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第1篇:有关李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除待御史。茂元为牛、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绹,绹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无因许再窥。”绹见之恻然,延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中州,辟为判官。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时温庭筠、段成式各以侬致相夸,号“三十六体”。后评者谓其诗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瓌妍,要非适用之具。

斯言信哉。初得大名,薄游长安,尚希识面,因投宿逆旅,有众客方酣饮,赋《木兰花》诗,就呼与坐,不知为商隐也。后成一篇云:“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问姓名,大惊称罪。时白乐天老退,极喜商隐文章,曰:“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白死数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既长,殊鄙钝,温飞卿戏曰:“以尔为待郎后身,不亦忝也?”后更生子,名衮师,聪俊。商隐诗云:“衮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此或其后身也?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有《樊南*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谿生诗》三卷。初自号“玉谿子”。又赋一卷,文一卷,并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笺*(下)》)

[注]①宰相绹:即令狐绹,令狐楚之子。②瓌(guī):奇异,珍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奖誉甚力奖:辅助

b.因诣厅事诣:去往

c.延补太学博士延:扩展

d.后学者重之重:重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楚善于锴于人为可讥

b.因投宿逆旅因人之力而敝之

c.遂以“白老”名之而乃以手搏之

d.此或其后身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有幸得到极为贵人相助。仕途之初,令狐楚对他有知遇之恩;王茂元把女儿嫁给他,宰相绹出于同情最终也给予帮助。

b.李商隐为官廉洁自律,品行端正。出任广州都督期间,曾有人暗地里送他金子,他以自己为人本*如此不可改变来婉言谢绝。

c.李商隐曾名噪一时。小有名气后他游学长安,能当面认识他的人还不多,旅馆里的客人对他即兴创作的《木兰花》赞叹不已。

d.李商隐诗文俱佳,作品成就非常高。白居易去世和,家人为遗腹子取名“白老”,白居易生前对李商隐文章的推崇可见一斑。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

(2)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

参考*

4.(3分)b5.(3分)c6.(3分)d

7.(10分)(1)令狐楚认为他的才能很特别,让他在自己门下游学,教给他文章作法,对他很好。

(2)每当要作诗时,他总是翻检查阅书籍,身边摆得密密麻麻,他把这个称作“獭祭鱼”。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所业文干之干:求取

b.令与诸子游游:结交

c.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累:多

d.为当涂者所薄当涂:糊涂

【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楚以其少俊勿以善小而不为

b.未几病卒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而俱无持*吾尝跂而望矣

d.为当涂者所薄化为狼与豺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商隐仕途不如意的一组是

①调补弘农尉②又以书判拔萃③久之不调

④亦贬循州刺史⑤累为宾佐⑥商隐屡启陈情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受惠于令狐楚,却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故而陷入党争之中,仕途坎坷就在所难免了。

b.李商隐先后在天平、汴州、长安、弘农、岭南、徐州一带为官,一生郁郁不得志。

c.令狐楚父子先前与李商隐关系十分友好,后来鄙薄李商隐的为人,不愿意举荐他为官。

d.李商隐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都有成就,但在文思方面,却不及温庭筠的清雅秀丽。

【5】把第三题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3分)

(2)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3分)

(3)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4分)

参考*

【1】d

【2】a

【3】c

【4】c

【5】(1)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长安。(3分)

(2)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3分)

(3)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罢免,回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4分)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狐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十二岁还不到。令狐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长安。开成二年,才中进士,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得以侍奉御史。王茂元欣赏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

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执掌朝政,令狐綯在内署,共同排斥李德裕,并将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跟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拟钱奏,第二年,令狐綯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理睬他。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任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罢废,回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府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于是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开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哀悼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胜他一筹。但他们都不持*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第2篇:李商隐《为有》翻译及赏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解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韵译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

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此诗明写闺怨,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富家女子。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爱,因而在云屏深处娇嗔缱绻,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无端"的抱怨,"辜负香衾"的怅恨。王昌龄《闺怨》诗写闺中少妇"悔教夫婿觅封侯",商隐此诗与之同类。然而王诗轻快幽默,乐观活泼;此诗则认真地将夫妻斯守与事早朝对立起来,以无情写多情,以多情怨无情。对比之中,实则上提示了人类生活中两个常见的困惑:爱情与功名有时难以兼顾;愿望与现实常常悖拗不谐。而这两种困惑,李商隐都长期未能幸免。在他的生命体验中,苦*多于甜蜜,感伤多于快乐,所以他的诗中,自然沉重多于轻松,严肃多于幽默。

此诗前人未确切编年。有人推测此诗约作于会昌六年(846)至大中五年(851)之间,即李德裕罢相后,商隐妻王氏去世之前(参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李商隐《为有》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1.李商隐《为有》全诗翻译赏析

2.李商隐七绝《为有》赏析

3.李商隐《为有》译文及赏析

4.李商隐《为有》全诗赏析

5.为有李商隐

6.李商隐:为有

7.李商隐《为有》

8.访秋李商隐翻译赏析

第3篇:李商隐《春雨》译文及赏析

《春雨》唐代: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韵译

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

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

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

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

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直译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远路应悲春??晚,残霄犹得梦依稀。”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有玉?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注释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指今*苏南京市。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玉?:耳环。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

赏析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白门寥落意多违。”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且看窗外的天空,*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特别有创造*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李商隐《春雨》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1.李商隐春雨赏析

2.李商隐春雨赏析

3.李商隐的《春雨》赏析

4.李商隐《春雨》审美赏析

5.李商隐《春雨》赏析

6.李商隐《春雨》原文赏析

7.《春雨》李商隐全诗译文及赏析

8.李商隐《春雨》译文及注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