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学习步骤
太极拳学习步骤
对于现在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能否有一套方便、快捷、易学且见效快的健身养生技能显得尤其重要,太极拳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的首选。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太极拳学习步骤,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多数的太极拳爱好者都听说过太极前辈的神乎其技的传说,可是一旦学习起来又觉得不得其门而入。很多老拳师固守传统教法,却也在感慨:“认真教,把人都教跑了”,我们听很多老师这样说过。绝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都是为了健康而来,极少有期望学成绝世高手的,以此为基础的太极拳教学就不应像过去的老拳师教徒弟、传功夫那样教了。当然要追功夫的另当别论。
下面简要说明一下训练步骤和各种功法的意义以及相互关系。
一、无极桩和太极桩
我们的教学体系,在学习套路之前,首先要让学员了解自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舒服。通过无极桩和太极桩的训练,明确肢体、内脏、心理三方面压力最小的感觉,逐步将这种感觉形成行为方式,从而掌握人体静态时真正舒服的状态。实践中经过3天以上的训练,很多学员会出现睡眠香甜、身体有力、疼痛缓解、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等等良好现象。从训练角度讲,这是学习主动休息的方法,头脑清净、核心力量增强、平衡能力提高、初步学会控制情绪。
站桩训练虽然好,但是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因此我们要求学员每次站桩时间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二、摸鱼桩
站桩是舒服的,如何把这种舒服带入到运动状态呢,我们用摸鱼桩来训练。摸鱼桩分三级,第一级前后摸鱼,第二级转动摸鱼,第三级摔鱼发力。
简单地讲,第一、二级摸鱼桩就是从太极桩一厘米前后运动开始,逐步放大到前后步的动态桩,在摸鱼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停下来做站桩体会。第三级是专门的发力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训练在第一级摸鱼桩时要让学员明白整劲上手。我们自己在学拳时为得到这个整劲,都花了至少四年以上的时间,不是师傅不教,不是我们不学,也不是我们太笨,而是传统教学方法问题。在实践中,我们的学员可以在一到两天内掌握整劲,省去了大量自己摸索的时间,为快速找到太极之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易筋拔骨功
经过前面的训练,学员会体会到关节运动范围的限制和身体运动能力的限制,易筋拔骨功是增加相关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除了增加关节运动范围和身体运动能力,还可以在肢体中体会到强烈的“气感”,这种感觉对我们调节运动量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听闻有老前辈说过,练太极拳两、三月如无浑身酸痛之感,速换明师。经过桩功和易筋拔骨功的训练,相信你对老前辈所言必定会心一笑。
四、太极行步功
太极行步功,吸收、借鉴了杨式太极拳大架,汪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少侯小架中关于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将它与徒步行走结合到一起,用太极的理念来指导行走,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出现错误姿势的机会,保护了关节。另一方面,我们也借鉴了佛教禅宗中的行香方法。
太极行步功,是把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引入到徒步行走中,同时也在行走中体会太极拳的要领。保持立身中正,虚灵顶劲,关节放松,贴地而行,避免重心砸地,冲击膝关节。目光远视,心意放开,内脏放松,极好地使身心得到锻炼。
五、太极拳套路
站桩、摸鱼、易筋拔骨、太极行步功后获得的能力如何更好的运用呢,这就需要太极拳套路训练了。可以说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摸鱼桩动作的变形。
我们推广的汪传杨式老六路,由陈田良老师传授。这套拳与流行的杨式大架子相比,形式有区别而实质一致,这套架子去掉了实腿拧转改为直接上步,避免了技术不到位而造成的膝盖损伤,同时将内气运转在拳架中表现出来,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不在身边时训练的需要。
套路训练不仅仅是体会复杂运动状态时身体和心灵的放松,而且有疏通全身经络、血脉的作用,为以后能够进一步进行身体内部修炼打下基础。
六、揉(推)手训练
揉(推)手包括单推、双推、定步、活步、大捋、乱采花等。
揉(推)手训练是检验自己训练缺陷的手段,而不是用来比武较技,很多爱好者都陷入了这个误区,实在可惜,浪费了大量时间。
揉(推)手是检验拳架运动正确与否,情绪控制能力如何,以及身体触觉灵敏度的重要手段。前面的训练都是自己的训练,推手是在压力下的运动。在压力下我们的运动会有怎样的变形?我们的情绪会有怎样的改变?不实际经历过是不会知道的。所以我们总是强调,太极拳是修身的'工具。如果在这种压力下我们还是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那么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压力我们的承载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六、散手训练
揉(推)手是和平的训练,而散手是最接近实战生死相搏的训练。人只有在最危险的情况下才会展示最真实的自己,散手极好地给我们强化了危机处理能力。在生活中真正经常发生的伤害是语言,我们内心是否足够强大才是我们能否正确处理矛盾的依据。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守中的道理,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退让的,什么是不可以退让的,退让时怎样以小的退步换来大的进步,那么我们的生活必定如鱼得水,工作、家人、朋友、同事各种关系都能够处理得当。
七、内功训练
其实内功训练早在无极桩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东方古老的智慧。我们前面对身体、思想的各种训练,都为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应用这种智慧打下了良好基础。内功训练是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可以说进入了哲学范畴,绝非是几种内劲运用技巧可以涵盖的。
多说无益,功夫只有实际体会才有所得。张三丰真人说:“下手速修犹太迟”,可为鞭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