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1
本书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意义,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以及由受精卵开始到青年初期(高中生阶段)各年龄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所有内容,特别介绍了个体发展过程中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做好预防的有效措施。
本书适合作为师范类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供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中小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阅读。
《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 者: 刘梅 刘梅、国云玲、赵楠、王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11
ISBN:9787302239598
丛 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作者简介
刘 梅 1965年1月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20xx年获辽宁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沈阳大学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沈阳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学联盟特聘心理专家, 《沈阳晚报》特聘心理专家,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EAP工作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矫正技术、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
儿童发展心理学2
皮亚杰强调顺应生物自身的脑力发展水平,鼓励顺势而上,教育者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启蒙,他相信孩子在脑部神经系统发展日益成熟的同时,孩子能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发现那些“普遍的真理”。莱布尼茨和牛顿都是微积分的创立者,除此之外,大多数第二个发现者都被忽略掉了。关于造纸,各个大陆在过去彼此割裂的时代都发明了纸,但是很快教科书下了比较的结论,中国的造纸水平最高。我们一般只认可最早的,最好的,最经济的。所以即使现在的教育者在谈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是在堆积素材,让普遍的真理看起来穿了一件衣服,等孩子兴高采烈的去发现马甲。不可知论者恐怕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支持者。维果斯基作为苏联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家,强调我们发展的高度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先于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先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谈的上发展。也就是说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有可能发现望远镜是近视镜片的叠加,但是即使有了三角几何方面的知识,也未必能发现勾股定理。最后,我想问,撇开那些高深的定理,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容忍自己的孩子以“幸运的发现者”来进行探索和发展。大多数的教育乃是功利性质的,强调实用性,我们从灌输到引导已经是进步,但最终也绝对无法容忍孩子再造一个世界。我相信皮亚杰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智力高度可能发现一些共同的真相,殊途同归。但是用我妈的话来说,徒弟都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维果斯基的观点更加贴合实际。其中基础性的概念,我们会最终把基础性概念简化成信息的雪片来保存,忘记曾经是怎样收集到他们的,所以会惊讶小孩子为什么这么愚蠢……我们已经忘记了过去我们是如何掌握它的。就好像代际之间,常常经历过一些同样的事儿,但是在一轮一轮的蜕变之后,留下的只有几个普普通通的道理,而只依靠几个经典的句子不足以支撑起我们整个生活的信仰,仍然需要去实践去内化一些感受,为什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总是很多隔阂,也正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曾经的自己,而很多年轻人又去张扬的姿态去招呼未来的自己。所以断言未来和否定过去都成了一场无休无止的纷争。
关于一个记忆的多维度的理解会出现在生命中的各个角落,引起不同的共鸣。可以称之为3d记忆。又比如成年之后再去读这类研究儿童的文章,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点,这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皮亚杰认为智力发展差不多在15、16岁就已经定型,在这之后只是不断的客观化的过程,从围绕自我,到逐渐接纳客观世界的多维度的发展规律,所以说我们始终都在成长,都在更加贴近现实。智力最初的发展只是单向的维度,比如从高度来比较,之后发展到面积的比较,再发展到体积的比较。成年时候,我们需要做的还是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全面的解决问题。但是这样看起来更像是情商的发展,实事上仍可以理解为智力的进步。很多人成年之后严肃性阅读量会骤减,这并不是坏事,教科书可以丢弃,投身生活的大舞台可能是最好的出路,因为现实生活可以使人认识到更多的维度。实事上,书本和知识的更替,需要自我的供给了,也就是自我选择。如果不选择,就越会发现它们教条的很,死板的很。所以你会错怪书本充斥着不灵活和假象。还有很多很多的书躺在哪里,只不过无人问津。我欣赏维果斯基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说对于陌生的领域,我们仍会沿用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从感性到理性,而不尽是像皮亚杰所说的,完全内生化的思考。尽管我们更多的通过语言这种工具区构建知识的内涵,但是本质上,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具象化的内容、丰富的例子来作为入门。
图片还是书上的图片,只是换了个展示位置。既然那样还不如直接看书上的。我觉得既然准备了ppt就改多一点补充性的内容,尤其在图片上。可能我这个落后地区来的人已经习惯了吧。看其他同学的博文,每个人都在认真自己的认真,感受自己的感受,要评论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真实。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切实感受,给我印象深的是周俊艳同学,她的感想我觉得太细致了,学习就该有她那样的态度才好。我得向她学习···实验课呢,是提交以及对视频的再剪辑。那天有点匆忙,因为出了点小状况,因为我忘记把素材带过去,又回宿舍取了一回,但是还是有一些东西不能用了,只能用学校机子上的一点东西,很遗憾,成品不咋样。也怪我们之前没把作品发布,我当初想的是让姐妹们一起再商量商量在发布,但结果····唉····
儿童发展心理学3
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儿童健康教育中,偏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儿童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儿童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儿童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分析
儿童心理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儿童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儿童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儿童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儿童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儿童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儿童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儿童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儿童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儿童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儿童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儿童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儿童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儿童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儿童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儿童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儿童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儿童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儿童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儿童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儿童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儿童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儿童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儿童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儿童园中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儿童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儿童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儿童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儿童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儿童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儿童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儿童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儿童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儿童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儿童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儿童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儿童园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儿童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儿童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儿童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儿童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儿童。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儿童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儿童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儿童发展心理学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变革。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xx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5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基础心理学书系中的一本著作。该书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实践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文字阐述了儿童发展的概念和原理,并提出了培养,发展儿童有关能力,技能的要求。
《儿童发展心理学》既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中给学生开的心理学课中一门主要的课。儿童发展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并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对于教育心理学来说,它既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规律、概括理论、原理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要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原则、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因此,本书非常重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研究。作者在全书的结构体系上按照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人的从受精卵到青少年时期的发育历程,把全书分为六编:第一编总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以及各主要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点;第二编为产前期和新生儿的发展;第三篇为婴儿和学步儿的发展;第四编为童年早期儿童的发展;第五编童年中期儿童的发展;最后一编为青少年的发展,包括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认知,情绪,个性发展以及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全书在基本理论上结合了许多当代科学发展的新观念及其它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这在更大程度地提高了读者的理论思维高度和思维空间。本书中也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发展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实质上就是在总结前人的思想观点和融入最新的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以及他们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通过在医疗实践中的发现,第一次强调了早年经历对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性,并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基础。他的理论高度重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早年的儿童经历对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告诉我们,父母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极其之大的,从我们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肩负起对孩子未来人生的责任。但他过于强调了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而广受批评。而后,埃里克森继承并开拓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把人的一生发展分为8个心理社会阶段,既:1 信赖感对不信赖感。(对于父母温暖负责的照顾,婴儿会形成一种依赖感。) 2自主感对羞愧感。(父母耐心的辅导可以促进儿童形成自主感。) 3独立感对内疚感。(父母适当的要求可以让儿童形成独立感。) 4事业感对自卑感。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感。6亲密感和孤独感。7贡献感对无作为感。8自我健康感对绝望感。埃里克森第一次全景式地勾勒出了毕生发展的图景。他认为“随着个体的发展,社会都会对个体提出新的要求,使个体产生心理冲突。因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任务和矛盾。因此,每一阶段任务的完成和任务的解决都有助于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过程,只有我们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要求,我们才可以说得上是很好地自我发展了。而班杜拉则提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模仿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一方面儿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将自己和别人相对照,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另一方面从他自身行为结果的反馈信息中认识自己行为的价值,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难发现,班杜拉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班杜拉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而儿童最早接触的榜样就是父母,也就是说班杜拉间接强调了父母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强调儿童早年经历对儿童以后人生的影响。总的来说,两者强调的实质差不多。著名的儿童发展研究者--皮亚杰认为探索世界是儿童的本性,因此应该鼓励儿童积极地与周围的事物打交道,让儿童独立,主观地去发现。他的理论是在观察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他的理论偏重于先天和遗传因数,不够重视教育和文化因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机能都是两次登台的,都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起初是社会方面,后来才是心理方面;起初是人们之间的属于心际的范畴,后来才是儿童内部的属于心内范畴。维果茨基还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作了明确的论述。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指标。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二,概括——抽象机能的形成与发展。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并重新组合,形成高级心理结构。四,各种心理机能越来越个性化,既越来越带有个人的特点。从第一个指标向第四个指标前进的过程就是儿童各种机能不断发展的过程。他的理论在今日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水平。
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后,我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受多方面因数影响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该尽力做到第一任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世界,主动配合他们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要求和规范孩子是不够的,父母还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试问只是满口教条,只会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的父母谁不反感?父母在孩子面前唠叨一百遍不要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也比不上父母自己亲身示范一遍来得有效,也就是父母应起到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因此,为人父母应时刻铭记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教师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维果茨基的观点来看,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且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儿童发展,成为儿童发展的源泉。
同时,作为教师,我觉得尊重不同个性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样重要。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唤醒孩子内心的真善美和鼓舞孩子向着个体的多样性发展。《教育的革命》中有一句话说,教育就是这样解放人,使人成为自己,使人成为主人。教育的作用是解放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要解放学生的思想,那么得首先解放教师的思想。然而,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应试教育和思想不解放的教师的压迫下沦为了分数的奴隶而不是成为他们自己。想想如果教师仅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这样不仅会过早地抹杀了孩子的天真无邪,而且还间接地把孩子卷入到功利主义中去。目前的教育现状就是在这种教育制度之下恶性循环着。
曾经看到一段话,“儿童的身心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一个儿童与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中,一方面,青少年各方面的机能还未成熟;另一方面,他们内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人的概念,他们渴望人格独立,希望父母不再拿自己当成小孩看待。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青少年很容易与父母、老师产生矛盾冲突。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层出不穷,其实究其根本就是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矛盾中得不到支持和理解,从而导致此类悲剧发生。因此,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即将成为小学或中学教师的我们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儿童,青少年发展各个时期的心理活动,从而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辅佐他们健康成长,让这些祖国的花儿朵朵开得灿烂无比。
《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厚厚的书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看,自己个人也收获了不少关于儿童发展的有关知识。最后觉得这本书很有条理,有逻辑地向我们全方面展现了儿童成长历程的点点滴滴。对于有可能接触到儿童的群体来说,我觉得这是一本必看不可的书,因为这本书帮助我们打开儿童的奥秘,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走进儿童的世界,与他们一起健康成长。
儿童发展心理学6
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感受颇深,对以前一些不太明白的问题,突然间有了新的感悟。阅读完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这是一本教科书,回顾了在师范里面学到的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过上师范时的学习大都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提升到实用的层面。工作十余年后,重读《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才发现,很多理论,很容易同自己的工作一一结合起来。
在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知道了在他们的幼儿年龄段就是好学、好问的。他们的求知欲较强,所以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就会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因此,对于处在这个生长时期的孩子来说好学、好问是他们的年龄特征。而做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就要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而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
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发展是紧密的,完整的,通过了解儿童学习的规律,在我的语文写字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好。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级教师,我一直以为教会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 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们老师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小学门槛的孩子来说,能够像大人那样快速而流畅地书写,是他们非常向往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课业负担并不是太重,这时老师不妨多花些时间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先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巩固。由于是初学阶段,老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每次练习的量不宜过大,还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教师评价的侧重点要着眼于书写质量,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会因为时间仓促和任务过重而产生压迫感,自然就会心平气和地写好每个字。随着学生书写次数的增多,练习的新鲜感一旦退去,势必会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老师就有必要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书写才能,确保学习热情不减。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书写“擂台赛”,评选班级书写“小能人”,将他们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里,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书写大赛和书法考级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孩子们的书写才能,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样一来,原本表现突出的孩子越发自信,练习的积极性也就更加深入持久,其他同学也会心生羡慕、见贤思齐。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在书写教学中,并不是单纯的学生在写,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彻底身体力行地在学生面前做好一个写好字的榜样。有人说,一个书写不好的教师,他的学生书写水平也可想而知。于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就 显得特别重要。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必然会催生学生练习书
写的热情。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示范活动的显着性和复杂性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成功的行为模式较之失败的行为模式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学生书写的指导老师,首先应该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他的书写能力以及示范的艺术性往往会影响学生们的练习水平,他的练习经历和轶事都可能被学生们注意,进而会影响学生写字训练的快慢。
《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实践,去研究,去验证。
儿童发展心理学7
摘要:
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也是关乎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儿童为研究目标,首先分析了影响儿童孤独感的因素,然后综述了国内外的关于同伴关系和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儿童孤独感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儿童孤独感;同伴关系
对每一个儿童青少年来说,同伴关系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也将产生关键性的影响。社会发展心理学中认为,孤独感是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在某些重要的特征方面存在缺失的时候,主体所体验到的不适感觉。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且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虽然说一定的孤独感可以培养儿童 独立性的人格,但是长期的孤独感就会导致其巨大的痛苦,随后会在其心里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导致难以融入社会,自尊心受损。当前国内对发展心理学中的孤独感研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一般是针对青年和老年来进行的,本文从儿童角度,分析影响儿童孤独感轻重的个体和外部因素,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孤独感的现状情况,并提出了简单的降低儿童孤独感的建议措施。
1影响儿童孤独感的因素
一般说来,影响儿童孤独感并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个方面的因素交叉起影响作用,这其中不仅只是儿童本身的问题,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
1.1个体因素: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显示,关乎儿童本身的主观的社会交往自我感知可以更加容易而科学地预测自身的孤独感。不同的社交自我知觉,会产生不同的孤独感,相比较于社会自我知觉积极的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一般的儿童具有比较高的孤独感。这就说明了自我认知对于孤独感的形成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中间的媒介就是社交自我认知,通过这个媒介,社会喜好和友谊质量等都可能会和孤独感有联系。和社交自我认知这一中介不同的,同伴关系在影响儿童孤独感的行为因素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同伴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对外界敏感、问题多的儿童往往因为难以建立融洽的关系而受到冷落,并最终导致孤独感的产生,而内部问题比较多的儿童又会过多的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难以融入群体,难以产生孤独感。
1.2环境因素:
儿童的成长是否健康基本上取决于他在生活中相互交往和产生联系的人和事,其所处的环境,对孤独感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环境的最基础因素,具体可以分为家庭功能、类型和父母的培养方法。家庭功能是对于一个家庭的总体综合性评价,如果儿童缺乏和家庭成员之间必要的交流,或者生活在一个比较混乱的家庭管理环境中的话,很有可能滋生儿童的孤独感。比如离婚家庭的孩子,会在和同伴进行交往的时候产生自卑感,导致孤独感大量滋生。父母的教育培养模式同样也影响着儿童孤独感的产生,是否宽容和颜悦色,是否惩罚严厉苛刻,是否不管不问冷淡,是否过度保护宠溺,都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阻碍作用。而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同伴关系的作用不是父母可以代替的,必要的同伴关系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孤独感。社交地位和问题行为是两个显著的环境因素,社会地位高的话,孤独感就会减弱,而如同儿童的问题被拒绝或者忽视,就极有可能产生孤独感。而当儿童入学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孤独感,亲密的师生关系很显然要好于冰冷的师生关系。另外适当表扬可以减轻孤独感,使孤独感的孩子也更加乐意和老师进行交流,打开心扉。
2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孤独感研究
2.1研究方法和工具: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一般都需要做社会调查,深入小学,进行问卷调查,而研究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1984年asher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儿童的孤独量表。包含16个孤独项目和8个和个人爱好有关系的插入项目。(2)1982年harter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PCSC)。(3)友谊质量问卷,其中包含40个孤独项目,不过一般在研究的时候都会对项目进行取舍。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孤独感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所以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2.2研究结果综述:纵观国内外的儿童孤独感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结果之间虽然有微小区别,但是却殊途同归,结果在整体上还是彼此相近的。
(1)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对孤独量表中的16个项目进行问卷打分,一般说来分数和孤独感的高低是成正相关性的。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根据标准化结果把儿童分成三种类型:严重孤独、一般孤独、低孤独。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偏高,孤独感在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其中低孤独感类型的儿童约有15%左右,一般孤独的儿童则占到了70%左右的比例,而严重儿童的比例也有15%左右。
(2)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纪差异通过采取独立样本,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果可知,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儿童,其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3)友谊质量分布规律一般从《友谊质量问卷》的40个项目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评价和最好朋友之间友谊的质量情况。通常包括肯定、亲密、帮助、交流、解决冲突和背叛等几个维度,按照对儿童有积极性影响的方向进行打分统计,分数越高说明儿童的友谊质量越好。当然,对友谊质量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之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也是必要的。同样采取独立样本,分析差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亲密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儿童群体中,差异性较大,相比男生来说,女生通常表现出更高的亲密程度。从总体来看,除了友谊程度 这个维度,女生要高于男生之外,其他的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儿童群体中孤独感是普遍存在着。从前面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降低儿童孤独感的方法。对儿童个体来说,要试着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发展乐观开朗的心灵,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及时交流,有什么困难不要憋在心里,要敞开心扉,迎接成长。对外部环境来说,老师、家长与同学和儿童的关系处理都会影响其孤独感的产生和发展。家庭一定要和睦,家庭管理要正常,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要合理,不能太严格,也不能太宠溺。比如离婚家庭中父母在离婚初期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作为老师,当然也必须尽好责任,为儿童积极健康和谐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发展心理学8
一.问题的具体表示
桐桐是班最调皮的小朋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娇小的身段但是伸手敏捷,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猴子。下课总是要欺负小朋友,上课总是要捣乱,都特别恐惧他接下来他表示令我感到更失望!
观察一:早上进班级时,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会 “ 咚咚咚 ” 边踢门边喊 “ 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和午睡室之间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桐桐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当老师走近他时,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桐桐的课堂纪律较差,下面讲个没完没了老师一批评他还要骂老师,整个课堂乱糟糟的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故意乱说,有时举手举的很高,站起来直接说 “ 不会 ”
案例四:小朋友带来了巧克力饼干,饼干盒里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金属圆筒,吃完饼干后把圆筒放入了书包,可是进行过户外游戏后,圆筒却不翼而飞了当我问起圆筒跑到谁的书包里去了千万抓好啊,要不然,圆筒还会往外跑的见桐桐小朋友神色有异,原来圆筒被桐桐拿去了
二.家庭环境
孩子最早接触的家庭,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行为品质,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但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父母晚辈的过多维护和百般溺爱,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时的关爱时,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这样的孩子,群体中与他人相处时往往只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表示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以下是父母的一些教养方法:
1 祖辈的溺爱:爷爷奶奶凡事顺着他因为他爱闹,受不了只能息事宁人由着他另外祖辈怕心爱的孙子在外面受欺负,所以经常教孩子一些自卫的行为方式。
2 父辈的疏忽:父母都是双职工,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对这爷爷奶奶不肯带的孩子,也是用比较直接野蛮的方式来教育他也一直用 “ 坏脾气 ” 不听话 ” 等字眼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提出的都是要求,都是不许、应该,不能 ” 少有称赞鼓励的话语。桐桐来到幼儿园时,由于他王道专横,小朋友们原来对他热情已经淡了慢慢的开始敬而远之,也感到这个新集体也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样不爱他爱管他对他发号施令了于是为了自己做错事逃避老师的惩办,从而特别爱欺负别的小朋友。
三 . 分析问题:
深究孩子出现上述行为的原因,认为有以下三点:
1. 孩子年龄小,他人的东西不能拿 ” 概念尚未形成。
2.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手不释卷。加上孩子们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 “ 自己的和 “ 他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据为己有。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案例四就是这种情况。包装精美的金属圆筒十分好玩,小朋友特别喜欢,因此便把它放入自己的书包里,并没有任何别的复杂动机。就和他讲道理:桐桐,小朋友丢了东西多着急呀 ! 圆筒是他人的要是喜欢,就让妈妈去买,好吗 ? 要是喜欢的东西也丢了不是也着急呀 ? 帮他把圆筒送回家吧。通过一番讲道理,孩子也逐渐明白了他人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并把圆筒送还了回去。
3. 孩子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好拿别人的这种情况应引起我重视,同时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十分重要。
4. 家长迁就、娇惯孩子,使孩子任性自私不合作,对别人的东西想要就要、想拿就拿
四.采取的辅导与措施
1. 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层次、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素质高、明事理的家长,可以开门见山地说,并一起讨论处理办法;对文化层次低、态度强直的家长,可以委婉地讲明事情,并以商量的口气征求他意见。
针对孩子上课捣乱的情况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每当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和做游戏的时候,桐桐就会大胆的说这说那的有时还会说一些搞笑的言语,弄的所有的小朋友都哄堂大笑。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叫桐桐做小老师,奖励他小贴花,一个劲的褒扬他经历了这一切,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差别,不同的需求,构成了多样、互补的人群。也许在潜意识中,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厌烦的过多的训斥、批评,使孩子的许多不良表现和问题行为在严令禁止中暂时隐藏了起来,而一旦到特定的场所,遇到特定的因素,迸发就难以避免。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桐桐有自己的主见,需要你信任和肯定,当你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数落他内心就充满了愤慨,也许是不服气,又或许是发泄,采用一种偏激的行为表示进去。
五.效果
两个多月来,桐桐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
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当我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世界其实绚丽多彩,充溢了童真,寄予着期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要静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多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内心需求,多一些耐心,少一点急噪;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慢慢去读懂孩子这本书。用爱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尊重架起沟通理解的桥梁。只要你用爱心和真诚对待每一位孩子,同样会回馈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