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案例与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案例与反思
做好教学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案例与反思,希望能帮助到您!
活动设计背景
我一直认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的培养上。因此,我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就是我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新主题。在一次区域游戏中许多幼儿兴趣都集中在“吹泡泡”角,幼儿你一言我一句的说“为什么泡泡有的会飞、有的好破、有大有小……”等等,由于幼儿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2.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材料的工具吹泡泡,探索不同材料的工具能不能吹出泡泡来。
3.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快乐,喜爱科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音乐、泡泡液每组一份,吹泡泡的各种材料(吸管、拍子、牙刷、小漏勺、雪花片和塑料玩具、木棒)若干,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鱼吐泡泡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内容。
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有小鱼在水里游;小鱼在吹泡泡;还有好多水草……
师: 小朋友喜欢这些小鱼吗?喜欢他们吹的泡泡吗?
幼: 喜欢
师: 小朋友知道小鱼是怎样吹出泡泡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学学小鱼吹泡泡吧!
(教师初次教幼儿吹泡泡的方法,用嘴吐气,老师示范并用手对着嘴感觉空气的存在,用嘴可以吹出气来的。教师吐气让幼儿用手感觉;教师再用手感觉幼儿的吐气,师、幼和幼儿之间相互练习。)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我们一起再来吹吹泡泡(教师和幼儿一起体验,使幼儿加深吹泡泡方法的印象)。
二、教师出示吸管,结合小鱼吐气的方法使用吸管吹泡泡做游戏
1.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吸管
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能吹出泡泡来吗?
幼:喝水……
师:让老师来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它吹出泡泡来。(教师示范,用吸管轻轻蘸泡泡液,用嘴吐气。)
师:谁想来试一下?(激发幼儿兴趣,请幼儿做示范,并提出要求)
小结:说说你是怎样吹出泡泡来的?(师引导幼儿表述,加深幼儿对吹泡泡要领的印象)
2.游戏:分组练习用吸管吹泡泡,教师提出要求
要求:第一,保护好泡泡液,不对着小朋友的脸和身体吹泡泡;
第二,吹出泡泡的小朋友将吸管放回原处,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谁最能干。
三、结合多种工具材料,探索不同材料的工具能不能吹出泡泡来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象吹泡泡的其他方法
师:小朋友们以前是怎么吹泡泡呢?用什么吹的呢?
幼:泡泡液、吸管……
2.出示各种工具,让幼儿认知(拍子、小漏勺、牙刷、筷子、雪花片等玩具)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工具,让大家来看看,认识认识吧。
3.游戏:幼儿运用工具,尝试吹泡泡,探索各种工具能否吹出泡泡
师:你们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用它们吃过泡泡吗?让我们试一试吧!(幼儿探索,老师引导,共同协作与游戏)
4.教师出示记录卡,让幼儿做记录,并总结自己的探索结果
第一,教师做一次用吸管吹泡泡的探索结果,幼儿模仿(记录能吹出泡泡的工具,在对应工具的图案下画上泡泡)
第二,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第三,小结,与幼儿共同分享探索结果
四、游戏:师幼共同吹泡泡,体验吹泡泡的快乐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的事物应该更加突出能不能吹出泡泡,所以在准备的工具材料方面,能吹出泡泡的工具比不能吹出泡泡的工具要多一些,所以探索的过程的层次不是很明显;
2.常规方面,我的要求不是很明确,幼儿有的行为表现比较突出;
3.活动设计方面,在每个环节的过度上应当更加紧凑,一些地方的欠缺会影响整个过程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