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83句
1、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他这段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因此他能够用闲适的心情去欣赏草堂附近的景色,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2、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3、绝句杜甫一般指《绝句·迟日江山丽》。
4、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5、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迟日江山丽》
7、杜甫《绝句》是他52岁的时候写的。杜甫生于712年,770年去世,享年58岁。《绝句》这组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8、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杜甫的《登高》诗,被誉为千古第一七言绝句。
12、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13、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14、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15、诗意: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16、一行白鹭上青天,
1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8、泊:停靠。
19、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
20、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21、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
22、《八阵图》唐代:杜甫
23、西岭:指岷山。
24、窗含西岭千秋雪,
25、《绝句》
2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8、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29、两个黄鹂鸣翠柳,
30、《绝句》唐代:杜甫
31、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
32、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能直接表示诗的内容。但是杜甫的《绝句》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3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35、唐·杜甫
3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7、注释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8、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3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0、绝句(两个黄鹂)
4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赏析“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本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43、[简析]
44、[注释]
45、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46、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
47、杜甫的《登高》诗,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被认为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当中,字字皆律",就是说这个律诗已经写到最高境界。所以说,杜甫的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是开辟了律诗创作的一种新的规范。
48、杜甫的绝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杜甫的绝句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欢快明亮的景象。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9、江南逢李龟年
50、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所说便是昔年在岐王府邸经常见到李龟年,在崔九府邸也曾数次听李龟年奏乐歌唱。这两句平平道来,看似寡淡,但却流露出再度相逢对昔日盛况的怀念眷恋。令人于言外便想到昔日盛唐的繁华景象。
5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2、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53、绝句的作者是杜甫
54、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55、绝句是杜甫的诗,只是他52岁的时候写的。绝句这组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
56、唐代杜甫绝句三首诗如下:
57、《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58、诗人倚窗向外眺望,首先看到的是近景: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
59、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60、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静
61、杜甫〔唐代〕
62、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63、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6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65、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66、全诗四句,两两相对,刚好组成两副对子。这两副对子写的景色远近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辽阔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千秋雪”使人想到宇宙的无穷,“万里船”使人想到地域的广大。这首小诗描绘出来的图景,真是尺幅千里,容量极大,给读者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
67、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68、《绝句·江边踏青罢》
69、全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0、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
71、唐代:杜甫
72、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7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4、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7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76、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7、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
7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9、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80、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81、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恰逢同样流离的昔日宫廷乐师李龟年时所作。可算是杜甫七言绝句作品的压卷之作。
82、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3、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