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大型会议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及时、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经典大型会议新闻报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大型会议新闻报道

  OCC: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展望世界

  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管病从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2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占居民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在城市为42.1%,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就,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迅猛,但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软实力仍然不足,面向全社会的服务体系未得到充分重视,从防到治再到病后康复随访的综合管理系统仍需建立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紧急救治系统仍较落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紧急血运重建的时间尚有待进一步缩短。此外,国内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和实效研究亦较为缺乏。由此可见,召开大规模、高水平学术会议,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心血管领域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更是迫在眉睫。

  2007年初,由葛均波教授首先倡议,集中上海各大医院心内科力量,联合全国心血管领域专家,搭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心血管学术交流平台——东方心脏病学会议。2023年,正值上海市医学会成立百年之际,迎来了第十一届东方会,这将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2023OCC六大看点:全方位覆盖心血管研究热点,关注边远基层心血管发展

  本年度OCC经广泛征求意见,学术内容涵盖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介入、心脏节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结构性心脏病、肺循环疾病、精准与再生医学、继续教育、心血管影像、血栓相关病、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脏急症、华语国际、心血管护理、心脏康复等领域,将为国内外参会者奉上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OCC2023看点如下:

  1、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重磅发布,共承心血管学科健康中国使命

  葛均波院士将于2023年5月26日OCC2023主题发言中正式公布“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令人期待!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Vindex)为全球首个国家层面发布的反应全国及省级的心血管健康指数,旨在通过建立我国人群心血管健康的综合指数,以反映全国及地区人群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了解心血管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评价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力争早日实现“拐点”。该指数包括五大维度、52个指标,选取现阶段最具代表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国家级数据带入计算,并于美国ACC大会期间广泛征集国际专家意见。该指数的公布势必产生重大影响,为改善我国心血管健康提供基线数据,为科学的防治工作提供重点方向,为科学的财政投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助力“健康中国2030”!

  2、一高一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东方会自召开以来秉承“一高一低”的理念,不但通过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鼓励年轻医生务实求进、守正创新,也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县级医院等基层心血管教育事业发展。本年度OCC陈灏珠院士特设基金资助基层医生参会。

  OCC2023继续教育论坛包括继续教育-区县协作组论坛,在3个场地同期进行,注重推动国内基层地区心血管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普及和应用,贯彻预防为主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开展、发扬基层的心血管事业,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是东方会致力于推动的目标。

  3、从单纯诊治过渡到全程全心关爱

  心脏康复论坛作为今年OCC的亮点之一,旨在探索心脏康复中国特色模式,聚焦二级预防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心血管疾病预防基础薄弱以及患病年龄年轻化的三重压力,带病生存的患者急剧增长,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介入治疗,和针对心衰的药物治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我们面对的是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内忧外患。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是关键策略之一。

  心脏康复的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以患者运动训练为核心,与时俱进演化为康复与二级预防相结合,整合划一的服务关爱综合模式。本年度心脏康复论坛邀请了多位国际专家介绍心脏疾病康复现状和进展,希望大家能从国外的心脏康复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力促进我国心脏疾病的全程全心关爱。

  4、首次开通同步网络直播和在线点播,课件及时上传,增进学术交流共享

  本届东方会首次开通网络现场直播,及时报道主会场开幕式及继续教育论坛的热点话题和动态,并进行手术转播。对于多会场同时进行的大型会议而言,这种形式有助于参会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热点话题,扩大会议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参会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使得会议形式更为新颖、活泼,增加了会议现场的吸引力和参会者对话题的关注度。此外,东方会继续教育论坛的相关内容,将通过远程教育同步直播到各家医院,会后能通过大会官方APP和手机微信进行回放点播。

  5、“东方新星奖”促进青年医学工作者健康成长

  “东方新星奖”面向全国各医疗、科研单位及大学院校心血管专业的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为了激励心血管学界优秀青年才俊的创新热情、奖励优秀的年轻医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以及营造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氛围而设立。希望在东方会这个平台上,评出业内最优秀的人才,给优秀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机会,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6、介入论坛手术转播,提高技术开拓视野

  本次东方会冠脉介入论坛上,手术转播任务由中山医院、仁济医院、瑞金医院承担,现场展示快速开通CTO、腔内影像指导PCI和复杂冠脉病变的处理,并从爱尔兰通过国际转播向现场观众展示欧洲风格的复杂病变处理技术。手术演示包括CTO、左主干分叉、复杂分叉病变、桥血管病变处理等操作技术难度较高的病例。手术术式将涉及IVUS指导下的导丝再入真腔的介入技术、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逆向CTO技术、分叉病变Szabo-Culotte术式等,腔内影像手段包括IVUS、OCT、FFR等经典方法,同时近年来介入操作的一些新器械,如药物球囊、Crossboss和Stingray导管系统,也将现场演示。

  本年度介入论坛首次设立“东方PCI影院”,展示优秀的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这些通过仔细挑选的实战病例,能够让医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病例的知识点所在,比手术直播的学习效果更好。

  结语:推动我国心血管领域进步,任重而道远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健康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做好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关键是实现战略转移:从重治疗、轻预防,转向预防为主、防治合理布局。目前我国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存在严重不足,甚至缺失。可以说,从现在到2025年是我国应对心血管挑战、实现医疗保健服务的战略转型期,急需从追求患病后甚至终末期的高成本生物技术,转向上游患病前的预防与健康促进。期待OCC能为与会者提供掌握新进展、新技术、捕捉新信息的机会,建立广泛合作,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普及,提高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促进心血管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与提高。

  经典大型会议新闻报道

  尊敬的女士们和先生们,

  同事们,

  我们按照传统举行2023年外交政策成果新闻发布会。这是一次传统的新闻发布会,但是以远程方式举行。我们选择的这个形式,是过去一年中因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和由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国家实施限制措施而主要采取的形式。

  尽管发生了疫情大流行,但我们部门与你们以及你们的同事一直在各个层面保持着密切沟通。我本人也很高兴在会谈之后向你们发表讲话,我们曾多次在莫斯科举行这种会谈,而且还将继续举行。我也曾以视频的形式向你们发表讲话。我的副部长们定期与新闻机构进行沟通。俄罗斯外交部官方发言人玛利亚·扎哈罗娃每周召开例行记者会,期间与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进行积极互动。我相信,你们都非常了解今天俄罗斯对外政策在国际舞台上所推进的事实和信息。

  疫情大流行对所有交流形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令人惋惜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即人们在文化、人文、体育、旅游领域的接触。这使许多国家的公众意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们每天都能从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简报中得到对此事的确认。在俄罗斯联邦,我们也在尽力使客观防疫限制给日常生活造成的不便降到最低,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某些不太积极的变化。也许,你们正在关注围绕俄罗斯防疫政策的讨论——“卫星-V”疫苗,以及目前即将推出的第三款疫苗。

  我们重申2023年8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宣布世界首个新冠病毒疫苗注册时所说的话:我们对在这些问题上开展合作持有最大程度的开放态度。对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向外国伙伴提出的进行许可生产的建议,我们看到了积极的回应。我们正在与亚洲、阿拉伯东部、非洲、拉丁美洲的同事们讨论该议题。不久前,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也谈到了俄罗斯与德国和俄罗斯与欧洲在生产和改良疫苗方面开展合作的前景。我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将我们的努力联合在一起的意愿和人类的团结就是这条道路的基础。遗憾的是,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并非所有地方、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这种对团结和共同工作的意愿。一些西方同事,首先是美国及其亲密盟友,曾试图利用局势来强化其施压手段,更多地使用恐吓、最后通牒,单方面采取非法行动,以及其他干涉许多国家(包括我们的近邻——白俄罗斯)内政的方式。

  西方国家一致无视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的呼吁,即:在提供药品、食品和抗疫所需设备方面暂停(至少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单方面的非法制裁。俄罗斯愿意支持这一做法。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也提出了一项倡议——在经济上建立一条不受制裁也不受其他人为制造的壁垒所限制的“绿色走廊”。遗憾的是,我们和联合国领导人理智的呼吁被“束之高阁”。

  去年我们庆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联合国成立(其《宪章》生效)七十五周年。在庆祝这些周年纪念日的背景下,美国及大多数西方盟国不断采取的蛮横行动引起了我们的深度关切。这些行动旨在破坏基于联合国、其《宪章》和机构的国际生活架构,并旨在为了所谓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而将国际法的经典形式和准则置之脑后。在这种路线框架内,他们在联合国和普遍机构之外建立了某些排他机制——所谓的志同道合者团体。他们试图将这些由少数人组成的团体的决定,强加给国家间交流的所有参与者。近两年来,德国和法国同事一直在提倡多边主义的概念,而这正是西方想要建立新世界秩序所依托的这种规则的表现之一。德国和法国的外交部门负责人在公开讲话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直接表明,他们试图将欧盟及其在制定规则方面所做的一切作为外交政策的理想。欧洲联盟将制定具体规则视为自己的特权,并认为,其他所有人都应当遵循这些已经制定的规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欧盟已经在联合国机构以外开展了有关网络安全、媒体自由、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特别活动,数十个国家参加了这些活动。他们有意识地将这些活动安排在联合国普遍公认的机构之外,这说明了很多问题。这意味着,联合国不得不遇到一些人,这些人可能对确保网络安全、对什么是媒体自由(特别是当今生活中的媒体自由)、对如何确保平等应用国际人道主义法等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我在这里看到的是(如果没有人能够说服我不这样想)对竞争的恐惧,同时,这也使我明白,在当今世界,西方已无法再像五百年来那样独自决定自己的规则。历史在前进、在发展。在这里没有任何意识形态,这只是在陈述事实。我们有必要考虑一下现在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多影响力的国家(尤其是不可与殖民时代同日而语的影响力),以及希望保留自身文明认同的国家,这些国家并未在西方看到自己的社会理想。对多样性的包容也是西方正在迅速丧失的特征。

  我们注意到一些情况,有一些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帝国,但他们甚至不想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拥有什么权利。他们在所谓的企业规范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权利,丝毫不把本国宪法放在眼里。我们在美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这引发了严重关切。最近一段时间,在电视节目和专门的分析资料中对此进行了很多讨论。当西方的精英们试图通过寻找外部“敌人”来解决其内部政治问题和完成其内部政治斗争任务的时候,我们无法对他们的意图感到满意,而且他们当然是在俄罗斯、中国、伊朗、朝鲜、古巴和委内瑞拉找到这些“敌人”,由这些国家组成的清单众所周知。

  我们看到,他们如何利用昨天阿列克谢·纳瓦利内返回俄罗斯联邦的消息。给人的感觉是,这些评论像“复写出来”的一样洋溢着喜悦。感到喜悦,是因为这可以让西方政客们认为,他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注意力从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所处的最深层的危机中转移出来。

  我坚信,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为了替自己的行动做辩解,或是为了从自身最深层的问题和危机中转移注意力而寻找外部理由,相反,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在公平、平等的国际合作中寻找解决自身内部问题的机会。现在,任何人都无法在没有多边机制的参与下独自应对这些问题。

  俄罗斯联邦努力在国际舞台上采取建设性行动。我们坚信,我们必须要做的不是彼此“对骂”,而是坐到谈判桌旁,讨论当前的所有主张。我们已随时为此做好准备,包括俄罗斯受到各种指责的时候:指责俄罗斯“干涉”大选,时而在美国,时而在巴塞罗那,时而在“英国脱欧”期间;他们还在斯克里帕尔事件中指责俄罗斯、在有关马拉西亚波音飞机(2023年7月该飞机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的问题上指责俄罗斯、在涉及阿列克谢·纳瓦利内的事情上指责俄罗斯。我随后还可以详细罗列出你们已经熟知的理由。在我提到的每个案例中,以及在其他对我们进行指责的具体事件中,我们从未收到过任何能够证实这些凭空指责的证据。我们听到的只有——“highlylikely(极有可能)”、“没有其他人具有类似的动机”,或是“只有你们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你们要负责,而我们不需要证明任何事情”。正派体面的人总是以事实作为其辩论的基础,而他们实在拿不出事实。

  我们有兴趣通过对话解决任何问题。但是“硬闯”西方一直“上着门锁和门闩的大门”——这样做有损自己的尊严。你们的政府非常清楚也了解我们提出的所有建议:从有关战略进攻性武器及军备控制和不扩散问题的对话开始,到我们一再提议的在网络安全和不在太空部署武器的问题上进行互动结束。有许多可以进行对话的领域。对于其中的每个领域,俄方都提出了关于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主要威胁上建立真诚合作的建议,而不是利用这些威胁,通过不择手段的竞争来获取单方面的地缘政治优势。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出的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峰会的倡议,就是这种对话意愿的体现。“五常”成员国的所有其他领导人都对这一提议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遗憾的是,疫情大流行不允许召开这样的会议。我们确信,需要五国领导人亲自出席会议。我们希望,一旦防疫情况允许,就会举行这个高峰会议。

  关于推进积极议程的事情。我们建议西方伙伴回到理智的思维上来,并在联合国的“保护伞”下,讨论他们针对网络安全、媒体自由和其他许多他们试图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所有想法。

  我们将在其他有俄罗斯加入的组织中采用类似的方法,包括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独立国家联合体和欧亚经济联盟。

  我们正在推进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出的倡议,该倡议旨在通过平等的集体对话,建立无一例外对所有欧亚国家开放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这涵盖了欧盟国家,以及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并总体上包含了未加入任何组织但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我要指出的是将西方国家的“七国集团”联合在一起的“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性,前者已不再能够独自解决全球性问题。“二十国集团”还联合了金砖国家及其志同道合者,这些志同道合者赞同我们共同的理念,即:必须消除对抗,并强调在寻求利益平衡的基础上解决世界上现存的所有问题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还将谈论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的冲突。我们正在与其他国家积极合作,以促进叙利亚的调解和打破利比亚内部冲突的僵局(大约十年前,北约国家入侵利比亚,破坏了该国的国家制度,此后爆发了利比亚内部冲突)。

  我们还需要谈谈其他在中东和北非的热点问题,首先是巴以冲突,现在有人试图抹杀它的重要性,这是不公平的。

  就在不久前,我们发布了一份包含许多内容的文件——《2023年主要外交政策成果》。该文件列举了很多具体事实。我希望,你们已经阅读过这份文件。

  今天,我们将试着谈谈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正在迅速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问题。

  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近日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将继续成为世界大国间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率,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您如何看待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和中国如何能够抵制外部干扰和挑拨离间中俄合作的图谋?

  谢尔盖·拉夫罗夫: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非常密切的战略关系。我们两国的领导人是朋友,他们彼此信任,经常沟通。今年,进行面对面的接触非常困难,但他们至少举行了五次详细的电话会谈和视频会议。我们举行了中俄总理第二十五次定期会晤,在两国总理领导下成立的所有五个分委会都建立了联系,还举行了俄中议会合作委员会会议。两国共同庆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2023年6月24日,由国防部长魏凤和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和仪仗队参加了在红场举行的阅兵式。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目前正在举办一项大型活动——“俄中科技创新年”。这是一个最具现实意义的主题,旨在为我们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注入新气息、赋予新品质。与许多国家不同,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我们得以防止贸易额下降。两国贸易的发展非常稳定。双方正在基础设施、工业、农业、能源和投资领域实施大型项目。

  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以最密切的方式合作抗击COVID-19和克服其带来的后果。当中国朋友刚刚控制住武汉疫情的时候,他们就为俄罗斯公民回国提供了最密切和有效的协作。我们一直在为彼此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开展协作。双方都有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正在联合研制疫苗。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们在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中开展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欧亚经济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正在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一体化进程。去年12月,两国签署了一项议定书,将双方《关于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的协定》的有效期延长了10年。同样也是在2023年12月,中国空军和俄罗斯空天军对日本海和中国东海海域进行了第二次联合巡航。这反映了俄中关系不仅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还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以及我们共同致力于确保亚太地区的稳定。

  其他一些同事,特别是,从美国正在亚太地区部署美制反导防御系统的真实计划来看,美国正试图通过开展具有公开反华倾向和孤立俄罗斯意图的军事活动加剧紧张局势。这些反导系统的武器是可以“打到”中国和俄罗斯境内的。

  我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俄中协作。这种协作涵盖了许多领域——几乎涉及到了人类和国家活动的所有领域。我要提一下我们在联合国许多具体问题上进行的密切协调。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的目标是捍卫国际法、防止普遍机构遭到破坏,以及绝不允许用联合国以外的某些机制和伙伴关系取代联合国,而西方国家正试图在这些机制和伙伴关系中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然后再将这些规则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在平等、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基础上取得的成果。

  今年,我们将庆祝《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二十周年。我们拥有非常庞大的计划来庆祝这个意义重大的日子。

  问(非官方英俄译文):您谈到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与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和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变幻莫测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威胁对印度和俄罗斯实施制裁(包括与提供“S-400”反导防御系统有关的制裁)的背景下,您认为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发展?

  谢尔盖·拉夫罗夫(译自英文):我们对俄罗斯和印度之间的伙伴关系有不同的称呼。您称之为“战略伙伴关系”——这只是其最初的定义。几年后,印度方面提议将其称为“享有特权的战略伙伴关系”,又过了几年,当莫迪先生成为印度政府的首脑时,我们称其为“享有特权的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

  现在我们的关系已经相当好了,但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印度是我们亲密的、享有特权的战略合作伙伴。就拿经济、创新领域、高科技以及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来说,印度是我们在所有这些领域中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在诸如联合国和金砖国家这样的平台上就政治问题进行密切协调。我们为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做了很多工作,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使该组织具有足够代表性的架构,从而可以为欧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推行具有建设性的、稳定局势的思想。

  我们与我们在总统、总理、部长、专家、顾问级别的印度朋友一起,讨论实际问题,以及一些概念性问题,包括由“印度-太平洋战略”这一新概念引发的问题。我们不认为这只是术语上的改变。如果您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那么“印度”指的是与印度洋相邻的所有国家。但是,我们听说,“东非”并未被纳入“印度-太平洋战略”。波斯湾也没有被列入该战略。那什么被列入了该战略呢?正如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不久前所声称的,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这就是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框架。澳大利亚人、日本人和美国人正在推广这种形式,并公开表示,重要的是要确保南中国海的稳定以遏制中国。

  我们与我的好朋友、印度外长苏杰生和其他印度同事对此进行了讨论,我意识到,他们很清楚一些国家的意图是使“印度-太平洋战略”不具有包容性,并通过采取某种对抗的方式利用该战略。我们在东盟中的同事也有同感。他们担心,如此怀有敌意地强行推广这些概念,将会破坏东盟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各种机制中的核心作用,包括东亚峰会,而多年来东盟一直是东亚峰会的核心。

  据我所知,印度一直在积极讨论这个问题。印度打算以建设性的方式利用这种印太合作。我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详细说明,是因为此前我对这个问题的评论引发了印度媒体针对印度政府的批评性讨论,我希望,我的话能被正确理解。俄罗斯是印度的朋友。我们将竭尽全力,确保印度和中国——我们的两个好朋友和好兄弟——能够彼此和平相处。

  这是一种政治原则,我们不仅在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中,也在其他组织中倡导这个原则。我们拥有一个特殊的三方机制——“俄印中三角”机制,加入该机制的就是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该机制建于2000年,现在仍然在运作。最近一次部长级会议于2023年9月在莫斯科召开。我们通过了联合公报,公报中宣告了维护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并明确了三国之间的合作。

  我很高兴,除了我们三国之间的政治对话以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可以进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制,包括学术界、青年和其他许多方面的交流。我们的智慧足以让我们明白,这项战略不会使我们更加团结,而是让我们渐行渐远。无论怎样,我们与印度最亲密的伙伴关系都不会受到影响。即便是在诸如此类我们并非总能找到共同点的问题上,最真挚、坦诚的对话也是发展我们伙伴关系的关键。

  问:这是一个关于东北亚局势的问题。日本对朝鲜不断加强核能力深感不安。这迫使日本采取安全措施,也就是购买反导防御系统。俄罗斯似乎不赞同我们的关切,相反,还将我们确保自身安全的努力视为某种威胁。美国打算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使局势更加恶化。一些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和中国正在考虑,如果美国方面做出这一举动,他们有可能采取联合对策。是这样吗?这让人觉得,该地区正在形成两个军事集团。一方是美国、日本和韩国,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中国。我认为,目前日本和俄罗斯之间已经建立了相对良好的睦邻关系。鉴于该地区当前的局势,我们如何避免关系恶化甚至对抗?您是否认为,在俄罗斯和美国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也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关系?

  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过去的一年半中,美国与朝鲜、韩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一直困难重重。我们认为,双方要避免在军事领域采取任何可能导致朝鲜半岛周边紧张局势升级的过激举动。各方均未放弃履行之前所承担的义务。去年年初,朝鲜和韩国先后重申,希望履行早在2023年北朝鲜和南韩领导人达成的协议。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朝鲜在周年纪念日之际举行的阅兵式。总体上看,他们并未采取任何确实能够导致局势升级的实际行动。

  拜登政府将如何在这个方向上制定政策,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朝鲜半岛建立持久和平。早在2023年,我们就与中国同事一起,为实现我们走向和平的共同愿景制定了路线图。我们与六方会谈的其他参与国也讨论了这份路线图,包括日本和美国,当然还有朝鲜和韩国。根据达成的共识和这份路线图,我们与中国伙伴一起制定了行动计划,我们已准备好,一旦出现恢复接触的可能性,我们就提交该计划。我想再次表达我们真诚的愿望,为在这里实现持久和平与和谐做出贡献。

  至于谈到我们与日本的关系,我们认为,两国关系非常友善。一直以来,俄罗斯总统和他的日本同事、首相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和私人好感。我相信,总统也会与菅义伟首相建立私人交往。

  如果谈到该地区的军事局势,是的,我们正在与中国开展联合工作,包括通过举行军事演习的方式。俄中军演,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在陆地上、在上合组织机制内、以双边形式都举行过若干次联合军演。刚刚举行过的是空军联合演习。这些军演不针对日本,只是为了检验确保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安全的空军的战备状态。是什么在威胁这种安全?有许多威胁,其中就包括您刚才提到的——美国计划在日本和韩国境内部署反导防御系统和中短程地基导弹,这些导弹都曾是美国人撕毁的条约所禁止的。

  我们向东京转交了一份我们在安全领域所关切的具体问题清单,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围绕和平条约的主题继续进行建设性谈判的可能性。我们尚未得到答复。但是,包括在日本境内建立美国反导防御系统,以及在日本部署美国中短程地基导弹的可能性,也都是我们所关切的问题。在反导系统方面,我们的日本同事向我们保证,他们只会购买合适的“宙斯盾(AegisAshore)”系统,而且将自行对其进行监管,美国人与控制这些系统不会有任何关系。尽管我们非常尊重我们的日本朋友,但他们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他们无法摆脱美国对这些系统的管控。至于说到中短程导弹,我听说,日本政府对美国的这个计谋并不满意,他们正试图将谈判从部署中短程地基导弹,转移到部署海基导弹的可能性上。这恐怕不会改变问题的实质,因为在日本海甚至在舰船上部署中短程导弹,也将意味着这些导弹能够“打到”俄罗斯联邦的大部分领土。

  我们愿意继续对话,但对于日方已经非常了解的安全关切,我们希望得到答复。除了计划在日本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部署武器的具体表现之外,还有军事政治层面的问题——日本与美国的联盟,而在该联盟的基础上,他们可以在日本境内的任何地区部署武器。据我们了解,包括去年在内,东京曾多次重申其完全致力于这种军事同盟,还将美国称为自己的主要盟友。而这一切就发生在美国把俄罗斯称作自己的主要对手甚至是敌人的时候(正如迈克·蓬佩奥不久前所说的那样)。当日本朋友积极地确认和深化与那个将俄罗斯视为敌人的国家的联盟时,当然,这将形成一种很容易弄清楚的特殊局面。

  经典大型会议新闻报道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党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践行媒体职责使命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重庆日报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好党媒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倾力打造精品力作,积极创新传播形式,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做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以下简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各级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功。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党报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众说纷纭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在众声喧哗中唱响最强主旋律,努力成为纷繁复杂舆论场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如何运用全媒体、快传播等手段和机制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使其既显高度又接地气,既造氛围又聚合力,既“叫座”又“叫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重庆日报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认真履行党报的职责和使命,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主题主线,强化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好党媒的“定盘星”“压舱石”作用;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严格把好新闻内容质量关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传播形式,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了主流舆论“四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响亮。

  2023年3月1日起,为了更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阅读习惯,重庆日报进行了改版。改版工作突出三个“更加”(更加突出重大性、更加突出引领性、更加突出鲜活性),发挥三个“作用”(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设置时政、主题报道、理论、特色周刊四大版块,内容布局结构紧凑、配置合理、庄重大气、各具特色又协调联动,进一步彰显重庆日报在全市媒体中的龙头作用。

  一、突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坚守纸媒传统阵地,线下发力“放大招”,推出精品力作,唱响时代主旋律

  今天,尽管媒体格局已经多元化,但党报姓“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依然是党的重要政策、决策、声音发布和传播的主渠道,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不可替代。因此,党报的舆论阵地必须坚守好,党报的重要作用必须发挥好。

  重大主题活动是一座新闻“富矿”,但是往往因为主题重大而难以表达,因为点多面广而难以兼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重庆日报编委会启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预案机制,多次召开专题策划会议,制订完善的宣传报道方案。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期间,启动“中央厨房”系统,建立前后方沟通协调机制,通过统筹指挥、协同作战,确保整个采编流程忙而有序、高效运行,宣传报道有声有色、亮点频出。

  2023年8月23日至25日,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为了全面、及时、准确、权威报道好这一重大主题活动,在智博会举办前后的近两个月里,重庆日报全面担当,将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让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出新出彩?重庆日报要求记者要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以智博会倒计时半个月之际,重庆日报推出“2023智博会前瞻”特别报道为例,记者挖掘出了大数据智能化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相关的精彩案例,报道了阿里、腾讯、华为、科大讯飞等4个“中国智能样本”,以及猪八戒网、云从科技、特斯联、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等4个“重庆智能样本”,用8个整版的篇幅分别讲述它们背后的智能化创新故事,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和普遍好评。

  如何增强党报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的权威性和引导力?重庆日报通过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图片等形式,及时发布重要信息,深度解读重要观点,引领宣传舆论导向。在智博会举行期间,重庆日报报道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以及整个展会的全部各项进程和社会反响;23—26日4天共刊出特别报道、专刊专版122个,图文稿件525条(幅)。重庆日报在持续时间、投放版面等方面创下了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历史新高,高质量地完成了此次智博会的宣传报道任务。

  2023年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视察,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听取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此次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重庆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鲜活的主题宣传报道,把总书记对重庆的关心关怀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精心谋划,突出重点,做好自主策划系列报道。4月15日至17日,重庆日报围绕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和亮点,策划刊发了《中欧班列(重庆)一季度日均刊行五班》等15篇重要报道,点面结合、生动具体地展现了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为总书记视察重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对标对表,突出时效,第一时间转载中央媒体的相关报道。4月18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及2版整版套红刊发了新华社报道和新华社评论;4月19日,重庆日报头版又及时刊发了人民日报通讯。为了突出总书记核心地位、重要讲话精神和形象风采,两天的头版均采用“大图+提要”的形式编排,版面重点突出,大气生动,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受众吸引力,体现了党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全面准确,突出引领,做好反响报道、新闻评论和深度解读。4月19日至23日,重庆日报每天用两个版以上的版面,刊发了系列回访报道、反响报道和系列评论;4月25日起,又聚焦总书记讲话重点,推出系列访谈、深度报道、短评等,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解读,全面展示全市各区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经验、进展和成效,推动全市上下迅速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二、突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时效性,坚持移动优先战略,线上创新“出花样”,发出主流声音,扩大传播影响力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融媒体时代,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媒体上的新闻产品和内容极其丰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依托党报在信息资源权威、传播渠道多样、受众群体广泛的优势,打造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精品报道,以思想性、时效性、互动性吸引受众,占领舆论传播高地,引领网络舆论走向。

  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重庆日报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优化,改造采编制作流程,不断丰富融媒体产品形式和内容,实现了重大主题活动新闻报道的创新突破。其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抢抓时效,让后台编辑和前方采访即时无缝对接,实现新闻事件、第一现场报道在新媒体首发;二是从小处入手,找准切口,增强新闻贴近性、可读性,增大新闻信息量;三是注重新闻的鲜活性、生动性、互动性,注重产品“接地气、沾泥土、带露水”,以形式多样的新闻产品吸引受众眼球,让受众喜闻乐见。

  守正创新,后方也是前方。重庆日报基于全程、全息、全效宣传目标,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作为“练兵场”,记者编辑施展浑身解数,策划、采写、拍摄、编排、制作,在第一时间为不同类别、不同阅读习惯的受众“量身定制”形态多样的融媒体新闻产品,让他们只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亲临”活动现场,尽览重要新闻。

  2023年全国“两会”开幕后,重庆日报客户端、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开设“同心追梦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栏,通过短视频、代表委员访谈、H5、两会短评、热点聚焦等多种形式,对所有程序性议程、总书记下团组、政府工作报告、部长通道、代表委员通道、大会新闻发布会、重庆代表团相关情况等重要内容进行实时滚动报道,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最权威、最新鲜的信息。

  新闻内容越贴近受众,就越能吸引其关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日报新媒体为了拼内容创意、拼技术整合、拼传播速度,值班主任与编辑同时收看直播所有场次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和新闻发布会等,及时交换意见,对看点作出判断,并迅速编辑了“10秒看两会”“10秒读报告”“10秒答记者”等微视频260多条。这一系列10秒微视频极具碎片化传播优势,一经推出后便形成良好传播效应,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总点击量超过3000万,并获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

  同时,重庆日报融媒体还坚持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日报精心制作的大型交互式融媒体产品《重庆交出春天答卷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前行》发布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等平台第一时间推送,日点击量达到1000万+,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

  三、突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相融性,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报网联动“做大餐”,满足不同需求,画出最大同心圆。

  筑牢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与使命。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从“一张报纸”变成“一个平台”,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是党报巩固主流地位、拓展舆论阵地的必然选择。

  为了改变融合传播“两张皮”、内容建设精品少等状况,重庆日报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努力创新报道手段和方法,通过消息、通讯、图片、评论、视频、H5、动漫等深度化、可视化、交互化、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利用报纸、网站、微博、APP等全媒体矩阵平台进行传播,实现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相加相融、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党报新闻舆论“四力”。

  2023年3月至8月,重庆市开展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采取出专版、拍视频、讲故事等方式,深度挖掘全市各区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重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人文风韵、城乡风貌之美,唱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让八方游客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活动分为“书记晒文旅”专题宣传、“区县故事荟”专题报道和“炫彩60秒”区县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三大主要活动,分别展示重庆40个行政单元的文化旅游特色和亮点,进一步盘点重庆的山水颜值、细梳重庆的人文气质,晒出重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亮点、新平台。

  这场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充分发挥媒体融合、报网联动优势,相关产品以文、图、影、音、书、画等形式制作“大餐”,在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媒体上率先刊播,在全市各级广播、PC端、两微、客户端、手机报、阅报屏等融媒上广为转发,并开通点赞、评论渠道,接受群众参与互动。在4个多月时间里,以重庆日报为主的全市各级媒体共计刊播相关稿件2200多条,阅读量累计达到24.5亿人次,产生现象级传播效果,在市民、网友以及文旅界中引发强烈反响,被业内专家赞誉为“城市品牌提升与传播的经典创意”,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充分肯定。

  新意叠加的“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是重庆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宣传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把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文旅形象推向了全国乃至海外,重庆也被评为亚洲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2023年,重庆开展“晒文化·晒风景”活动、发展重点旅游项目等,极大地增添了加快转型发展的动能,全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2%。

  融媒体时代,是变革创新的时代。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简单嫁接、“物理捆绑”,而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下一步,重庆日报将整合和优化旗下媒体资源,从全局着手,统筹规划线上线下,深入融合报网端,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增强报道的互动性,从而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强大传播合力,实现“1+1+1>3”的传播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