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这是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第1篇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

  3、了解寓言的寓意,熟读成诵。

  学习重难点

  1、深入理解文意,掌握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2、领会寓意。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

  2、简介作者。

  3、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亦称 ),是 国末期秦国的宰相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2)疏通字词。

  shè( )江者 zhuì( )于水

  jù qì( )其舟 不亦hu( )乎

  (3)断句,划分朗读节奏。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自学:

  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l 涉: 者: 其:

  l 自: 遽: 契:

  l 其: 是: 之:

  译: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其: 所契者:

  求: 之:

  译: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l 行: 矣: 而:

  l 若此: 亦: 惑:

  译:

  4、主题探讨。

  渡江的楚国人刻舟求剑,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想想看,这则寓言讽刺的是什么样的人?

  三、交流:

  四、展示:

  五、反馈:

  1.一词多义。

  之:是吾剑之所从坠(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其: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2.郑人和楚人错误的.共同点在哪里?

  3.本寓言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文章寓意的句子是“ , , , 。”

  教学反思: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刻舟求剑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刻舟求剑” ,能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字词。

  2.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做一件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方法,要知 道变通。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第2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知道寓意,学生对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坐井观天、鹬蚌相争、狐假虎威)

2、明确什么是寓言?(小故事 大道理)

3、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学习生字“寓”,强调笔顺,用彩色粉笔标示。

二、字词过关,扫清障碍

重点指导识认“舷”、催、疲、竭

三、明确本节课目标,板书:刻舟求剑

四、读熟课文

1、自由读。

2、师生接读,指导读准儿化音。

3、分段小组赛读。

4、学生明确故事大意。

五、研读故事

1、掉宝剑的人有什么反应?在文中用“——”画出。

2、学生反馈。(神态、动作、语言)

3、根据学生反馈相机学习文章二、三、四自然段。

①学习第二自然段

理解“一点儿不着急”,圈画动词“掏”“刻”

用“因为……所以……”说句来说明这个人为什么不着急。

②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同船的人见此情形,有何反应?

通过感叹句“还不赶快捞!”、反问句“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来感知“催”。

③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段)

师:听到同船的人催促他,他是如何回答的。

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不慌不忙”这个词语的意思。

师: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师:“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

师:这个人难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④回顾故事大意,图文板书,模拟演示突破难点

六、解读课题,明确寓意

1、解读课题,理解成语意义。

2、解读寓意

①学生说寓意

②教师小结寓意(教师板书在课题旁,学生在书上做好批注)

③联系实际,学生进一步理解寓意(懂得变通)

七、分角色朗读,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

2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六、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道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跟你的弟弟妹妹讲一讲这个故事,让他们在生活中别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好吗?

  2、预习《揠苗助长》。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船

  ————移动

  记号

  捞不到

  剑 ———————→静止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第4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语言故事中含着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2.引导学生学习“提问阅读法”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

  3.利用录音磁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

  2.学会运用“提问阅读法”。

  3.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则寓言。

  教具

  PPT课件,录音机,同步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熟读课文,于本节课前已经扫清生字障碍。

  教师:

  ①制作PPT;

  ②准备录音机以及同步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下上学期大家学习的寓言故事是什么呢?(狐假虎威、鹬蚌相争) 提出思考引入课文:大家坐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有东西掉进江里去了,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看看古时候的一个人如何做的。请翻开课本P41页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引入学习方法“提问阅读法”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名字叫提问阅读法。现在先听录音,然后我们一起边学习课文,边学习这种方法。

  (2).播放录音,引导学生学习朗读节奏。

  (3).学生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4).教师简单点评朗读情况

  三、课文讲解

  (1).解释课题 刻:用小刀挖。 舟:小船。 求剑:找剑。

  (2).从课题中提出问题 ①找得到剑吗? (明确:找不到。) ②如何找剑?用简洁的话概括回答。 (明确:掏出小刀——继续坐船——靠岸沿着刻痕找剑)

 (3).分析第一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时间、地点、发生的事。) ③船的状态如何? (明确:船向前航行。) ④掉进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不小心”就把宝剑掉进了江里去了。)

  (4).分析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教师辅助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写的是丢剑人的表现。)

  ③丢剑人的表现如何呢? (明确:一点也不着急,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5).分析第三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学生自主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主要写的是同船人的表现。)

  ③同船人的表现如何? (明确:催他快捞,对他的做法不理解。)

  (6).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自主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的是丢剑人解释刻舟的原因。提示学生注意:“不慌不忙”一词。)

  ③放手学生猜测结果 (明确:跳入水里去寻找宝剑,但他永远也求不到宝剑。)

  (7).思考讨论

  他找得到宝剑吗?为什么?

  明确: A. 找不到剑的基本道理:宝剑掉进江后,他的位置已经固定,而船是行进 着的,人和船舷上的记号都在随着移动。等船靠了岸,记号所指的位置已经变化了,再按照记号下水捞取,是无法找到宝剑的。 B. 丢剑人的基本错误:他不注意根据变化的情况解决问题,还不虚心听取 别人的意见。)

  四、总结

  这个寓言讽刺了那些不用变化的眼光处理问题的人,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具体的实际情况,不要犯“刻舟求剑”这样的错误。

  五、拓展

  刻舟求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六、作业

  1.背诵《刻舟求剑》

  2.写第11课会写字:字3、音3、词3

  七、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