软不稳,两脚易出现上下左右或前后的摇动。总之,上述现象的出现都会破坏练习者重心的平衡,影响动作规格,进而影响练习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