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

  齐桓晋文之事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作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这样,只把自己从**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注释

  (1)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2)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位。

  (3)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4)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5)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天下。

  (6)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

  (7)胡齕(hé):齐王的近臣。

  (8)之:往,到…去。

  (9)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衅,血祭。

  (10)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11)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12)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13)易:交换。

  (14)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15)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用来王天下。

  (16)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17)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确实。

  (18)褊(biǎn)小:土地狭小。

  (19)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

  (20)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wū):怎,如何。

  (21)隐:哀怜。

  (22)何择:有什么分别。择:区别,分别。

  (23)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此句是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

  (24)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什么关系。

  (25)仁术:指仁爱之道,实施仁政的途径。

  (26)庖厨:厨房。

  (27)说:同“悦”,高兴。

  (28)“《诗》云”二句:见于《诗经·小雅·巧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我能推测它。忖(cǔn)度(duó):揣测。

  (29)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30)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

  (31)复:报告。

  (32)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33)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

  (34)舆薪:一车薪柴。

  (35)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赞同。

  (36)“今恩”句以下是孟子的话,省去“曰”字,表示语气急促。

  (37)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见:被。

  (38)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天下。第二个王是动词。

  (39)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异:区别。

  (40)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

  (41)枝:枝同“肢”。这句意谓,为年**按摩肢体。一说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说替**攀摘树枝。皆指轻而易举之事。

  (42)老吾老: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意动用法,可译为尊敬;第二个“老”作名词,是老人的意思。其下句“幼吾幼”句法相同。

  (43)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

  (44)“《诗》云”句:见于《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给妻子作好榜样,推及兄弟,以此德行来治理国家。刑:同“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国家。

  (45)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总结这三句诗的意思,就是说把你爱自家人的心,推广到爱他人罢了。

  (46)大过:**超过。

  (47)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

  (48)度(duó):用尺量。

  (49)度(duó):思量,揣度。

  (50)抑:选择连词,还是。危:使……受到危害。构怨:结仇。

  (51)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

  (52)岂:难道。

  (53)然:这样。则:那么。

  (52)轻暖:轻柔暖和的衣裘。

  (53)便嬖(piánbì):国王宠爱的近侍。

  (54)辟:开辟,扩大。

  (55)朝:使……称臣(或朝见)。

  (56)莅(lì):居高临下,引申为**。*:指中原地带。

  (57)而:表并列。抚:安抚,使……归顺。四夷:四方的****。

  (58)以:凭借。若:如此。若:你。

  (58)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不可能达到目的。

  (59)若是:如此。甚:厉害。

  (60)殆:不定副词,恐怕,大概。有:同“又”。

  (61)邹:与鲁相邻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楚:南方的大国。

  (62)集:凑集。这句说,齐国土地合起来约有一千个*方里。

  (63)盖:同“盍”,兼词,“何不”的合音。反其本: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来。反通返。

  (64)发政施仁:发布**,推行仁政。

  (65)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愿意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66)涂:通“途”。

  (65)疾:憎恨。

  (66)赴愬:前来申诉。

  (67)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进:前进。于:在。是:这。

  (68)敏:聪慧。

  (68)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守分之心。

  (69)放辟邪侈:“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的意思。“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

  (70)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

  (71)制:规定。

  (72)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

  (73)乐岁:丰收的年头。终:一年。

  (74)凶年:饥荒的年头。

  (75)驱:督促,驱使。之:往,到。善,做好事。

  (76)轻:容易。

  (77)赡(shàn):足,及。

  (78)奚:何。暇:空闲时间。

  (79)盍:何不。

  (80)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81)衣:穿。帛:丝织品。

  (82)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

  (83)百亩之田:传说古代实行井田制,每个男丁可以分到土地一百亩。

  (84)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xiáng)序: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85)申:反复教导。

  (86)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人。颁,同“斑”。

  (87)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者对举。

  鉴赏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趋向**,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趋向**,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1)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作者是孟子,创作于战国时期。这篇散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主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篇1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翻译: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这样,只把自己从**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篇2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

  2、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3、异: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4、方: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方圆)

  5、孝、悌:申之以孝悌之义(恭敬父母是孝,尊敬兄长是悌)

  二、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

  2.为**折枝(枝通肢,肢体)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通型,作榜样)

  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

  6.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确定语气)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三、一词多义

  1、爱: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②吴广素爱人(爱护)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爱,喜欢)

  2、明: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

  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形,清楚、明白)

  ③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上足以事父母(形,贤明的)

  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形,明亮)

  3、道:①促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④任重道远(路,道路)

  四、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矣。(王:名作动,**天下,王道)

  2.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王:名作动,称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老、幼:形作动,尊敬、爱护;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

  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7.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五、古今异义的词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古义:吝惜。今义:喜欢。

  六、句式

  1、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2.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

  3.王见之,曰:牛何之? (宾语前置)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5.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7.不为者与不能者何以异(宾语前置)

  8、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

  七、难句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使百姓生活安定来实行王道,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了。

  2、夫子之谓也。

  译: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我并不是吝惜我的财物才用羊来替代牛啊,百姓说我吝惜是合适的。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我家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小孩。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用这样的做为,来求取那所想要的东西,好象是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啊。

  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用秤称,这样后就知道轻重了;用尺子量,这样后就知道长与短了。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2)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对照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对照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阅读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天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曰:“可。”

  (孟子)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曰:“有之。”

  (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曰:“否。”

  (齐宣王)说:“不相信。”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王笑而不言。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曰:“否,吾不为是也。”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王曰:“若是其甚与?”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曰:“可得闻与?”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曰:“楚人胜。”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这样,只把自己从**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分析鉴赏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趋向**,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写作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本文的艺术特色有如下几点: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3、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

  (1)事例:以羊易牛

  说明齐宣王具备仁心,他看到牛恐惧发抖,无辜被宰,兴起不忍之心。

  (2)语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宣王引用诗句称赞孟子知道自己心意,并令他有所感悟。

  (3)设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说明齐宣王虽有仁心却说不能行仁政,不是做不来,只是不肯做。

  (4)设例:为**折枝。

  说明齐宣王“功不至于百姓”非“不能”,而是“不为”。

  (5)语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展到治理国家。

  2、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1)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

  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2)“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为**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

  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1)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3)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分别,从而指出宣王不行仁政,实“不为”而非“不能”。

  4、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

  排比: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对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5、因势利导,措辞委婉。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据对方的经历来设问,引导其思考,然后说明事理。

  6、层层递进,论点明确。“保民而王”,然后逐步解说,借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其有“不忍之心”;再从“恩及禽兽”推论到“恩及百姓”,只是“为”与“不为”的分别;最后解说“王天下”的道理。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7、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古今点评

  1、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所以保民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正是照应“保”字。先说得推不忍之心一半,自“反其本”以下,又破齐王不能推之由,然后告以行不忍之政一半。章末1、“然而不王者”二句,直缴“保民而王”。(何焯《义门读*》卷五)

  2、其放之也,有万斛之重;其揽之也,有千斤之力。忽纵忽擒,忽断忽续,忽离忽分,忽而细雨轻风,忽而翻江搅海,令读者几目眩耳聋,而作者实气静神安。(赵承谟《孟子文评》)

  3、一篇凡八设喻,一时山海人物无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携,可谓极行文之乐事矣。(王介山《孟子读法·附记》)

  4、篇中勾勒顿挫,千回百转,重波迭浪而又归宿于此,有纲领,有血脉,有过峡,有筋节,总在不使一直笔,不使一呆笔。读者熟复于此,其于行文之道思过半矣。(牛运震《孟子论文》)

  5、其行文层层放下,层层卷上,乍合乍离,是七篇中第一结构也。(杨大受《孟子讲义切近录》引文)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3)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这样,只把自己从**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趋向**,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赏析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4)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事》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绝。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前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古诗简介

  《书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128卷第64首诗。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前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末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通过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

  翻译/译文

  细雨初停,天尚微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下来静观苍苔,那可爱的绿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注释

  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轻阴:微阴。

  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的意思。这句说,细雨初停,天尚微阴。

  慵(yōng):懒。这句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看。坐下来看。

  欲:简直要。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诗人用了一个“阁”字,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阁”字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那青苔太绿了,诗人竟然产生幻觉,觉得那青翠染湿了自己的衣服,此与《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欲上人衣来”这一传神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

  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通过这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

  此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一个“搁”字,使阴晦的天气变得灵动,而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它展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种风格,是王维的五绝名篇之一。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是到外面去散心吗?不,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书事

  王维〔唐代〕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初停,天尚微阴。尽管在白天,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下来静观苍苔,那可爱的绿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注释

  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轻阴:微阴。

  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的意思。这句说,细雨初停,天尚微阴。

  慵(yōng):懒。这句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看。坐下来看。

  欲:简直要。

  参考资料:完善

  1、陶文鹏 .王维诗歌赏析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06月第1版 :175-176 .

  2、李永祥编著 .王维诗集 :济南出版社 ,2007.4 :112 .

  鉴赏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诗人用了一个“阁”字,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阁”字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那青苔太绿了,诗人竟然产生幻觉,觉得那青翠染湿了自己的衣服,此与《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欲上人衣来”这一传神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5)

——《终南》原文赏析

《终南》原文赏析

  导语: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下面是整理的《终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王维《终南山》赏析

  文/杨国鹏

  【原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赏析】: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诗人远眺终南,从主峰“太乙”着笔,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体轮廓。

  远眺终南,太乙高耸,穿云入天;余脉绵延,磅薄无边。“太乙”,又称太一,乃终南山主峰。“天都”,传说中天上之**,而非今人解读之“长安”。“近天都”,极言主峰之高,从远处眺望,终南山之主峰与天相接,似乎靠近了传说中的天都。既是写实又是夸张,同样,“接海隅”极言余脉连绵,一望无际,似乎接近了海边。在诗人的眼里,终南山其高不可达,其远不可及,好一个洞天福地!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此时诗人已经身处半山,四周云雾缥缈,路径小诗,他景隐匿,于是诗人驻足回首,只见来时之路,云海茫茫,合而无隙;向前看去,一片蒙蒙青霭,待继续前行,却再也看不见了,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起来,蒙蒙漫漫,真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

  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终南山: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珍禽异兽,奇花灵草,值得观赏的景物数不胜数。但诗人着重于终南山的动态云海,将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既看不真,又看不清。唯其如此,才更加令人心驰而神往。我们看经典影视《西游记》,凡有天宫的镜头,皆是一片云海,朦朦胧胧,如梦如幻。只有王维这样的诗人,才深解其中真味啊!

  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诗人终于走出了云海,视线也清晰了些许,此时,纵目四望,但见群峰罗列,阳光透过云霭照在山间。因了光线变化,参差起伏的众壑,就显得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有或无,千姿百态,阴阳而殊。

  首联写出了终南山之高和从东至西之远,颈联的“分野中峰变”则写出了其南北之阔。古时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的州郡国,其位置与星次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之“分星”,就地面说,谓之“分野”。天上的星宿竟然以终南山的主峰为分界线,是言终南山的广大。登高望远,诗人鸟瞰之下,由于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停变化,此时的众壑就显得明暗显晦,瞬息变幻,整个终南山就更加灵气十足,气象万千。

  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甚至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不相称,不搭调。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见解都有可取之处,笔者细品,又有一些领会。第一,“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看似突兀,实则自然。美景当前,一片静寂,诗人正沉浸在清心静观的境界中,远处隐隐传来**的砍柴声,将诗人唤醒,这才意识到天色已晚,该找个有人的地方投宿了;第二,美景尚未看够,明天还需继续,诗人难免要就近投宿,便隔水相问樵夫,这里有诗人的不写之写,我们似乎可以看见:隔着山涧,诗人高声相询,而樵夫口答手指,诗人循声辩向,才发现了樵夫的身影,两人挥手示意,一问一答,回音不断,动感十足,余味无穷。第三,如此高山,怎有人烟,这砍柴人,真的就是普通的樵夫吗?何况终南山处处山木,哪里砍不得柴呢,偏偏在这接近山顶的地方?我们常见访隐者不遇的诗,这里诗人王维不期而遇的恐怕是个高人呢!所以说,尾联之妙,妙在画龙点晴。

  诗人王维的《终南山》,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换为顺序,从不同的视点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观和气象万千,真正达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并为后世“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作了最嘹亮的领唱。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这首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诗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出处】唐·王维《终南山》。

  【译注】要想找有人烟的地方投宿,还须隔着溪水向对面的樵夫打听。

  【全诗】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主峰。这里代指终南山。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天。海隅(yú):海边。其实终南山根本连不到海边,这是夸张之笔。霭(ǎi):云雾。“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次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中峰:指主峰太乙。变:变化。壑(hè):山谷。殊:不同。人处:有人烟处,即人家、村子。

  【大意】终南山刺破青天接近天都,山势连绵不尽一直延伸到海边。人行白云中回头望去不见来路,山上的青雾走近了反而看不见了。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条条山谷间的阴晴都不一样。要想找有人烟的地方投宿,还须隔着溪水向对面的樵夫打听。

  【全诗鉴赏】

  一名中南山,又称太乙山。位于唐都长安(即今西安市)南八十里,是秦岭山脉自武功到蓝田县境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山中物产丰富,有茂密的森林,众多的矿藏。唐代曾于山麓修造漕渠,直抵京师长安,用以转运南山的木材和木炭。山峰峻峭秀丽,如锦绣的画屏,屹立在古长安之南。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终南山诗》云:“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谷,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山问樵夫。”唐太宗也曾作有《望终南山》一诗:“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缺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又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唐人卢藏用想入朝作官,即隐居终南山中,以冀征召,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后果被召入仕。司马承祯也尝隐此山,亦被征召作官。藏用指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承祯说:“仕宦之捷境耳。”后遂以“终南捷境”专指求**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北阙休**,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翻译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注释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休**:停止进奏章。

  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

  明主:圣明的国君。

  多病:一作“卧病”。

  故人:老朋友。

  疏:疏远。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

  逼:催迫。

  岁除:年终。

  永怀:悠悠的思怀。

  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

  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鉴赏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令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还希望**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长安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谁知不久唐玄宗驾到了。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便吟咏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赏析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6)

——《静女》原文及赏析

《静女》原文及赏析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静女》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借鉴。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2、姝(shū):美好。

  3、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4、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5、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6、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7、娈(luán):面目姣好。

  8、贻(yí):赠。

  9、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10、有:形容词词头。

  11、炜(wěi):盛明貌。

  12、说(yuè)怿(yì):喜悦。

  13、女(rǔ):汝,你,指彤管。

  14、牧:野外。归:借作“馈”,赠。

  15、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16、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17、洵:实在,诚然。

  18、异:特殊。

  19、匪:非。

  20、贻:赠与。

  赏析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淇县以北至汤阴县一带)境内流行于民间的一首歌谣。它作于卫宣公时代。对于这首诗的题义说法历来不一,“—说:这是讥刺卫宣公好色,偷娶子妇。—说:是*奔期会的诗。”(《诗经译注》卷二,第3l页,*书店版)这两种解释看来都不可取,前者实为牵强附会,后者实为封建思想之偏见。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静女》是以—个男青年的口吻,倾诉他赴情人约会的情景,诗中刻画了他见到女子前后的不同心情,表现了他们甜蜜美好的爱情生活。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内容依章分层,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抒写,逐层深入,层层透出静女的聪明善良、天真活泼的美好性格,句句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字字流露出小伙子沉浸在无比幸福、满足的热恋之中。

  第一章,描写约会情景,表现静女性格。开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概括了姑娘的美。一个“静”字,点出她文静大方的内在气质:一个“姝”字,点出她漂亮的外貌:“城隅”,既点出幽僻合适的.约会地点,又透露出姑娘大胆心细、聪明过人的心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是约会过程中最精彩动人的情节。—个“爱”(通“”,隐藏之意)字,用得极有神韵,写出了姑娘调皮逗乐的情景。她本来比小伙子来得早,但却躲藏在—边,偷偷地观察来赴约的小伙子有何表现;小伙子按时到达约会地点,迟迟看不见心上人,急得抓耳搔头,直在原处打转转儿。此时这复杂而焦虑的心情可以想象,使得约会的情节跌宕起伏,气氛既活泼愉快,又幽默风趣,颇带戏剧色彩。此时姑娘天真活泼、聪明调皮的特征也因此而得以丰富和补充。流露出小伙子对姑娘的无限深情。

  第二章,写相见时赠物,借赞赠物,含蓄地抒发对静女的爱恋之情。这一个“说”(悦)字,内涵丰富,在热恋的情人看来,对方赠送的任何东西都是美的,所以“彤管”也远远超越了它自身固有的价值,颜色变得分外艳,光彩也分外暖人心,那么,“女美”两字也就—语双关了。这完全是人在审美过程中的移情作用所致,流露出小伙子对姑娘的一片痴情。

  第三章,回忆两人初恋时的情景和心情。“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两句,点出他与姑娘初恋的经过,前句叙事,后句谈心情。一个“自”字,点明他两人的恋爱始于那一次她从郊外放牧回来时,她送给他放牧时采摘的白茅草,当时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他,立刻悟出这不是—根普通的白茅草,而是信物,是姑娘送给他的一片爱心。因而这茅草的价值得到升华,变得是那样的美丽而别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谈感慨,发议论:归根结底,不是白茅草美,而是赠茅草的人美。这直抒胸臆的一笔,不仅巧妙地点题,而且有力地突出了他爱姑娘的主旨。这—章总共17个字,就用了三个“美”字,不但不嫌重复累赘,反倒使感情的浓度和深度得到增强,达到纡曲回环的艺术效果,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多情、纯真和坦率的性格特征。从联想中也流露出男青年对姑娘早有爱恋的深情。

  综观全诗,不假比兴,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全文篇幅虽短,容量却大,令人惊叹于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扩展7)

——《文王》原文赏析

《文王》原文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文王》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诗词赏析:

  这篇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的奠基者文王姬昌。朱熹《诗集传》据《吕氏春秋·古乐》篇为此诗解题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这指明此诗创作在西周初年,作者是周公。后世说《诗》,多从此说。余培林《诗经正诂》说:“观诗中文字,恳切叮咛,谆谆告戒,……故其说是也。至此诗之旨,四字可以尽之,曰:‘敬天法祖。’”此论可谓简明的当。

  《诗经》中有多篇歌颂文王的诗,而序次以此篇为首,因为它的作者是西周**的****人物、被颂扬为“圣人”的周公,诗的内容表达了重大的**主题,对西周**阶级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歌颂文王,是《雅》、《颂》的基本主题之一。这是因为文王是周人崇敬的祖先,伟大的民族英雄,周王国的缔造者。姬昌积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使僻处于西北的一个农业小国,逐渐发展为与殷商**抗衡的新兴强国,他奠定了新**的基础;他又是联合被侵略被**的各民族,结成**战线,反抗殷商**暴虐**的**联盟的**;他**的军事力量和**力量,在他生前已经完成对殷**的三面包围,完成了灭商的决战准备;他采取比较开明的**,以代天行道、反对*实行“仁德”为旗帜,适合当时各民族各阶级反对暴虐**与**要求**的时代潮流,因而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他死后三年,武王继承他的遗志,运用他**的力量,抬着他的木主伐商,一战成功,**了殷商****,建立了比较开明的周**。文王是当之无愧的周王国国父,对他的歌颂,自然成为许多诗篇的共同主题。每个时代都曾产生自己时代的颂歌,歌颂自己时代深受爱戴的****,歌颂为自己的民族、阶级、国家建立功业的英雄,歌颂文王的诗篇,就是在上述现实基础上理所当然的历史产物。

  如同每个时代的颂歌都体现它们产生时的时代精神,文王颂歌也打上***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时代烙印。诗篇歌颂他是天之子,具有非凡的人格和智慧,是道德的楷模,天意的化身,赐予人民光明和幸福的恩主,是把他神圣化、偶像化了。

  这篇诗与其他的文王颂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除了歌颂之外,作者还以深谋远虑、富有**经验的***的识见,向时王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戒,以求得周**的长治永安。

  全诗七章,每章八句。第一章言文王得天命兴国,建立新**是天帝意旨;第二章言文王兴国福泽子孙宗亲,子孙百代得享福禄荣耀;第三章言**人才众多得以世代继承传统;第四章言因德行而承天命兴周代殷,天命所系,殷人臣服;第五章言天命无常,曾拥有天下的殷商贵族已成为服役者;第六章言以殷为鉴,敬天修德,才能天命不变,永保多福;第七章言效法文王的德行和勤勉,就可以得天福佑,长治久安。

  很明显,贯穿全诗始终的是从殷商继承下来,又经过重大改造的天命论思想。天命论本来是殷商***的**哲学,即“君权神授”,**者的**是天帝赐予的,奉行天的旨意实行在人间的**,**者所做的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永远不会改变。周****殷商的**,也借用天命,作为自己建立**的理论根据,而吸取殷商**的经验教训,提出“天命无常”、“唯德是从”,上天只选择有德的人来**天下,**者失德,便会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来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兴周的。所以文王的子孙要以殷为鉴,敬畏上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这是此诗的中心思想。

  全诗没有空发议论,而是通过对文王功业和德行的歌颂,以事实为依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歌颂文王福泽百世,启发对文王恩德的感戴之情,弦外之音就是:如果没有文王创立的**,就没有今日和后世的荣显。作者又以殷商的**为鉴戒,殷商人口比原来的周国多得多,却因丧失民心而失败,再用殷贵族沦为周朝的服役者这一事实,引起警戒。全诗恳切叮咛,谆谆教导,有劝勉,有鼓励,有启发,有引导,理正情深,表现了老***对后生晚辈的苦口婆心。在文王颂歌中,这是思想深刻、艺术也较为成功的一篇。

  全诗七章,每章八句,五十六句中除三句五言外,均为四言,章句结构整齐。每章换韵,韵律**。最突出之处,是诗中成功地运用了连珠顶真的修辞技巧:前章与后章的词句相连锁,后章的起句承接前章的末句,或全句相重,或后半句相重,这样,语句蝉联,诗义贯串,宛如一体。这篇诗的蝉联,除了结构紧凑,还起换韵作用,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每四句承上语作转韵,委委属属,连成一片。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本此。”方玉润《诗经原始》还说:“曹诗只起落相承,此则中间换韵亦相承不断,诗格尤奇。”

  原文: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诗词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代,因诗中所写皆周文王、周武王之事,故东汉郑玄的《诗谱》误以为是文王、武王时之诗。朱熹《诗集传》则将它断为成王、周公以后之诗。《史记·周本纪》谓周武王死后,“**诵代立,是为成王。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叛)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崩,**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措)四十余年不用。”《大雅·文王之声》所言皆追述周文王、武王先后迁丰、迁镐京之事,又最后一章点出“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这“子孙”当是周成王、周康王,所以可把此诗产生的时代确定在成、康之际。

  这首诗的主旨,前人多有阐述,而清代学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最能道出诗人的良苦用心。他说:“此诗专以迁都定鼎为言。文王之迁丰也,‘匪棘其欲’,盖‘求厥宁’,以‘追来孝’耳;然已兆宅镐之先声。武王之迁镐也,岂徒继伐,盖建辟廱以贻孙谋耳,又无非成作丰之素志。故文、武对举,并言文之心即武之心,武之事实文之事。自有日进于大之势,更有事不容已之机。文、武亦顺乎天心之自然而已,夫岂有私意于其间哉?《序》云‘继伐’,固非诗人意旨;即《集传》所谓‘此诗言文王迁丰,武王迁镐之事’,又何待言?盖诗人命意必有所在。《大雅》之咏文、武多矣,未有以丰、镐并题者。兹特题之,则必以建置宏谋为缵承大计。说者当从此究心以求两圣心心相印处,乃得此诗要旨。不然,泛言继伐,与诗无涉;即呆说丰、镐,于事又何益耶?”

  从方玉润的分析中,已经透露出西周开国君主文王、武王的业绩所起的继往**的作用。在周族的漫长艰苦历程中,最早是周始祖后稷被封于有邰(在今陕西武功),至十代孙公刘由有邰迁到豳(在今陕西邠县),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又从豳迁到*(在今陕西*),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文王、武王父子两代,文王继承前代的功业,当了“西伯”,殷纣王分庭抗礼的地步,为灭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武王秉承父志,又进一步扩展**,再建都于镐京,终于完成了灭殷的**大业。西周**建立之后,周武王的子孙面临的是如何巩固基业的问题。《文王有声》末章说:“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正点明了这个要害问题,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它的特色,可供借鉴: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谋篇布局。周文王、周武王同是西周开国的君主,但他们是父子两代,一前一后不容含混,因之全诗共八章,前四章写周文王迁丰,后四章写周武王营建镐京,读之次序井然。诗题《文王有声》是套用《诗经》的惯例,用诗的开头第一句,但也很好体现出周武王的功业是由其父周文王奠定基础的。

  (二)同写迁都之事,文王迁丰、武王迁镐,却又各有侧重。“言文王者,偏曰伐崇‘武功’,言武王者,偏曰‘镐京辟廱’,武中寓文,文中有武。不独两圣兼资之妙,抑亦文章幻化之奇,则更变中之变矣!”

  (三)叙事与抒情结合,使全诗成为****的杰作。前四章写周文王迁都于丰,有“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王公伊濯,维丰之垣”等诗句,叙事中寓抒情。后四章写周武王迁镐京,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镐京辟廱,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等诗句,也是叙事中寓抒情。特别是全诗八章,每章五句的最后一句皆以单句赞词煞尾,赞美周文王是“文王烝哉”、“文王烝哉”、“王后烝哉”、“王后烝哉”,赞美周武王是“皇王烝哉”、“皇王烝哉”、“武王烝哉”、“武王烝哉”,使感情抒发得更强烈,可谓别开生面。

  (四)巧妙运用比兴手法,加强诗的形象感染力。如第四章“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四句,是以丰邑城垣之坚固象征周文王的屏障之牢固。第八章“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二句,是以丰水岸边杞柳之繁茂象征周武王能培植人才、使用人才。

  (五)全诗用韵也富于变化。每章的前四句用韵,或者是句句用韵,如第一章声、声、宁、成叶耕部韵;或者是隔句用韵,如第二章功、丰叶东部韵,第四章垣、翰叶元部韵,第五章绩、辟叶锡部韵,第八章仕、子叶之部韵;或者是两句一换韵,如第三章淢、匹叶质部韵,欲、孝叶幽部韵,第六章廱、东叶东部韵,北、服叶职部韵,第七章王、京叶阳部韵,正、成叶耕部韵。又每章最后一句以“哉”字结尾,是使用遥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