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

第1篇: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

李陵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汉书李陵传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陵搏战攻之,千*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单于,单于下走。陵*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矢如雨下。汉*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吏持尺*,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

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译文

李陵字少卿,年青时担任侍中建章监。他善于骑马*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

汉武帝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命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天汉二年,李陵在武台殿被召见,武帝说:“你是耻于做别人下属吧!我派遣*队这么多,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不使用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武帝认为他气节强盛便答应了他,(后)又传诏李陵:“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观敌情,如无所见,就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士兵,接着置马把相关情况报告皇上。”

李陵于是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与单于相对,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队居于两山之间,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下令:“听到击鼓声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人少,径直向前扑向汉*营垒。李陵挥师搏击攻打,千驽齐发,敌兵应弦而倒。匈奴*败退上山,汉*追击,杀敌数千。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退,南行几天,抵达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三处受伤者便用车载,二处受伤者驾车,一处受伤者坚持战斗。李陵说:“我*士气不如前,又鼓不起来,是何原因?*中难道有女人么?”原来,*队最初出发时,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众多盗贼的妻女随*作了士兵们的妻子,大多在车中藏匿。李陵把她们搜出来,用剑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斩敌首三千多。

汉*南下,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掉了,立即弃车而退兵。汉*深入到峡谷之中。单于断了汉*后路,就山势下投垒石,士兵很多死了,不能行进。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生擒单于!”过了很久,李陵才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吏有的说:“将*威震匈奴,皇上不会顺从您(死的意愿),像浞野侯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皇上仍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何况对将*您呢!”李陵说:“您别说了,我不战死,不为壮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以及把珍宝埋藏在地下。李陵感叹说:“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坐着束手待擒了!”夜半时,匈奴数千骑兵紧追,李陵说:“我无脸面见于是投降了。

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昭帝即位,就派李陵过去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同去匈奴招李陵归汉。李陵叫着任立政的字说:“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我该怎么办!”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第2篇:关于《汉书李陵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

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天汉二年,陵召见武台,上曰:“将恶相属①邪!吾发*多,毋骑予女②。”陵对:“无所事③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诏陵:“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④休士,因骑置以闻。”

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居两山间,陵引士出营外为陈,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中岂有女子乎?”始*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

汉*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吏或曰:“将*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夜半时,虏骑数千追之,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昭帝立,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

(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注]①相属:做别人的下属。②女:通“汝,你。③事:使用。④受降城: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的一座城池,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发*多,毋骑予女发:派遣

b.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亡:灭亡

c.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引:后退

d.连战,士卒中矢伤中:遭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陵“有广之风”的一组是(3分)

①善骑*,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②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③陵搏战攻之,千*俱发,应弦而倒④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⑤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⑥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陵年青时曾得到皇帝赏识,接受重任,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皇帝下诏李陵到龙勒水后,立即查看敌情、休整士兵,不忘回朝报告。

b.李陵在浚稽山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匈奴见汉*人少,径直扑向汉*营垒,后败退上山,汉*追杀,单于又召集更多骑兵围攻李陵,挫其*队士气。

c.李陵严肃*纪,提升士气,曾转败为胜,杀敌三千余人。曾在黄昏后着便衣独步出营,阻止左右兵士,单取单于,但寡不敌众,以失败投降告终。

d.李陵很受单于欣赏,单于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昭帝即位后,李陵的好友任立政等三人招李陵归汉,李陵只怕再次蒙受耻辱,委婉含蓄地拒绝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为卒妻妇,大匿车中。(4分)

(2)将*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乎!(6分)

参考*

4.b(应通“无”,“没有”之意。)

5.b(②说的是单于遮断李陵*队后路,使其损失惨重;⑥只表明李陵准备投降。)

6.a(遗漏了条件,曲解了旨意。应是在没有发现敌情的前提条件下,并且要到另一地点受降城休整士兵。)

7.(1)最初*队出发时,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众多盗贼的妻女随*做了士兵们的妻子,大多在车中藏匿。(“始”、“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大匿车中”特殊句式各1分,句意1分)

(2)将*威震匈奴,皇上不会顺从您(死的意愿),像浞野侯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皇上仍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何况对将*您呢!(“遂”、“为……所”、“亡”、“客”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年青时担任侍中建章监。他善于骑马*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

汉武帝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命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天汉二年,李陵在武台殿被召见,武帝说:“你是耻于做别人下属吧!我派遣*队这么多,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不使用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武帝认为他气节强盛便答应了他,(后)又传诏李陵:“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观敌情,如无所见,就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士兵,接着置马把相关情况报告皇上。”

李陵于是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与单于相对,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队居于两山之间,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下令:“听到击鼓声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人少,径直向前扑向汉*营垒。李陵挥师搏击攻打,千驽齐发,敌兵应弦而倒。匈奴*败退上山,汉*追击,杀敌数千。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退,南行几天,抵达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三处受伤者便用车载,二处受伤者驾车,一处受伤者坚持战斗。李陵说:“我*士气不如前,又鼓不起来,是何原因?*中难道有女人么?”原来,*队最初出发时,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众多盗贼的妻女随*作了士兵们的妻子,大多在车中藏匿。李陵把她们搜出来,用剑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斩敌首三千多。

汉*南下,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掉了,立即弃车而退兵。汉*深入到峡谷之中。单于断了汉*后路,就山势下投垒石,士兵很多死了,不能行进。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生擒单于!”过了很久,李陵才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吏有的说:“将*威震匈奴,皇上不会顺从您(死的意愿),像浞野侯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皇上仍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何况对将*您呢!”李陵说:“您别说了,我不战死,不为壮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以及把珍宝埋藏在地下。李陵感叹说:“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坐着束手待擒了!”夜半时,匈奴数千骑兵紧追,李陵说:“我无脸面见于是投降了。

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昭帝即位,就派李陵过去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同去匈奴招李陵归汉。李陵叫着任立政的字说:“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我该怎么办!”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第3篇:《汉书·扬雄传》原文及翻译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赞曰:雄之自序云尔。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用心于内,不求于外,于时人皆少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备聪字?Cе锓岣缸樱??彼囊幔?撬??埃?闶詹磺搿J保?坌J樘炻桓笊希?斡?拐呃矗??招郏?劭植荒茏悦猓?舜痈笊献酝断拢?杆馈C?胖?唬骸靶鬯夭挥胧拢?喂试诖耍俊奔淝胛势涔剩?肆?背⒋有垩ё髌孀郑?鄄恢?椤S汹?鹞省?/p>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时,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闻雄死,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必传。顾君与谭不及见也。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节选自《汉书·扬雄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有下度

度:限度

b.除为郎,给事黄门

除:授予官职

c.于时人皆少之

少:缺少

d.而论不诡于圣人

诡:违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实好古而乐道

吾尝终日而思矣

b.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填然鼓之

c.乃从*上自投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更阅贤知,为所称善

为天下笑者,何也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3分)

(2)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4分)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3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桓谭认为扬雄的书能流传后世,有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2分)

参考*

8.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少,此为“轻视,瞧不起”的意思。)

9.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不译,表并列/地,连词,表修饰。b.他,代词/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c.于是、就,副词/竟然、却,副词。d.被,介词。)

10.(1)(他)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意”译为“心意”,1分;“虽”译为“即使”,1分;“事”译为“做”,1分。语意不通,酌情扣分)

(2)大凡人看轻眼前的事物,看重久远的事物,他们亲眼看见扬雄俸禄职位容貌不能让人动心,所以看轻他的书。(“贱、贵”,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贱、以……为贵”或“看轻、看重”,2分;“动人”译为“让人动心”,1分;“轻”译为“看轻、轻视”,1分;语意不通,酌情扣分)

(3)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亡”“遗”丢失、损失1分;“矢”“镞”箭、箭头1分;“困”困顿1分

11.时间检验(人贱近贵远),文义至深,言论不违背圣人,明君称道,贤知阅读称善。(任对2点得2分。)

参考译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为人简朴,悠闲自在,很少特别的喜好,对于富贵不急求,对于贫贱不悲伤,不求品行端方有志气来要求名满天下。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只是喜好辞赋。

赞说:这是扬雄的自序。起初,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来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王音为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召来把他任命为门下史,推荐扬雄待诏,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黄门给事,和王莽、刘歆并列。哀帝初,又和董贤同官。成、哀、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提拔的,但扬雄三代不升官。到王莽篡位,论谈者用符命赞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扬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势利。确实好古爱道,想求文章在后世扬名,认为经没有比《易》更大的,所以作《太玄》;传没有比《论语》更大的,所以作《法言》;史没有比《仓颉》更好的,所以作《训纂》;赋没有比《离骚》更深的,所以相背而推广它;辞没有比相如更华丽的,所以作四赋:都探索本源,模仿发挥。用心在内,不求于外现,当时人都瞧不起他;只有刘歆和范逡敬重他,而桓谭认为他无与伦比。

王莽时,刘歆、甄丰都做了上公,王莽既是假藉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想禁绝这种做法来使前事得到神化,而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庇肿嘞追?鹬?隆M趺?绷苏绶岣缸樱?鞣帕?钡剿囊幔?┐撬?A?降模?⒓词障挡槐刈嗲搿5笔毖镄墼谔炻桓笊闲J椋?彀傅氖拐呃戳耍??パ镄郏?镄叟虏荒芴油眩?愦痈笊咸?拢?畹闼懒恕M趺??胶笏担骸把镄垡幌虿徊斡肫涫拢??裁丛诖税钢?”暗中查问其原因,原来刘?痹??镄垩?垂?孀郑?镄鄄恢?椤;噬舷纶?蛔肪克??/p>

扬雄因病免职,又召为大夫。家境一向贫寒,爱喝酒,人很少到其家。当时有多事的人带着酒菜跟他学习,巨鹿人侯芭常跟扬雄一起居住,扬雄传授他《太玄》、《法言》。刘歆也曾看到,对扬雄说:“白白使自己受苦!现在求学的人有利禄,还不能通晓《易》,何况《玄》呢?我怕后人用它来盖酱瓿了。”扬雄笑而不答。活到七十一岁,在天凤五年死去,侯芭建坟,为他守丧三年。

当时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听说扬雄死了,对桓谭说:“您曾称赞扬雄的书,难道它能流传后世吗?”桓谭说:“一定能够流传。只是您和桓谭赶不上看到罢了。大凡人看轻眼前的事物,看重久远的事物,他们亲眼看见扬雄俸禄职位容貌不能让人动心,所以看轻他的书。从前老聃作虚无之论两篇,轻视仁义,非难礼学,但后世喜欢它的人还认为老子的学说超过《五经》,从汉文帝、景帝及司马迁都有这个说法。现在扬子的书文义最深,论述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阅读,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超过诸子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