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的剪纸 阜阳的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
阜阳的剪纸
剪纸,又称刻纸、剪花、铰花子等,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乡土艺术。
阜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艺术,并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享有盛誉。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作者遍布全市,几乎村村都有。他们大都土生土长,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现已形成了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创作队伍。阜阳剪纸研究会有会员100多人,其中全国剪纸学会会员20人,除农民作者外,还有一些从事美术创作和民间美术研究工作的专业作者,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剪纸艺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王家和是位农民出身的老一辈剪纸艺术家,全国剪纸学会理事,阜阳剪纸研究会副会长,省文史馆员。他有许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对泥塑、灯彩、纸扎、彩绘等民间工艺颇有研究,并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来充实剪纸创作。他与陈之仁合作的《丹凤朝阳》,以天上最明亮的太阳鸟中最美的凤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光明的追求,寄寓生活以美好的愿望。
被誉为“一剪之巧夺神功”的程建礼,自幼家境贫寒,给人放牛时,就用树叶撕成各种图形,十三岁起即以剪纸为生。几十年来他走南闯北,用过千家剪刀,留下万张质朴的作品。无论是游鱼、猛兽、人物、花鸟,他都能信手剪来。这些艺术珠玑,均是他从多年生活积累中发现的真谛,感情的自然流露,毫无雕琢之气。
1980年阜阳即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剪纸学术组织——阜阳剪纸研究会,1999年第三届全国剪纸会议曾在阜阳召开,界首市还因剪纸术成果丰硕,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剪纸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2000年2月,在“全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中,全国剪纸学会副会长、阜阳剪纸研究会会长刘继成同王家和合作的四条屏《红楼梦》荣获一等奖,另有四幅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和评论文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安徽省出版社曾先后三次出版阜阳剪纸集;《中国剪纸名家画库(安徽卷?阜阳篇)》目前正在编撰中;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安徽电视台多次拍摄专题片;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的剪纸艺术家都曾专程前来参观、考察、交流剪纸技艺,阜阳剪纸还作为礼品送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民族文化,增进了中外民间的.友谊。
剪纸除了世代传承的基本模式外,还受各地民风民俗、建筑服饰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郭沫若曾对我国南北方剪纸的特色赋诗赞道:“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位于中原的阜阳剪纸则兼融南北之长——浑厚中见洒脱,淳朴中藏秀美,刚劲中育柔和,粗犷中含细微,达到了虚与实、动与静、巧与拙的和谐统一。无论剪、刻、撕、染,作者总是根据内容与工具的特点,得以倾情发挥,力求使作品尽善尽美,达到极致。阜阳剪纸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从内容上来说,这些作品大都是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农村生活和劳动场面的;有的表现古典小说、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有的描绘山水风光、花鸟鱼虫;更多的却是根据我国以红为喜的传统,大量地展示美好幸福、吉祥如意;妇女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喜欢用剪纸作底稿。像《两个孔雀》、《丹桂飘香》、《八仙过海》、《神医华佗》等作品,都是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在多样中有所发展而不失乡土气,在手法上有所创新而不损传统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