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张高跃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他们的儿子: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等的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父爱母爱。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还是一位严格慈爱,挑剔啰嗦的父亲,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他用自己当年的经验,亲自教导儿子做人谦卑,待人待事严谨认真,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与困难,获得成就时不骄傲,不炫耀,礼仪要得体………不但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而且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成为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从不溺爱孩子,尤其在生活细节这方面。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傅雷先生对此深信不疑,更是在儿子的生活中付诸了行动。例如:他教育儿子,食不言寝不语,尊敬师长,态度谦卑,不骄不躁,不气不馁,不乱动别人东西,用完物品要有规矩的放回去,手不能插在上衣的兜里,这样比插在裤兜显得更无理;从小就要学会理财,懂得节约,未雨绸缪,养成存钱记账的习惯……哪怕是吃饭这样的小事也一丝不苟。
吃饭时,傅雷的孩子们必须坐如钟,手肘的姿势必须端庄,雅正是否妨碍了同席之人,不得发出令人厌烦的咀嚼声,勺子筷子不可以把碗碰出响声。不可以挑食,有一次傅聪没有遵守父亲的规章,傅雷就罚他只准吃白饭。倒是卓有成效,傅聪再也不敢了。
傅雷,他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相比于父亲,他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倾听者”,为他的儿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人生。
篇二: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有人说家书是研究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史料,这么说的原因,是家书中有情感的流露,无论有意无意。而傅雷毫无疑问是爱傅聪的,从文字中就可以感受到。但傅雷对于这份爱的表达无疑是隐晦的,是份有些矜持的爱,而这种表达对于傅聪而言又如何呢?
傅雷关心傅聪,是份严厉的关心,他教导傅聪生活的方方面面:学问观,爱情观等等,甚至他的说话方式,他的吃饭睡觉的仪态。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导,是有深深的爱隐藏在其后的。但是对于傅聪来说,是否会成为一个负担,他会察觉到父亲家信之后的爱吗?已知,傅雷在傅聪小时候是极其严苛的,而在傅聪长大后,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在用相对温和不少的语气和方式表达补偿和歉意,加上少有的几次真情流露,直言自己对傅聪的爱。傅雷也不再把傅聪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从他和傅聪讨论艺术见解就可以看出。所以傅聪是可以查觉到傅雷的爱的,而在后面的加速中也能感受到傅聪对傅雷的理解,以及对父亲的关爱。
父亲的爱常常矜持,表达方式也各种迂回。每次我和父亲吵完架,我都会回房间生闷气,而父亲到饭点才会说一句“出来吃饭了”当做道歉,而我每次都明白他的意思,回答一句“好的”。他也不再把我当小孩子了,但我的父亲不会说:“啊,我的女儿,你长大了”他会说“哦,你都快上高中了”我能明白他的表达,他的爱,因为他的欣慰都藏不住。傅聪也应该能明白傅雷的爱。
爱的表达很简单,只要从心里明白自己爱对方,无论表达是否迂回,是否直接,对方都能感受到。
篇三: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傅雷家书》作者为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翻译了约五百万言的作品,如:《高老头》、《约翰。克里斯多夫》、《艺术哲学》……,并有一百余万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
《傅雷家书》整本书是写傅聪去外国留学时,父母给他的点滴牵挂。父亲主要与他谈论艺术的建议,而母亲主要谈论生活方面的各种细节与办法。
整本书包装很简单,以白色为主,在右上角印了一张照片,下面简简单单的写了几个字“傅雷家书”。但是在简单的包装中,一张张印着黑字的略微泛黄的纸中却散发出了无比剧烈的爱。
全书当中一共四个重要的人物:傅雷,朱梅馥,傅聪,弥拉。
傅雷,是一个严厉、暴躁但又十分关心孩子的父亲。他在艺术上严格要求傅聪,与他谈论他的缺点,但又在必要的时候给他送去安慰,寄去各种书籍,做孩子的后盾与良师益友。他生病后也不经常向儿子讨要东西,害怕破坏儿子生活,使儿子负担更重。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是他的病情不断加重,另一方面是儿子的生活与负担,最后,还是傅聪的母亲朱梅馥向傅聪要了一些东西。
朱梅馥,是一位有经验,关心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贤惠、体贴、勤劳的妻子。他在心中总是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担心孩子的身体,就交给孩子一些生活经验,为孩子的每一次成功感到欣喜。她也照顾总在病中的傅雷,独自撑起了一个家。她尽心尽力,但由于伙食很差,体重下降了十五磅。她总在操劳,为傅聪与弥拉的生活寄去一些表达心意的东西。
傅聪,一个天赋极好,坚强不屈,追求完美的钢琴家。他获得过很多奖项,让他的父亲为他骄傲。
《傅雷家书》既是家书,也是一本小说,讲述了傅雷一家的故事。
篇四: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不得不说,《傅雷家书》无疑是一部极亲切、极写实的作品,无论是作为一名读者,还是对当时的傅雷一家来说,很享受其中的温馨。
品读完全部的家书,无论对谁来说,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负责,有自省能力的父亲。信中细腻入微、诚心诚意的文笔,无不充满着对孩子的爱。从开始的致歉,到后来的嘘寒问暖,他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也不断的改变着,这是十分难得的。你很难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笔下看到这些。也许是失去了,才最终大彻大悟,体验过放手,才真正的放手。
父亲在自省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了尊重。孩子远走高飞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但我们从信中却见不到任何约束,更多的是建议,更像一位朋友,这点也无不令我佩服。在这位父亲的信中,有一句令人难以忘怀,他说,人是感情动物,展示了父亲感性的一面,人就是这样的,生而为人,我们为什么特殊于其他生物?就在于我们有更多的情感。无论痛苦、快乐,这都是我们一份难能可贵的经历。为什么总那么理性呢?享受这些独特的情感,将人生变得多彩些,才不负此生!
在这些信中,看的是父亲,也不少见母亲的笔影。在文中,我发现母亲对于一些事,往往更为理性,她在文中说过:“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其实两者并不冲突,因为有父亲的感性,有母亲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这个社会上,能够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这也就是父母能带给孩子的引导与爱了。在一封封的信中,我们不乏能看出父母的关心,往往很多封的信,才能换得孩子的一件,可能是父母写多了,或是孩子写少了。
但无论如何,我很欣赏傅先生说的一句,“不能用忙字推托。”还是回到上文,人生中分秒都是一种享受,我们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还有很多,别荒废了。
篇五: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郑张祺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诣,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了两个出色优秀的孩子。一个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另一个成为了特级英语教师。这无疑体现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妇可以说是千叮咛万嘱咐。看现自己的儿子即将步入千变万化的社会,作为父母的他们不禁百感交集。他们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积下的经验,告诉了儿子少走弯路,多踏捷径,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告诉儿子,要做到坚持大我,放弃小我,切忽对个人的名利和得失大过计较。我们会发现人生总是充满了苦闷与矛盾,当我们热衷于个人名利,却不可尘及时,必然会因为嫉妒与仇恨而变得无比痛苦。相反,如果我们坚持大我,为社会和人类前途命运着想时,反而可以做出贡献,这也便是治疗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样,傅雷给儿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孩子结婚前就告诉他要自爱,因为没有结果的恋爱会使人对爱情感到麻木。而当傅聪真正踏入爱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将自己和妻子数十年来和谐相处之道传授给儿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只有平静、含蓄与温和的感情才能天长地久。且不能因为艺术而放弃妻子,要知道两个人在漫长的道路上,时时都能拉对方一把,勿让彼此掉队,这样才能维持长久和谐的婚姻。
本书反映的傅雷的特点,同样也正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特点——以孩子为中心,甚至到生活细节也能为孩子考虑到,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可爱至极的父亲形象,又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篇六: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张昭然
这本书中不仅仅是一百多封普普通通的家书,更是家书中父母亲的敦敦教诲,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真诚交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亲情——《傅雷家书》。
本书写了傅聪重1954年出国留学之后。直到1966年父母双亡家中来往的百来通家书,其中有傅聪的父亲在他波兰留学时期传达的正确处事的态度,并鼓励服从努力学习,与她在移居英国时关心傅聪的事业,为儿子排解苦闷和傅聪成家立业时,父母协助傅聪进步关心对子孙的教育。
在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中,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的问题,他在信中都会提及并提出合理的见解。
在这本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最深,并且也让我有所启发“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傅雷对儿子思想上的开导,但这也是对我对更多人的。
除此之外,在读这本书时,人们的道德,思想也会随着这对父子的对话,从而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这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尚情感,更是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其作用也是非常深远的。
篇七: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自古就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书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说不出来的话更好的流露。《傅雷家书》就是这个例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网上了解到傅雷的一个儿子傅聪是著名钢琴大师,另一个儿子傅敏是英语特级教师。我不禁感叹:两个如此厉害的人那么他们的家长一定也很厉害。但是,厉害的家长不一定教育出厉害的儿子,而需要很多品质才行。例如要负责,有耐心,而且在教育的同时还要付出很多,比如说时间,体力,脑力等等,而傅雷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事实上,不仅仅是傅雷,所有的父亲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做这些只是想让我们未来更加美好。他们并不期望你长大后报答他,孝敬他,只要能在一个地方默默地看着你发展的更好就足够了,甚至他们都担心老了以后会成为你的累赘。如果说孩子是为父母活着,那说明孩子错了,如果说父母是为孩子活着,我想这句话一定是对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不要做了错事责怪父母,不要让父母为你做完一切你需要做的事,不要和父母顶嘴,不要他们在为你担心,不要嫌他们唠叨,做一个好孩子,现在还不算太晚。不要等醒悟过来时,才发现原来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从而感到后悔。
篇八: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我合上书,心中感慨万千,一本以“家书”为内容的书,一封一封的信,交织着傅雷一家人永不离弃的心和爱。
《傅雷家书》看完后,他在我心中也构造出了一个形象。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他对儿子的苦心造诣、呕心沥血浓缩在书中的每一字句之下。这些家书,不单单是他与儿子之间的通信,更是他对儿子严格的教育准则。每一件重要的事他都不曾有一丝马虎,并要求远在千里的儿子也要多注意每件小事,从细节做起,成为让人认同、尊重的人。
他虽严厉,但却也包含着浓浓的爱子之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些话语深深打动了我。
字里行间,都蕴藏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谅解。他把思念缠绕在信里,把温柔的爱隐藏在严格的教导中,我相信,当送别儿子远去,这位父亲也一定落下满脸的伤心泪吧?他在那些日子间,额头又增了多少沟壑,头上又染了几丛霜白,心中又延了几丈思念呢?
他在信中道:“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为了孩子的成长,他在千里外也坚持不漏过每一首儿子弹奏的曲子,引领孩子向正确的道路前进,照亮孩子前方的路。
傅雷他是一位父亲,也是一名教育家。他给予了儿子前进的信心、勇气和坚实的后盾。这近百封家书里头,存着他的期望,存着他的信念。
篇九: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傅雷是赫赫有名的翻译家,他的儿子傅聪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赴国外留学期间,与父亲傅雷进行书信沟通。
我读完全书,合上书本,在想:我如果在外地时,也与父亲互通书信,那该是什么滋味呀!
我的父亲与傅雷先生有相似之处,虽然我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质朴的,没有多少知识的农民,但父亲有尊严,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气!
人爱其子,是人之常情,傅雷先生之所以能写出质朴而真实的家信,是源于他对儿子的挚爱与盼望。傅雷先生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人,他的教育方式不同他人,他始终把爱国与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把父子之间的亲昵放在第二位。我的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也很懂得人情世故,我从傳雷家书中体会出,原来父子之间的情感不在窃窃细碎的交谈中,而在举足之间,生活的一瞬间就将浓浓的父爱展现出来,父爱是深沉的,默默的……我明白了父亲为何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父亲是让我知道,作为一个男子汗,要有担当,有责任,父亲让我感受到一种正气十分的气息,我将延续父亲的血统,作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很敬重我的父亲,傅雷先生与儿子互通书信十年中,一直鼓励儿子,激励儿子,告诉儿子失败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成功之后的无限骄傲。
虽然我与父亲近在咫尺,但我还是可以体会到当我身处异地时,获得成功。父亲的反应如何!傳雷先生对于儿子来说:亦师,亦父,亦友,也表达了傅聪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激。
从这封家书中,我读出了孝道,读出了感激,读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爱,如果我能与父亲互通书信,那该是怎样的感受?
篇十: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傅雷家书》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家书,但它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它更像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品。书中的每一封信,都诉说着父母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护。
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对国家的敬畏,对艺术文学的不断追求,对困难的理解,对善良的诠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傅雷原本是一个翻译家,但却生不逢时,在文革时期,他与他的妻子受尽了凌辱,但对儿子的信中却从未提起过他们所受的痛苦,而是一直叮嘱儿子要好好作人,忠于祖国,忠于艺术。
傅雷与儿子的相处十分特别,他们并不像普通父子一般,他们更像是朋友,是知音。在与儿子的书信往来时,他的语气好似不是在跟儿子说一样,它更像是在与平辈好友说话,与儿子在意见上发生分歧时,他不会立刻与儿子争辩,而是与他进行商讨和提醒。
傅雷曾告诉过儿子:“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善,是要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是要是自己发自内心去关心别人,用自己的善去改变世界。
傅雷夫妻受罚期间,他对儿子的书信中没有一个是为自己叫冤的,而是一直在教导儿子,不要对不起自己的国家,不要入其他国籍,学有所成后报答国家。这种精神着实让人敬佩,这种对国家的责任感是无与伦比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是沉重与感叹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让我心感敬佩,这本书拉进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相互体谅,相互理解,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
篇十一: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一个慵懒的下午,带着求知的欲望捧起一本书专心的阅读——《傅雷家书》。他是我国近世享有盛誉的翻译大师和艺术批判家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使我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作者教导儿子: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告诉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感触最深得是傅雷在1954年1月30日晚写给傅聪的信。因为作者在儿子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又怕儿子嫌烦。充分地表现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和理解。讲述了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尊重长辈意见,理解长辈的情感的态度。长辈应克服不太讲究说话技巧,不够耐心的弱点。让我懂得了如何与长辈交流、相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待我们呢?当我们骄傲时,父亲是我们的“警钟”;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父亲是我们的“打气筒”;当我们在外面受伤时,父亲是我们的“避风港”……父爱如山,父爱伟大!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吧!
篇十二: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傅雷家书》内容类型丰富,有教子做事的,有教子为人的,也有抒发父子之情的。看过了这么多篇,我脑海中渐渐凝出了这八个字: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傅雷听说傅聪将转往苏联学习,便为傅聪罗列出了27条理由。这些理由都与傅聪进来的经历有关,皆是些非是即非的判断题。若将转往苏联学习比作一棵树,这27条理由就是一条条粗壮有力的树根。这就是“高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书中的一个体现。
“高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意思就是从高处纵览全局地看问题,从小处按部就班地细分问题,解决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一个大目标都是由无数件小事组成的,正如傅雷对傅聪的爱体现在他对傅聪生活细节的关心一样。
做事如此,修身亦如此。傅雷认为,做人的作风应是一致的,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情,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我“自我检讨”了一下,也确乎如此。考试粗心大意的那段时间,生活上总是丢三落四,做事时也不如平常有规划、有条理。细姐决定成败,想完善自己就要从小处着手,从高处寻找方向。成大事者不是不拘小节,而是他的“小节”决定了他能成大事。
大鹏抟扶摇而者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结合“高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想,我应当立下高远之志,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格局,为自己做一个计划表,最终在生活中一件件落实。
一本傅雷家书,如同一座精神的宝库。从中,我取出了一盏思想上的明灯。我将提着它,走上我的修身之路,学习之路,乃至未来的工作之路。“高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想将贯穿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成为我精神世界中的思维准则。
读了傅雷家书,我仿佛收获了我的未来。
篇十三: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傅雷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一封家书。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家书,他们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成为了英语特级教师。
读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信中流露出的强烈而深刻的爱子之情。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书中,傅雷和他的夫人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书中,我认为傅雷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傅聪是一个刻苦用功,生活有条理,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好公民。傅聪是个正直,善良的人。
对孩子教育这方面,傅雷,有自己特有的方法,他认为,不论参加哪个职业,做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傅雷最重是做人,对于居住在外国的傅聪,傅雷只能通过写信对他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指导,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难事不轻易放弃,获得荣誉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道理和艺术并存的艺术家。
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儿子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都在信中多次谈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来帮助儿子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篇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与艺术修养等,不管是傅雷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奔赴在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经常给他指点。
家书是情感的传递,我读了这封家书,使我们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提高自身的修养。
篇十四: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本学期令我收获最深的一本书就是《傅雷家书》。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亲对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问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父亲常常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亲苦苦婆心的教诲,但是我知道父亲只是想让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父亲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是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这个年龄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我知道,现在应该好好听取父亲的教诲并且深深的记住,身体力行的去实现。
他虽然不是像傅雷一样伟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学习的人。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篇十五: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傅雷家书》严格来讲,不能被称之为书,但事实却可以被称为书。这说明了后人对这些信的评价很高,这些信极有水平。
书信中的傅雷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儿子的爱。傅雷先生在傅聪小时对他十分严厉,要求极高,且脾气暴怒无常,有一次还把傅聪打得血流如注。但傅聪对父亲似乎并没有很大的恨意,这也使傅雷加倍悔恨。在此之后,父子二人之间关系缓和,傅雷也在信中不断地道歉,也指导了傅聪在学习、生活、心态、情感等方面的一些困难。“多年父子成兄弟”用在他们二人身上正合适。但却是在傅雷与傅聪分别后才传出的佳话,实在是有些惋惜。
说到父爱,我就不得不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了。但二者虽情感相同,但笔法却大相径庭。朱自清的父爱是含蓄的、深沉的;而傅雷给予儿子的父爱是直接的、外露的。相比之下,傅雷威严的面孔又跃然纸上,又不厌其烦地向儿子絮絮叨叨自己的人生经验。
我曾看到有人这样评论《傅雷家书》,说傅雷用真挚的话直抒胸臆,将谆谆教导化作闲话家常。所以书信中的语言特别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能够说明傅雷的“现代化”,他与儿子亦兄亦长,亦师亦友,诠释了一种别样又难得的亲情。父类能够意识到这些,可以证明傅雷的才华横溢;而可以在儿子身上付出,才是父爱。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无私的、牺牲的,充满教育的傅雷先生,他敢为人先,低头向儿子认错;他无私奉献,对儿子倾尽所有;他教育儿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他指点迷津,帮助儿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