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7篇
你知道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吗?接触到故事时不要仅仅只是了解一下哦,还要学习先进背后的时代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7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1)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2)
鲁国有父子两人打官司,季康子说:“杀掉他们。”孔子说:“不可杀。民众不知道儿子状告父亲不是好事,已经很久很久了,这是上级官员的过错啊。如果上级官员有道义,那么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有了。”季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本,现在杀掉一人而惩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吗?”
孔子说:“不先用孝道来教化就采用杀戮的方式,这是暴虐地杀害无辜。三军打了败仗,不可因此而杀掉军兵;诉讼之事处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罚进行惩罚。上级官员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从善政,那么,百姓就会顺风而从。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顺从善道,然后再设置刑罚来加以惩治,那么,百姓就能知罪了。几尺高的墙,百姓不能越过;几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儿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顶。这是因为循序渐进。如今的情况是,仁义已经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会不违背仁义呢?《诗经》中说:‘使民不会迷心性。’当初,君子引导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严暴戾之法,设置了刑罚却可以不使用。”于是,状告父亲的儿子听说了此话之后,就请求放弃状告了。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3)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4)
打开历史的相册,各种历史己物和社会风貌图片映进眼帘他们或眉清目秀,或家世显赫,只有他,点纲丑恶,身世哀惨,却发明没一番他人无奈企及的地地。
一弛马蹄状的脸庞,斜嘴歪鼻,朱元璋的面貌令我印象深入,可就是这样的他,引导着农夫起义军最后建破了大明王朝。
墨元璋野庭清苦从小给地主抬牛羊,他17岁的时候,由于大旱取瘟疫,他的父母与大哥都逝世了,他只恶还俗到一座寺庙该跟尚。元终农夫伏义暴发后,这座寺庙被战火销毁,他就前去投靠讫义军。朱元璋老谋深算,息战英勇,多少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带领步队出生入死,树立了亮晨。朱元璋便位后,不置松,采用了一系列办法,即便这些措施皆是替了增强中心集权,坚固封修统乱,然而他在顺境之中不废弃、奋发尽力的精力仍是值得咱们教习的。
我们还是普一般通的学生,没有朱元璋的悲惨身世,也不能像他一样干一个社会上的领导者。但是,我们生涯中还是有一些挫折的,尔们应当准确面对挫折,向艰苦发动挑衅,不达目标誓不罢戚,把后退途径上的绊足石变成垫脚石。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插之志。”历史相册中的人物都或多或多地阅历功挫折,可就是他们面对挫折从容的立场,使他们攀上一个个顶峰。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诸雄争霸。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最崇拜的人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戏台上扮演,都有过他的出现,他就是人人称为“奸雄”的'曹操。曹操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围棋都非常精通。他文武兼备,能这么出类拔萃,还归功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其好学程度可见一斑。
曹操集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他的诗时而豪迈:“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时而散发着一丝丝的忧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时而流露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更是一个视“才”如命的人,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年月,他唯才不求,但凡有学之士前来投靠,他会放下架子,不计前嫌,委以重任。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要找到“千里马”,自己就必须做一个好“伯乐”。任人唯贤,历史上又有几位统领、帝王能做到?
我喜欢曹操,不仅因为他博学多才,更因为他珍视人才。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被人们归为“奸雄”之列,实在不公。我们看人还是要多看看他的优点,至于其它,还是留给历史去评说吧。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学海无涯苦”,只有“苦作舟”,才能“更上一层楼”!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给世人留下的就是这个狂傲的身影,没有人相信,一个醉步摇晃,满口酒气的人,会是盛唐时期集大成的“诗仙”;没有人相信,一个口出狂言,肆无忌惮的人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一身素衣,一坛佳酿,锦绣文章,就是你——李白。
虽说“行路难”,李白却一直在走,坚定地走,乐观地走。以平民之身受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一生路上的磨难太多太多,但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磨去,却无半点磨损和玷污。
李白“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对那些靠旁门左道而获得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不愿阿谀奉承,不屑与俗浮沉。
李白不畏挫折,蔑视权贵,是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个东西在支撑着他,这就是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因此,李白从不迷茫,从不动摇,使他的整个人生完整。
像李白一样蔑视人生的苦难,像李白一样坚守心灵的净土,像李白一样执着自己的追求,我就一定能释放人性,拥抱最美的人生。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篇7)
曹操命刘备伐袁术,刘备临行时为由谁留守徐州拿不定主意。这时,张飞请求留守徐州。刘备却说:你一是爱喝酒、耍威风、鞭打士兵,二是办事草率不听人劝。让你留守,放心不下。
张飞愿改过并再三请求,刘备答应张飞,并派陈登协助。一日,张飞请留守各将赴宴,说:我大哥临走时不让我喝酒,怕酒后误事,今天请你们来一醉方休,从明天起全都戒酒,帮我守好城池。
说罢便轮番敬酒,当二次到曹豹面前劝酒时,遭曹豹拒绝。这时张飞已醉,命鞭打曹豹五十鞭。散席后,曹豹怀恨在心,便连夜派人送信给吕布,让他今夜乘张飞大醉偷袭徐州。
吕布当夜领五百轻骑取得徐州。呐喊声震醒张飞,知徐州已失,顾不得刘备的家眷,边战边逃。后张飞见到刘备,悔恨万分,欲抽剑自刎,被刘备死死拦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