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日 心理健康日的由来
525心理健康日
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此后(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取其谐音便正是“我爱我”,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宗旨和目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同学们发起,于2000年5月22日正式确立,已经发展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热潮。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吧。
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当第一次与人接触、进行认知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左右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特征作出解释,反之亦然。第一印象效应对交往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它会使人际认知带有表面性。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接触,彼此会根据对方的外貌、表情、仪态、谈吐、穿着等,作出初步的判断和评价,形成某种印象,这就容易以貌取人。
其次,第一印象容易使人际认知产生片面性。第一印象体现为一种优先效应,重视前面的信息,忽视后面的信息。即便注意了后面的信息,也会倾向于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往往按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与人初次交往时,应意识到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作用,尽量减少它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正确地认知他人。同时,利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加强自己的个性表现力,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交往打下成功的基础。
您的生活态度是哪种?
个人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人与人相处是否和谐,与人交往是否愉快,甚至影响到别人是否喜欢你。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与态度,称之为“生活态度”(life position),可区分为以下四种:
(一)“我不好一你好”(否定自己,肯定别人)
这是全人类在婴儿早期共同的感觉,也是个人最初学习对人与对己的态度。停留在这一生活态度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好,自己不行,自己比不上别人,别人样样都比他好、比他行。这种人相当自卑与退缩,把自己孤立起来,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他时常自怨自艾,时常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抱着这种生活态度的人,没有自信心,看轻自己且易自责,别人也就会看轻他,不喜欢和他来往。
(二)“我不好一你也不好”(否定自己,否定别人)
这种生活态度的人,认为自己不好且男可人也不好。在他个人的眼中,没有一个好人,包括他自己在内。这种人是悲观主义者,凡事都不抱希望,对自己失望,对别人也不抱希望;对周遭的事物都失去信心,厌世、偏激而消极。持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和他人交往,当然别人也就不喜欢与他来往了。
(三)“我好一你不好”(肯定自己,否定别人)
这种人认为自己好,自己行,而别人却不好、不行。他自视甚高,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好,别人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他,反正他是高人一等的。这种人常表现自傲、自大的态度,他不能接纳别人,经常会指责别人,却不会自我反省。拥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常常自以为是;大家对他敬而远之,他对别人亦常含有敌意。大家不喜欢和他交朋友,因此他的人际关系也不好。
(四)“我好一你也好”(肯定自己,肯定别人)
因这种人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看别人也有他们的长处。他了解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欣赏别人的优点,他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他包容许多现实事物的不完美,而尽力创造人。这种人勇于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他不逃避问题,积极、乐观而进取。持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容易与别人相处,别人喜欢与他来往。
针对上述四种生活态度,你是属于哪一种,或是偏向哪一种?也许没有哪一个人是完全固定属于哪一种态度者,只是以那一种形态出现的机会较多罢了。如果你以第四种生活态度出现最多,你就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人。如果你以第一、二、三种态度出现较多,希望你能调整自己的方向,自我期许嘉勉,向第四种生活态度的目标去努力,做一个比较受人喜欢的人。
如何获得他人的信任?
如何获得他人的信任,对每一个人的生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呢?以下这些建议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
期待之外产生信赖
不论任何人,在与陌生人接触之前,都会因其职业、地位而产生某种期待,亦会事先猜测这个人大概会说什么话。如果在初交时,陌生人能说出其"期望"之外的内容,尤其是一些让他感动的话时,意外之惊喜会使他增加对对方的信赖感。
以齐全的资料说服对方
在某些情况下,当你发现要说服对方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时,不妨使用文字资料来相助。当一个人要做出决定时,对方往往会根据对情况知悉多少而定,较为全面的信息会促其决断。所以,为对方提前准备一份详细、齐全的资料,以字代言的效果常常出其不意。
善用数字尾数
很多工作需要数字来说明,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量化。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中善于用数字表达,无疑会给人留下细心、精确、力求准确的好印象。这类做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只要你注意记住事情的细微之处,很自然地表达出来,会使人感觉你很精通,这种"尾数效应"的威力不可小看。
恪守在谈笑中所订的约束
虽然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不信守诺言被视为不诚实的表现,但笑谈间的承诺通常例外。如果你能做到不把"玩笑话"当成玩笑,守之不渝,真的去履行,势必给对方带去一个惊喜。那么,大为感激之余,对方势必会增加信赖感,这是理所当然的。
复述一下对方的意见
不论是打电话还是当面交谈,认真倾听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仅仅是随声附和,而是适时把对方说的内容归纳一下复述出来,交流的效果会更明显。既可以避免双方交流中出现的理解上的差异,又能使对方加深对你的印象,增强其信赖心理。
诚意打招呼(道别)
见面或分手时,人们习惯上是要打招呼的。如果你一边收拾手中的物品,一边打招呼,会让对方感觉你漫不经心,或者只是例行公事而已。最好的做法是停下手中的事情,注视对方的.眼睛,充满诚意地表示自己的态度。诚意打招呼,可说是一种取得他人信赖的好办法。
即使借用小额金钱,也要如数奉还
借钱物之事不论多少,都应及时送还。这样做说明一个人懂得信誉如同名誉一样重要,会令对方产生"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想法。进而言之,不要忽视小的约束和誓言,因为对琐碎之事能够不食言的人,通常办事是讲究原则的,而讲究原则的人怎会令对方不信服呢?因此他对你深信不疑。
注重人际间的互惠关系
根据人际交互论的说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向着增加酬赏和降低代价的方向发展的。这种互惠行为既有功利的、经济的和现实的作用,也有精神的、心理的和超现实的意义。所以,在人际交流中,每个人都难免进行酬赏和代价的比较。
一般说来,纯功利的互惠较为现实,不能长久;而心理的互惠较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持续长久。因此,年轻人若想增强人际吸引,除了明晰自身和他人的需求,还要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如能把感激的心情准确传达给对方,对方也将会为你做更多的事,提供更多的帮助。
增加与他人的熟悉程度
熟悉是讨人喜欢的普遍因素。心理实验告诉我们,无论人或动物,彼此之间当接触的次数增加,其熟悉度就逐步增高,便会具有相应的吸引力。 因此,如果你想增强人际吸引,则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程度,一个自我封闭、逃避与退缩的人很难被别人了解,自然也不容易被他人所喜欢。
能力与吸引力程度
一个人的能力也会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能干聪明的人总比平凡庸碌的人令人赞赏喜欢。但是一个人的能干程度与他被人喜欢的关系有一定的限度。一个极为聪明优秀的人,易使其他人产生卑下的不舒服感,结果反而使人不愿接近他,甚至排斥他。
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若显露一些人性的瑕疵或遭遇挫败,会比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更讨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喜欢亲近能力比我们高的人,但如果聪明才干超过我们太多,反而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能力稍微高一点的人,常是具有吸引力的。
如何化解冲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冲突是必然的,永恒的,关键是怎样适时巧妙地化解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是在选择上因人而异。
如果双方尚能做到心平气和,用适当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直接接触是化解冲突的首选。如果不愿或不能与对方见面,或许以发送电子邮件、字条留言等方式作为“铺。垫”或“中介物”,也是可取的。
找个方便的场合个别交流一下。交流不一定是要说服对方,而是各自阐明自己的想法,交流给予双方的是表达的机会。讨论中要准备做出让步,找一找有没有可使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希望谈话保密,可事先说清楚。
就事论事,只涉及具体问题,不要将过去的恩恩怨怨牵扯进去,有利于解决当下的问题。
冲突源于双方,当事人要对自己的态度负责,而不要强调对方有什么过错。怪罪对方或纠缠枝节均元益于缓解双方的关系。
注意聆听。善于听意味着不打断别人的谈话和不马上做出反应。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其他人也会采取同样客气的态度。
避免揭短,学会宽恕。有时,问题本身不一定非要论出个是非曲直来,而对方的态度难以接受是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直指对方短处,宽容大度,公平协商,就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解决冲突需要外力相助,可以考虑求助于有经验和公正的职业调解人。调解人的作用是与各方交谈,为讨论问题创造有利条件,指导各方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决定。
新生如何面对新的人际关系?
新生入学后,刚开始可能对其他同学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开始同学之间都非常礼貌、谦虚、宽容、相互关心、相互体谅。随着相处的日子增多,同学彼此了解日益全面,不仅能够发现同学有很多长处,同时也都会发现对方有缺点和不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同学对待同学的长处和缺点有不同的方式,由于同学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容易产生各种误会。尤其,敏感的同学往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受挫。所以我们也应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1)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统一体。事实上,发现他人的优点,也就是承认对方在某些方面比他人优越,对他人有价值,承认对方在人群中的重要性。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人们最迫切需要之一是希望自己被重视。因此,仔细观察你周围人的优点,并且由衷地赞美对方的优点,满足对方的自我价值感。
(2) 学会换位思考。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当时的心情,尊重他人已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人们常说,你敬我一尺,我会敬你一丈。青年大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不仅需要自己的维护,而且也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可以试试以对方为中心的原则吧!
(3) 调整对他人期望水平。
大学生容易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理想化、完善化。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不应该有丝毫虚伪、自私,这是大学生对交往对方的要求过高,期望不适当的直接结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隐私,所以,我们在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向对方提出合理的要求。如果发现别人有事隐瞒你,要理解对方,宽容地接纳对方的做法。
更多相关文章:
1.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2.525心理健康
3.5.25心理健康日
4.心理健康小组活动总结
5.525心理健康日活动
6.525心理健康日
7.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8.心理学与生活英文版
9.心理健康小组活动总结
10.心理健康手抄报名人名言
如何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水平的外在体系,它能够反映出个人的道德品格学识教养、人格态度,直接决定个体在他人心目中的心理形象。
大学生应有怎样的人际交往风度,这里有几条建议:
1。精神状态饱满。与人交往,应该表现得精力充沛、富有自信,这样才能激发对方的交往热情,活跃交往气氛,让人在与个体的交往中产生愉悦感。
2。衣着要整洁大方。衣着要同自己的角色定位相符,同时要照顾你客遇的群体的习惯。
3。言谈举止文明。对于言谈举止,不要以为是小事而不在乎。比如,人家正在谈话、讨论问题,你硬插进去,打断人家的话,就不礼貌了。听别人讲话,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未经允许,随便翻别人的书籍、用品等,也会引起人家的反感。至于说话粗俗,甚至带脏字眼,那就更不会受人欢迎。
4。态度诚恳大方。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交往对象,都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显得诚恳而坦率,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不卑不亢,不逢迎讨好位尊者,也不要藐视位卑者,充分显示出你诚实的内心世界。如果言不由衷,满口过誉之辞或者躲躲闪闪,转弯抹角,即使第一、第二次见面,人家被你的虚伪、客套蒙骗过去了,以为你有涵养,很礼貌,时间一长,印象就坏了。
5。学习倾听技能。如果不想让人讨厌、嘲笑或轻视,最好遵守以下要领。第一,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谈。第二,切忌从头到尾只说自己的事情。第三,不要轻率打断对方说话。第四,不要不懂装懂。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一旦那样势必闹出笑话,出尽洋相。
6。重承诺、守时间。答应办到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对于自己没有把握办到的事,即使碍于面子当面不便拒绝,也要在话里留有可能办不到的意思。为了讨好别人,把明知办不到的事情也包揽下来,反而弄巧成拙。另外,赴约、开会之类都应遵守时间,姗姗来迟是不礼貌的,也说明自己缺乏严谨的作风。
7。不要问自己不需要知道的事情。多嘴多舌,常会引起别人反感,尤其是贸然问起别人难以启齿的私事,更使别人尴尬,从而不想同你继续交往。
8。不要过于敏感。有些话,对方出于无心,你过分敏感,就显出性格的多疑与蝙狭。有些事情,对方不是这个意思,你却想人非非,彼此也就难以投机。古人云:“君子坦荡荡。”有些事不必太较真。其实,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样理解。
9。适时幽一默。人与人之间有时会产生没有恶意的冲突,这时候就需要幽默感来化解。以前日本国会有一个议员,瞎了一只眼睛,但他也不装假眼珠,他将它遮起来,好像独眼龙一样。有一回他在“外交委员会”演讲国际局势,一讲就讲了半个小时,让人受不了,有人站起来说:“这位老兄,国际局势这么复杂,我们两颗眼珠都看不懂,你一颗眼珠能看出什么名堂?”这是损人的话,然而这位并不生气,他说:“这位仁兄,请你坐下来,国际局势固然复杂,本人一目了然。”这个就厉害了,轻易地化解了双方的冲突。还有个例子,有人在高速公路超速驾车,被警察开罚单罚款,这个被罚款的人说:“警察先生,我真的开那么快吗?”那位警察十分幽默,他说:“这位先生,你没有说,我也没有注意到,事实上你没有开太快,可是我发现你飞得太低了。你飞高一点,我就不管了。”被罚款者禁不住一笑,气氛变得轻松了。人际交往中,以幽默感来调节气氛、化解紧张状态是个好办法。
如何学会对他人说“不”?
首先应该进行认知方面的调整。平等和互益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如果交际双方的交往不能遵循这些原则,或者双方在遵循原则方面是不对等的,那么双方的关系必定不能长久。不要以为吃亏的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味容忍、退让更有助于双方关系的维持,恰恰相反,容忍与退让本身会使对方的侵害性行为愈发无所顾忌,因此忍让的极限也很快到来,业已失去平衡的关系不得不在具有破坏性的矛盾冲突中遭受重创。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双方关系刚刚开始偏离平衡状态时,吃亏的一方就尝试去矫正它,可以采用启发、提醒、劝导对方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较为激烈的方式如争论、冲突等,达到让对方醒悟、转变态度与行为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增强自信心。自己要先想清楚,对事情本身是不是应该“不”?如果你是对的,就不必退缩。
其三,可以做以下自我训练:
①采用系统脱敏法逐步减轻对于“拒绝别人”情境的焦虑情绪。
②设计并练习适当的言语表达方式,使个人能够针对特定的情境,在不刺伤对方自尊心的前提下,及时地、从容镇定地表达出"不"的意思。例如,可以通过练习,在有关的情境中运用类似下面的或婉转、或幽默、或半玩笑的口吻和语句:
A、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想尝试一下自己的想法。
B、我觉得这样挺好,请你别为我担心(或多谢你的好意、关心、建议等)。
C、你觉得那样对我合适吗?
D、我的想法好像跟你不一样,你愿意听听吗?
E、你的这种态度让我感觉不舒服。
F、你这样说,未免过分了吧?
G、你这样做,叫我说什么好?
H、实在抱歉,我没法满足你的要求。
I、对不起,我不能那样。
J、抱歉,现在不行,以后再说好吗?
K、对不起,我需要用这本书了,请把它还给我吧。
L、你需要东西时总也不放过我,是不是存心要让我破产啊?
M、不好意思,我知道你有点失望,可是我真的做不到。
N、对不起,请你不要这样,好吗?
0、请你做一下,好吗?谢谢。
刚开始,你可能说不出口,逐步练习,会慢慢适应,自信心也会渐渐增强,新的行为方式就会固定下来,形成习惯;以后,就不必为不能拒绝别人而苦恼了。
人际交往遵循九条原则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九条一般原则。
(一)要以诚待人,不要过于世故。“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自古以来一向受到人们的崇尚,交往能做到一个"诚"字,必能老少无欺,从而赢得真诚的回报。反之,世故圆滑,尔虞我诈,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对方的真诚相待。
(二)要言而有信,不要轻易作出许诺。我们如果答应帮朋友做某一件事情,就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一个人言而无信,到头来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弄不好还会众叛亲离,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三)保持适度距离,不要过于亲近。人际关系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也可称作心理上的距离。不分亲疏地靠近对方最终难免引起,不快,彼此之间还是应该保持适度距离为好。
(四)要自尊自爱,不要热衷于接受他人的馈赠。十分要好的朋友,诚心诚意地相互赠送一些小礼物,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仅有一面之交或交往不深的人,最好当面谢绝,尤其是异性间的馈赠,受赠方更需头脑清醒,了解对方的用意,不可来者不拒,以致受制于人。
(五)要平等待人,不要盛气凌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切记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的受益者是双方的,一定要平等待人,不可盛气凌人,动辄以恩人、救星或老大自居。
(六)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好为人师。要虚心听取真正朋友的忠告,切不可讳疾忌医。而你也可以在可充分尊重对方人格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其参考,不要遇事好为人师,弄得他人无所适从。
(七)要善始善终,不要见异思迁。朋友之间也有因误会而产生不快的时候,此时,应设身处地地替对方多加考虑,即使错在对方,也应豁达大度,谅解其过失。
(八)要不滔不骄,不要见风使舵。真正的友谊往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每个人来说,在身份、地位发生变化步步高升时,尤其应记住不要给老朋友造成一阔脸就变的印象。
(九)要宽以待人,不要苛求于人。严以对人,宽以对己是一种有悖于公平原则的双重标准,它只会导致对方反感。相反,如果我们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放纵自己,不苛求他人,必能赢得对方的敬重。
委婉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指不接受某种东西,或是某种观点,或是某种行为。委婉是说不直接拒绝,而是采取含蓄,婉转之词,达到拒绝的目的。也就是说,在拒绝时既不剌激对方,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或要求等。这些方法称之为委婉拒绝术。在人际交往中,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两可式拒绝。这种方式是当对方提出某些问题时,不明确表态,即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似是同意,又似乎不同意,使提问者感到不可捉摸,无所适从。
*剌激式拒绝。这种方式就是不受对方提出问题的牵制,也不去直接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而是提出另一个使对方有所剌激的问题,使其陷入自顾不暇的窘境,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提问。
*自解式拒绝。这种方式是在对方提问时明知故间,想借他人之口来证明一点什么的时候,所采取围以自解的方法来回答,以不授人之柄。即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搪塞式拒绝。这种拒绝方法是对提出的问题不作实际性的回答,用一些无关紧要的、说也可不说也可的话去搪塞,以达到拒绝的目的。
*诱导式拒绝。这种拒绝方式是在对方提出问题之后,不马上回答,先讲一点理由,提一些条件或反问一个问题,诱导对方自我否定,自动放弃原来提出的问题。
委婉拒绝术体现了人际交往的灵活性,有利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文雅得体,幽然含蓄,弦外有音,余昧无穷的奇妙境地。
着装与交际
人在情绪低落时,要有意识地与他人接触和交往。因此,在服饰的选择上,除了要自己感觉舒适之外,还要考虑到有助于自己与他人的交际。因此在款式的选择上,最好不要穿那些设计样式奇特、格调过高或过低的服装。因为这样做就等于你用服装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记录下来,表达出来并感染你的交往圈,使他人难以用平常心态与你交往,交谈时怀有种种疑虑,难以坦诚相见;或者急于了解你的处境,形成刨根问底的局面,令交往双方的心情都不愉快。
因此,这时你应选择格调、色调适中,款式、样式明快而不奇特,随和而不显古板的服装,如某些中档女套裙、男套装等。这样,有利于创造自己与交往圈的融洽和谐气氛,借助于思想情感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平衡自我心已态,改善自己的情绪,求得最佳心境。
什么是人际影响?
人际影响就是在他人影响下,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和行为所发生的变化。人际影响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人际影响,个人往往会按照自己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占优势的模式来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使个体向社会或群体同化方面发展,并使人们的行为发生相应的同化反应。
学会安慰
我们认识的朋友正经历失去亲人的痛苦时,你很想安慰他(她),却经常发现很难找到适合的方式和词语,这时就需要你懂得如何正确地去安慰你的朋友。
对故人的追忆
可以说一些你所记得的逝者的某些性格和行为,表达你对他的怀念。有一位妇女说她怎么也忘不了她的未婚夫去世后,收到一位同学的便条有多么感动,上面写道:“我只在晚会上见过他一次,但我记得他的微笑是那么灿烂……”
避免夸口猜测
家罗比-爱恩认为,对痛苦中的朋友说“我知道你的感受”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意义。他说:“在俄克拉荷马城爆炸事件中我的一些同事失去了亲人、家庭”,每次我遇到他们时,我总是对他们说:“你们的痛苦是我难以想象的。”
不说那些没有意义的、俗套的安慰话
我们很想鼓励朋友,使他们看到希望。但像“一切都会过去的”这种话让朋友觉得你看轻他的痛苦,倒不如说:“我知道你正处于痛苦的阶段”,这表达了你的重视。不要轻易说“你一向那么坚强”,这会使朋友为了不使你失望,而不愿表露他的痛苦。相反,你应该让他感觉到你愿意倾听和分担他的痛苦。
生活方面的帮助
正经历痛苦的人往往在生活方面有些忙乱,这是因为克服痛苦已用尽了他们的精力,其他方面他们很难照顾周全。一位妇女的丈夫去世后,汽车又被撞了,她的精神简直要崩溃了,幸好她的一位朋友把她的车悄悄开去修理,把保险金处理妥当,这样的帮助胜似一千句安慰的话语。
邀请他度过一些纪念日
在生日、结婚纪念日、假期到来的时候,留心朋友的生活。因为在这些日子里他们最有可能感到孤独,更加怀念故去的亲人。不要担心提起这些更让他们伤心的事情,更加怀念故去的亲人。告诉他们:“我知道这个日子你很难受,来和我们一起吃晚餐吧。”
保持你的关怀
你的关怀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为,很多人在痛苦发生于一6个月后,才是最难熬的时刻。一个有心的朋友应该通过;不断地打电话、邀请、慰问、帮忙来表达友好的安慰。
你要意识到,安慰一个处在痛苦中的朋友,你可能会觉得付出很多而没有回报,但这是友谊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更多相关文章:
1.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2.525心理健康
3.5.25心理健康日
4.心理健康小组活动总结
5.525心理健康日活动
6.525心理健康日
7.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8.心理学与生活英文版
9.心理健康小组活动总结
10.心理健康手抄报名人名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