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古诗大全小学生四年级

第1篇:秋天的古诗大全小学生四年级

四年级的学生适合背诵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秋天的古诗大全小学生四年级,希望喜欢!

1、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2、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3、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4、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5、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6、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叶梦得《水调歌头·秋*渐将晚》

7、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8、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9、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0、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11、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谭用之《秋宿湘*遇雨》

12、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13、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吴文英《望*南·三月暮》

14、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15、春日酿成秋日雨。——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16、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亭夜月送别二首》

17、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18、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林逋《咏秋*》

19、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0、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21、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2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3、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剡《酹*月·驿中言别友人》

24、恼乱横波秋一寸。——赵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25、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26、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欧阳修《秋怀》

27、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28、乍凉秋气满屏帏。——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29、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30、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31、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32、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

33、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34、云雨朝还暮,*花春复秋。——李?《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35、欲知却老延龄*,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36、寂历秋*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宿》

37、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李白《郢门秋怀》

38、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月·世事一场大梦》

39、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40、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尹鹗《临*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41、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42、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人》

43、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李白《太原早秋》

44、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45、不语含?股钇掷铮?富爻钌疯??桑?喙榉?∷?C!!??φ言獭朵较?场ず燹ざ赏非镎?辍?/p>

46、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47、满堂惟有烛花红。——*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8、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纳兰*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4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50、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51、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52、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53、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怀古三首·其一》

54、桂魄飞来光*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55、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56、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纳兰*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57、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韩??恫菔槠练纭?/p>

58、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59、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60、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李白《湖边采莲妇》

61、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62、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63、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64、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厉鹗《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65、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苏秀道中》

66、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67、张翰*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东》

6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69、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第2篇:小学四年级古诗大全

小学四年级古诗大全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

2、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曲 项 向 天 歌。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

<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

<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

<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

<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南>白居易, <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南 白居易

*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花红胜火,

春来*水绿如蓝。能不忆*南?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田。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德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纳兰*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弃疾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卜算子 咏梅

*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 大柏地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

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六年级上册](第11册)

1、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西*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六年级下册](第12册)

6、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8、七步诗 三国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芙蓉楼送*渐

唐五代。 王昌龄

寒雨连*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心在玉壶。

11、*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闻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6、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第3篇:小学生春天的古诗大全

精品文档

小学生春天的古诗大全

欢迎来到聘才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小学生春天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1 *南 (汉乐府)

* 南 可 采 莲,

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译文:*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

1 / 20

精品文档

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 勒 川,

*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注释: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

2 / 20

精品文档

象。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

注释: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风 (唐)李 峤

解 落 三 秋 叶,能 开 二 月 花。

过 * 千 尺 浪,入 竹 万 竿 斜。

[注释] 1。 解:分开。2。 三秋:指秋天的三个月,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3。 二月:指春天。这是一首吟诵风的

3 / 20

精品文档

力量的诗。诗人对自然现象观察非常细微,通过秋叶的飘零、春花的开放、波浪的涌起、翠竹的歪斜,从时令上、强度上写出了无形的风的力量。诗歌对仗工整,特别是数量词的运用,在排列上下了一番功夫。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唐代诗人。他的诗大部分为五言近体诗,其中咏物诗有120首。诗作用词精心刻画,描述贴切,但诗兴不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二 月 春 风 似 剪 *。

[注释]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的二月春风啊!

4 / 20

精品文档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注释。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5 / 20

精品文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

[注释]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春晓 (唐)孟浩然

6 / 20

精品文档

春 眠 不 觉 晓,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花 落 知 多 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闻:听。、闻啼鸟:听见鸟叫。

{译文] 春天夜短,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天大亮。醒来听见外面传来鸟儿欢快的、婉转的歌声,想到了昨夜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在风雨飘摇中有多少花儿被摧残打落。

[题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他的作品多抒写个人情怀,长于写景,李白对他表示赞赏。<春晓>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赏析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

7 / 20

精品文档

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凉州词 (唐)王翰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注释]1、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2、葡萄美酒: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3、夜光杯:传说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4、催:催促。5、沙场:旷沙平野。后多用来指战场。 [古诗今译]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

8 / 20

精品文档

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作者背景]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不 教 胡 马 度 * 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山。

[题解]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9 / 20

精品文档

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山",跨过*山。*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

11。芙蓉楼送*渐 (唐)王昌龄

10 / 20

精品文档

寒 雨 连 * 夜 入 吴,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一 片 * 心 在 玉 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渐是诗人的同乡,*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清的节*。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有多义*,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12。鹿柴 (唐)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名人名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到东方的景象。

11 / 20

精品文档

诗句意思是: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客 舍 青 青 柳 *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 茱 萸 少 一 人。

[诗词鉴赏]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

12 / 20

精品文档

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15。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疑:怀疑,以为。3。举头:抬头。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13 / 20

精品文档

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16。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飞 在 青 云 端。

[今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中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李白*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西,河南,山东等地。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著有<李太白全集>。

14 / 20

精品文档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文解释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的云*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词语解释]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紫*:云*被日照呈紫*。

18。赠汪伦 (唐)李 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

15 / 20

精品文档

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 天 际 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

16 / 20

精品文档

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第二句[*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0。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 辞 白 帝 * 云 间,千 里 * 陵 一 日 还。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韵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陵一段长*,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17 / 20

精品文档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1。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 门 中 断 楚 * 开,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注释]: 1。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元和郡县志>卷二八*南道宣州当涂县:"博望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西岸曰梁山,在溧阳县南七十里。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方舆胜览>卷一五太平洲当涂:"天门山,东曰博望,西曰梁山。李白诗'天门中断??'"。。楚*:长*流经战国时楚国的一段,李白称其为为楚*。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寔为吴津"。3。至此回:一作直北回。长*流至当涂分为东西两脉,西脉流经梁山下,直赴东博望山而折向北流。回:此为转折意。翻译天门山被长*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2。别董大 (唐)高 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

18 / 20

精品文档

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

19 / 20

精品文档

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 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白鹭

20 / 2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