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个人心得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范文5篇
时刻重视家庭、亲情,注重家教、家风,涵养好家风,传承好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篇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如是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华夏智慧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家风家训中的精神瑰宝一代代发扬传承,历岁月洗礼而毫不褪色,经时代淬炼而愈加耀眼。“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当从传统“家”文化中取精去粕,提炼“关键字”,以之作为指引新征程前行方向的“导航仪”。
“德”字打底。从古至今,从小家到大家,讲道德皆为中华儿女立身处世之基。西周周公旦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在家训中苦心孤诣告诫其子定要“以德为君安邦国”,其“以德治国”的理念得到孔子等历史名人的认同,且至今仍然为我们所推崇;东汉郑玄创立“郑学”将“以德处世”四字淋漓贯彻,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为“天下所宗”;西晋王祥认为“家和万事兴”是基础道德,亦是大道德,并立为家训传于后世,获后世广泛称颂并争相学习。道德具有无形的感召力,能够将一个小家凝聚成稳定团结的整体,也能够将一个大国铸造成坚不可摧的“堡垒”。在传统美德的带领下,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就能减去几分无意义的“消极颓丧”与“浮躁争执”,增加几分有价值的“积极向上”与“心平气和”,就能够将大家的力量都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擘画美好蓝图。
“勤”字引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勤奋”是劳动人民的可贵品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韩愈在其家训中谈到:“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并告诫后人起初人们的学习能力差异不大,而是否勤奋最终决定他们道路的不同,言简意深;《曾国藩家训》中亦多次提及勤奋的重要性,其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更是被世人引为“箴言”。从这些好家风中我们便能读出,勤奋是推动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动力,妄想“空中楼阁”终是一场“黄粱美梦”,而唯有坚持勤奋才能使得“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前,我们正处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要如期完成任务目标,不是“喊喊口号”“吹吹打打”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广大中华儿女躬耕不辍,稳扎稳打地朝着新征程进发。
“廉”字贯通。“公生明,廉生威。”从教育子孙“清心做官,莫营私利”的范仲淹,到批评儿子“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的欧阳修,再到强调“做官不许发财”的吉鸿昌,“廉”之一字贯通古今,是从政为官应当时刻谨记于心的“官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亦始终严以贯彻“清廉从政”四字,对贪腐的行为绝不姑息。然而,一些原本为党和人民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干部却因突破了“廉”的防线而最终沦为“老虎”“苍蝇”,“前赴后继”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的“反腐课”,引人叹息。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在突出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当代,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难免滋生“诱惑”,此时广大干部尤需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从先贤们的家规家训中找准为官准则,始终做到恪守清廉本色,由内到外筑牢“防腐墙”,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依然坚守本心,在各种名利金钱等不良诱惑下始终铿锵前行。
好家风带来好作风,好作风引领好事业,好事业开辟好时代。无疑,先贤家规家训的“关键字”远不止三个,需要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有幸生于这个伟大时代,吾辈当从中汲取宝贵品质,涤净精神“沉疴”,遇见更好的自己,奋力创造更好的时代!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篇二
学习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文章,一下子又触动了我那根敏感的思乡神经,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偏远的黄河岸边的河南老家小农村,仿佛回到了年迈的母亲身边。风雨无情,霜雪老人。而今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年事耄耋。母亲的芳华不再,母亲的母爱更深,母亲勤劳简朴的家风伴我成长,并滋润我的一生。
儿时的记忆,没有被风霜磨蚀,没有被岁月尘埋,而是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光亮,愈来愈牢牢地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历久弥新。儿时的我很不懂事,虽然是个男孩子,却也在过年的时候没有出息地跟母亲哭闹着要新棉袄。母亲为了能让我大年初一穿上新棉袄,在微弱的油灯下密密缝制。初一一大早有人来拜年了,我的新棉袄也做完了。那时的我只有欣喜、只有跳跃、只有和小伙伴们穿新衣戏耍的快乐,却不曾想到母亲的辛苦,不曾想到母亲手头的拮据,更没有对母爱深层次的理解。
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只是到了我这一代才“出息”了我这个大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我小时候生活在河南黄河滩头,是母亲把我们三个孩子养大。家境虽然贫困,但母亲以她高远的眼光供孩子们读书。读高中,而且是在县城一中读高中,那不仅是我们一家的骄傲,是我们整个村子里父老乡亲的骄傲,即便是在整个公社也是凤毛麟角,一大新闻。高考前夕,母亲听我说想买一套《数理化丛书》,从箱子底部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将里面的钱全部给了我。这钱,我拿在手上,沉沉的、暖暖的,可是我的心里却是酸酸的。这钱,对于我们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是母亲省吃俭用多年积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
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每次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做最好吃的给我带上。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当时,能吃上白面馒头是极大的奢侈,是一种高消费,白面馒头是只有过年才会有的食物。我后来才知道,那用的是母亲避开“节俭大王”爷爷偷偷给我节俭了一年才积攒下来的“细面”。在我的爷爷看来,吃小麦去了皮的精粉“八五面”是有罪过的。我离开村子返校的时候,母亲站在村口挥手送我的那个瞬间,成为我心中永恒的风景。母亲将那个贫穷的小农村的村口,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挥成了一抹七彩的虹。
时光如梭,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心里,母亲除夕夜里为我缝制新棉袄的油灯愈发明亮,为我买书的钱愈发厚重,为我做的白面馒头愈发鲜亮,跟我挥手送别的画面愈发镌刻心间……
母亲是个勤勉的人,是个节俭的人,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是个孝敬老人、和睦邻里的人。在穷困的黄河滩头一个人担起养育三个孩子、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还要下田种地,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现在日子好了,吃穿不愁了,但母亲依然秉承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并感染着自己的孩子们。我和弟弟妹妹都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浸润。我不排斥时尚,我不反对新潮,我不讨厌名牌,我也不会把自己装扮成一副穷酸模样。但我崇尚节俭,反对骄奢;崇尚勤勉清廉,反对铺张浪费;崇尚仁爱宽容,反对欺诈霸凌;崇尚勤勉耕耘,相信播种就有收获。清贫、恬淡、勤奋、上进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并将为之坚持一生。
母亲节俭的故事太小太小又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母爱宽厚仁慈的情怀感人至深,无从言表。今天,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笔触及母亲、母爱、家风这个话题,原本积聚在内心的千言万语难以倾诉,而眼泪却一触即发,朦胧了我的双眼……母爱如泉,滋润我的成长!家风似海,涵养我的一生!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有一个家,家风纯朴,家教严整,家道兴盛,家庭幸福。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篇三
各样“花式碰瓷”、各种“强词霸座”,以及扰民“广场舞”、占道“暴走团”等等,现实生活中,一些上了“岁数”的人做出有违公德、道德、法律,有失公允、公平、公正的行为屡见不鲜,影响着社会文明、和谐,让人愤懑不已。
这些人中,我们不能否认大多在年轻为人父母时,都曾经谆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较好地履行了教儿育女的责任,为子女健康成长、成才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曾经作为儿女家庭中的“第一任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曾经的“严父慈母”,儿女眼中真善美、正能量的“化身”如“人设”渐渐崩塌,成为“反面形象”,让子孙“蒙羞”,甚至误导子孙走向“歪门邪道”。
由此,笔者忽然想到,是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家庭“反哺式”教育了。
众所周知,反哺,本意是雏鸟长大后,衔食喂母鸟。西晋文学家束皙“嗷嗷林鸟,受哺于子”和北宋文学家苏轼“鸟哺何辞日夜飞”的诗句讲的都是这个意思。通俗地说,反哺就是后辈“哺”于前辈,下一代“哺”于上一代,比喻报答亲恩。
“哺育”与“反哺”都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应是相互的。当孩子年幼无知时需要父母来喂奶喂饭,进行启蒙教育,谓之“哺育”。由此我们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班主任”,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与习惯养成。很多时候我们能从孩子的言谈举止发现看到父母的影子,看到家庭家教家风。很多成名成功人士之所以功成名就,很大因素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良好的言传身教将受益终身!
凡事都是相互的。家庭的教育也不例外,也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儿女不懂事时,父母教育起关键作用。而随着儿女渐渐长大、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丰富,孩子越来越有个性与主见。而父母渐渐变老,“思想”开始落后、“思维”开始迟钝、“思考”开始简单、“思路”开始变窄,贪占便宜、自私自利、火多气大、我行我素渐渐“暴露”,亟需要子女进行教育的“反哺”。
家庭“反哺式”教育,就是儿女受到更高层次、更加系统的教育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越来越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通过孩子自身的改变,反哺过来影响父母改变。通过反哺式教育能够让“道理”更加浅显易懂、让父母更易接受“顺从”。母子连心,亲情蒂固。对于父母的问题或错误,子女有时怎么“说”都好像不过分,而且说什么能听什么。因为父母明白道理,会通过子女的说教,来反省与改变自身的行为。而如果换作他人,因“三观”不合,“话不投机半句多”,往往都带有很大抵触情绪,会让事情越闹越僵、越闹越大,造成更加被动的局面。这些现实生活中都不鲜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年长父辈,因年龄、生理、心理等原因,曾经的“正气良风”会随时间、环境改变而改变,需要有人“教育”“引导”“扶正”,而这个最佳人选就是“子女”。需要做儿女的不仅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冷暖”,还要关心父母的思维和行为变化,对一些文明、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说明利害,及早提醒、及时制止,让长辈尽快知错改错。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作为真正有孝心的“儿女”,让父母吃好穿暖是应该的、必须的。而想方设法进行家庭教育“反哺”,坚持不懈让父母长辈“知过改过”“增长见识”,则是更大意义上的“孝”,因为它能推动社会文明和谐进步,利人利己,利家利国。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好家风引领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好家风在广大农村地区“遍地开花”,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乡村文明风气和淳朴民风,更能够积极助推当前正火热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那么,对于农村而言,什么样的家风才算得上好家风呢?笔者认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勤俭持家、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只要是社会倡导的,具有正能量的,都是好家风。要让好家风成为乡村文明的新风貌,离不开人人参与和人人助力。
好家风,应该是一种社会现象,应该是从大人到小孩的共识,要让好家风在农村这片天地蔚然成风,每一个人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孩子抓起。作为父母,个人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为人处世影响深远,在孩子面前,必须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守规矩、走正道,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当然,仅有少数人家有好家风还远远不够,要让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到好家风建设中来,离不开农村党组织的带领和广大农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倡导好家风,作为农村干部,需要出力的地方很多。一方面,要加大文明新风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向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说“不”,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致富能手”“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农民群众在相互“比拼”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向上。另一方面,也要配合好公安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违法犯罪特别是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让那些损害农民群众利益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农民群众生活在更加和谐、安宁的环境之下,进一步净化农村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家风不仅能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更能促进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有好家风的农村,必然是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好家风永续传承,让坏家风销声匿迹,整个农村发展才能更加积极向前,农民群众的生活才会更加舒适,更加美满安康。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不断努力让好家风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主流风气,才能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铺好“奠基石”,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更多积极力量。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篇五
“家风不正,对家人、亲属失管失教”,这是中纪委通报赵正永时的原话。笔者认为,倘若赵正永家风好,就不会沦为阶下囚,还在享受着悠闲幸福的退休生活。家是人生的港湾。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领导干部要吸取教训,搞好家风建设,用好家风构筑“幸福港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专门新增了关于家风不正,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种类和幅度的内容。由此,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纪律问题。因此,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必修课”,精心孕育、细心呵护,用好家风构筑“幸福港湾”。
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的建设、传承,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纵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有“家族腐败”因素。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甚至“全家总动员”,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苏荣就曾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这也提醒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非小事,一定要重视起来。领导干部既要廉洁修身也要廉洁齐家,用好家风构筑“幸福港湾”,时刻警惕妻儿成为贪腐“导火索”,防止被身边人“拉下水”,落得个树倒猢狲散、家破人亡的下场。
“忠孝家风万古传”,在继承发扬中孕育“好家风”。家庭的文明氛围必然影响家庭成员的文明气质,由兹,在日常中逐渐涵养起良好的家风,并代代传承;由兹,培育起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修养的杰出人才。“郑氏家训”培育出几代清官,流芳数百年。“好家风”不但可以让家庭和睦幸福、红红火火,还可以让家族世代流芳、国家长治久安。领导干部要继承、发扬好优良家风“传家宝”,始终保持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在社会、家庭中率先垂范,树好家风标杆。“高风亮节千家颂,忠孝家风万古传。”领导干部要从家规家训家风入手,从优秀家训包括的传统家训和革命家训、治家持业格言、楹联、经典名篇、成语典故、俗话词语中萃取精华,教育家人,启迪后人。要根据家庭传统、家庭成员职业、持家理念的不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家风内涵,积极提炼家风特色,力促家风多样化、特色化,在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中创建家风品牌,让家人家庭时时铭记、处处践行,让家族后人代代相传、代代受益。
“丹心滴滴化梅兰”,在拒腐防变中孕育“好家风”。俗话说,“家风正,则后代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西汉琅琊王吉一生秉承“言宜慢,心宜善”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家规代代相传,其后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留声步步垂青史,丹心滴滴化梅兰。领导干部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建设传统,自觉接受优秀家风家训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自觉培养清正廉洁的从政品德,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发扬梅兰菊竹四“君子”精神和品格,傲得了风雪、站得住脚跟、挺得起脊梁、照得亮家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将家风建设融入灵魂、融入血脉,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让自己家庭成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典范。要坚持扬正气,自律自重、正心正身,崇德向善、拒腐防变,牢记宗旨、心无旁骛,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到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上来,坚决不做损公肥私、内外勾结有损人民利益的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抓小抓早中孕育“好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既是人们心中港湾,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要搞好家庭建设,使家庭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好风气,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家风建设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人父、为人母的领导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从细节抓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教育家庭成员讲学习、讲文明、讲诚信、讲团结、树新风,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把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优良品德作为毕生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为子女作出好的榜样,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家训等形式,一点一滴地要求,持之以恒地努力,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遵纪守法等品德,教育子女走正道、扬正气,平平安安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好家风的家庭,才能成为风和日丽、云淡风轻的“幸福港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