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单双号限行规则

  今日是成都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首日。如下为成都都单双号限行规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成都单双号限行规则

  今日起,成都限行区域由原来的二三环之间变成了绕城高速(不含)以内所有区域。今日上午,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今日对进入限行区域的受限车辆将被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

  半小时内3辆车被罚

  今日上午8点半,在成都市二环内的顺江路和龙舟路交叉口,一辆号牌为川AL***6的标致轿车被民警拦下。

  驾驶员徐女士表示,她家居住在二环内,今天是开车送孩子去上学。“因为娃娃的学校也在二环内,想到限行的范围是二环和三环之间,二环内并不限行,所以平时都是开车送她去上学。”徐女士说,她在被民警拦下之前,并不知道成都交警发布的限行范围从二环到三环的范围,扩大至整个绕城高速内的中心城区,包括二环内、也包括三环至绕城高速之间的区域的临时交管举措。“现在民警给我说了,我才知道。”

  随后,民警对徐女士进行了教育,并作出了记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在今天早上的早高峰时段,同徐女士有相同情况的驾驶员还不少,他们表示在二环内住家和上班,也就习惯了在限号当天驾车外出。据统计,在顺江路与龙舟路口,半小时内共有3名驾驶员因违反尾号限行规定被民警进行处罚。

  提醒 限行区域扩大市民请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在此次临时交通管制期间,全天禁止散装材料运输车、渣土运输车、建筑垃圾运输车、大型有机溶剂槽车和‘黄标车’在绕城高速(不含)以内区域道路通行。工作日的早上7点半至晚上8点,在绕城高速公路(不含)以内区域道路,实行汽车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尾号限行。”成都交警三分局民警李明昭提醒各位驾驶员,“若当日尾号限行的车辆进入绕城高速(不含)以内的区域,将因违反禁令标志被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

  加开公交与地铁保障出行

  为了保障成都市民出行方便,18日,成都市交委发布信息,预警期间临时加开 2201班次公交车、临时增开51列地铁,保障市民们便捷出行。

  A临时限行  限行范围:

  从二到三环扩大至绕城高速内城区

  成都市交管局发布公告称,临时交管措施从12月19日零时起执行,直至预警结束次日零时止。

  在此期间,全天禁止散装材料运输车、渣土运输车、建筑垃圾运输车、大型有机溶剂槽车和“黄标车”在绕城高速(不含)以内区域道路通行。

  在工作日的7:30至20:00,在绕城高速公路(不含)以内区域道路,实行汽车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尾号限行。

  持《成都市货运汽车城区道路行驶证》的货运车辆除外,但不得从事散装材料、渣土、建筑垃圾和有机溶剂的运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临时交管措施,将机动车尾号限行范围从原来的二到三环,扩大至整个绕城高速内的城区。

  交警释疑:不按单双号限行  消防救护车等不受限制

  成都交警解释,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二级)后,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不是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仍是工作日的星期一限尾号“1”和“6”,星期二限尾号“2”和“7”;星期三限尾号“3”和“8”;星期四限尾号“4”和“9”;星期五限尾号“5”和“0”。

  但是,包括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和工程救险车、电动汽车、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车、校车等特殊车辆,不受禁行及限行措施。

  限行时间,依然为工作日(星期一至星期五)的7:30至20: 00。限行车辆,是指除通告中不受限行的车辆外,所有“川A”及外地籍号牌汽车。

  B保障出行  加开2201班次公交

  18日晚,记者从成都市交委了解到,为保证大家正常出行,预警期间将增加投放公交车434台,加开2201班次公交车。

  据悉,目前成都市公交集团中心城区线路数442条,工作日计划班次3.83万班次。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期间,将对线路的车辆及班次投放进行增加。

  其中,车辆投放增加434台,较原计划配车数增加5.7%;班次增加2201班,较原计划班次增加5.7%。

  在早晚高峰期,增加1201班,其中237条重点线路班次增加11%。

  增开51列地铁

  在地铁方面,成都地铁公司已于2016年12月5日起,对线网1、2、3、4号线列车运行图进行了调整,线网图定开行列车较调整前增开列车685列。

  其中,1号线工作日、休息日均增开列车90列;2号线工作日增开列车91列,休息日增开列车68列;3号线工作日增开列车54列,休息日增开列车90列;4号线工作日增开列车72列,休息日增开列车130列。

  从19日起,将在现有已增开列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线网运力,计划1号线工作日增开列车12列;2号线工作日增开列车16列;3号线休息日增开列车15列;4号线工作日增开列车8列。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