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拼音【100句精选】
1、李易农||我禁不住地喊一声:中国加油
2、当“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将离别的情绪直接推送到最高点的时候,柳永却忽然宕开一笔,上片再以风景作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不忍离别却终究要转身离去,无论是远行之人,还是对送行之人来说,此去天遥水阔,再见实在太渺茫,远行的船只渐行渐远,终究消失在黄昏的沉沉云雾中,而伫立在长亭边的送行人,孤独的身影也终究被隐没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之中了。
3、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4、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5、(10)经年:年复一年。
6、(解读)刘禹锡:《陋室铭》
7、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诗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正是这种无从排遣的愁绪,才顺理成章推出了最后几句至情之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经年就是多年的意思。从此一别,年复一年,美景依旧,可是没有你,风景再美,对我又有何意义?我又能与谁分享?
9、(4)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无绪:没有情绪。
10、谢海衡||时间里,一座桥是彼此心中的链子
11、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1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人:美景)
1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于抒情中偶然议论,最是诗词创作的千古妙法,最易得千古不易之趣,不易之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就是这样的名句。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便是离别,更何况又逢着萧瑟冷落的清秋时节。
14、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15、王保生||莫道田家礼羽鸿,春风一缕化冰融
16、(11)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17、贺云峰||我在等饱含心事的樱花打开
18、“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冷落清秋的时节呢,这是多么难以忍受啊!这是把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和宋玉悲秋的情思两者结合起来,提炼出这两句。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意义。
19、邓思然||河山万里坚如铁,尽是英雄血铸镕
20、lexueshuyaun1
二、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拼音
1、黎钢||我愿争春飞翰墨,湾区呼鼓作良媒
2、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
3、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4、(8)“暮霭”句: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暮霭(ǎi):傍晚的云雾。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5、当词人今夜酒醒梦回之时,船儿已经漂向何处那不重要,没有了爱人的温暖陪伴,无论是漂到哪里他都毫不关心了,他只感受到依依的杨柳,清寒的晓风,一弯残月孤悬空中,景色的清冷交织着相思的愁绪,真令人愁肠百结。
6、(12)更:一作“待”。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也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杨柳,是古代最能代表惜别之物,故汴水两岸广栽杨柳。柳永遥想今宵别后,一舟临岸,酒醒梦回,不见伊人,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令人叫绝。这一句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甚至成为柳永的代称,确非浪得虚名。
8、出自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节选:
9、《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10、原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
12、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13、黄高贤||征程往,江山秀丽春风漾
14、《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15、投稿与合作邮箱:36573967@qq.com
16、《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唐玄宗为避安禄山之乱出逃,在马嵬坡将杨玉环赐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在皇鸾的金铃上,使他更加思念杨贵妃。正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17、郭勤亮||致敬!白衣战士
18、接下来,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平常时节。
19、代古成||春风已拂门前柳,又见池塘漾碧波
20、“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三、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1、唐国华||接天瑞霭千家乐,献岁梅花在眼前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3、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链接:广东诗人公众平台“我为春天写首诗”征稿
6、“今宵”二句,又进一步推想别后的凄凉,然而景物清丽真切,真象别者酒醒后在船中之所见。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也是写离别的。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
7、(7)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在这首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显是词眼所在。“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答案:词眼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它最能体现词的主旨,高度凝练,极富有概括性。
9、朗读、朗诵,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10、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希望采纳!谢谢
11、黄端平||五岳之外,还有一座山
12、《雨霖铃》是一首送别词,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反而写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描写出二人感情深挚。
13、那么,为什么《雨霖铃》是要压仄声韵呢?这就和这个词牌有关系了。当然这个词牌读的时候啊,我们一般会读成雨霖lín铃líng,其实要细读的话,后面两个字的发音是前后鼻音不一样的,应该是雨霖铃(yǔlínlíng),霖是甘霖的霖,铃是铃铛的铃,读快的时候很多人就分不清。那么,这个词牌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叫雨霖铃呢?霖,甘霖的霖,《说文解字》说,“雨三日已往曰霖”,就是久雨不停,下雨下了很长时间,至少下到三天以上它才叫霖,所以霖雨悠悠,风吹雨中的铃铛,则产生不尽的哀愁。
1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5、刘熙载的这段评论,实际上是以画法论词,看出在柳词中的加深描绘,反复涂抹的技巧。既精微入里,而又大胆泼墨。也就是柳词中抒情与写景在章法和修辞的巧妙运用,可谓词中有画。而其中抒情,尤寄寓哲理。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离别,多情那堪?
1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握着你的手啊,看着你满眼的泪花,千言和万语噎在喉间,满满的都是说不出来的话。那一刻,柳永和他那个可能是叫做“虫娘”的爱人,他们的情感肆意地流淌在那一瞬间凝固的时空中,不仅一下就轻易地淹没了互相执手的爱人,也轻易地淹没了千年以下所有被这一句情话打动的人。
1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8、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
19、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柳永(朝代)宋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20、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词吧。
四、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翻译
1、赖辉||一寸土一座城,热爱生命
2、“此去经年”最后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3、“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帐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而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4、沈琼华||闭关?三十日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执手”两句,再加深涂抹,在“执手”、“相看”、“无语”中更使人伤心失魄。
7、(2)凄切:凄凉急促。
8、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眼相看,无语凝噎,这是伤感到极致之后的至情至性之语。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伤心,不是捶胸顿足、不是嚎啕大哭、不是喋喋不休的诉说,而只是泪眼相看,无语凝噎。黯然神伤,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但所有的语言全挤在嗓子眼,最终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那才是真正伤心到了极致。
10、原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这首词是他在仕途失意之时,不得不南下楚地,离开京城,与自己的恋人别离时的送别词。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的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十大金曲”之一。
12、链接:广东诗人公众平台“抗疫专题”征稿
13、廖原||燕剪莺啼二月天,迎风新柳戏村烟
14、曹瑞宗||情牵万里长江水,抗疫千军会汉阳
15、不完全相同,柳词主要表现对恋人的眷恋和离别之愁,而徐词中不仅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而且“浮生常恨飘蓬”和对未来旅途的想象,“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等句,还表现了孤寂凄凉、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
16、岳连婷||苍天未老清风在,明日还登黄鹤楼
17、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他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18、耆卿词长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于平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鼻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论柳永词)。像“兰舟催发”一语,可谓兀傲排鼻,但其前后两句,却于沉郁之中自饶和婉。“今宵”三句,寄情于景,可称曲笔,然其前后诸句,却似直抒胸臆。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处写来,便显得疏朗清远。词人在章法上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因而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付之歌喉,亦能奕奕动人。
19、华中||雨疏深夜,那堪煎急;壮怀何寄,只争朝夕
20、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五、雨霖铃·寒蝉凄切 是什么词的典型代表
1、(5)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2、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3、点上方悦读诗书,再点击“关注”。查看唐诗宋词古诗词,国学、美文分享!
4、一边是无限留恋,一边却是连声催发。词人真恨不得那场秋雨一直下,他才有足够的借口一直留。但“骤雨初歇”之后,他必将面临“兰舟催发”,无论你怎么耽搁淹留,离别的时刻终究近在眼前了。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7、最后四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8、林宏生||总有一束光会冲破黑暗
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0、(1)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11、丁美中||何丢长假误?挽起物华春
12、“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
1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14、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
15、但刘熙载在《艺概》中的“点染”之说,更是值得称述的。他认为: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1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17、表达了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18、觉得还不错要拉到文末点(在看)哦!
19、(3)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20、﹤点开绿色喇叭就可以听语音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