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微课程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学习了《微课程的运用》,增长了不少知识。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2
受学校的委派,我参加了20xx年12月20-22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在四川省教育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第三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名师培养大会》。
现就将微课程培训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交流。
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通过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不但较好地满足了师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而且激发了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专业水平迅速提高。
中国的微课创始人,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胡铁生就《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应用》从微课制作中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破解?微课制作的技术潜力在哪,如何提升制作质量?两年来各地在微课制作和教学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如何做到少走弯路?等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讲解。
现将本人的一些收获汇报如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谅解。
一、 什么是微课
翻转课堂中,最关键的教学资源是微型教学视频。
由于翻转课堂在我们国家刚刚起步,对于微型视频的说法和定义也众说纷纭,有的把它叫做微课,有的把它叫做微课程,有的把它叫做短视频或微视频,它们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用于教育教学的视频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可汗学院的微课程:面向学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解决一个教学问题,以讲授为主。
李玉平的微课程:面向老师或学生,叙述一个教育故事。
佛山微课程:以教学研究为目的,主要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断。
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与教育有关,并且内容短小。
微课是由教师设计制作的,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不超过10分钟,用于向学生集中讲授或解决一个问题的微型视频。
在这里,把微课的长短定义为不超过10分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人的主意力尤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10分钟。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疲劳。
二、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应该是为了满足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需要,由学校统或学科组统一规划,由老师设计和实施并由老师和学校共同参与平价的课程系统。
而微课是这个课程系统中的一种教学资源。
三、微课程教学程序
微课程教学法包括三个模块:学生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课堂教学方式。
(一)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的作用有两个:引导学生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性趣。
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学生的学习任务目的就是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获取知识,达成学习目标,所以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要明确,任务要具体。
每个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可能不同,但它们只要能够按照要求去做,那么他们都会到达规定的学习目标。
所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能否主动的看微课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
这就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激趣”。
根据任务驱动原理,学生在没有目标任务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去学习教学资源,而当我们给了他们明确的学习任务,并让他们明白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讲授,还要进行展示、检测、作业等,那么他们就会因为任务的驱动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对教学资源产生兴趣。
(二) 配套学习资源
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与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的且足够的学习资源是很重要的。
这些资源,可能是一个网址,也可能是一些文本、声音或视频。
作为微课程教学法的的教学资源,未必全部是微课,一定包含微课。
配套学习资源通过学习终端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终端自主进行学习。
学习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或是网络终端,这离不开移动网络或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 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包括检测、展示、作业、交流、创新。
通过检测、展示、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过程中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内化。
检测的难度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要求为限,以体现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作用;展示主要用于展示学习任务单中要求的、学生完成的学习结果。
通过检测、展示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所有学生,无论是学习快的还是慢的,自主学习阶段,都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所以这些活动应当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是传统课堂所能实现的。
通过作业、交流实现对学生一对一的辅导,解决学生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创新是让微课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的灵魂。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应当学习的相应知识,所以重复教学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也不会感兴趣。
创新包括来源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可贵的创新)及对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
四、培训后重在行动
几天的学习培训,让我比较全面的认识了微课程教学法。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
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要进行这样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具备了那些有利条件,那些是我们还缺乏的?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做?应该如何操作?
现在互联网已经到了学校,我市各中小学也已经基本实现了班班通,老师办公也有了电脑,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家庭有多数已经有了电脑,并且接入了互联网。
所以从硬件设备上看,老师自己录制微课已经有了条件,并且也有条件把老师录制的微课通过互联网推送到学生的家中。
我们缺少的只是结合我们学校实际进行改革实践经验和改革的信心、决心,不会录制微课,可以学习;缺少经验可以在实践中摸索、积累;最要命的是缺少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些地方改革的先行者们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微课程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成绩,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是有效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
翻转课堂在我国刚刚兴起,却形成了一股巨大浪潮,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具有生命力。
教学改革,不是跟风,也不是儿戏,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在小范围内进行教学实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普及推广。
1. 实验学科的选择
根据我的理解,翻转课堂在理科实施比较容易,效果也比较好,如果要在小学进行改革实验,可以先在数学学科内,进行实践实验。
2. 实验班级的选择
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理解力和自制力比较低,而高年级学段面临毕业升学的压力,也考虑到改革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检验,建议选择小学中年级学段的班级进行改革实验。
3. 积极培训老师
我们大部分老师对翻转课堂了解很少,也不会录制微课。
所以要对老师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以满足老师的需要。
4. 自主学习的形式
考虑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并且课堂翻转后,学生的作业一般在学校完成,并且硬件方面学校没有条件组织在校自主学习的条件,所以,可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到家庭进行。
5. 争取家长配合
现在许多家长,有为学生请家庭老师的愿望,因此有条件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自己的孩子进行学习。
另外,中年级学生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也必需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计算机等条件,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3
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如何"翻转",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胡教授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4学习后,对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是把导学案落实到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培养整体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二是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自学,一直往前赶超,然后通过课堂的讲解不断自我完善。三是带动后进生。每周抓一两个学科的最差生,通过课堂一些基础题的不断点名,并给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当然,要把他很快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4
“微课程”这个新生事物从国外到国内仅几年间发展十分迅速,为何它如此受欢迎,通过多天的微课学习,体会颇深,也多了份见解,“微课程”,简而言之就是以内容短小的多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给我们呈现的形式是“小课堂大教学”。以下是我对微课程的几点理解。
1、“微”,就是内容小: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教学;研究过程短:微问题微研究;制作脚本简单,教师都会,做成视频后,用时少,课程时间3—12分钟为宜,一般都在5分钟左右。
2、"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它是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课余学习和辅导的一种课程。
3、微课程的课程形态体现特定的价值主张和教育教学策略,贴近社会,联系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一集"微课"的教学长度大约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现在社会信息量大,人们工作繁忙,时间长的学习大多不愿意关注,只喜欢短小高效的内容,微课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5、”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习艾老师的工作室,感慨万千,受益匪浅。特别是《微课》的学习,从几个微课片段,就让我们学习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神态描写的方法,神态描写的含义等,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感谢江西教师网,感谢艾老师。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
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5)“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6)“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6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5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教师爱上了微课程。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老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李玉平:刘校长的“四化”总结得非常好,微课程正改变着许多学校和地区的教师成长方式。学校一般都有固定的写作任务,但写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论文与故事:不论书写还是阅读,教师都更喜欢故事,但现实似乎在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要求教师写论文,背景、意义、价值、理论依据……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是用对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来要求教师,是不是不太现实?
数量与质量:笔记、心得、论文、故事……类别不少,但质量关注不够,缺少引领、点评,更缺少课程化开发,所以故事写了不少,但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
成果与传播:教师的文章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因为缺少再开发的意识,最终成果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经验背后的策略、策略中的风险、经验推广的关键元素,研究得不够,所以最终“典型经验可以打动人,但很难复制”。
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尝试进行精细化加工:文章中发现经验——阅读文章,寻找出最有价值的经验;将经验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方法等;对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和“可视化”开发,变成微课程。
上面的三步表面上是对文章的精细加工,事实上是对成果的深度反思、梳理,是一种更具价值的研究。以湖北宜昌天问学校的教师为例,他们每周写一篇文章,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章。今年假期,他们开始对自己过去的“每周一得”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寻找真正的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们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和开发,最终形成了“班级文化微课程系列”“学校管理微课程系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微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师成长方式的变革。再举一个读书的例子:吉林希望小学以前鼓励教师读书、写心得体会,后来要求教师研发微课程,将书中作者的策略或好故事用微课程的方式梳理出来。这样一来,教师阅读的数量少了,但是深度却不一样了。比如他们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策略开发成《阅读的策略》《教学的策略》等10集微课程,将雷夫的故事转化为策略,这样大家学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也实现了“教师由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的转变。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7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因此,我很珍惜这次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徐长青老师关于“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专题报告。在听了两节数学观摩课及讲座之后,我真的是感受颇深,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报告开始,徐老师先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微课?他用“全新的视角”、“深度的追问”、“破碎化处理”三个词精准地诠释出微课的特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究竟什么是微课,徐老师又用五年级学生向我们进行了课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节微课,虽然每一节课都微小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手趣》一课,徐老师用学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树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这个一直令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审题训练》一节,徐老师用具体地题目,教学生如何审题,让学生明白仅仅读题是不够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进脑子里,也就是深度阅读,这对学生将受益终生。除此之外,徐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理解》、微视课例、微课研究等。
徐老师用一个个生动形象地课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微课,让原本对“微课程”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我充分领略了微课的魅力。后来,徐老师又用“勾股定理”作为课例向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翻转课堂,通俗的说就是把我们的假设证明出来。精彩地课例之后,徐老师又向我们做了关于“微课:让我们改变”的讲座。徐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设计微课程的注意事项,并详细地讲解了如何设计微课程,最后,徐老师又针对微课的设计给我们提出了8条宝贵的建议,包括:
1、对象是学生,要时刻谨记;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东西;
5、给学生提示性信息;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配合;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等等。每一条建议对我们来说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后的应用中细细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说的那句:“要时刻谨记你的对象是学生,要把陌生的知识放到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把熟悉的知识放到陌生的环境中去运用。”是啊,我们讲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学,让旧知识在新知识中提高优势,新知识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应用,使学生乐学,爱学!
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8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让我认识到微课程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帮助。微课程课件的制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只要有数码相机或触屏手机,都能够拍摄微课;微课程的题材非常的丰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成为一段微课的内容;微课程的编辑制作也非常的简单,编辑软件非常的多,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初学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能够学会并掌握它们。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设计一般通过PPT、手写板、手机录音视频、录音等手段完成,由结构、画面、文字、语言组成。
在培训中提到了微课程设计中应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动案例给我们剖析了微课程设计的操作流程与应注意事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微课程设计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这些多样化的提问策略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而且每一个微课程结束都要有一个简短总结,概括性强、针对性突出。在微课程设计中还要求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容易、很简单的内容,设计中要巧妙使用“暂停”,合理引领孩子的思维,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微课程设计中师生可以同台进行,实现真正的共同探究学习策略。
微课程引领教室变革。只有通过教室教学的结构性变革才能发挥微课的真正价值。传统教室“先教后练”,即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外练习的教学结构,要变革为“先学后教”的教学结构,即研讨、练习、辅导,到布置预习、预习指导、知识预习。微课就是用来支持学生的知识预习。教师要开发好微课程,首先要选取好教学内容,并把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次要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充满趣味地进行学习;最后必须亲自动手制作课程,借助PPT、手写板、微视频、微音频等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课程开发。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9
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1、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充电时刻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因为微课时间十分简短,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明确,只有一个,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3、互联网发展是大趋势,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网上学习、手机学习或许会成为日后的主流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趋势,走在发展前沿。
4、微课程可以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们可以自定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安排学习内容,自己搜索,自主检测,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学习了《微课程的运用》,增长了不少知识。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1
微课,教学改革中的新产物,以前我觉得微课由于时间太短学生学不了什么。通过这些天网上课程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其中对《微课程设计与应用》这一课程的学习感触很深,通过多次的学习,使我对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有了更多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经过几天的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它可以分: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
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必须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2
很早就听说了微课,很感兴趣,还参加了一次微课比赛。当然那次是自己在一次短时学习之后的参赛,无果。如今又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
先说说今天的几点学习心得:
1.网络学习势在必行,我们要逼迫自己必须学习,否则真的跟不上步调了。
2.我们平时的教学任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积极性从哪些方面可以实现。
3.任何新鲜东西都要趁第一时间学,不然我们越来越老,思想和行动会跟不上的,而且人类本身就有天生的逃避难题的习惯。
4.很多软件的学习需要不断试错,只有实操了,才能不断的成长。
5.网络软件学习要多向高人求教,这样我们可以省掉很多走弯路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强自信。
6.在实操中一定要注意结合理论学习,否则会在错误的指向标下越走越远,那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可能了。
7.很多学习需要一个氛围,那么上级的推动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能会在被动中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学习,让我对微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的认识很模糊,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通过培训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所有内容齐步走,班里的孩子很多,我们只能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也没办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如果某个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些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学生就落下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不仅在课堂上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回到家中也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尽快掌握这项新技能,早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