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摩擦力的功
关于摩擦力的功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3)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总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且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能量的转化有两种情况:
①相互摩擦的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在曲线运动或者往返运动时,所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对功率的理解及应用
1.p=wt,此式求出的是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当然若功率一直不变,亦为瞬时功率.
2.p=fv?cosα,即功率等于力f、运动的速度v以及力和速度的夹角α的余弦的乘积.当α=0时,公式简化为p=f?v.
3.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或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1)p=fv指的是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2)依据p=fv及a=f-ffm讨论各相关量的变化,最终状态时三个量的特点:p=pm,a=0(f=ff),v=vm.
要点四关于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的应用问题
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的具体值往往无多大意义,我们关心的大多是能量的变化量.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的能量变化相联系,即所谓功能关系.常见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可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即某种力做了多少功,就一定伴随着有多少相应的能量发
生了转化.
3.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Δe减=Δe增.
4.能量守恒是无条件的,利用它解题一定要明确在物体运动过程的始末状态间/news/4c2e88b907e0bcb7.html有几种形式的能在相互转化,哪些形式的能在减少,哪些形式的能在增加.
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w总=-ff?l相对在数值上等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内能.要点五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问题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1)方法一:用做功来判定——对某一系统,若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则该系统机械能守恒.
(2)方法二: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e1=e2系统原来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后来的机械能.
(2)Δek+Δep=0系统变化的动能与系统变化的势能之和为零.
(3)Δea增=Δeb减系统内a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减少的机械能.
第一种表达式是从“守恒”的角度反映机械能守恒,解题时必须选取零势能面,而后两种表达式都是从“转化”的角度来反映机械能守恒,不必选取零势能面.
3.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思路
(1)根据要求的物理量,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外力和内力的做功情况或能量转化情况,确定机械能守恒.
(3)选取参考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及相关辅助方程.
(5)求出未知量.
第2篇:关于物理《摩擦力》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第3节摩擦力。
这是我说课的流程,共六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2023年审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节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感知物理知识,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观的有关摩擦力的***图,更多的从生活中理解摩擦力。这是本节的知识体系,包括认识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学习了*力、重力后的又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力,是力学的基础。(2)这不仅是二力平衡的应用,而且为后面的功和简单机械的学习,甚至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在力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不但使学生学习到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而且是学生对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重视知识应用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虽具备了初步的归纳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异,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乐学、会学,提高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感受体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定义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释生活中摩擦现象。
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突破的措施:激趣诱导,以多种方式指导教学,把时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新知;设疑启发,引导探究;辩论比赛,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利用对教材的预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终形成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分六个环节,分别是游戏引入、感受体验、科学探究、知识应用、回顾反思、作业布置。
1、游戏引入:
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的渴求欲强,在新课开始我采用游戏引入,男生用一个涂油的碗,女生用一个干净的碗,在学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比赛抓碗游戏,而力气小的女生却出乎意料的赢了。创设情境教学,引人入胜,引出新课,为这节课顺利的进行打下基础。
2、感受新知:
问题是知识的产生点,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教师用拟人的口吻,类比拔河,提出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
生生合作,说出摩擦力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然后采用抢答的方式说出作用点和方向,不仅巩固新知,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使学生总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走路,同时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而采用举手指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我设计了摩擦力大搜索这一环节,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举例比赛,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表现欲被调动,使两个知识点顺利衔接,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3、科学探究:
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只有让学生动手*作,甚至是教别人或马上应用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本环节学生说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从生活经验进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学习思路,小组自行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如何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通过生生交流学会,通过我设计的火眼金睛环节等多种方式,真正学会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之后,信心更足了,而教师此时及时肯定他们的猜想,,鼓励他们合理分工后动手去验*,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而对于学生的其他猜想,也广泛讨论实验,本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变量太多,小组合作分两个阶段有秩序的进行实验,使课堂活而不乱,得出规范的结论,最后交流与评估。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使是失败了,反思后再实践验*,这也是一种收获。本环节,我采用小组实验比赛的方式,选出几个优胜小组来。
目的一是学会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信心;二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是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我设计了通过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简单且可*作*强,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摩擦力的这两个因素的进一步理解。
4、知识应用:
根据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持久的现象,在此掀起课堂的高潮,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一环节,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在课堂中引用竞争机制,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二是增强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是顺利的进行知识点间的过渡。
再薄的一张纸也有它的两面*,通过上面的辩论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两面*,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实例说出了具体的方法,从系鞋带到磁悬浮列车,加上老师展示的一些图片,使学生大开眼界。这样不仅教会学生辩*的看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热情。通过聪明屋的这一环节,,等到知识的升华。
5、回顾反思
达标测试环节,检验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结部分,先让学生主动总结,学生交流,看谁的收获多,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作业布置:
作业题设计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简单而新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这时我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
七、设计思路
我们学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激趣诱导,情景教学;学生探索发现,合作探究,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课堂。
第3篇:摩擦的力量周记
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去留心发现。
——题记
“什么什么?居然画小了?唔,还是擦了吧……”美术课上,总对自己的画不满意的我,总是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可就这么一擦,便“擦”出了一个学问。
上节美术课上,老师让画一幅画,画了半截,我发现,自己画得太小了。于是,我拿着橡皮,用力在纸上擦着,看着已经画了一半的画就这样在橡皮下消失了,我是既心疼又高兴,心疼的是我花了半天的功夫画的画就在这几分钟下消失了;高兴的是擦完我就可以画出一幅更美的画了……
用橡皮擦东西还真是一项“力气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擦完了。我吹吹橡皮末,手拿着铅笔,搁在纸上,准备重新画一幅画……
“咦?纸怎么这么热啊?热得都有点发烫了!”我的手刚放在纸上,就被烫得缩了回来,自言自语道,“莫非这纸有魔力?”
我看看橡皮,又看看画纸,忽然,我眼前一亮——对啊,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摩擦生热”吗?
说到摩擦生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冬天时,我们的小手就会被冻得通红,甚至被冻僵。只要我们双手合并,快速地上下摩擦,就会产生热量,上下摩擦的频率越快,产生的热量就会越热,这热量足足能把我们的手给暖热,舒服极了!
另外,刚刚摩擦出热量的手放在眼睛上,也可以使视疲劳有所缓解,对我们的眼睛也是很有好处的。
我国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钻木取火”也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在摩擦时,摩擦力量较大就会产生热量,加上木材本来就是易燃易烧的物品,所以就会神奇地生出火来。至今,我国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钻木取火,这也成为了一些民族的取火方式。
想罢,我倒要看看摩擦生热到底有多神奇。于是,我拿着橡皮,在桌子上擦了一阵子——擦了之后,桌子果然变热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再热一点,就能烧开一壶水了!擦完之后,橡皮也是热乎乎的,如果这是在冬天,放在手心里一定很暖和。
……
怎么样?摩擦生热是不是很神奇呢?快快拿出身边的材料,一起来感受摩擦的力量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