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

第1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害民,反对掠夺*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战争结果如何?

③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②环而攻之③池非不深也④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⑤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论据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第2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

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孟子的*主张

⑵背诵课文,积累名言*句。

2、能力目标:

⑴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⑵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百万大*横渡长*》吗?西路*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预习检测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三、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⑴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⑵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⑶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

以天下之所顺(用)环而攻之(代词)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⑷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4、思读课文,理清论*思路,背诵课文: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的战例加以*,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方法总结,畅谈收获

1、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这也是和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更透彻。

3、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得根本。

当堂反馈

1、本文的主旨句()

2、表明战争三要素的句子()

3、解释黑体字及句子:

亲戚畔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失道寡助──畔之

【练习题】

一、解词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2、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

多助之至()

3、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二、填空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练习题*

一、解词

1、凭,用。

2、的,代词,到。

3、有利,锐利。

二、填空

1、儒,仁政,亚圣。

2、记录孟子*思想。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3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方法、和行文条理。)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3、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提纲试背

5、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7、战争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为什么从战争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人和的重要*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