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江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它意味着人们凌驾于物质追求之上千姿百态的精神状况!关于江西的文化,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江西历史文化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江西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江西省,简称赣。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至清代,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宠大的宗教派别。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张道陵被张 盛尊为掌教、正一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或正一道,为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成为独树一帜的道门分支。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创始人是晋代慧远和尚。因此,江西 龙虎山天师府、庐山东林寺等,一直是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多有外地和日本、韩国佛教徒前来朝拜。 另外,江西的农业自古就以种植水稻为主。隋唐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兴旺,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茶叶种植和加工也大大发展,数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同时,陶器、造船和银、铜冶炼在全国亦居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造纸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中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江西历史文化知识要点

  景德镇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方虽然不大,但是无论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镇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瓷城。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也对景德镇的高度评价为“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陶瓷业是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开始的;经过三国、魏晋到公元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的陈朝,它的瓷业生产已较有名气了;唐代景德镇产的瓷器被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廷”名震天下。令人遗憾的是,发现的最早的窑址及瓷片均为五代时期,只能把五代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开始。 在宋元以前,名窑遍布全国,但从明代开始,景德镇瓷业的技术水平和烧造规模都明显地超过各地窑场,其产品几乎占据了全国主要市场,而至精至美的宫廷用瓷也几乎全部由景德镇供应。由此,景德镇成为 “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瓷业中心。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又在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亦即官窑,专烧皇室用瓷。为满足宫廷需要,官窑不计成本,讲究质量,向高、精度发展,同时还不断开发新品种,从而也带动了民窑的发展。明代景德镇瓷器大量外销,它不但销往亚洲和非洲,还销往欧洲。随着瓷器的输出,明代景德镇的瓷艺也对世界各国的陶瓷产生了影响。在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国制作 的陶器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明代景德镇瓷器的影响。 在清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吸取了北方馒头窑和 南方龙窑的优点,,工人对窑炉进行了改革,发明了蛋形窑。蛋形窑也叫镇窑,又因其以松柴为燃料,所以又把它称为“柴窑”。它以容量大,烧成快和利用还原焰见长。 景德镇制瓷业从五代到清代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这在世界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并不是瓷器的地,但这里却以精湛的制瓷技艺和高度的瓷业成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陶瓷的最杰出代表。

  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这座楼台为别居,阁以其封号命名——“滕王阁”。 上元二年( 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所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名扬四海。继王勃之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 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南昌古城也因此平添不少文采风流。 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宋大观二年(1108年),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 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 邓如琢部纵火烧毁。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 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1989年10月,南昌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对滕王阁实施了历史上第29次重建。建筑师们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她与湖南岳阳楼和湖北黄鹤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 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对一些国家的佛教徒影响较大。 东林寺建寺者为名僧慧远(334~416年),俗姓贾,山西雁门 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他先在西林寺以东结“龙泉精舍”,后得江州刺史桓伊之助,筹建东林寺。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问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的始祖。晚年南游荆州, 历住江陵 五层寺、 琵琶寺。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 的尊称。但东林寺的主殿却不叫大雄宝殿,叫“神运宝殿” 。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选择结庐之处,认为 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 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 由此而来。 唐代鉴真六次东渡扶桑,最后一次东渡时就是与东林寺僧人智恩共行。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接受日本僧荣睿和普照邀请祈请东渡日本传戒,六次东渡,最后一次取得成功。鉴真第五次东渡时在唐代天宝七年(748年)春,从扬州出发,经过无数险阻,竟被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后辗转来到桂州(今桂林市)后双目失明。天宝九年,经大庚至江西虔州、吉州,北行至江州(今九江市)。途经东林寺,在东林寺停留,与东林寺僧人智恩志同道合,并与之同行,在最后一次东渡时到达日本,并将东林寺教义传入日本。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九江 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在南康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之会”,书院也因之而闻名天下。 宋后书院又几经兴废,。元末战乱,书院在战争旋涡中又遭厄运,所有殿堂斋舍荡然无存。明代时,书院又得到恢复,盛时有学生五百多人。清代仍继承明代的规模,远近各省都有人来此求学。至清末废除科举,取消书院,这座 煊赫一时的白鹿洞书院,自此江河日下,衰落下来。迄于解放前夕,已是屋宇倒坍,尘莓满院,荆棘丛生,满目凄凉。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建国后,经及时抢救修缮,古老的书院才又焕然一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