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文本赏析解读

这是《台阶》文本赏析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上一届的八年级下册有《台阶》这篇文章,两个老师同课异构吗,各有千秋,但是于我自己,却对这篇文章避而远之,不敢着手。

  不知为何,这篇课文入选了部编本的教材七年级下册,难道它不是晦涩的吗,难道不知道它离孩子们的生活很远吗,我对编者充满了疑问。存在即是合理,绝不是没有缘故,既然不能逃避,那就正面应对吧——期待能有一些新的收获。

  按照以往的思维,我总是把父亲解读为一个一辈子吃苦耐劳的农民形象,沉浸在摘录体现父亲辛苦的句子里,比如: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戏摊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以往的解读是:从七个月、四个月、半个月的时间角度,来凸显父亲的辛苦。但是好像学生也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确实无法理解中国最朴素的农民形象,在他们的生活里,确实很少见,也难以理解现在为了一个台阶还如此辛苦的,毕竟水泥河沙都易得,造个高楼大厦也不见得像父亲这样。看来把父亲简单的解读为农民的形象,这条路行不通。

  既然题目叫台阶,那就从台阶开始吧,文中写到了两个台阶。

  (一)青石台阶

  家里的台阶是三块三百来斤重的青石砌成的,父亲一口气背回了家,省了石料钱,父亲是欣喜的,是充满成就感的,这种喜悦甚至冲淡了身体上的疲惫,让他觉得没花太大力气,只有被磨破的脚上的麻筋草鞋知道,路途里的趔趄和挣扎,奔突和拉拔。

  在“我”的眼里,青石台阶是一道风景,台阶上的凹凼,积起水来,就像颗颗小亮点;干得快;宽敞阴凉,大家都喜欢去坐一坐,躺一躺。

  在“我”的眼里,青石台阶更像是陪伴成长的伙伴,小时候趴在上面不明就里的啃,长大后一级一级地跳。

  在“我”的眼里,父亲也是喜欢这台阶的,因为台阶的高度正符合他的身高,脚板有搁处,合适得很舒服。

  可是,在父亲的眼里,青石台阶并不是完美的所在,他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总念叨着:“我们家的台阶低。”

  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地位指的是荣誉和声望,常常和金钱、权力、才能等联系在一起,而父亲呢,老实厚道——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低眉顺眼——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也形容底层人民的卑微姿态;累了一辈子。这些关键词,都和地位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却也不妨碍父亲对地位的渴望,投射在现实里,从地位的意义上,三级的青石台阶,不能让父亲满意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也有了第二个台阶。

  (二)奋斗者

  父亲是个孤独的奋斗者的形象,没有根基,没有依托,为自己的目标——有台阶的新屋奋斗,奋斗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己之力的拼搏,从一片瓦,到一块砖,到黑瓦罐里的一张角票,都用认真的态度去积累。这样的积累简单而琐碎,微小而单调,父亲也有疲惫。

  疲惫的调节,父亲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磨刀”——过烟瘾,消除身体上的疲惫,让精神也放松和舒展;二、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柳树遮挡不住父亲渴慕的眼神,柳条的摇晃也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带着这样的艳羡,带着对未来的期待,父亲“对着青石板嘎嘎的敲一敲,就匆忙下地了”。

  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奋斗者形象,对别人高台阶的羡慕,是父亲战胜严寒酷暑、疲劳困苦的精神动力。

  愿你眼中、心中都有“高高的台阶”,你注视它时目光专注而坚定,这会带你穿越“柳条”的摇曳,一步一步实现心中的目标。

  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造屋造台阶的启动。过程并不轻松,白天和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还要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只睡三四个钟头。他超越了年龄和原本的生理规律,也打破了我对于他身体的担心,反而他“精力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个片段父亲做为奋斗者的光芒尽显,形象高大,为理想而奋斗,忘却了疲倦和衰老,在这一点上,父亲可以为任何为理想奋斗的人代言!

  (三)新台阶

  “我”眼里的新台阶是这样的: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

  描述里处处透着和老台阶的比较,从级数,从用料,从面的光,从台阶的气质——气派,台阶哪里就气派了呢,难道还能气派过新屋,只字不提新屋,强调的也是在意的。

  但是新台阶的落成,并没有随之而来的喜悦。父亲因为激动而不敢点的鞭炮,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的手,尽力挺高但是已经驼惯的背脊,无不透露出局促、手足无措、无奈尴尬。父亲还不习惯拥有新台阶,还没有适应高台阶带来的地位感。

  不适应的还有我,已不能在台阶上跳,也不想跳了;父亲想磕烟灰,动作做了一半也收回来了。

  他努力地想去适应,于是做到台阶上,别人打招呼,一句带口话“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也回答错了,背后是他的紧张,紧张什么呢?也许可以从他之后的动作瞥得一星半点,他一级一级的往下挪。他不适应的,是高台阶相匹配的高地位。

  是啊,虽然筑造成了新台阶,但是父亲在金钱、权势和才能方面也没有任何明显的提升,何来自信拥有地位呢,父亲没有这样的底气。所以他一级一级往下挪,挪了又觉得太低,坐台阶不舒服又挪到门槛上,也不符合风俗,门槛也不能坐。父亲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放自己了,这让父亲失落而沮丧。

  (四)父亲老了

  理想达到了,却没有带来预想里的快乐和满足,理想达到了,反而局促和尴尬。父亲的精神需求没有被满足,如一棵精心灌溉的树,精心呵护,看着它抽芽,嫩叶,枝繁叶茂,开出花朵却一夜枯槁,希望的到达之日也是幻灭之时,让人老去。

  父亲身体也透支得太多之前有精神力量的支撑,还能旺盛和挂着笑。石头搬不动了,闪了腰;水挑不动了,闪了腰。

  “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再强势的语气,再坚定的否定,也被一个破折号无情的斩断,无声的回答,苦苦的坚持,现实的无奈。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

  父亲再也撑不住了,意识到自己的老了给原本已是残烛的心增添了一缕风,旧的打击未完,新的打击又至,父亲老了——“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父亲老了,在不甘愿被别人俯视和不习惯被别人仰视的矛盾里,在不服老但是不得不老去的矛盾里,在物质期待到达精神世界不匹配的矛盾里,浮浮沉沉,努力,挣扎里,老去了。

  (五)现实意义

  学完课文,到底要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我想:

  首先,是他们明白奋斗的艰难和满足,收获的虚无和失落。正如杨绛所言: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让孩子们学会享受奋斗的幸福。

  其次,要有远大的精神目标,树立的目标更多的是物质的,终究会失望的,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会堕入虚无里,而树立一个精神的目标,在追求过程中的人永不疲惫,永葆新鲜。比如,艺术,杨绛100岁仍笔耕不辍,她的生命姿态从容淡然,广大深远,不会像父亲一样精神和身体迅速衰老。

  父亲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而荒凉的,当然和他的文化程度时代等客观因为有关,孩子们的条件已大大超越了父亲,从小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它强大而丰富,保持独立的思考,保持向上的勇气,即使到老,也活得豁达和自在,通透不死板。

  本文是小说,作者把叙述者设定为“父亲”的儿子,是饱含对“父亲”这一形象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同情和心痛。

  愿你老去,仍然有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