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第1篇: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别名北鲜皮、藓皮等,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脾胃虚寒*忌服白鲜皮。

白鲜皮的功效: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别名北鲜皮、藓皮等,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脾胃虚寒*忌服白鲜皮。
*名:白鲜皮
功效分类:祛风*;祛湿*;清热解毒*。
科属分类:芸香科。
别名:北鲜皮、藓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白藓、白膻、白羊鲜、金雀儿椒、地羊膻、八圭牛、野花椒、八股牛。
*味:苦;咸;寒。
归经:脾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来源: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

白鲜皮的作用:
白鲜皮味苦;咸;*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1、白鲜皮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2、白鲜皮治急*肝炎:白鲜皮9g、 茵陈15g、 栀子9g 、大黄9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
3、白鲜皮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4、白鲜皮治鹅掌风:用白鲜皮入口嚼烂 手搓之.(<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5、白鲜皮治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6、白鲜皮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本草求真>:白鲜皮,阳明胃土,喜燥恶湿,一有邪入,则阳被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以致关节不通,九窍不利,见为风疮疥癣,毛脱疸黄,湿痹便结,溺闭*肿,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以为开关通窍,俾水行热除,风息而症自克平。奈世不察,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其亦未达主治之意耳。然此止可施于脾胃坚实之人,若使素属虚寒,切勿妄用。

白鲜皮用*禁忌:
脾胃虚寒*忌服白鲜皮,白鲜皮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第2篇:【白鲜皮】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白鲜皮七味汤,白鲜皮祛风止痒汤,白鲜皮消风散,白鲜皮

[白鲜皮]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白鲜皮七味汤,白鲜皮祛风止痒汤,白鲜皮消风散,白鲜皮搜风解毒汤,白鲜皮钩藤散。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风湿热痹。
1、白鲜皮治鹅掌风:用白鲜皮入口嚼烂 手搓之.(<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2、白鲜皮又有主妇人产后余痛二语,则有血虚血瘀之辨,且皆不宜于苦寒之品,虽容有血热一症,然白鲜亦非主要之*,仲醇已有血虚而热,非其所宜之说。<别录>
3、白鲜皮阳明胃土,喜燥恶湿,一有邪入,则阳被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以致关节不通,九窍不利,见为风疮疥癣,毛脱疸黄,湿痹便结,溺闭*肿,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以为开关通窍,俾水行热除,风息而症自克平。奈世不察,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其亦未达主治之意耳。然此止可施于脾胃坚实之人,若使素属虚寒,切勿妄用。<本草求真>
4、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燥,为诸黄风痹要*,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纲目>
5、白鲜皮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别录>
6、白鲜皮入肺经,故能去风,入小肠经,故能去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本草原始>
7、白鲜皮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8、白鲜皮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9、白鲜皮苦能泄热,寒能除热,故主头风有火*。*寒而燥,能除湿热,故主五疸。咳逆者,实火上冲也,得寒而散,则咳逆止矣。淋沥及女子*中肿痛,亦皆下部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脾主四肢,恶湿而喜燥,今为湿邪所干,故四肢不安也。时行腹中大热,因而饮水、大呼、欲走者,邪热盛也。小儿惊痫,亦热则生风之候也。散湿除热,蔑不济矣。妇人产后余痛,应是血虚而热,非所宜也。<本草经疏>
10、白鲜皮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论>
11、白鲜皮治急*肝炎:白鲜皮9g、 茵陈15g、 栀子9g 、大黄9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
12、白鲜皮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13、白鲜皮疗肺嗽。<兵部手集方>
14、白鲜皮疗四肢不安者,即痹着之病也;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者,则天行热病狂易之类也,小儿惊痫,亦风热病耳。<别录>
15、白鲜皮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本经>
10、白鲜皮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并一切风痹筋骨弱乏,通小肠水气,天行时疾,头痛眼疼。根皮良,花功用同上。<日华子本草>
16、白鲜皮乃苦寒胜湿之*,又能通行经隧脉络。<本草正义>
17、白鲜皮主头风者,风湿热之在上者也;黄疸咳逆,湿热之在中者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湿热之痹于关节、着于肌肉者也。白鲜气味甚烈,故能彻上彻下,通利关节,胜湿除热,无微不至也。<本经>
18、白鲜皮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白鲜皮]白鲜皮的食用方法:
白鲜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白鲜皮用*禁忌:脾胃虚寒*忌服白鲜皮。

白鲜皮七味汤
功效:主治黄疸初得,稍觉心中烦热,外状与平常无别,但举体正黄,甚者眼*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柏汁,食消多于平常,稍觉瘦悴乏力者。
组成:白鲜皮3两,干葛5两,黄芩3两,郁金3两,豉5两,栀子10枚,芒消6两。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芒消,分3次温服。相去如人行20里久,更服此汤,当得利,利后将息1-2日,则合后黄连丸服之。
来源:<外台>卷四引<许仁则方>。

白鲜皮祛风止痒汤
功效:蝉衣、徐长卿法风止痒;生地、当归凉血养血、润燥;红枣健脾胃和营血。全方功能祛风止痒,养血润燥。
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自觉皮肤瘙痒,入夜尤甚,而又无原发损害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属血虚风燥者。
组成: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蝉衣5克,甘草5克。
制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日2--3次分服。
随*加减: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加生首乌15--30g。
按语:本方中白鲜皮清热解毒,除湿祛风止痒;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蛇床子燥湿止痒;荆芥、防风、蝉衣疏风散邪止痒;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止痒;乌梅,五味子有柔肝敛肝之效,肝为风木之脏,肝气条达则见邪得制,其痒也止。诸*合用,祛风止痒为主,兼能清热化湿。其审*要点为:除明显的气血两虚(风团反复发作,劳后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脉濡细)和冲任不调(风团发作同月经有周期*规律,常伴痛经和月经不调)所致的瘾疹外,只要辨*为风热、血热或湿热*型的皮肤瘙痒等疾患,均可投用本方。临*也可灵活加减:偏热去蛇床子,加丹皮、赤芍、苦参各10克;便秘者加生*5-10克;偏寒者加桂枝10克,麻黄5克;偏湿者加土茯苓30克。治疗期间,忌食鱼、虾等海味及*辣刺激食物。
提示:避免刺激*食物,如*、酒、咖啡等,切忌搔抓、摩擦、热水、肥皂擦洗或乱搽成*等。

白鲜皮消风散
功效:调荣滋血消风,主治赤白游风,滞于血分发赤*者。
组成:生地3钱,当归2钱,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赤芍1钱,川芎1钱,白鲜皮1钱,蝉蜕1钱,薄荷1钱,独活7分,柴胡7分。
用法:加红枣肉2枚,水2钟,煎8分,去滓服。
来源:<金鉴>卷七十三。

白鲜皮钩藤散
功效:主治小儿忽得惊痫,壮热口燥。
组成:钩藤3分,白茯苓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白鲜皮3分,龙齿1两,玄参1两,石膏1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令匀,重煎1-2沸,分温2服。
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白鲜皮搜风解毒汤
功效:主治杨梅结毒,初起结肿,筋骨疼痛。
组成:土茯苓1两,白鲜皮5分,金银花5分,薏苡仁5分,防风5分,木通5分,木瓜5分,皂角子4分。
用法:上用水2大碗煎饮。1日3次服。
来源:<本草纲目>卷*。

第3篇: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根皮,桑白皮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桑白皮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桑白皮;续断、桂

桑白皮的功效: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根皮,桑白皮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桑白皮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桑白皮;续断、桂心、麻干为之使。
*名:桑白皮
功效分类:清热*;利水*。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味:甘;*;*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来源: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根皮。
*制方法:
1、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
2、炒桑白皮:取桑皮片,炒至微黄、略具焦斑。
3、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
4、炙桑白皮:取桑白皮丝片,用炼蜜(桑白皮100公斤,用炼蜜25公斤,适量开水稀释)拌匀,稍闷,以文火炒至金黄*不粘手时,取出摊凉。蜜炙后缓和寒泻之*,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桑白皮的作用:
桑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1、桑白皮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挫散,入棱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刮、儿**直诀>泻自散)
2、桑白皮治腰脚疼痛 筋脉挛急 不得屈伸 坐卧皆难:桑根白皮一两(锉) *枣仁一两(微炒) 薏苡仁一两.上件* 捣筛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 煎至六分 去滓 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桑根白皮散)
3、桑白皮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 桑根白皮一斤。米浴浸三宿,净刮上黄皮,挫细,人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钦调下一、二钱。(<经验方>)
4、桑白皮治水肿通身皆肿:桑根白皮(炙黄* 锉)五两 吴茱萸(水浸一宿 炒干)二两 甘草(炙)一两.上三味口父咀如麻豆.每服五钱*用水二盏 生姜一枣大(切) 饴糖半匙 煎至二盏 去滓.温服 日再.(<圣济总录>桑白皮汤)
5、桑白皮治水饮停肺 胀满喘急:桑根自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细*、干姜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6、桑白皮治肺气喘急 坐卧不安:桑根白皮锉 甜葶苈隔纸炒.上二味等分 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 煎至六分 去滓 食后温服 微利为度.(<圣济总录>泻肺汤)
7、桑白皮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 桑白皮四钱,冬瓜仁五钱,草苗子三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
8、桑白皮治坠马锄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9、桑白皮治卒小便多,消渴: 桑根自皮,炙令黄黑,挫,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匆用盐。(<肘后方>)
10、桑白皮治娱蚁毒: 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 (<湖南*物志>)
11、桑白皮治糖尿病: 桑自皮四钱,拘把子五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
12、桑白皮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 蜀桑根自皮,*干捣末,佯胶,以酒和数肿。(<干金方>)
13、桑白皮治传染*肝炎: 鲜桑白皮二两,白糖适量。水煎,分二次服。[<福建中医*>(3):26,1961]
14、桑白皮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头,皆赤*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
15、桑白皮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 (<肘后方>)

桑白皮用*禁忌:
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续断、桂心、麻干为之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