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古诗山中送别唐王维【34句精选】
1、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2、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1、送别:《万首唐人绝句》、《唐诗正音》、《唐诗品汇》俱作“山中送别”,《名贤诗》作“送友”。2、罢:完了,完毕。3、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掩:关闭,合上。柴扉:用树枝扎成的门,扉,门扇。4、明年:明顾起经奇字斋刻本《类笺唐王右丞集》,凌濛初刊本《王右丞集》,顾可久注《王维诗集》,《唐诗品汇》俱作“年年”。5、王孙:泛指贵族子弟,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归:返回,回来。【韵脚】本诗韵脚是平水韵上平五微部。扉,归押ēi韵。【译文】在深山中刚刚送走了好友,夕阳西下时也关上了柴门。春天的青草明年会再长绿,我的好友呀你会不会回来?【背景】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宋本),元刊刘须溪校本《王右丞集》(元本),明顾起经奇字斋刻本《类笺唐王右丞集》(斋本),凌濛初刊本《王右丞集》(凌本),顾可久注《王维诗集》(顾本),顾起经本和顾可久本合成二顾本。【赏析】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描绘送别后所感所想。《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结得有多少妙味。不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却更加体现出了离别的惆怅。首句“山中相送罢”,就已经点明送别已经结束了。用平静的语言描述一个完成的动作。送行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都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的“罢”字带过。次句紧接着写“日暮掩柴扉”,同首句一样,继续用平静的语言来描述诗人的行为。送别之后直接跳转到傍晚,是在傍晚送别吗?山中相送,应该不会是在在傍晚。有诗云:“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黄昏能够让人平添惆怅。用黄昏来写送别,格外的感人。友人离别的片刻固然令人伤神,但是在傍晚时分,离别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会变得更加浓郁。“自古多情伤离别”,送别时,必定是千情万绪涌上心头。但是只用了一个“罢”来完结送别的场面,用“掩柴扉”来表现诗人的行为。字里行间,看似毫无情感,但是夜幕降临,会有怎样的感想呢?字句之外的留白,更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接下来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句是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来,原本是感叹游子久去而不回。这两句描绘的是诗人的感想。刚刚送别,就期盼归来。唐汝询《唐诗解》:“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虽然是一句内心疑问,却是诗人深情的流露。更多是一种担忧,担忧不知何时再见。《楚辞》中是“不归”,诗人恐怕也有“不归”的忧虑。整首诗通过描述送别后的行为和心情,来表达对好友的深厚感情。虽然只是平淡的叙述,但却含有无限的感慨。惆怅好友的离别,惆怅好友的归来。王维善诗善画,其诗如画,寥寥数笔,蕴含深情。反复体味,别有滋味。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5、――王维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构思独具匠心,极有特色,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7、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亲人。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10、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11、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12、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3、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14、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便加倍思亲。
15、唐代:王维
16、《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17、《山中送别》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人教版语文中没有这首诗。
18、《山中送别》
1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1、王维写的是《山中送别》不是送客。
22、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23、掩:关闭。柴扉:柴门。
24、山中送别是作者王维对好友元二的深情厚谊
2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26、山中送别
27、送别/山中送别
28、王维〔唐代〕
29、明年:一作“年年”。
30、山中送别不是人教版课文。是冀教版一年级的。
31、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山中送别》,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全诗如下: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译文如下: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3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