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声唱高音的技巧和方法
男声唱高音的技巧和方法
导语:对于大多数声乐学习者来说,要想唱好高音似乎很难。很多男高音歌者常常为无法获得高质量的高音而苦恼,他们一生都在追求辉煌的高音,却总是事与愿违。下面是突破高音的有效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确定声部及换声点后寻求
突破高音课堂上一位男生用“撑大”的声音演唱了《大江东去》,晁教授问 :“你属于中音还是高音?”学员说 :“以前老师让我唱男中音,我就一直唱男中音了,有十多年了。” 全场惊讶!在场的学员几乎都能分辨出他的声音属于标准的抒情男高音。于是就声部确定问题,大家展开了讨论。确定声部不能因为高音唱不上去就认定是中音,而是要根据歌者的生理条件,如声带的长短、厚薄、宽窄及共鸣腔体的大小,以及音色、音质、常用音域及换声点来判断。
一般男(女)高音换声点是在小字二组的f音或升f音上 ;抒情男高音换声区在小字二组的d音至g音之间 ;男(女)中音换声点在小字二组的降e音或e音上 ;个别嗓音较宽的女中音在小字二组的d音上就要换声。教师给学生定错声部,轻则耽误其学习,重则损坏其嗓音。这也会使得有的女歌者会故意将声音“做”成男声,以为越粗犷越像女中音 ;有的男歌者则有意在中低声区唱得很“撑”,人为地做出某种不属于他的声音,导致下巴紧张、音色直白、喉肌僵硬、舌根后缩、换声发虚等不良状态。教师给学生确定声部时要认真鉴定,通过中声区的训练后仔细观察,谨慎决定。对于年轻的初学者,不要过早确定声部,可任其自由发展,慢慢成长。待其掌握基本声乐技巧后,再寻找换声点,消除明显的换声痕迹,以求达到声区衔接的完整和音色的统一,让别人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过渡。教师可用“穿针引线”的比喻来启发学生理解换声区的声音形态。当我们唱到换声区的几个音时应该感觉母音变窄,将声音变得像线头一样细、一样尖才能顺利穿过针眼。线头通过针眼后,再敏捷地向外牵引,当声区换过去后,再积极地在高位置上把声音送出来。
二、通过各种手段放松下巴来
寻求突破高音高音难以突破,肯定是下巴出了问题,下巴放松不下来,高音一辈子也通不了,所以放松下巴是解决高音的重要手段之一。造成下巴紧张的原因有气息浅、咽壁无力、牙关没打开、声音位置低、耳朵习惯听“贼亮”的声音等,放松下巴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1)选母音“i、ia、ie”练声下巴容易放松,因为这些母音咬字范围小,声带张力比较强,发声时用很少的气便可以调整出明亮、集中的音色。
(2)教师或学生在发声时用手指按住下巴,使其固定在向下、向后的位置上。
(3)用打嘟噜、吹唇的方式练声。嘴唇放松,轻微闭合用气流吹开上下双唇,这时就会发出“嘟噜”声。在加强气息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使声音的支撑点放在横膈膜上,而不是下巴上。
(4)检查牙关是否开合灵活,口盖主动上抬,使声音挂在面罩上;或者沉着地发出打鼾声,体会下巴放松的感觉。
(5)唱延长音时,活动下巴检查它是否能无重量悬挂,进一步弱化下巴的存在感。
(6)用“ie—ia”母音带着哭腔向远处喊嗓,将声音挂在眉心,打开颌关节,可以略低头,完全放松颈部、舌头和下巴。
(7)练习气泡音。自然张嘴,脸部表情似发呆状,彻底放松下巴,从高到低发“a”音。当发到最低音区时,就会听到声音如一串气泡冒出来。通过类似上述的方法慢慢练习,就可以找到完全放松下巴的感觉了。
三、通过练习几种唱法来寻求突破高音 1、面罩唱法
面罩唱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歌唱界的一种歌唱方法。面罩唱法要求歌手在歌唱时,将声音集中于眼睛下方至口唇上方部分前面的区域,两眼与眉间处有轻微的振动感,形成一个三角区,仿佛是把声音集中在一个面罩里。在美声唱法的声音训练中,面罩部位产生的共鸣被称为面罩共鸣。具体地说,是口盖上所有的腔体,即鼻窦、额窦、腮窦和颧骨等。著名声乐大师吉诺·贝基指出“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主张声音要用“高位安放”。也有人认为这种搁在面罩里的声音会出现一种频率很高的泛音,而这种高频泛音就产生了金属感的音色。晁教授认为传统唱法与面罩唱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声音太中规中矩,不够刺激。好的声音应该是像一股声浪扑面而来。即便是“小号”花腔女高音,用极弱(ppp)的音量演唱,声音也能传遍大歌剧院的每一个角落。他认为做以下练习可以获得这种效果。
以哼唱的方式增大鼻腔共鸣,在意大利有个说法 :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鼻腔对高音区声音起共鸣作用,面罩共鸣就是打开鼻咽腔的结果。其做法是先将下腭放松,依着有规则的呼吸,将气息运用至面部前部,随后用“m”音哼出,鼻腔打开保持通畅,小舌头上提,打开声门,把声音哼到头上去,这样既可得到共鸣,又能避免鼻音。软口盖提起,“ng”音上头腔。头腔共鸣的产生就是声音沿骨壁传导至鼻腔与窦腔引起其振动。歌者可以用“ng”模仿各种警报声,让声音在一定音域范围内连续滑动,把软口盖略微提起成拱形,打开喉咙,寻找头腔共鸣点,尽量延长“ng”的尾音,以加强后鼻咽腔振动的感觉,这种方法特别容易做到“高位安放”。如在教唱《两地曲》时,前八小节主歌部分男歌者总是唱不好,特别是遇到小字二组的f、 g、降a这几个音,越是惧怕,声音就越容易发紧。笔者用母音替代法让男高音先用“ng”音再用“gang”音来哼唱高音区旋律,打开喉咙,下降喉头,放松下巴,抖开气息。几次练习下来,高音就很容易进入腔体了,然后再唱歌词,就比较容易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2、咽音唱法
咽音的歌唱形态是以咽腔为主,声束在鼻子后方,高音向头腔及脑后发射,声音通而亮。用介于“a”和“e”之间的母音发声,如燕子衔泥般,听上去位置很低且又硬又直,声带拉紧,咽壁挺立,让声音进入腔体。做此练习可以不费劲地喊到小字二组的a。很多高音会用到咽音唱法,不过咽音练声要科学合理,加母音、再加“关闭”(cover),才能形成完整的歌唱。
咽音练声法是从基音共鸣开始训练的,很多人唱了一辈子永远在寻找泛音共鸣,却放弃了基音共鸣这个最基本的立足点。基音共鸣说到底就是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构建强健的发声机能,特别是针对声带闭合不全的学生有立竿见的效果。京剧艺术中的“梅派”声腔,唱起来嘴唇开阖度很小,但咽腔运用技术高妙,这种技法与咽音唱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京剧旦角的唱法、音域与一般女高音接近。笔者选用了《梅兰芳》来练习,这首歌旋律采用的是京剧中的“梅派”唱腔, 其高雅含蓄、优美大方的特点需要用玲珑透彻的嗓音演唱,并结合京剧的吐字行腔特点,不让声音太宽太白,稍微“拢”一点儿,音质变得柔一点儿、暗一点儿。口形也基本保持不动,靠咽部变化,让每个字在后咽壁那儿“咬”,在“通道”里唱,做到字字清晰、行腔有韵,就可以很轻松地把握“京歌”的特点,毫不费力地发出通透的高音。
练习咽音的方法很多,我国老一辈嗓音专家林俊卿博士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并发表了《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这种练声手段不但能增强嗓音的能力,而且是扩展音域的有效手段。笔者建议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模仿婴儿的初啼。世界上最美妙的人声就是婴儿呱呱落地的初啼声,他们一口气哭上很长时间,嗓子都不会嘶哑。因为婴儿的会厌柔嫩、呈卷叶状,成人的会厌则硬化、呈扁平状。若想让成人在歌唱时将会厌重新卷回去,可以让学生模仿婴儿有高低起伏的啼哭声,这时舌根向前推、舌面拱起,在咽壁处形成共鸣腔。笔者在教学中屡试不爽,这一方法几乎可以让所有人发出自然而美妙的高音。
3、“关闭”唱法“
关闭”是发声技巧的名词,英语为“close”或“cover”,意为“掩盖”,即男声在中声区的最高音与高音区的最低音间的换声区应加以“关闭”,我听到最过瘾、最完美的头腔共鸣就是运用所谓的“关闭”唱法唱出的。“关闭”唱法的基础是要求声带有主动“关闭、掩盖”的能力。运用“关闭”唱法时,歌者喉头向下,软口盖向上提,气不侵入面鼻,直接由口部向后、向上直入头盖。“关闭”是男高音唱高音时的关键,也是男声发声技术中一种最巧妙的技巧,可使声音圆润、浓厚与柔和,而不影响音量与致远力,许多伟大的男高音都是将这种方法作为高音保障。
我国传统演唱中有一种方法叫“脑后摘筋”。中国京剧中的花脸、黑头行当在高音区就运用了“脑后音”和“刚音”技巧来发出辉煌、圆润、响亮的声音。他们练声时的吊嗓方法,也是相当科学的“关闭”技法练习。“咿—呀—呃”从低到高这样摇啊摇、转啊转地“喊”着,一节一节地“拔”上去,越来越高地扩展音域。男声一般不用假声,而特别适合用真声练习喊嗓,喊嗓时强调横膈膜的力量,声音在管道(咽腔)里走。演唱练声曲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母音,比如“a、o、u”三个母音,在高一点儿的音区运用母音“o—u”之间的音色。男高音在小字二组的g以上的音要在母音“o”的基础上唱“a”,再高到High C要带“ei”的音色。练习时,感觉声音是一个实心的音柱,且换声点没有过渡的痕迹,高音就进了头腔。浙江省文化馆的刘老师亲自示范“关闭”唱法,很轻松地完成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小字二组的f、g、降b音和最高音High C。晁教授的另一位弟子杨青松演唱了《回四川》,果然是声情并茂、唱功不凡,他的声音极具穿透力,特别是高声区的“关闭”唱法运用自如,充分发挥了共鸣的作用,唱出了又松驰、又响亮、又光彩的高音,真实地展现了晁教授的教学成果,给在场的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花腔唱法
花腔女高音属于女高音中最纤巧、最灵活的声部,人们称之为声乐金字塔顶端的云雀。花腔唱法是女高音最炫丽的演唱技巧,跳音练习有助于加强膈肌机能,从而更好地控制气息,使花腔华彩轻盈灵巧且不失颗粒性。训练时,面部状态要积极,充分抬笑肌、软腭并保持高位置,声音集中、轻巧、“点”要小,切记不能唱“重”,要用一种最轻松的感觉去唱,就像“哈哈笑”一样。笔者在给学生练习《春天的芭蕾》的花腔部分时,发现学生唱到小字二组的a音以上时声音开始发闷、缺少泛音,加上心理恐惧,脸部肌肉开始发紧,唱到High C已经是极限。这首歌的最高音达到High降E,如果不解决腔体通道的问题,根本就完成不了。针对该学生的嗓音条件,我首先让她加大气压,除了腹肌外更需要腰肌与背肌的配合,大量练习膈肌的力量与灵活度,通过“狗喘气”、一口气数数、高位置地笑等方法训练,再多演唱跳音练习曲。膈肌的机能加强后,如果口腔还找不到内紧外松的感觉,就用发气泡音的方法,直到找到后咽壁的腔体。在小字二组的a音以下的音区提示学生用“傻傻地”表情吸着演唱,就像吃了大蒜怕别人闻出来似的,放松脸部肌肉,口形竖起,软腭上提,并严格要求学生做不到就要停下来。到了在小字二组的a音以上的音区,花腔部分要充分抬笑肌,口形由竖变横,越高的音越不能使蛮劲,而是拉紧声带,适当“关闭”,舌根向前推,在高位置上用混声带出高音,此时想象“哈哈笑”就可以做到
轻松自如了。通过五个月的强化练习,学生的高音终于达到了High降E,具备了演唱花腔华彩段落的基本能力。
突破高音除了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还要持之以恒地练习。唱好高音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好歌者,但是唱不好高音肯定不是一位好歌者。同理,解决不了学生的高音问题也不可能成为一位称职的声乐教师。一位好的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用最适合、最高明的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完善训练方法和操作原理,创造出更科学、更规范形象的训练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