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精选6篇)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精选6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 篇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作为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的斗争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医学,起源于《黄帝内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使之深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的契合点。

  一、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熙、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中,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的影响居于首要地位:老子认识到自然、社会、人事等都是对立统一的。《道德经》中出现的成双成对的矛盾概念就达七十句之多。在第二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揭示了正反两级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失去一方,则对方不复存在。这种矛盾观渗透到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丰富了中医理论的内容。《黄帝内经》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就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中医学吸取和借用了道家文化的精华,借用阴阳学说奠定了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整体治病理念,把人体中所有对立面的动态的生命现象概况为阴与阳一对矛盾,当阴与阳处于平衡时,人体是健康的,阳占上风或阴占上风时人体内阴阳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会出现疾病,通过服药、针灸、点穴等方法帮助人体阴阳重新达到平衡,从而恢复健康;另一方面,中医借用八卦学说创立了“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相关脏腑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学说,用以指導观察和确定有关脏腑病症的治疗原则。

  二、辩证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整体观首先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生命、物种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整体观又是指将生物机体与自然环境、五脏六腑、五官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组织看成统一的整体,就是指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一种心理能力。

  我国古代哲学特别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是以整体观来把握整个对象的。儒家认为,天和人都是同一个宇宙,没有你我之分,只有大小之分。由于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因此人的头是圆的,而脚自然是方的。天上有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因而人有七情六欲和五官。地上有九州,因而人有九窍。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人因而有三百六十根骨骼。中国有十二条河川,因而人有十二条经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那人体同样也是由五行所构成。当五行在人体内分布均匀时(生克有序时),人体便是健康的,但如果五行在人体内分布不均(生克出现混乱),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了。另外,五行不仅跟五脏六腑相对应,同时它还跟五色、五味、五音、五方等息息相关。

  所以老子哲学中的整体观在行医中体现为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人的整体上去寻找病灶和病因,采取辨证施治、五脏六腑同时调整的方法,治非所痛而病却好了。现代西医学企图由局部认知整体,这种方法本身就不够科学严谨,是有一定缺陷的,只有将整体中的局部都认知清楚了,再将其有机联系起来,才可认知整体。

  此外,古人也特别强调人类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黄帝内经》中指出:“智能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天性,强调我们要想保持健康,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工作和生活:大自然的四季之分,在中医中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例如,到了冬天,万物都收藏起来,此时身体中的阳气处于藏的状态,尽量少出汗,也不能做耗散阳气之事(冷天吃冰激凌、西瓜、冬泳都是耗散阳气的),部分女同胞冬天穿露膝裤,也是耗散阳气的,很容易得寒湿一类的疾病。又如,中医还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根据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认为人体内的脏腑活动规律也是与天地一致的,例如,夜里十一时至凌晨一时,是胆经活动的子时,阳气开始生发,此时睡眠好了,胆气就好,人的“胆气”和“胆量”就足,因为胆在中医中还有主决断的作用。但现代人此时正是夜生活的开始,这种违法自然规律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惩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一种伟大的思想、一种伟大的哲学、一种源自对世界深刻的观察和思考的哲学思想,它不仅能够解释传统的中医学,也应能解释现代的西医学。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领会到中医治疗和保健的真谛,相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将推动中国中医学理论不断走向完善,相信中国的中医学将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 篇2

  本文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范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来梳理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进一步从哲学角度对中医理论的窘况提出几点反思意见。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因此哲学包括科学。在主观哲学中,一种是站在特定角度,可验证的主观真理(如果论述所处角度,就成为科学);另一种是从未验证,却认为是对的,包括宗教和迷信。中医是一种哲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具有其独特的中医药理论思维方式的医学体系。中医学作为一种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建构医学体系,其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主旨,其核心是阴阳和五行,其中尤以阴阳为所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两汉时期兴起的“元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的发展研宄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切交融的特点。

  4、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医学时代命题。

  4.1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10种,二脏相关关系有10种,四脏相关关系有5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脏系统相关”说者,值得参考。

  4.2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当代最时髦的哲学话题,五行学说有系统论的雏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新的联系方式。

  4.3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剖学的成果。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格物致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其次,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亟待完善的象数思维体系。因此应适当借鉴实证研宄、实验研究,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建立以藏象为基础的象数医学模式,充分运用中医的意象思维来构建数理之上的直觉品质,使中医学在古代哲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日日为新。再次,拓宽五行思想的延展性,拓展更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系统论为借鉴指导,适当借鉴西方还原论的某些方法。但是中医在以分析思维为模式的五脏整体论方向走的道路与西医以结构思维模式的还原论是南辕北辙,完全等价势必水火难容,最终也会殆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中医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其中儒、释、道三教的哲学理论对于中医理论的影响深远,并伴随着三家哲学思想内涵的不断发展而齐头并进。中医思维哲学和为医之道的知识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如浩瀚星河,可能与人类认知的绝大部分不可割裂,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研究挖掘。运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显性化,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初步尝试表现医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轨迹,相信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新成熟,在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研宄领域会得到更丰硕的成果。

  中医的创新和现代化势在必行,但是切莫削足适履。广大的中医学者需要在深入理解中医古代哲学经典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哲学思想,衷中参西,使得橘泉井香,中医学满园春色!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 篇3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对其源流演变,众多前辈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目前比较公认阴阳五行观念萌生于伏狡、尧舜2时代,但一直到了殷周时期才有了“阴阳”一词,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的概念H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又再具体化。可查的最早提出阴阳概念的可查资料是《国语·周语》。

  “阴阳”学说经过不断的演化“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质内容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这种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稳定的发展,机体才能保持协调平衡状态。《黄帝内经》中以“水”“火”作为阴阳的象征“水”和“火”代表的特征反映了“阴”和“阳”的基本属”性“阴”和“阳”可广泛地推演到很多事物和现象。一般来讲,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世间万物都属于阳的范畴;相对静止的、向下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阴阳学说用来解释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更为复杂关系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于是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了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揭示事物间的复杂关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仍然是基本的阴阳关系。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征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宇宙万物、人体等复杂事物之间及事物复杂内部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不是静止、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本质仍然是各矛盾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五行的相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积极作用,五行相克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如环无端。在五行关系中,这些生克关系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演绎到人体,则代表正常的生理现象。五行用来解释自然界中的五运、五气、五方、五季、五化等,解释人体中的五脏、六腑、五官、五体、五志等,以此来阐述它们之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同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

  1、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代,对于复杂而神秘的生命活动,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升华出了一整套用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论。当时人们对世界万物朴素的哲学认识很自然的被应用到了医学当中。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了中医核心理论之一,阴和阳,在中医里并不是单纯的抽象名词,而是代表了具体的器官、功能。各器官功能之间复杂的关系被概括为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最基本、基础的理论方法。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的大量论述奠定了阴阳学说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基础地位。“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0“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

  阴阳学说作为朴素真理成为在中医学中对生命的本质认识与对天地间其他事物的认识的有力方法。万物的生化制约都离不开阴阳的关系。中医学更是把阴阳理论演绎到了极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用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方法,使医学理论系统有效的解释生命活动。

  五行学说作为阴阳学说的延伸,自然也成为中医思想方法的理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水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相生即滋助、养长、促进的意思,目胜则包含克制、压抑、约束之意。”古代医学家利用五行来总结医学实践经验。五脏、五色、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中的直观反映。五行作为对阴阳理论的补充,进一步提供对天地间万事万物进行更具体的复杂的分析研究方法,中医理论中明确地应用阴阳理论结合五行模式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2、阴阳五行之核心是“和”

  其实,从阴阳五行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阴阳五行之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和”。《说文解字》:“和,相应也”“和”是阴阳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的关系,即谐和、调和、协调之意,阴阳遵从各自应有的盛衰变化,如“日西而阳气已虚”,夜晚阳虚而阴盛“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白昼则是阴虚而阳盛。这就是“和”的健康状态,反之“不和”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可见阴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中63,所谓的动态平衡是阴阳的“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明确提出了阴阳和则无病,不和则生病的观点,治疗原则是“和之”。《伤寒论》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张仲景也明确指出了阴阳不和则病、阴阳调和则愈的道理,提出来使阴阳谐和的治疗法则。

  3、调理阴阳以“和”为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并非指阴阳平衡关系被打破致阴胜于阳或阳胜于阴而病,而是指阴阳调和关系被破坏。阴胜是指阴胜过了调和状态时的阴,是与其自身状态的比较,而非与对方比较;反之,阳亦然。“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调和状态时,即不热也不寒。当阳胜过了调和状态时的阳,则见热;阴胜过了调和状态时的阴,则见寒。非阳胜阴则热,阴胜阳则寒。临床所见,阴阳亦非平衡状态,或有阴当盛而阳当弱时,或有阳当盛而阴当弱时,否则阴阳失和则致病,治疗则是调和阴阳。

  总之,阴阳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中,二者的关系是“和”的状态,而非平衡状态。在临床治疗中,要调和阴阳,顺应阴阳各自应有的盛衰,使“阴阳自和”而病愈。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 篇4

  “气”的概念源于《易经》。《易经·乾卦第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太极”指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气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相摩相荡,氤氲交感,则产生宇宙万物。《周易>太极图的圆圏,即表示宇宙形成之初,元气始于一,一即指元气,乃天地万物化生的共同本源。元气运动则生化,元气统一于太极,太极含阴阳。因此,《周易》是气论的本源。

  纵观历代名医,无一大家不重气;遍览经典医籍,无一大作不论气。如张介宾在《类经。摄生类》中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丹溪翁曰:百病生于气也,气血冲和,百病不生”,张子和说:诸痛皆因于气,诸病皆生于气。由此可知,气对人的生命是何等重要!基于此,“气”在祖国医学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地位。而且,哲学气论的基本观点遍布于整个中医理论中,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

  1、气论哲学的萌芽

  “气”这一概念的原始意义是烟气、蒸气、云气、雾气、风气、寒暖之气、呼吸之气等物质,哲学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气”的概念便是从这些具体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物质升华发展而来。《国语·周语上》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阳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于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天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f自然界属“天”,社会属“人”,用“气”来解释天、人和天人关系,这是气论哲学的本质所在,气论哲学即发轫于此。其中的“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气己从具体的物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以后的哲学家们都逐次发挥了气为万物本源这一观点,并孕育出了哲学“气论”。

  2、气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在气论的形成过程中,古代许多哲学着作如《老子》、《庄子》、《荀子》、《春秋繁露》、《周易》、《易传》、《淮南子》、《管子》、《左传》、《吕氏春秋》、《论衡》、《正蒙》等着作都做出了贡献,《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冲和之气,是宇宙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源,阴阳对立,统一于气,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在内。《易传。咸。彖传》认为“气”化生万物,“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而相与……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认为阴气为柔,升在上;日气为刚,降在下;阴阳二气交流以相感相与而共处,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成。《关尹子》云:以一气而生万物”,表明气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荀子认为万物虽各有特点,但都有气,气是万物的根本。他认为万物的区别在于“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气”的思想源于《易经》,经过历代哲学家的发展,更加深刻和完善。特别是到了宋明时期发展成为宋明理学,理学代表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以太极之理为宇宙本体,他承认周敦颐宇宙生化的基本程序,即太极(理)—气(阴阳)—五行(水火木金土)—万物。然而,他认为理不是气的属性,而是气的本原。古代哲学中的“气论”,是研宄气的内涵、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思想。气是古代哲学家有关宇宙生成论的重要概念,被认为是宇宙、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物质,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并将最原始的物质定义为“元气”。中医学接受了这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并把其作为中医气学理论形成的基石,从而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学之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影响

  3.1对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影响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主要阐明阴阳二气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阴气和阳气是气的两个部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里阴阳就是指的阴气和阳气。从气的角度看,阴阳是二气;从阴阳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状态,气生阴阳。阴阳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有阴阳”,“一物两体”之说,认为“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考》)气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而化生万物。所以《淮南子》谓:道始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文训》)这里道就是原始、一元之气,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矛盾对立运动形成了气的永恒的有规律的变化。因此,气是万物的本原,阴阳是气的两种属性,阴阳对立双方共同组成气的同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这样,将阴阳二气视作一元之气自身分化的结果,也就是从阴阳二气的二元观念过渡到气一元论的单一的物质概念。《素问.生气通天论》具体地论述了阴阳与“精气”之间的关系,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人体阴气、阳气之间的调和平衡,是使“精气”保存的关键。《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说: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又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指出气可以分为阴阳二气而发挥作用,并且所有的性质和作用,都是相反的。《庄子·则阳》认为:阴阳者,气之大者也。”说明阴阳是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之气。任何事物都能用阴阳来概括,病气可根据它的性质,分为阳性病气和阴性病气。《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病气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两类不同的大的证型——“阴证”和“阳证”,这是一般的'认识。实际在临床上,由于病气的性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人体正邪的盛衰各不相同,从而衍生成许许多多复杂的证型,导致人体许多复杂的疾病。可以看出,阴阳学说是在阴阳二气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中医阴阳学说是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深刻影响的。

  3.2对中医学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主要是指由“一气”分成的“五行”之气或五脏之气。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五气更玄,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气有余,则制己所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也是因“气”所致,如《素问·五机真脏论》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该学说来源于《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风时,列为五行”和《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其生五气,其用五行”。朱熹也说过“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阴阳,气也,生此五行之质”,又说“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不是阴阳外别有五行”(《朱子语类>),从而构筑了一个“气一阴阳一五行一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

  3.3对中医学阴阳、五行化生学说的影响五行是在阴阳的基础上产生的,阴阳则是在元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元气由于其自身的运动,首先分化为有属性的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在天的风、热、湿、燥、寒五气和在地的木、火、土、金、水五形,“气一阴阳一五行”的模式,从气的角度看,五行是五气,气生五行。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神”这里指阴阳而言,因为阴阳变化神奇莫测,故称谓神。阴阳二气的变化产生了在天的五气和在地的五行,生命万物只有在阳五行和阴五形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化生,其机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阳化气,阴成形。所以阳气首先分化为风、热、湿、燥、寒五气,以成天,故在天为气;阴气首先成形为木、火、土、金、水五形,以立地,故在地成形。天是由五类事物所组成,地也是由五类事物所组成,五行也就产生了,因为五气之间和五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循着生克制化的规律,所以五气为天之五行,五形为地之五行,即五行当有阳五行和阴五行之分。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中对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五行是在阴阳的基础上产生的,由阴阳二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在天的五气和在地的五行。“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删定易图序论》)因此,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而产生五行,五行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阴阳二气是五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从以上论述可知,中医五行学说也是受古代哲学“气论”的影响而建立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气论”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 篇5

  中医学是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感到建立在传统的哲学思想上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对这些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医学理论体系应重新定位。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基石。它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西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历史局限性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中医学中相关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及历史局限性作简要探讨:

  1、气一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存变化、消亡的根源。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气的特点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运动变化自如,犹如生命的原动力。

  1.2气与人体关系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人的呼吸运动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气体进人体内,呼是气体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此外,人是一个运动着的机体,除了整体运动外内脏也在运动。

  正因为气的特点与人的生命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把人的生理活动增强与减弱的特性归究于气的变化、运动的结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变化归究于气逆、气滞、气脱、气泄、气乱等所致。在治疗上则采用补气、降气、行气、固脱等治疗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分别归属于补气、行气药物等。

  在气的理论引入中医后,能比较生动地解释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这对当时的医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引入与发展,相比之下这些解释确实显得过于简单化,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气。现代西医学已精确地认识到气体在肺及组织的交换过程;气与能量的代谢过程;局部与整体的调节过程等。

  根据现有的西医研究资料显示:人体的肌肉运动、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及细菌、病毒感染等与中医学中的气所阐述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些西医成果引入到中医的气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进一步延伸气的范围,使气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如:甲减、贫血、肌炎、重症肌无力、肿瘤放化疗后等都有可能表现为相同的气虚症状。对此,我们是否都要相同的补气药?若根据西医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几味补气的中药及相关组合对哪种病更有疗,这样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及促进中西医接轨可能会更有意义。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阴阳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阴阳学说特点

  阴阳本指物体对日光的背、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它与自然界的寒、热,光明、阴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2阴阳与人体关系

  阴阳学说重点是阐述温热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人体是个相对恒温体,当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人的体温会产生上下波动,体温的上下波动又会使某些器官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正因为阴阳的特点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阴阳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我们应当承认它的历史意义。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后,能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通过归纳推理使相关的治疗方法能够合理归类,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第二、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及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的过程,显得过于简单、粗略,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相对于现代医学已不能同日而语。如:现代研究证实热能的产生与神经、体液、肝、肌肉及酶化学反应等密切相关。发热与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感染及肿瘤、免疫、体温调节异常等有着密切相关,其治疗方法针对性也更强。

  目前中医阴阳学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医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衔接,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严重地限制着中学的发展,使中医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能把现有的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是指导临床寒热病用药的标杆。那么中医学的阴阳与西医学的人体生理、病理到底存在着那些内在联系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若能把这些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五行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贤们通过五行学说类比归纳,用五种物质将人体划分成五大系统,通过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同时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另外,还以此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病变的传变,指导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复杂的人体仅以此五类物质来进行类比归纳、演绎,在当时可能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它明显带有勉强与不完善性。

  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认识得都比较清楚,五行学说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与现代医学无法接轨、无法同步发展。

  4、辨证论治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证论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它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些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处理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化。中医学主要运用辨证的思想来阐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在实验医学出现之前,中医学实质即是症状诊治医学。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如肿瘤、乙肝、结石、艾滋病等疾病的无症状期,这时是无证可辨的,但此时若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如红斑狼疮、类风关、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疾病在稳定期也是无任何症状,无证可辨的。但其实验指标仍然异常,此时若加用中医学治疗对稳定病情,控制复发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现复杂,难以归类,无法辨证。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现有的辨证论治去选药治疗其疗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无效,而根据经验去治疗其疗效会更好。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起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证论治去用药。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辨证论治当着绝对真理,只能做临床参考。

  5、总结与展望

  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运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对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到在传统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以至于今天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矛盾与困惑中行医。针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中,使传统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科学体系,可能对中医学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主要的作用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及解决方法。机体的温凉寒热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器官、相关酶炎症介质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就能使阴阳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以上观点只是抛砖引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希望大家能对此进行深入地探讨。

  探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联性论文 篇6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总概括,并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学指导。中医学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孕育中成长起来的,其充分吸收了传统哲学的精华。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医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智慧启迪。医学需要哲学,是指现代医学在以延长人的寿命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这一特实践活动中,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与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处理医学活动中因科学技术的单一工具理性之欠缺与不足,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著名中医学家任继愈老先生提出中医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医的本原问题,也就是生命的本质问题。几千年来,中医学在对人体,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积累了特别丰富的理论,形成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中医哲学。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所特有的思维、表达方式为我们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形而上”哲学思想的产生和认识过程

  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及博览历代著名中医学家著述,发现中国哲学中《周易》对中医哲学思想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形而上”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具有重大意义。《周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融天道、地道、人道于一身,而中医学以天、地、人合一为医魂,唐·孙思邈认为“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作者简介:刘祝贺〈1972—广男,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方向:针灸推拿。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素问》对这个“形”有具体描述,如“气合而有形”,“气聚而成形”。气聚合以后就可以构成有形质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器世界的东西。那么,气还没有聚合以前显然就是一个无形的、形而上的状态。明清思想家王夫之云:“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也即可见与不可见之别,但它却不能被化约为有与无之别。”所以,世界就分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即一个道,一个器。器就是有形质的东西,叫做形而下。很显然,现代科学所探讨的物质世界,就是这个形而下的器世界。这个无形的“形而上”的东西,就称之为“道”,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道德经》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说明“道”是很难捉摸的,它是普遍存在和适用于宇宙万物的一种规律性,因而是相当抽象和具有代表性的。类似于数学中的代数学一样,需要具有将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都统一代表的功能,它让我们从“形而上”的层面来探索中医,也就是通过具体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对人体生命科学更高层次的认识。哲学家冯友兰以其擅长的理论思维方式剖析中医学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层面,将中医理论研究上升到哲学”形上学“的高度进行了深人的理论分析,确定了中医理论的哲学性质,为中医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形而上”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重大意义

  “形而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中药学”、中医病因病机“气化理论”及临床“治未病”上,现逐一阐释。

  2.1在阴阳五行中的体现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及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5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5种元素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和阳,最早是指阳光的向背,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将其扩展到“形而上”的层次,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2个方面。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2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正是这种高度抽象将自然界的各种有形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性质及作用归属到五行的无形特性中,特别是将五行配五脏、五行配五味,使其能运用到医学领域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宇宙万物间生理状态的合一。

  2.2在中药学中的体现 中药的药性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中药四气又叫做四性,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4种药性,中药的温热与寒凉是与疾病的寒凉与温热相对而言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中药5味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素问·至真要大论》:“辛能散能行,酸能收能涩,甘能缓能补,苦能燥能泻,咸能软能下。”这就是先哲们高明之处,运用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凝炼提取出它们的共性,使不同的万物统一到一个共同的无形的属性上来,并且与阴阳、五行的属性相接轨,使它们在一个共同的层面上相互联系。即热性、温性的中药属阳,寒性、凉性的中药属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素问·五脏生成》:“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中药的四气五味就是其化学结构特性的反映,但不是某一具体的化学成分,而是众多化学成分在广义酸碱上的共同体现,是宏观的,一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太多,现代科学尚未完全表达。先哲们将其分类为寒凉温热平,酸苦甘辛咸等,以简驭繁,显示其客观物质世界的优越性㈨。也就是说在“形而上”的层次上找到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将中药与人体紧密联系起来,并有理有据地运用,调节人体整体平衡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3在中医气化理论中的体现 “气”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形而上”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医学从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与宇宙万物一样,也是天地之气、阴阳交感的产物,是物质世界有规律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而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人,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不有升降出人。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宗四圣之旨,参以己见,提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理论模型,用“一气周流”一词来概括较为恰当。“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是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来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可以让我们执简驭繁,对变化万千的疾病,通过症状透见本质,从而对疾病进行精确定位、准确治疗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一气周流学说”认为阴阳五行之气的气化造就了天地间有章可循,周而复始的运行与演化;人体内部各脏腑气化作用,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生化代谢过程,无一不与气化有关。临床上要善于从象以辨证用药,运用“形而上”哲学方法将察四诊的“有形之象”上升到察“无形之气”,我们观察到的不仅仅是有形的肉体躯壳,而且要“看”到人体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变化,借气而断病以用药,将阴阳五行、脏腑气化、药物等都统一到“一气”上来。只有通过有形的人体,而上升到人体气化的“形而上”的层面上来才是中医的思维方法,否则把握不住疾病的本质,难免落人“头痛医头,脚疼痛脚”的窠臼。

  2.4对治未病的意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有患者感觉身体不适,但各项检查均无异常。其实在中医看来患者身体的阴阳平衡巳经出现了问题,已经是“已病”的程度了。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容易得多。《灵枢》:“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是无形的东西,属于形而上的范畴,只有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通过对人体气机的把握,掌握了人体的无形的气机变化状态,才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及早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气机运行回到正常状态。

  3、结语

  中医学运用易学哲理及“形而上”思维模式,从整体、动态、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的规律,建立天人相应、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的医学模式。它脱开具体形态,从整体上把握规律,或用系统化的思想来阐释规律,正是中医学术理论思维最重要的特征。“形而上”和“形而下”,实际上是抽象与具体、本质与现象、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实际上中医学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并且它强调要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但是,总的侧重却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气的一面。它是一门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因此,只要中医工作者运用“形而上”哲学思想指导中医临床,掌握了人体的本质规律,就能做到技术高超、游刃有余,一样会获得养生治病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