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通用7篇)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通用7篇)
笑话来源于生活,却又可以让我们的生多些欢乐、开心,现在,一起来开心爆笑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有关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仅供参考。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1
有个训蒙先生好读白字。他与东家谈好了的:他当塾师,每年租谷三石,伙食四千。如果教一个白字,罚谷一石;教一句白字,罚钱二千。他到书馆后,有一天与东家在街上闲走,见石刻“泰山石敢当”,便误认“秦川右取当”。东家说:“全是白字,罚谷一石。”
回到书馆,教学生读《论语》,他把“曾子曰”读作“曹子曰”,“卿大夫”念为“乡(繁体为“囔”)大夫”。东家说:“又是两个白字,三石租谷全罚,只剩伙食钱四串。”一天,他又将“季康子”读作“李麻子”,“王日叟”读作“王四嫂”。东家说:“此是白字两句,全年伙食四千,一并扣除。”先生无奈,作诗叹道:三石租谷苦教徒,先被“秦川右”取乎。
一石输在“曹子曰”,一石送与“乡大夫”。又作一首道:四千伙食不为少,可惜四季全扣了;二千赠与“李麻子”,二千给与“王四嫂”。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2
小芳决定下个星期日结婚,她写信把这件大喜事告诉在外地打工的弟弟。信上这样写着:这个星期日,是我大洗的日子,请回。
一个星期后,小芳收到一个大包裹和一封信,是弟弟寄来的。信的内容是:劳动紧张,不能回家,只得将脏衣服寄给你洗。辛苦你了,姐姐!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3
相传古代一个县官是靠花钱买的,自己是斗大的字认不了两口袋。这天审案时,一次押上同案的四个人犯,三男一女。只听惊堂木一响:“再往后!”县官叫道。犯人往后退了一步。“再往后!”犯人又退了一步。县官勃然大怒:“再往后!本官叫你为何不答!”犯人委屈地说:“回大人,小的名叫冉住俊,再退后就要出公堂了。”
四个犯人依次跪在县官面前。县官对第2个犯人说道:“你,翻斤斗!”犯人愕然,心想,大堂之上怎么叫翻斤斗呀?!他不敢违拗,只得翻了个斤斗。县官大怒:“大胆刁民,给我打10大板!”衙役照办。这时师爷小声说道:“老爷,他的'名字是叫潘斛科。”县官“啊啊”了两声后又叫那个女犯人道:“你!也是(乜氏!)”女犯人无奈,就很蹩脚地翻了个斤斗。县官又生气地打了她10大板。师爷又说:“老爷,应该是叫乜氏。”县官道:“早说嘛,啊啊!”他刚准备问第4个犯人时,师爷说道:“老爷,此犯人名叫新釜。”县官道:“哈哈,幸亏你提醒的早,我刚才差点把他叫做‘亲爹’啦!”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4
李鸿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个远房亲戚赴考,这个人不学无术,接到试卷一看,竟然一题也不会答。此时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自己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于是在试卷上写道:“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这个不学无术的亲戚竟然将“戚”写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于是在试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取)。”因此,这个亲戚还是落第了。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5
从前,有个县官写字很潦草。这天他要请客,便写了一张字条叫差役买猪舌。谁知“舌”字写得太长,分得太开,古代都是竖着写,差役误以为叫他买猪“千口”。这可忙坏了那位差役,跑遍了城里,又到四乡去购买,
好容易买到五百口猪。他一想交不了差,便向老爷求情,希望少买五百口。
县官生气地说:“我叫你买猪舌,准叫你买猪千口呢?”
差役听了,应声道:“还好还好!不过以后请老爷注意,若要买
肉,千万写得短些,不要写成买‘内人’。”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6
有个人姓卜,名不详,另一个姓冢,名不消,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
有一天,把兄冢不消对把弟卜不详说:“我俩姓名非常奇特,我的姓更加少见。你看,‘冢’字的形状像‘家’字,却少了一点;像‘蒙’字,又没有头,仿佛摘了顶带的官员一样。现在跟把弟商量商量,请你把‘卜’字腰间的一点搬到我的‘冢’字头上,让我成了‘家’,光彩光彩,不是很好吗?”
把弟回答道:“这卜的一点借给你成‘家’当然无所谓,只是你成了家以后,我不是要变成光棍了吗?”
古代错别字笑话故事 篇7
有个老人,大年初一出门访友前,先在桌上写了个“吉”字,心想图个吉利,没想到走了几家,连杯茶也没喝上。他气呼呼地回到家,再看桌上那个字。不料一气站错了地方,字看反了,便自作聪明他说:“我以为写了个‘吉’字,却原来是‘口干’二字,怪不得连杯茶没捞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