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电影解析

  影《驴得水》的出现是2023年国内影坛最为特殊、最富议论性的一个现象。这部改编自同名舞台剧的电影,片中没有大明星、大部分角色由舞台剧演员出演,以好久未见的讽刺喜剧形式、深刻又荒诞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心。另一方面,其不够成熟的电影手法运用,浓厚的话剧腔调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喜剧? 悲剧?

  几许美好,撕碎给你看

  《驴得水》讲的是在民国时期,一所乡村小学为了获得更多经费,将运水的驴子向教育部虚报成一名老师“吕得水”,结果教育部特派员突击检查,为了圆谎而不得不撒更多谎,最后在强权和欲望的驱使下,每个人的人性都开始崩塌。故事情节完全是荒诞喜剧的路子,在近年来喜剧吃香的国内影市,《驴得水》的宣传也一直在主打喜剧大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尤其是前半段确实笑声不断。无论是时不时就出现的污段子,还是演员们紧凑而生动的表演,都让影院观众看得很开心。

  虽然都是开心麻花出品,《驴得水》和去年的《夏洛特烦恼》完全是两种路线。如果看到最后,观众会发现,这部片子不是来“逗人”的,而是来“伤人”的。《驴得水》宣传语就已说明一切“讲个笑话,你可别哭。”故事因一个谎言开始,而到最后根本收不回来只能任由它破碎在地。片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也因为这个谎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高喊着“团结,乐观,奋斗”的老师和校长最后支离破碎;曾经自由纯粹的张一曼半疯自杀;就连最单纯的校长女儿,最后也不得不配合演戏……尤其是影片的后半段,片中每个人物中人性的美好被撕裂,丑恶被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这是喜剧,骨子里,它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驴得水》作为一部喜剧,能回归到喜剧的本质表达讽刺意义上,而不是一味地把笑料堆砌起来,凭这一点,它就已经超出当下国产喜剧很多很多。再有,能让讽刺喜剧这一题材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中,这对中国电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戏剧? 电影?

  从舞台到银幕,路不好走

  《驴得水》改编自同名舞台剧,导演周申、刘露虽然声称最早是为电影准备的剧本,但依然是在小剧场取得成功之后才赢得了做电影的机会。由于资金、场景和角色数量所限,《驴得水》的画面质感,确实显得较为简陋。而现在关于《驴得水》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它到底是一部用镜头拍出来的舞台剧,还是一部戏剧腔过多的电影?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容纳艺术形态的能量非常之大,影史上出现很多以拍摄舞台画面为主的电影,其中也不乏优质之作,《驴得水》绝不是其中最像话剧的那个。从剧本上细究,本片先天也有对话过于紧密,场景变化单调的弱点,不利于在镜头语言上“玩花活”。细心的观众不难看出,影片努力展现了一些电影拍摄和剪辑手法,比如跟拍,换场时的大远景,镜头的快切等等,但主体的动作戏与对话戏份,依然仅限于出镜入镜、静止的中近景镜头构成,从这方面来看,两位话剧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还是手生了一点。

  片中演员也有舞台剧的原班人马,因为舞台剧表演是即时性的,且有场地的限制,舞台剧演员的表演比一般影视剧演员的表演都要卖力夸张,在表演时肢体动作的幅度,声音的音量都要大一点。不少评论认为该片话剧腔重,也有这样的原因。但如论起这些演员的演技,《驴得水》足以拿一个2023“年度最佳集体表演奖”,尤其是跟当下常常在影视剧中露脸的中青年演员相比,话剧演员的台词基本功就高出一大截,节奏和分寸更是有章有法。尤其女主演任素汐塑造的张一曼,是今年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充满精气神和鲜活魅力的女性形象。 撰文/邵居来

  荒诞故事、荤段子以及一切插科打诨,到最后都化为了痛楚和悲凉

  导演谈

  最纯洁,但看起来最放荡

  张一曼

  周申:张一曼这个角色其实借鉴了一点池莉在2001年小说《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中的角色,她叫做豆芽菜。在书中,她是最纯洁的一个,但看起来是最放荡的。

  张一曼是一个简单的人,是个好人。而且她是一个底线非常清晰的人,在故事中,她也从头到尾都并不愿意突破自己的底线。在我看来,她的底线就是不伤害别人。比如说,当她发现如果她承认了就会伤害铜匠,这个时候她就选择了不承认。再比如说,她发现裴魁山喜欢她,她觉得自己有可能伤害他,所以她就选择把话说清楚,不要互相伤害。

  真感情

  周申:真感情如果是指爱情的话,那么张一曼对裴魁山没有爱情,对铜匠有。但是她对铜匠的感情是很特别的,在她看来,爱情就是爱情,与忠贞无关。她是一个有爱情,但是没有占有欲的人。对于裴魁山,其实在张一曼看来,他们两个之间就是“解闷儿”。彼此有需求,所以在一起。但这两个人(裴魁山、铜匠)对张一曼都是有真感情的。

  选演员

  刘露:用我们话剧演员肯定是更熟,有一百多场的演戏基础。但其实话剧和电影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话剧可以用年纪小的人去演校长,这在舞台上是有假定性的。但是在镜头前,就不行了。我们必须用一个真实的父亲的年龄的人。包括佳佳这个角色我可以用三十岁左右的女孩演,但是电影上镜头上面我们必须用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原来话剧中铜匠的演员演得特别好,也特别有喜感。但是他在镜头前那么近的话,就能看出他本身的乡土气息很少,在镜头前他更像一个城市里的少爷。所以我们选择了重新找了一个生活中更接近乡土气息的蒙古族的小孩。

  弹力球

  刘露:弹力球是我的一个构思,它曾经在我们之前排过的话剧《三姊妹》里用过。当中就有一个男生很喜欢一个女生,他就一直在送她弹力球,到结尾那个男生死了,这个女生才发觉到他的爱,然后打开他留给她的那个箱子,发现里面都是弹力球。当时这个处理我们觉得很外化人物的内心,对观众的冲击力也很强。这个戏也是很符合两个人物的,然后也希望能有一些浪漫的情节用道具来外化出来,就选择了这个。

  剪头发

  周申:其实在最早的话剧版本里,一曼最后是和另外两个人一样屈服于特派员了。但这个最早版本在演出之后,从观众到演员本人,都觉得结局不可信。他们认为,其他人屈服是可信的,但是一曼这个人物是绝不会屈服的。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话剧结局,即一曼在被扇了一巴掌之后疯掉了。话剧是假定性非常强的,但电影是非常写实的艺术。电影创作中如果按照话剧版本仍然是扇一巴掌就疯了,这个情节是不可信的。所以我们为这个角色寻找了一个更强烈的刺激源,就是剪头发。而刚好这个情节和她之前送铜匠头发也是相呼应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