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将军衙署是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他有南向北依次为一次性照壁,府门,仪门,dw虎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共五进院落。
一字型照壁在整个院子的对面,照壁在整个院子的对面。照壁总长24米,高4米,用时砖砌成的上方悬挂有“屏藩塑墨”刻匾额一块,它是清光绪16年绥远程将军克蒙额手书的,屏藩是遮蔽和保卫的意思,塑墨是北方大漠。“屏藩朔漠”的意思就是保卫边疆,从这块石遍的字意,便可领会清政府修建绥远城的目的。
走过虎门便到了仪门。仪门,一般不会开启,只有在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活动时开启,平日通行都会走两侧的阿门。在仪门的外柱上有“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的对联,意思是说:白天要在训练场上骑马练兵,晚上在大帐中谈论战事。
直着往前走,可以看到在院落中有四颗丁香树,他们从何而来呢,传说在清朝道光十八年,衮楚克次棱上任之际。在此盘踞多年的匪帮经常劫商扰民,衮楚克次棱将军忙着了解匪情,顾不上家里,夫人呕吐老毛病犯了。在京城时,夫人就有这个奇怪的病,在一位老中医指点下,将军在院内种了数株丁香树。后来,衮楚点棱重创匪徒主力,捷报传入京城。龙颜大悦,对将军大加封赏,将军却请旨以高官厚禄换取从颐和园移植丁香,以治夫人之病。皇帝恩准,衮楚克次棱将军就在衙署院内移植了数株丁香,夫人的病很快得以康复。从那时起,种植丁香不仅成为满族的习惯,也慢慢传遍整个归绥。如今,遍植大街小巷的丁香成为呼和浩特的市花。
除了大堂院中的丁香树,三堂院中也种植两棵大树。一株为新疆大叶榆,一株为本地榆树。这两棵树有着近30年的历史,一直相随相伴,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夫妻树。
正堂上挂有一牌匾额“恵则民安”可以看到恵字上少了一点,民字多了一点。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只要为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办事,民心就会安定。
一座将军府,半部春城史。将军衙署古建筑群,犹如一部无言的史书,对其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演变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珍贵史料,她作为地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记载着敕勒川这片土地近300年的历史脉络,埋藏着呼和浩特凝固的情感记忆。
篇二: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当漠南第一府就矗立在你眼前,你是否也曾感受到了那时的繁华?
它位于交错的立交桥下,静谧的、沉静地待在哪里。朱墙灰瓦,庭院深深,好像是一本诗久未打开的节。
当我迈进大门的那一刻,又是岁月静好,一进庭院,有两门炮,上面铁锈斑斑,那时历史的痕迹,也许它们老了,金戈铁马,一场与世无争,它们不再有年轻时的战斗力,它们就看着这人来人往,便也体会了如今这盛世繁华。
一路前进,便会看到仿制乾隆皇帝亲赐“泽敷遐迩”的匾额,“泽”是恩泽,“敷”是覆盖,“遐”是远,“迩”是近,意为皇恩浩荡,泽及远近,以此鼓励绥远城将军要尽心尽力保卫边疆,更是寄托了皇帝对将军的要求及使其安定一方的态度。
这座府邸也是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防止蒙古准格尔部再次侵扰清朝西北边疆,保护内地臣民而设置,府邸大堂庄严、肃静,站在大堂中央不由感受到时光更迭的肃然。
我踏上古老的石阶,看清了二堂内的样子,朴素、端庄,这是将军日常办公的地方,又名退思堂,“退思”出于《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有遇事深思熟虑助其不足之意。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树叶又绿了,丁香又开了,王君几时归?这是三堂,就是内属院。红墙绿瓦,斑驳的是等待,仗一开打,就无回头路,更不知是死是活,就望着那皎洁的月亮,只觉忽有故人心上过,看着王君平日修心读书的正堂内如今空无一人,难免失落。
从乾隆二年二月将军衙署建立而成,直到清代末年宣布最后一任将军被取代后,这个衙署历了172年,有78任绥远将军。历史的镜头走到近代,这里也曾是董其武、傅作义、乌兰夫等领导人物的办公之地,这座将军府里的一砖一木、一亭一树,无不见证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将军衙署,从建立到如今,无论岁月多么沧桑,这里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它仍旧还原在我们的面前,以建筑的模式,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也蕴含着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可谓是对将军衙署的最高评价。随着岁月的流逝,将军与时代都已远去,但封疆大吏“漠南第一府”的威严永不退色。
篇三: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呼和浩特有一处著名景点叫将军衙署,又称漠南第一府。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称为绥远城,曾经驻守过79位大将军。他们在这里镇守着国家边关领土,保护着一方百姓。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定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陲的稳定,防止蒙古准噶尔部再次侵扰西北边疆,保护内地臣民而设置,属八旗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将军中有两位最杰出。一位是王常,是将军衙署第一位将军,也是他亲自督建了现在的将军衙署;另一位是克蒙额,他在门口大召壁上提了“屏藩朔漠”四个大字,寓意为将军衙署能够保卫北疆,抵御外来侵略。这也是整个将军衙署的使命所在。
将军衙署不但是镇守边关的军事指挥机关,也是文风袅袅之地。那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武将,也不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韬武略之辈,这从将军衙署内的楹联布置便可知晓。
走进衙署大门抬头是“漠南第一府”的匾额。再移步仪门可见:“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这副对联生动地勾画出军旅生活的情景。顾名思义就是白天在军营里军事训练,晚上便在军帐里谈论如何用兵打仗,一派淋漓尽致的经略边疆之气度。再看正堂楹联:“议论作社稷谋,事业为黎民福”;折房联:“佳气生潮夕,清言见古今”;回事处联:“有为有猷有守,曰清曰慎曰勤”。三幅楹联是说为官要议政,其目的也是“作社稷谋”,即为国泰民安。为官要“有猷”、“有为”、“有守”,是古人提倡的为官要“清廉、慎独、勤政,讲实话”。二堂檐柱所挂为古篆楹联:“政惟求于民便,事期可与人言”。意为政事管理只有对老百姓有利,所做的事才能公之于众,不怕老百姓谈论。这些楹联充分体现了封疆大吏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将军衙署,可谓文风浩荡。
坊间流传着:“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两句话形象概括了绥远城将军衙署的价值。来到呼和浩特市的人们,将军衙署是不可或缺的游览胜地。这座将军府里的一砖一木、一亭一树同时也见证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沧桑历史,再现了封疆大吏“漠南第一府”的雄姿烟云。
篇四: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在敕勒川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上,座落者被称为“漠南第一府”的将军衙署,这里红墙环绕,回廊幽深,院内古树葱茏,异香扑鼻,牵藤引蔓,景色宜人。今天我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走进了将军衙署。
将军衙署按照清代一品封疆大吏官邸的规格建造,为清代八旗驻防绥远城的主体建筑,先后有79任清代绥远城将军在此任职,为清代14处常设八旗驻防将军衙署之一。距今有280多年历史,对于研究清代边疆政策、绥远历史文化等有着重要价值。
将军衙署坐北朝南,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布,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体现了中国官式建筑规划选址和建筑营造的设计理念。将军衙署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26000余平方米,建成之初就有房屋132间。
走进将军衙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长24米高4米的砖构旋山式一字大照壁,其上有住房将军克蒙额于光绪十六年书写镌刻的“屏藩朔漠”石额,这也是驻防将军的职责所在。
绕过照壁,就会看到有一对儿青石狮子巍然屹立于府门前,走进府门,就能看到位于中轴线上的仪门。它是一座强化封建“礼制”的建筑物。在古代,衙署中出入门庭必须遵循“礼制”,只有在将军上任、恭迎上兵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打开,以示隆重。仪门上有正楷书写的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进入大堂向西走,便是大堂的西厢房———回事处。它是将军衙署的典吏整理日常往来文件、建档造册的办公处所。门前挂有一副楹联“有为有猷有守,日清日慎日勤”,意在劝诫官吏要有所做为有法度有操守,要清廉,做事谨慎细心。在二堂客厅外,矗立着同治皇帝表彰第63任将军,德勒多尔济功德牌。跨过三堂就到了澄园,它的布局形制具有我国传统园林取之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风格特色,园内亭台楼阁、山水草木错落有致,盛夏或金秋定是充满诗情画意。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将军衙署古建筑群犹如一部无言的史书,对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演变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珍贵史料。
篇五: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往今来,边塞是国家最需要防守的地方,而呼和浩特就有一处将军衙署,是清朝的绥远将军的府衙,如今,这里成为了呼市的一个文化遗产。
今天,我有幸来到将军衙署参观。首先可以看到将军衙署的一字型照壁,照壁后便是将军衙署的正府门了,门前两尊石狮子巍然屹立,左雄右雌,都有着美好的寓意。穿过府门就来到了仪门,也被称为礼仪之门,仪门和府门之间便是第一个院落了。院落里看到的便是一面有着”绥远城将军府”几个雄伟大字的墙。绕过这面墙,便进入了院落中。往前走,在道路右边有一顶轿子,这是当时绥远将军短途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穿过仪门来到第二个院落,院落中插立着当时的满八旗。在八旗后可以看到四株丁香树,丁香树后便是将军衙署内规格最高的正堂了。一抬头,便能看到整个大堂的屋顶全是插合而成,没有一根钢钉,内部的重量分散于四根柱子之上,这样可以保证这座房子历经三百年而风雨不倒。而它的墙体还可以随意的拆换。听到这里,我不禁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大堂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四间厢房和配房,这样的布局足以体现出大堂是府中的重中之重。
穿过一扇小门,便来到了第三个院子。一进来便看到了一块功德碑,这是同治皇帝嘉奖绥远将军的。再往前走便到了客厅,这是当时将军接待客人的地方,再往前走便到了二堂,这里是绥远将军日常办公的地方。堂上挂着一块儿牌匾,从左到右都可以读的通。惠则民安的意思是实惠多给老百姓一点,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安民则惠的意思是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最大的实惠。牌匾上惠少了一点,民多了一点,也是指把实惠多给百姓一点,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听到这里,我对古人的智慧产生了浓浓的敬佩之情。
过了西门之后,便到了后寝,第四个院子中的屋子便是三堂,在屋外放置着冬天用来取暖的设备,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绕过三堂就可以参观到将军子女的书房以及将军和夫人的寝室。过了一条走廊便能看到四堂,走过四堂旁边是一个花园。这样,整个将军衙署便参观完了。
参观完之后,我被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深深的震撼了。将军衙署不仅是呼市的一处古迹,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瑰宝与智慧的象征。
篇六: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将军衙署,算得上是呼和浩特最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了。今天,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近这座将军府,走近青城文化。
站在府门前,进入眼帘的,是一面墙壁——照壁。在其上方正中央的石匾上写着“屏藩朔漠”四个大字,意味着保卫边疆。沿着甬道往里走,到了仪门前,仪门就是礼仪之门,代表仪取礼节、仪式之意,穿过仪门,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将军府内。
东边是折房,就是衙署下级官吏上堂前议事、休息的地方。西边是回事处,就是衙署文官整理资料、处理日常公务的地方。院内西北就是官房,东北角是印房,夹在两者中间的,就是院内正北的大堂。
大堂梁上是旋紫,门头上有双龙合禧,仪门上有苏氏彩绘,虽然颜色多样,图案复杂,但并没有任何杂乱的感受,恰恰相反,让人感觉梁上精致美观。大堂屋顶完全是木制卯榫结构,坚固无比,让人感叹这270年前的技术高超。目光下移,大堂内有一座极其美丽的屏风,上面的图案是象征着当朝武一品的海水麒麟。屏风前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将军——王昌的蜡像。其右边是我们熟知的师爷或秘书,其左是带刀的侍卫,其下方弯腰屈膝的,应该是当时的山西巡抚。花架上摆放着一对景泰蓝器——天鹭,俗名朝天吼,放在这里就有“威震四方”的意思。大堂两侧又摆有回避、肃静牌,职衔牌,仪仗车轿等。大堂的墙上是嘉庆皇帝为教育八旗弟子写的《圣训》。整个大堂,是官员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只有将军接圣旨或有重大活动时才启用。其不论是物品摆放,还是房屋设计,都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穿过大堂,西北角是箭亭,东北角是客厅,夹在两者中间的就是将军日常办公的地方——二堂。穿过二堂,就是将军思考将军大事兼休闲、娱乐的地方——三堂。穿过三堂,就是四堂,但由于一些原因,已经被烧毁,而二堂、三堂两侧的展厅也由于一些原因未对外开放。
怀着敬畏之心游览了整座将军府,虽然心中略带点遗憾,但心中依旧感慨万分。元将军衙署可以开放更多的展厅,让我们了解更多的“青城史”。
篇七: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800字作文
秋风瑟瑟,在曾经的南漠之中,将军衙署在此矗立,虽历百年风雨,但其威风庄严却从未消散。
以南门为起点,整个将军衙府由一条自南向北的中心线分划为两半,严谨对称。房屋坐北朝南,屋顶全部使用榫卯结构组成,主用红,蓝,绿三色,大气美观。其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于乾隆时期。整座府邸宛如一只雄狮盘卧,庄严威武。将军衙署及其所在的绥远城是为了加强边防,抵御外敌所建;为保护内地臣民而生。
南门前,雌雄石狮左右而卧,象征着权利于子嗣兴旺。整个南门高3m,宽24m,且在大门正上方挂有乌兰夫之子布赫题写的“南漠第一府”。两侧各立一清兵铜像,上有“绥兵”二字,其神态庄重严肃。
在南门之北则是仪门,其两旁柱子上刻有“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可以想象在战事紧急时的将军衙府中,白天操练兵马,夜晚点灯弹兵的紧张气氛。
随后即是大堂,道路两旁各色八旗随风飘扬,铜炮左右相对而立。在大堂之中,康熙提字“泽敷遐迩”的匾额挂于堂上。桌子红黑相间,其红色代表能像太阳一样正直;黑色代表能像包公一样大公无私。大堂也是议事决策中心,对外的重大命令皆是由此传出。这里同时也是举行节日庆典,迎接圣旨,举办重要政务活动的场所,是在将军衙署的建筑中最为重要的。
在大堂之后为二堂堂,在二堂门楣上挂有额匾,从左到右看为“安民则惠”,意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当官的最大实惠;从右到左为“惠则民安”,意为当官之人就要多给百姓实惠,百姓则能安居乐业。在这其中“惠”和“民”都多了一点代表多给人民一点实惠,这也体现了当时做官时以民为乐,以民为本的作风。二堂规模仅次于一堂。
在二进院中,御赐记功碑在此矗立,高4。6m,碑文为蒙,汉,满三种文字记载着37年中两任将军的功绩,如同一位老人无声的铭记着,展示着,而功绩也是将军们守卫国土最简单的证明。
在经过垂花门后便是三堂,在三堂中主要展示了当时官服,书籍等物品。在民国时期,李培基,董必武都在此办公。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但也是众多官员士兵保家卫国的戎马一生。
在茫茫南漠中,远离家乡的士兵和将领守卫国土,尽管历尽风雨,但其威风与精神永不消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