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
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读过一些比较经典的短篇小说吧,短篇小说蕴含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作者在小说中承载的思考、批判等内容。优秀的短篇小说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
[摘要]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脍炙人口,究竟原因何在?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几种马克吐温常用的叙事策略,揭示了他的短篇小说的魅力之源——似真性效果。
[关键词]短篇小说叙事策略似真性
马克吐温(1835——1910)是介于美国文学两次高峰——即十九世纪后半以爱默生,梭罗,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人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和二十世纪中以德莱塞,海明威,菲兹杰拉尔德,多斯帕索斯,斯坦贝克,福克纳等所开创的文学繁荣——中间,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巨擘。他以两部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而驰名,他的中短篇小说更是脍炙人口。
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重建时期”,在上是美国资本主义赶超英国和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发展时期,在文化上,资本主义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显,表现在文学上,就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主义蔚然成风。泰纳曾说:“一个作家只有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才能在自己的周围招致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的共同感情。”马克吐温代表了当时美国文学中小说的最高成就,从总体上看,他的小说既有批判现实的倾向,又有相当于自然主义的摹写,基本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从他的中短篇小说中所使用的文体策略中可见一斑。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叙述追求一种“似真性效果”。华莱士马丁说:“作为一个时代概念的‘现实主义’,典型地体现于十九世纪的和文学之中,以及作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术语的‘现实主义’,指对于世界的真实反映,无论作品是何时被创作的。”而小说叙述的似真性效果是由于使用了某种叙述方式,并不是故事本身有什么真实与不真实之分。也就是说,真实性是作家玩弄叙事技巧的结果。“这一技巧就是:叙述者在讲述一个自知是虚构的故事时千方百计地隐藏其虚构性,隐藏叙述过程,因为叙述是一种虚构,暴露了叙述行为就等于暴露了小说写作的虚构本质。”在马克吐温的中短篇小说中,就体现了多种这样的叙事叙述策略:
策略一:不以写实写真为目的,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讲述故事时,极尽夸张之能事,使表面看似荒诞不可能的事却让读者在内心信以为真。
《卡匹托尔山上的维纳斯雕像》讲述年轻贫穷的雕塑家乔治为了在六个月内筹集到结婚的钱一筹莫展,他的朋友约翰却帮助他轻而易举地筹到了这笔巨款,约翰只把乔治的雕像用锤砸得奇形怪状,然后谎称在自己的土地上掘土时挖出了一尊古代雕像,并高价卖给了政府,从而帮了朋友乔治。在《被偷走的白象》中,躯体庞大,肤色素白的大象竟然遍寻不见,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是不可能的。在《奥利莉亚的倒运未婚夫》中,一个人不可能倒霉到那样的程度:英俊青年先是染上天花成了麻子脸,又跌进井里截掉一条腿,又被过早爆炸的炮弹炸掉了一条胳膊,又被梳棉机切去了另一条胳膊,又染丹毒瞎了一只眼,又摔折了另一条腿,又被印第安人剥去头皮。这些个故事荒诞不经,但经过作者的妙手,以夸张的叙事策略让读者认识到这种不可能中隐藏着极大的真实性。戈德曼认为:“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本质的关系不在于人类现实的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内容,而在于精神的结构。”(4)生活中的真实使读者在内心相信所有小说故事也是真实的,这是一种的信念。如果说小说与其它类型的叙事有所不同,那就是小说从根本上即与读者从故事中获得的那种实在感,真实感或“现实主义”感紧密相连。
策略二:在小说文本中经常直接引用书信和新闻报道,穿插对话,附加副标题,题下加注等技巧,加强故事似真性效果,掩盖叙事的虚构性实质。
著名的短篇小说《竞选州长》中,就穿插了多段个人信函和报纸新闻报导。为了更加真实,个人信件都指出了发信人的姓名,有祖母的,有署名波尔普里的,还有汉迪安迪的;所有新闻报导都加了标题,像“作伪证罪”,“耐人寻味”,“倒要请教”,“谎言被揭穿了”,“一位寻欢作乐的候选人”,“瞧瞧这个家伙”等。《一次接受采访》中,作者直接模拟现实采访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则真实的故事》的副标题是:“逐字逐句记述我的亲耳所闻”;《麦克威廉斯两口子如何对付膜性喉炎》的题目下加注:“本文作者一次在旅途中邂逅了一位颇有风趣的纽约绅士麦克威廉斯先生。以下是他对作者的口述。”这些叙事的技巧,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
策略三:作者或叙述者经常在故事开始时直接面对读者,暴露自己身份,以达到对读者“说真话,讲真事”的叙事目的。
《奥利莉亚的倒运未婚夫》中,故事一开始,作者就点明:“以下所说的事,是我从一个家住在美丽的圣何塞市的女郎的来信中知悉的。”《故布疑阵》的开始也说:“这篇故事,是那位少校说给我听的,现在我几乎是完全按照我所能回忆的加以重述”。《被偷走的白象》开篇就说:“以下这篇离奇的故事,是我在火车上由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给我听的。他是一位七十开外的绅士,他那十分善良而又和蔼的外表,以及热切而又诚恳的态度,使我相信他亲口叙述的每一件事肯定都是千真万确的。”作者这样站出来说话,暴露自己的身份,其真正的目的却在于证明其讲述之事是真实的,使读者不得不相信作者所说。陶冬风认为:“叙述人或作者直接现身的文体技巧在十九世纪的经典现实主义文本中也屡有出现,如狄更斯,萨克雷等作家的作品。但总的来说,传统小说中作者或叙述人的现身说法并不常见,‘他们’的声音大多出现于故事开始之前或之后(即小说的序或跋中),不足以构成对故事的似真性效果的破坏”。
策略四:作者或叙述者在故事结尾时暴露自己,并且主动揭示故事的虚构性,也就是由叙述人自己来揭自己的老底,自己来解构自己的故事,明白告诉读者:我讲的故事是假的。
《火车上人吃人纪闻》的结尾是:“我感到无比的快慰,因为知道刚才我所听到的并不是什么嗜血的吃人生番的真实经历,而只不过是一个疯子想入非非,但无伤大雅的胡诌罢了。”既然不是“真实经历”,是“疯子”的“胡诌”,那前面所讲的故事还有什么可信性呢?还有写这个故事的必要吗?《麦克威廉斯两口子如何对付膜性喉炎》在结尾时说:“极少已婚的男子曾经有过像麦克维廉斯两口子的那段经历,因此本书作者认为,像这样的新鲜事,也许会给读者带来片刻的乐趣吧。”“极少…那段经历”,那就可能是作者的虚构。在《故布疑阵》的结尾处,作者有意加了“附注——我给少校看我写的这篇稿子,他说:‘您由于对部队里的事情不熟悉,所以里面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差误。…部队里的人会觉得它们可笑,但外行人是不会觉察出的。’”由于“不熟悉”出现了“差误”,就等于说“本故事有虚构的成分”,所以才使内行人(部队里的人)“会觉得它们可笑,但外行人是不会觉察出的。”其实,这些都是作者的障眼法,因为“虚构作品是一种假装。但是,如果它的作者坚持让人注意这种假装,他们就不在假装了。这样他们就将他们的话语上升到我们自己的(严肃的,真实的)话语层次上来。”
策略五:变换人物视点,从故事的讲述人突然切换到作者本人的介入,或者从第三人称的叙事者转换成第二或第一人称。
在《中世纪的骑士故事》中,从开始,就是以全知的第一叙事人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但到了最后结尾时,作者亲自出面来讲述:“老实说,我已让我的主人公(或者说女主人公)处于一种特殊的困境中,而我看不出自己将来怎样才能使他(或她)在脱离那困境,因此我只得压根儿不再往下写,就让那个人物自己去找摆脱困境的最好办法——否则就干脆让他留在那儿吧。”而在《卡匹托尔山上的维纳斯雕像》中,几乎都是从全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的,结尾处却转换成了第一人称叙述人直接面对读者:“如果您有机会站在它的跟前,也像一般人那样为之神魂颠倒时,可别让这篇有关它的来历的真实秘史扫了您的兴——再说,如果您读到一篇报道,有关在纽约州锡拉丘兹附近,或其他地方附近,掘出了一个巨型石化人,请您别轻易相信它——再有,如果有巴纳姆之流,先将他埋在那里,让后裔高价向您出售的话,您可别买。”故事叙述人的视角转换,似乎提醒读者这是虚构的故事。米勒认为这是使叙事线条断裂,对故事真实性的自我解构(7)。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作者试图以自己坦诚之心,向读者表明自己无意欺骗读者,从而让读者更加相信这是真实的故事,值得信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更高级更真实的叙事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马克吐温在他的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叙述策略来达到“似真性”效果。这种叙事策略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语言认为,语言与它所指称的现实,文本与世界之间有可信赖的关系,所以传统小说总是把文本的世界当成现实世界的替身,特别重视文学的再现功能。巴尔扎克说:“同实在的现实毫无联系的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全属虚构的情节,多半成了世界上的死物。至于根据事实,根据观察,根据亲眼看到的生活中的图画,根据从生活中得出来的结论写的书,都享有永恒的光荣。”所以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家都把现实生活和文本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当然,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每件文学作品都创造“自己的世界”,人物,情景,行动等都各有独特的品质,不同于其他作品,并且完全不同于日常现实。“的效果,即接受者沉浸于作品的行动中和完全进入作品的特殊世界中,全都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品质提供了一种与接受者已有的经验所不同的对现实更真实,更完整,更生动和更动态的反映,并以接受者的经验以及对这种经验的组织和概括为基础引导他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达到对现实更具体的深刻洞见。”马克吐温生活的年代是崇尚文学话语的真实性标准的`。“正如卡勒和热拉若奈特已经指出的那样,‘文化逼真’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被作为检验叙事的真实性的标准:如果人物符合当时普遍接受的类型和准则,读者就感到它是可信的。”当时普遍的类型和准则就是18,19世纪的文化成规,就是作家要尽力消除虚构作品的编码痕迹,强化现实主义的性,达到似真性的效果。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每一部作品都有特殊的,由历史和社会决定的读者,每一个作家都依赖于他的读者的背景,观点和思想观念,而文学的成功事先决定了一部书要表达群体所期待的东西,并以群体自身的形象表现那个群体。”马克吐温并没有超越他的历史文化阶段,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他利用当时普通美国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利用其天才的幽默诙谐,对现实生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吐温简介
为路上捡到的一张纸片感动,终而成为世界大文豪。他是诞生于美国的一流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曾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因为他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拥有最多读者群的幽默作家。他就读的学校只是一栋圆木小屋而已,而且到了12岁就不再上学了,这也是他唯一所受过的正式教育。虽然如此,他却获得牛津大学及耶鲁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和世界各国的一流学者交往。他从著作所获得的收入有数百万元之多,以一枝笔赚这么多钱的作家,除他之外可能别无第二人。他去世后到现在虽已经过数十年,但因版权税、电影版权费及收音机广播权费等,使得他的遗产仍然相当可观。这位作家的本名是沙缪艾尔·克雷门兹,但世人熟知的则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
他的一生可说就是个大冒险。他生于1835年,那是美国历史上最光彩眩目的时代,出生地是米苏里州靠近密西西比河的乡村,当时距美国火车开始通行仅7年而已,后来登上总统宝座的林肯,在那个时候还打着赤脚、驱赶着牛只从事农耕工作哩!
马克·吐温度过75年多彩多姿的生活后,于1910年告别人间。在他23部作品中,固然也有被世人遗忘的,但《顽童历险记》、《汤姆历险记》这两本书却堪称为永垂不朽的名作,在未来的数百年间,只要世界上有儿童存在,就永远是最受欢迎的书。这两本书都是很据他自己的经验所写的,在阅读当中,不难发觉他的经验一直生动地跃然于纸上。
马克·吐温出生于米苏里州佛罗里达一栋只有两个房间的狭窄房子里,他童年所住的房子,现在的农夫可能还不屑于当作牛棚或鸡舍使用。他们一家七口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犹如奴隶住处一般的地方。他刚出生时身体非常孱弱,甚至被认为可能熬不过那年冬天;可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他安然地逐渐成长,但却又成为一名令人头痛的问题儿童。根据他母亲的说法,后来出生的六个孩子加起来,都没有他那么会惹麻烦。他最擅长的就是恶作剧,非常不喜欢上学,时常逃学到密西西比河,乘着木筏到遍布于河中的各个神秘小岛去,或者坐在岸边望着密西西比河波涛汹涌的雄伟景观,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他曾有九次几乎溺死在河中的经验,但仍乐此不疲地在河流附近玩印地安人或海盗的游戏,或进入洞穴探险、吃乌龟肉,或乘着木筏顺流而下到离家好远的地方,这些点点滴滴的宝贵经验,终于促成两部不朽名著的诞生。
马克·吐温与生俱有的幽默感承自他的母亲。据说他的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至于母亲,他曾这么形容过:“每当我母亲说出一句极富幽默感的话时,她都会装出一副并不觉得有什么幽默的样子,这种才能在男性来说已不多见,在女性更是绝无仅有。”得自于他母亲的幽默才能,使马克·吐温的演讲几无例外地充满幽默感,因此演讲费也是他收入的一大部分。他母亲的个性相当温和,从未打死过一只苍蝇,如果所养的猫咬死了老鼠,她会对那只猫施以惩罚。有一次,母猫生了好几只小猫,家里实在养不了那么多猫,不得已只好把它们放入水中,让它们溺死,据说为减轻小猫的痛苦,他母亲还特地将水加温,才把它们放进去。
少年时代的马克·吐温非常讨厌学校,他认为学校是夺取自由的地方,他只想在森林中走动,想到密西西比河边探险,而学校的那栋小木屋却阻碍了他的行动。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逃离学校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他领悟到父亲永远不会再回来,对于过去的顽皮任性,深感后悔。他曾说:“我经常反抗父亲,他所说的话我几乎不曾遵从过,一想到这里,即使到今天我仍然会懊悔地流下眼泪。”
母亲看到他这种情况,就安慰他说:“过去的事是再也无法挽回的,现在你父亲什么都不知道了。你如果真的觉得后悔,不如答应我以后绝对??”
“只要不再上学,什么事情我都愿意答应。”马克·吐温哭哭啼啼地说道。
两三天后,母亲就送马克·吐温到印刷厂当学徒,他母亲认为如果能够学会印刷技术,对将来的生计必有助益,在意义上也等于是种教育。最初两年印刷厂只供吃住,马克·吐温一分钱工资也没有领到。
在印刷厂工作了两年之后的某天下午,马克·吐温在米苏里州汉尼巴的路上走着时,有张纸片被风吹得在路边飞扬,他顺手捡起,这似乎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却是改变马克·吐温一生的大事件。原来那张纸片是名著《圣女贞德传》中的一张,描写贞德被关进卢昂城的一段情节,马克·吐温认为这个事实在太不合理了——14岁的马克不禁为此愤慨不已。但贞德到底是什么人,她究竟曾发生过什么事,他根本一窍不通,从此以后,他阅读一切有关贞德的书籍,他对贞德的关心一直持续了大半生,最后甚至写了一本“对圣女贞德的感想”,虽然在书评家眼中,这本书并非他的最好作品,但他却自认为它是他的最佳杰作。当时他是以幽默作家闻名,如果用马克·吐温的名字出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部幽默作品,为使读者能以严肃的心情看这本书,因此出版时并未具上马克·吐温的名字。
作家亚伯特、比吉洛、培因所写的马克·吐温传中,有一段写道:“从偶然拾获《圣女贞德传》的一页的那一刻开始,马克·吐温对历史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及热情,这种热情正是他知性方面的最大特征,一直到最后一天为止,都未曾消失。那张随风飘扬的纸片,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也确立了他的前途。”
在财务的处理上,他却毫无才能可言,甚至连堪萨斯州平野上的野兔都比他更具眼光。他常从事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业,例如有一阵子,他以自书中获得的知识,认为收购亚马逊河上游密林的可可再转售出去,可以获得相当的利益,但他对可可一窍不通,也没有到遥远南美的旅费即使能够顺利到达亚马逊河上游,也无法和当地的土著交谈,最后说不定还会罹患热病而死。
可是,有一天竟然发生了奇迹,他在路上捡获一张50元钞票,他利用这50元兴冲冲地出发前往亚马逊河,但他到达新几内亚就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打道回府,因为他身边的钱都用光了。
后来,他从作品版权费及演讲费获得庞大的收入,但他不论投资哪一种事业,几无例外地都会遭到败绩。例如他曾投资已获得专利权的蒸气式发电机,结果根本无法发电;也曾投资钟表事业,但尚未获得红利,那家公司就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后来他又投资制造蒸气式滑车,结果还是失败;而他自己创立的出版社,寿命也不长,而且还负债16万元;不止如此,他又因将巨款投资于机械排字公司,而亏损约20万元。
有一天,他碰到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尔的青年发明家,他向马克·吐温推荐一种叫做电话的最新发明物,希望马克投资。如果贝尔的话属实,那么透过一条电线,就可以坐在家里和隔着五条街的人说话。马克·吐温不相信地摇头说道:“我也许是个傻瓜,但也不至于笨到相信透过一条电线就可以和距五条街之远的人说话,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如果他当时花500元购买电话公司的股票,现在可能已涨价为数千万元了。但他并没有作这项投资,他把500元借给一位朋友,结果三天后那位朋友宣告破产。
1893年,马克·吐温58岁时,他因为巨额的负债而陷于周转不灵的状态,而且当时美国全土的景气都非常不好,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相当差。如果他宣告破产,或许能够勉强卸除那些债务,但他不愿采行这种下下策,决心一分钱不少地还清这些债务。要还清债务除了继续写作之外,还得到世界各地演讲。他本来并不喜欢演讲,而且又体弱多病,但在这5年期间,他马不停蹄地到各地演讲以便还债,而他的每一场演讲都非常成功,再大的会场都容纳不了汹涌而至的听众,当然他也终于还清所有的债务。马克·吐温曾这么写道:“终于卸下所有的重担了,再也没有任何苦恼缠绕于心,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我又开始能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其实现在工作已不算是工作了。”
他在家庭生活方面远比财务方面幸运多了,在和日后成为其妻子的女性见面之前,他就已经对她的照片一见钟情。那是他乘船到圣地巴勒斯坦旅行时所发生的事,这次的旅行后来成为他的著作《红毛毯海外纪行》的题材。在可说是命运之日的那一天,马克·吐温到同船乘客查理。兰格登的船舱找他谈天,房间里有一张兰格登的妹妹——也就是美女奥莉薇。兰格登的照片,马克第一眼看到她,就认定她正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对象。在航海途中,他三番两次地到查理。兰格登的房间,以虔敬的眼光凝视着奥莉薇的照片,每多看一次,认为她是最理想女性的想法就愈发增强。经过两三个月,当马克·吐温回到纽约后,查理。兰格登邀请他,前往他家与他的家人共进晚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奥莉薇。晚年他曾回忆道:“从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天开始到现在,奥莉薇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我的脑子。”
到该告别回家时,他实在舍不得就这样离开,于是暗地里拜托兰格登家的仆人,在马车的座椅动一番手脚,使他坐上去后会翻倒在地。当行李安置好,他也和主人握手道别之后,马车夫的马鞭一挥,就在马开始跑动的那一瞬间,座椅突然向后倾倒,马克·吐温果然如计划般地跌倒在地。
他双眼紧闭,情况似乎相当严重,兰格登家的人赶快把他抱进屋里,让他躺在客房,此后的两星期间,他一直不曾下床。但事实上他丝毫没有受伤,当他从马车上摔下来时,充分发挥小时候在家乡所习得的技术,巧妙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可是他一直躺在床上,愉快地接受心上人奥莉薇的悉心照顾。
当时奥莉薇是以“亲爱的”称呼他,他则叫奥莉薇“莉微”,这种称呼一直到34年后奥莉薇去世为止。奥莉薇把他写给她的情书视如珍宝,每年要到外地休养时,一定把这些情书放入银行保管。
马克·吐温所写的底稿,奥莉薇每一张都看过,而且还为他修改。马克·吐温每晚临睡前,一定会把当天所写的底稿放在妻子的枕边,好让她在睡觉前看一遍。对于底稿中出现的粗俗语句,奥莉薇会一一地加以删除,她希望丈夫的作品是完美无瑕的。不论她如何修改,马克·吐温都是毫无异议地服从。
马克·吐温非常怕自己的原稿遗失或忘记放在什么地方,所以他严禁女佣整理他的书桌,甚至在书桌旁边的地上画白线,不准女佣进入白线内。
到了70岁,他认为活这年纪应该随心所欲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于是订做了十几套白色西装和100条白色领带,全身所穿的都是白色。他甚至还有一整套的白色礼服。
马克·吐温出生的1835年,是哈雷慧星出现的年代,而哈雷慧星是每隔76年才出现一次,他一直希望能活到哈雷慧星再现的时候,他果然实现这个愿望。1910年,他去世的那天晚上,哈雷慧星正在夜空中绽放着光芒。但他的另一个愿望却无法如愿以偿,也就是希望去世时,女儿丝姬能为他唱一首他最喜欢的苏格兰古民谣,但女儿却比他早一步离开人间。
他请人在丝姬的墓碑刻上以下的四行诗,而对喜爱他的美国人民而言,这四行诗正适合于刻在马克·吐温的墓碑上。
温暖的夏日阳光,温柔地照着此墓!温暖的南风,和煦地吹着此墓!碧绿的草茵轻轻地繁茂着,再见了,我心爱的孩子!再见!再见!
〔补注——马克·吐温身为一个大幽默家,留下许多隽永的名言,例如“要过着死去时连葬仪社都会伤心的生活。”、“我们应该感谢社会上的那些傻瓜,因为我们能够勉强地过日子都是托他们的福。”MarkTwain(1835—19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