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日记(精选5篇)
相亲日记范文第1篇
为遂母亲临终心愿,高知“剩女”紧急征婚
今年32岁的杜明月是成都市武侯区人,在四川大学攻读完博士学位后,她应聘到成都一所高校任英语教师。
杜明月不仅才貌俱佳、性格温柔,而且家境富有。也许正因如此,心高气傲的她择偶标准难免有些苛刻,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剩女”。
参加工作后,杜明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名叫李波的律师,小伙子高大帅气,能说会道,很讨人喜欢。但第一次约会,他们去西餐厅吃牛排,肉烤得有些生,让服务员更换时,李波竟习惯性地开始了他的法律演讲,刀叉直在空中乱舞,丝毫不给杜明月说话的机会。杜明月觉得难受极了,回去后就删掉了李波的电话号码。
不久,一名叫钟欢的男子出现了,身为会计师的他既有经济实力,又为人沉稳内敛。杜明月很想与他深入发展下去,但是杜明月28岁庆生那天,客人走后,钟欢就忙着帮她打开一个个礼包,经过一番成本核算后,大叫“亏了”,并不停地叮嘱杜明月下次不要上这么高档的酒店来。渐渐的,她和钟欢也断了联系……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虽然有男人陆陆续续地走近了杜明月,但他们不是长得不够帅,就是经济条件差,或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坎坷的情路弄得杜明月疲惫不堪,她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2009年5月底,杜明月的母亲在公园晨练时突然摔倒在地,送到川大华西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骨癌晚期。杜明月闻言嚎啕大哭。母亲一醒过来,就拉住女儿的手恹恹地说:“我多想看到你披上婚纱的样子啊!这样妈妈就是走了,也有人照顾你,妈妈就放心了……”杜明月擦了擦眼泪,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将自己嫁出去,实现母亲的临终夙愿。
由于时间仓促,杜明月顾不上矜持,亲自打电话托亲戚朋友帮忙给自己介绍男朋友。大家都满口答应了,但一时之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出现。在好友的怂恿下,杜明月又去参加了几次单身白领交友会,结果却让她的心跌到了谷底――一群时尚美女,居然还要对几个条件不怎么样的男人大献殷勤!
很快,一个月时间就要过去了,母亲的病越来越重,左腿疼痛的周期越来越短,一痛起来就在床上打滚。杜明月所能做的,就只有抱住母亲的身子,任泪水簌簌直流。
无奈之下,她找了一个假男友来应付母亲,但母亲却说:“最好能给妈领个证回来!”这哪成呢?情急之下,杜明月想到了网络征婚,于是精心炮制了一则征婚广告。怕熟人认出来,她只贴了一张化了妆的艺术照,行文也比较闪烁。没想到,她的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竟引来了无数低俗的男人想入非非,纷纷往她的邮箱里发信息,这让杜明月郁闷极了。
偏偏这时,医生又告诉杜明月,母亲的病顶多还能挺三个月。望着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母亲,杜明月的脸上已是湿漉漉的一片。她暗暗发誓:“妈妈,你等着吧,你的女儿这么优秀,我绝不相信找不回一个优秀的女婿来!”
锁定62个男人轮番PK,最后的爱人到底在哪里?
2009年6月29日,杜明月放下了所有的矜持,挑选了十几张靓照到几家颇具影响力的交友网站上,并留下了自己的征婚专用博客地址,开始公开高调地征集自己的“真命天子”。她一定要利用暑假的两个月时间,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搞定,好让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安心。
第二天晚上,当杜明月打开“征婚专博”时,马上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的博客在40多个小时内的访问人次竟然超过了2000,跟贴多达300多条,还有不少网友直接向她示爱,希望能和她深入交往。看着看着,杜明月的心渐渐回暖起来。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剩男”也不少嘛,只是他们脸上没挂招牌,走在大街上谁也看不出,只有在网络里,他们才这么肆无忌惮地表白。
发资料的网友实在太多,杜明月看得眼花缭乱,她既怕真正的好男人“漏网”,又怕识人不当让垃圾男人有机可乘,于是便向好友许晴请教。
许晴正在看一档选秀节目,她大胆地提议说:“何不学学电视台呢?你自己先初选一批,让他们进行PK,然后把选择权交给网友,大家都说好的,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杜明月心念一动:“是啊!既然有那么多网友关注自己的博客,我何不请求他们帮忙挑选心上人呢?”
于是,根据应征者所提供的相关材料,杜明月初步筛选了62个男人和自己相亲。也就是说,从7月1日到8月31日,整个暑期她要平均一天相亲一次。和自己相亲后的男人才是正式候选人,然后从候选人中挑出她的意中人。
第一天,杜明月相亲的对象是陶东。
傍晚的阳光仍然火辣,杜明月到了府南河畔的长亭时,陶东已在那儿恭候多时了。
陶东是一家工厂的销售经理,黝黑而又帅气的国字脸上,透露出男子汉的果敢和坚毅。杜明月如实相告:她不仅带有录音笔,还会客观公正地把他们的这次约会经过写在博客里,让网友对他的行为评分。陶东一愣,旋即军人似的向杜明月敬个礼,很有气势地说:“是,我愿接受你和全国人民的挑选。”他的幽默让杜明月笑得花枝乱颤,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两人在落日的余辉里边走边聊,气氛融洽。也许是陶东来得太早中暑了,有些头晕,杜明月听说后,忙跑去为他买来藿香正气水让他喝下,又体贴地提议去凉茶馆坐坐。整个约会进行得温馨而愉快,很晚的时候他们才分手。陶东深情地望着杜明月的背影,喊出了一声:“你是个好姑娘,但愿能成为我的妻子!”杜明月回过头去,笑而不答。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细节,杜明月还发现陶东走路时左脚和右脚不是很和谐,让人感觉有点儿别扭。杜明月关切地问:“你左脚受过伤吗?”陶东脸一红,支吾说:“没,没哩。”杜明月就不好再问了。出于对对方的尊重,杜明月并没有把对方的“隐私”公布出来。
尽管如此,网友们对陶东的表现仍然反应平平,却对杜明月汗流浃背地跑去为陶东买药和扶他到凉茶馆休息的细节好评如潮!人们纷纷赞扬杜明月有爱心、会体贴人,是个难得的高知女孩儿。接着,越来越多的男孩儿递上资料,想获得与杜明月见面的机会。得到这样的结果,杜明月不得不再次筛选了相亲人选。
第二天见面的是罗平,一名电视台主播,他的眼睛深情款款,声音极富磁性,很能虏获女人的芳心;第三天来的是一名证券师,他对市场经济和投资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跟这样的人结婚当一个阔太太没有问题……无一例外地,杜明月都把与他们的约会过程记录下来,并写成日记到网上,供网友们评比。
之后不久,第10位候选人向宏飞的妹妹向小燕因失恋要跳楼自杀,被警方解救后一直闭门不出。向宏飞是一名政府公务员,形象气质都不错,杜明月对他心怀好感,所以,她专程找到向小燕陪她聊天、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一周时间的努力,向小燕终于走出了阴影,并把杜明月视为知已,她还主动帮杜明月分析该找什么样的男人最适合,并肯定地说:“我哥哥不适合你,他除了自私、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外,还有暴力倾向。”向小燕卷起袖子,指着一道伤疤说:“这就是去年哥哥要我嫁给他上司的儿子时,我不干,他给我打的。”杜明月听了,热泪盈眶,她在博客里写道:“只有自己无私的付出,才能收获一份真诚的回报!通过这件事,我更清楚地明白了,看人要看内心,不要被表相所迷惑。”杜明月每天都在续写她的相亲日记,她的博客的点击率越来越高,“我还有希望,我决不能错过!”1号候选人陶东如是说。接着,很多选手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随着候选人的不断增多,凑热闹的网友也越来越多,他们对候选人的要求也就更严格,批评也就更尖刻。有个叫“国色天香”的网友评论5号选手说:“当杜明月因伤风晕车发生呕吐,秽物溅到他的鞋尖时,他的声音里怎么含有一丝责备?这样的男人怎敢托付终身?” 网友“天天向上”马上跟贴道:“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也不行!比如13号选手,他在餐厅里和杜明月吃饭时,对服务员吆三喝四,一副老爷作派,这样的人哪配得上那么有爱心的女孩儿?”
热情的网友通过杜明月报道的种种细节,毫不客气地把这些表现不良的候选人踢出局。
没想到,网友们的眼光比杜明月本人更挑剔。杜明月相了35次亲,人都累瘦了一圈,但这些候选人,似乎都被网友们批驳得体无完肤。那么,精品男人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一看见母亲痛苦而又期待的眼神,杜明月就心若油煎。
最后的选择:绣球抛给抗震英模
8月的一天夜里,杜明月安顿好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医院赶回来。当她洗漱完毕,正要上床休息时,突然肚子绞痛起来。此时,大汗淋漓的她居然接到1号候选人陶东打来的电话。原来,外面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陶东记得杜明月说过,她最怕打雷。知道杜明月身体不舒服后,他迅速打车赶了过来,把杜明月送进了医院。
经医生诊断,杜明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如果晚来10分钟,后果就严重了。”医生说。脱离危险的杜明月非常感动,双手握住陶东说:“你真是我的救星啊!”陶东腼腆地说:“缘分呗!那次听说你母亲病了,我想你一个人挺不容易,就默默地注视着你――太暴露了怕影响公平竞争。”陶东的憨厚让杜明月“噗哧”一笑,她喜欢这样的性格。但是,一想到他的那只“病脚”,杜明月还是很理智地告诉他:“也许,我们并不一定适合成为爱人,但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啊!”陶东爽快地答应了,同时也提醒杜明月,不要被网友牵着鼻子走。杜明月笑笑说:“我听的是他们正确的意见。”陶东只好祝福她能找到称心如意的恋人。
本来,在这以前,网友们对陶东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但这件事之后,他的人气一下子上升到了前十,有网友这样评价他:“懂得关爱的男人,才能得到天使的垂青;只有坚守规则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但也有人说,“他是为了得到杜明月才这样做的,谁能保证他生活中对其他人也是这样呢?谁能保证他得到杜明月后也会这样呢?”通过这件事,杜明月更加相信网友了,觉得他们的意见还是很客观公正的。
不过,这件事后,很多人突然觉得陶东的方法值得效仿,要知道,女人是禁不住感动的。好多还在排号等待相亲的人按捺不住了,生怕在他们前面再冒出几个“陶东”来,他们就连相亲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他们通过种种渠道打听杜明月的信息,纷纷给她打电话、送花,展开热烈的追求攻势……对于这些想走捷径的人,杜明月没有给他们留单独考察的机会,统统打入了黑名单。
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杜明月的脑子里仍然没有特别称心的候选人,感觉特累。8月20日,她接到学校的临时通知,作为优秀教师,她被指派随团去考察地震旅游线路,为期一个星期,她想这样也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冷静一下,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爱人。
8月27日,考察团来到了青川县。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他们看到了当地村民树立的一面感恩墙,墙的两面都贴满了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的英模们的照片,下面是他们的事迹简介。在众多的英模中,杜明月惊诧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居然是陶东的照片!原来,去年5?12大地震发生后,陶东作为志愿者在第一时间赶赴青川极重灾区参与救援,他协助救援队伍从这个村的废墟里成功救出了30多名群众,但是,在撬钢筋混凝土时,他的左脚被砸伤了,造成脚踝骨断裂,做完手术后仍留下后遗症。
看到这儿,杜明月的心像被人揪着了一般,既震撼又内疚:他是如此低调的人!原来不是陶东的脚有病,而是自己的心灵有病啊!
8月28日,杜明月刚回成都,就看见有人在车站的出口处打着“明月天使我爱你”的横幅欢迎她。紧接着,一辆大奔把她接到了五星级的锦江宾馆――这个叫莫聪的珠宝商,是她在一个星期前就约好了的最后一名相亲对象。吃过饭,莫聪就急忙为杜明月送上了巴黎的时装和一枚钻戒。杜明月却推辞说:“如果是两个月前,我想我肯定会为你着迷的,但是现在,我已经领悟到了,真正的爱情,与浪漫、金钱、地位和美貌并无必然的联系。”别后,杜明月就匆匆赶回了家。
到家后,杜明月吃惊地发现,母亲居然正和陶东聊天呢!母亲的气色很好,正笑着为陶东讲述女儿的童年趣事,而陶东则坐在母亲的身边为她削水果……这温馨的一幕让杜明月眼眶发酸,母亲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曾经风华正茂,只因父亲过世得早,这个家全靠母亲独立支撑,如今,母亲的病情恶化,自己却忙于相亲和出差,没有在她身边悉心照顾。如今母亲被病魔折磨得形容枯槁,还在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操心,她不禁有种想哭的冲动。
见杜明月进屋了,母亲幽幽地说:“这段时间多亏了陶东啊,是他给我按摩肿痛的双腿,用塑料管吸自己吐不上来的痰……”杜明月听了,难过地掉下了泪水,同时对陶东的好感又多了一层。
几天后,母亲突然病情恶化,又住进了医院,这次陶东依然没有离开,日夜守护着老人,忙上忙下。9月5日,老人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含混不清地对女儿说:“东……东……”杜明月会意地点头,泪流满面。陶东将杜明月轻轻拥入怀中,心疼地为她拭去了泪水。
经历了这么多,杜明月终于明白:真心换真情,爱情就是要不计后果地为对方付出,只有懂得这样做的人才能人。也许陶东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在62名候选人中都显得很普通,但是,他是最真诚、最富有爱心的人,为了获得爱情,他显得犹为执著和不卑不亢,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相信他日后的事业,一定会做得很成功!
当然,杜明月还是把事情的经过和心中的想法写在了博客上交给网友们讨论。当网友们知道陶东曾经是一名抗震英雄后,对他的呼声空前高涨,他们同杜明月的观点也是一致的,都希望他能成为杜明月的爱人。
2009年9月9日,杜明月的网络征婚完美谢幕――众望所归,陶东成为杜明月的理想情人。
9月19日,陶东将杜明月带入了自己的家中――位于临江的一处小户型,陶东拥着她说:“亲爱的,嫁给我吧,我一定会在这江边挣下一套大房子。”杜明月仰起头来,轻轻地说:“这话我信!其实真爱就是一套大房子,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只是,我还是没让母亲看到我穿上婚纱。”“她在天堂里会看到的,我会好好爱你的,相信我,亲爱的!”杜明月点点头,她抱紧陶东,迎合着陶东要来亲吻自己的嘴巴。这一次,她没有写成日记公布在网上――收获了真爱,再也不用交给网友去评说。
国庆节,他们去拍了婚纱照,第一时间,杜明月就将这些婚纱照贴到博客里供网友们分享。看到这对像王子与公主般幸福的璧人,网友们又是一片喝彩。
接下来,两人又向看好他们婚姻的60名热心网友发出请贴,邀请参加他们的婚礼。2023年元旦,婚礼在成都府南河畔――陶东与杜明月初次约会的地方举行。婚礼上,陶东道出了自己的小秘密:他之所以成为了“剩男”,经历几乎与杜明月一样,所以,他会特别诊惜和杜明月的爱情。他第一次约会之所以表现平平,其实也是在考验杜明月。什么中暑啊,都是装出来的,当发现杜明月值得他爱的时候,他就全情投入,用心对待了。
相亲日记范文第2篇
医生朱闻凯接诊了一个奇怪的精神病人,病人叫曾明全。他患的是妄想症,可他的妄想症却是定期发作,日期是每月的21号。这令从医多年的朱闻凯百思不得其解,21日是个什么日子?他询问过曾明全的儿子曾林,曾林摇头,不是家里任何人的生日,不是父母结婚纪念日,也不是母亲去世的日子。
曾明全的妄想症症状也很特殊。平时,他就像正常人,只是常呆呆地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要不是亲眼目睹曾明全精神病发作,朱闻凯会把他当成正常人。
21日又到了。曾明全似乎一直计算着这一天,从早晨起来就变得不正常。他的眼神充满恐惧,嘴里不住地数着“一二三四……”医生或者别的病人不打断他,他会一直数下去,当他数到“1821”便不再往下数了。他会浑身颤抖,手舞足蹈,神情狂热而又兴奋:“杀人了,杀人了!杀,杀,杀!”
曾明全的样子歇斯底里,如果手里有东西仿佛真的会杀人。几个护士过去,死死地按住曾明全,给他注射镇静剂。
曾明全在精神病院三个月,一共发作了三次,与家属所说症状相同。朱医生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相信,21日在病人眼里看来一定是个极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到底发生过什么事,让他受了强烈刺激?曾林再来医院看望父亲,朱医生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曾林说父亲的病刚刚发作时,大家都以为他一时痰迷心窍,可当他在这一天杀死最喜欢的小狗,还把小狗残忍地肢解,曾林不敢再大意,才把父亲送来医院。父亲老实本分,胆子很小,平时和周围邻居相处融洽,在他印象中父亲不曾和任何人发生过争执。父亲68岁那年中了风,再医治好,就落下了这个后遗症。
难道是因为老人平日过于懦弱而精神压抑,所以才在幻想中杀人泄愤?
“他还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举动?”朱医生问。
曾林想了想,突然说两年前父亲曾刨院子里的树。那天是21号,父亲狂性大发,举着斧头把院子里的树砍了,然后就开始刨树桩。当时家人都不敢劝阻,他的样子就像是谁拦他他就会杀谁。他年岁太大了,一整天也没把树桩刨下来。
“是他主动提出来医院医治?”朱医生又问。
曾林摇头,说过了那一天,父亲像正常人一样。他对父亲说起他的症状,父亲总是一脸迷惑,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本来,曾林想请个人专门照顾父亲,但想到父亲发作时的样子实在太恐怖,万一真的杀了人就晚了。
朱医生看着愁眉紧锁的曾林,脑子里像有架机器快速搜索着各种病例,可似乎找不到一例相似的病患。
神秘日记本
曾明全在医院沉默寡言,有时候一天也不说一句话。无论朱医生如何诱导,曾明全的嘴巴都像上了锁。问得急了,他就会神色痛苦,紧紧抱住头,头几乎低到了凳子下面。朱医生看着他痛苦的样子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他心里到底深埋着什么,为什么如此痛苦?
护士送了药来,无论是多么难吞咽的药,曾明全都会一把吞下去,他似乎渴望马上治好自己的病。
曾林第三次来探望父亲,带给朱医生一本日记,说是从父亲床底下发现的。每个月的21日,他都记下了简单的数字。
朱医生翻开日记,果然,上面每一页都是写的21日。
21日:
杀67人,男33个,女10个,小孩24人。
21日:
杀120人,男67人,女30人,小孩23人。
21日:
杀117人,男54人,女60人,小孩3人。
……
合上日记,朱医生翻开曾明全的病历,见籍贯上写着冀县。他问曾林老家还有什么人?曾林摇头,说父亲是孤儿,籍贯只是象征,他从没回过老家。
“父亲一生与人为善,我想他连只蚂蚁都没伤过,怎么会突然想杀人呢?”曾林疑惑。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诱发病症的原因,许多病患是双重人格,你父亲也有这方面的倾向。只是搞不懂为什么会在21日发作。”
反复看过日记本,朱医生找到曾明全。在他不发作时,指着上面的字问他写的是什么?曾明全摇头,说不是他写的,他没杀过人。说完,曾明全一言不发,无论朱医生再问什么,他都不再开口。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曾明全在医院住了半年。当曾林再来医院探视父亲,曾明全坚决要求出院。他威胁儿子说,如果不让他出院,他就自杀。
看着倔强的老人,曾林叹了口气。朱医生无奈地耸耸肩,给老人拿了药,并对曾林一再叮嘱21号要严加看守病人。曾林点头。
走到门口,曾明全突然回过头,对朱医生说:那本日记,送你做纪念吧。
朱医生怔怔地看着曾明全,觉得他话里有话,却揣摸不透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后的真相
朱医生再得到曾明全的消息,已经是一年半以后了。
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饭,他到书房上网,查阅精神科方面的资料。突然,一则新闻引起了朱医生的注意。
在日本九州发生一宗血案。一个来日本治疗精神病的中国人屠杀了两个日本人。据查,这两个人均在八十岁高龄,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都参加过侵略中国的远东军。他们的名字是小野一郎和井上靖。有传闻,他们和十多名日本士兵一手制造了里儿庄屠杀案,全村1821人全部被屠戮。因嫌犯曾明全患精神病,暂时被关押在精神病院。
朱医生大惑不解,一个中国老人,怎么会结识日本远东军?又怎么联系到他们还杀了他们?
朱医生马上打电话给曾林。
曾林说自己在日本,报道属实。他也是在不久前才知道,父亲曾亲眼目睹里儿庄血案,这正是他发病的诱因。远东军侵略中国,父亲是随军翻译。在里儿庄屠杀案中,他看着面目狰狞的日本军官将中国人用刺刀串起来,并比赛谁杀人最多。当时他才17岁,军官逼迫他记录每个士兵的杀人人数。
里儿庄屠杀案不久,父亲失踪了。他逃离了远东军,装扮成农民的模样,混迹于乡野。日本投降后,当地老乡误认为他是逃亡百姓,便收留了他。
“你知道吗?父亲是日本人,10岁就来到中国,在中国长大。他一定是想抹掉过去的那段记忆,可越是压抑爆发得越厉害,最后成了这个样子。当初他出院后,一定要我送他去日本治疗。现在我明白,他是想亲手结束那段痛苦的岁月。他找到了那场屠杀案仅存的两名凶手,以自己的方式惩治了他们。在我家里被砍掉的樱花树下,埋着父亲收集的老照片,是一个英国记者拍的里儿庄被屠戮的场面。那些照片残酷血腥,令人不忍目睹。”
朱医生惊呆了。曾林缓了缓,接着说父亲已经开始写回忆录,还要他把送给朱医生的日记本复制一份带给他。“父亲说自己是日本人,也是中国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该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曾林说。
朱医生放下电话,突然狠狠地擂了自己一拳。他怎么就没想到那段六十多年前的残酷历史?惨烈的历史不应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铭刻在心。
相亲日记范文第3篇
《怀念母亲》一文就充分显示了季老对两位母亲的想念与眷恋,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为了证明自己的这种情感,季老用摘录自己在哥廷根时记下的日记的方式,将自己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浓烈的怀念母亲和祖国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季老在异国他乡留学期间,每天对母亲的想念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日记不仅记录了季老“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的魂牵梦绕之情,也成为他倾诉感情的载体。通过几则短短的日记摘录,我们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季老诚挚的怀念母亲、热爱祖国的情怀,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文中我们不仅能够读出季老对母亲炽热的情感,还能够感受到他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从学生时代开始,季老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的经历和情感在日记中得到了永恒。他这样表述日记的价值:“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以后看起来,不但可以在里面找到以前的我的真面目,而且也可以发现我之所以成了现在的我的原因。”
其实,不仅季老有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很多名人大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生前每天坚持写日记,不管工作和写作有多忙,二十余年的日记写作从未间断过。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坚持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直至逝世前四天。他曾对来访者说:“这些作品的写作,全得益于平日的日记资料,否则,我不知道材料在哪里,要多费时费力才能写出作品啊!”他也曾告诫后生晚辈:“要多读多写多观察,特别要多写观察日记,这是写作的基本功。”
相亲日记范文第4篇
2. 不是不想念,不是不挂牵。远在千里外,不能在膝前。父亲恩情重,为儿心相连。衣食为儿忧,前途为儿筹。无从报恩德,短信传祝愿。愿父体康泰,快乐每一天!
3. 父亲躬背在山坡上,辛勤劳作,夕阳的余辉将他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忽而父亲直起身来撑着被双手磨扫光的锄头,望望远处,父亲显得那么那么的苍老,他那张经历日晒雨淋的脸皱得像久旱的老树皮一般没有一丝光泽与生机,天大地大我无法忘记父母的恩大,岁月无情的在流逝,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记忆如潮水般层层激起。
4. 黄金白银,珍贵比不上父亲爱心;雪月风花,深情比不上父亲白发;壁立千仞,深刻比不上父亲皱纹;祝天下父亲生日快乐!
5. 六月的炎夏,父亲任由日晒雨打,为了家,无所惧怕。六月的火热,充满感恩,父亲的生日,悄悄到达。你的生日到了,把你的祝愿告诉他!
6. 爸爸别抽烟,保重身体多锻炼;爸爸少喝酒,饭后逛逛百步走;爸爸莫烦恼,豁达洒脱精神好;爸爸莫劳累,健康开心最珍贵。祝爸爸父亲节快乐!
7. 您是大树,为我们遮蔽风风雨雨;您是太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亲爱的父亲,祝您健康长寿。生日快乐!
8. 常记儿时农田边,父亲躬身把活干。骄阳似火无阻滞,只将汗水作浇灌。岁月恍惚如云烟,如今容颜再不见,举杯对月轻声吟,祝愿天下父康健。
9. 爸爸,您总是用最平淡最朴素方式去表达您的爱,但您的爱却足够我受用一辈子。祝您父亲节快乐!
10. 一路走来,风霜雨雪,难了,你从不言语;从小到大,艰难困苦,愁了,你从不退缩;一年四季,衣食住行,少了,你一人扛起;父亲节,一声祝福送给为家默默奉献的您,我亲爱的爸爸!节日快乐!
11. 您像那蓝蓝的天,映照着我们灿烂的微笑,您像那巍峨的山,挺立着我们生活的兼任,您像那肥沃的土,滋养着我们永久的幸福,今天是父亲节,我真诚的祝您父亲节快乐。
12. 有一种爱不言不语,却不离不散,那是父爱无边;有一份情不声不响,却不移不变,那是亲情永远;有一个人不偏不袒,却不能不见,那是父亲的脸,父亲节到了,愿父亲健康长寿,幸福永远。
13. 有个词,专为父亲而定,那叫坚强;有种情,只有大海可以代表,那叫父爱。生日快乐要到了,把我最真的祝福送给你我的父亲,愿健康快乐,你要记得祝福哦!
相亲日记范文第5篇
我父亲在“”后,写下他的见证时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我是‘无产阶级’运动的一个受益者。从1966年夏季到1969年夏季这3年中间,我奉命时断时续地写过许多‘汇报’材料。除了一部分底稿被当时的人员强行夺去、没有发还以外,绝大部分都被我完好地保存下来。汇报的文字内容虽然简单粗糙,但已经足够帮助我回忆并理清当时发生在我身上的若干重要事项,因此,这本《‘’亲历纪略》能够最后写成,理应归功于我那些旧时的领导、同事和青年学生。”
我父亲的日记是他在改造思想的“牛棚”(“牛鬼蛇神”集中地)和他工作单位的“劳动改造队”(劳改队)里写的,一天接一天几乎从不中断,是思想改造的一部分。
日记
为了复原历史,在此引录从1966年9月11日至9月20日的10天日记全文。
9月11日我今晨7时以前到校在像前列队,向请罪。我在主席像前感到极度惶愧,感到对不起他老人家对我的教育,自己没有改造好,对人民犯了罪,现在在思想的光辉照耀下红纠队负责同志谆谆教育我们要在劳动中求得自己的改造,这是给我的机会,我如果不好好接受监督认真劳动,改造思想,就是辜负了主席对我的恩泽。上午我本已参加了一时多的劳动,后来同学叫我写材料,我去向红纠队戴师傅做了报告。戴师傅叫我下午再去参加劳动,我在10时半写好材料,即去工地帮同搬运。下午工作较忙,我一直做到规定时间。我自己能为工宣队进校做些微小的劳动,心中感到舒泰,因为工宣队是派来的,我应该出我的力,否则就更对不起了。
9月12日今天上午向请罪后,我即去宿舍运床,才做了一小时,同学来叫我写材料,我向戴师傅报告,写到11时10分,准备去集合,下午又继续写材料,3点40分我去找戴师傅报告,没有见到,我向红纠队队员报告,立即去打扫厕所,以后再去除草。今天我仅仅劳动了3小时。在收工时,我同王宗海倒掉垃圾出来后,见前面已有人回去,我们也随同下班,实际离收工时间还差5分钟,这是一个错误。我保证以后决不再犯,决不迟到早退,增强劳动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9月13日今天上午同学叫我写材料,下午又继续写了近两小时,所以我仅仅劳动了两小时多一些。今早向请罪以后,红纠队队员命令我们要熟读主席的最新指示,我回想一下,我虽能背出,但还不能做到流利迅速,我中午回家后又读了几遍。今后每天一定要反复学习,不能懈怠。下午劳动中,我拔草还不是最快最好的。起先我想挑换一把快镰刀,转念一想,这还是自己想省力,没有去挑换。用两手拔虽然比较吃力,但只要认真去做,困难还是能克服的。
9月14日今日上午劳动一小时以后,同学叫我继续写材料。下午全部时间都参加劳动,与沈雪声一同搬运台凳,打扫男女厕所四处。因为时间充裕,我们又去新十间后面帮同打扫另一人厕所。大雨开始时,季寿康去请示,叫我们等候任务,我就在这一段时间中读语录。在劳动中,我没有和沈雪声交谈,在小礼堂等候任务时,他对我说:我的钢笔丢掉了。我只摇摇头,表示我没有看见。劳动散工以后我们又回到小礼堂,列队向再一次请罪,深深鞠躬,我以后一定时时想到给我的改造机会,在劳动中认真学习,认真改造,脱胎换骨,重做新人。
9月15日今天上下午均参加劳动。上午打扫了五个厕所以后,又打扫女宿舍走廊和天井。下午的时间全部用于拔草,男宿舍的两个庭院完全打扫干净。昨天红纠队员在我衣背上写好“牛鬼”二字,下午我穿到学校参加劳动。大雨把我的内外衣裳都打湿了回家后就脱下晾起来,今天天阴一日未干,没有穿到学校,这是我的错误。晚上回家,遵照红纠队员的命令,另做“牛鬼”白布一块,缝在背上。今天较忙,晚上在家补读语录。
9月16日今天向请罪以后我就去参加劳动。上午先是拔草,9点多钟,红纠队安排任务,即去大礼堂布置座位,搬运台凳,为下午开大会做好准备。下午全部时间都在男宿舍拔草,打扫庭院。我虽然气力不大,还是争取扛了两箩筐的碎石碎砖。在劳动时间,我事事请示,严格遵守。在散工以前,戴师傅知道我们当中还有3个人未领工资,就叫我们随着他前往领取,我内心感愧交集。我今后必须认真改造,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
9月17日今天中午我们向请罪时,红纠队宣布今后请罪只要低头,不用再弯腰,这表示国家对我们的宽大,我必须珍惜国家交给我的这一改造机会,更认真的劳动,以实际行动报答。下午拔草时,我看见高瑞芝、沈雪声桃碎砖已很吃力,我便要求去挑,他们两个人知道我有腰锥突出病说我挑不动,经我要求,他们给我挑了两趟。我挑时虽很吃力,但我想我若有气力不用,便是自己原谅自己,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改造了。
9月18日今天全部时间均参加劳动,劳动以前,我们先向请罪,接着便齐声朗读主席语录,今天读了四次,主席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且指明了知识分子改造道路,我觉得我不仅应该反复学习,领会主席的谆谆教导,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要像主席最新指示中所说的那样,“彻底改造旧思想”,才能得到真正的改造。
9月19日今早向请罪以后,没有来得及朗读主席语录便赶忙到阅览室去布置打扫会场。下午上工以前,下工以后,我们补读了主席语录。上午劳动时红纠队看见冯达夫劳动不认真,便加以训斥。他讲的话虽非对我而发,但我在旁边听了也深受教育。他说:“叫你认真劳动,是要在劳动中思想得到改造。你学主席著作也不认真这怎么行?”(大意)我体会革命小将的意思是仅仅参加劳动而不认识劳动的意义,特别是不针对自己的问题去学著作,来加强劳动的自觉性,那末,一个人的改造是很难设想的。
9月20日今早我们向请罪并朗读主席语录以后,就到工厂参加劳动。我被指定锯铁板和铁圆棍,由于我对操作毫无所知,我在操作过程中先后请教了许师傅和杨师傅,他们都热心地指点了我。但我在操作过程中毕竟锉断了一根锯条,因此我在使用第二根锯条时特别小心,一连锯了十几件。当时一位红纠队员走到我跟前对我说:你的锯条已经钝了,要不要换一根新的?我当时心里很感动,我终于没有换新锯条一直锯到下工。今天的劳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工人同志是最有实践经验的。而且是最肯教人的。而我们只会谈空话。一到生产上面笨拙不堪。而且没有工人阶级的责任感,我们只有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彻底改造旧思想,才能不辜负给我们的改造机会。
语言
“”时期是我父亲留下文字最多的一个时期,但那些文字几乎全都是他的劳动改造日记、交待、认罪、揭发和检讨。这些文字记录已经完全与正常的人类写作无关,但却让我们看到“写作”
的行为和语言可以被糟蹋、破坏、异化成什么模样。我父亲年轻时从事新诗歌写作的时候,是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众志成城的时代。而他中年以后,写“劳改日记和认罪检讨的时候,是中国人分裂中国人、中国人迫害中国人的时代。抗战的时候,父亲的文字是有个性、有热情,他运用的是一种文明、优雅、美丽、富有教养、生气勃勃的语言。“”的时候,父亲用的还是汉字,写的还是汉语,但他年轻时的那个汉语已经死了,他使用的是一种自称是“汉语”,但却非常野蛮、丑恶、粗鄙、噩梦一般的语言。“”的语言除了仇恨、暴力,便是自虐和屈辱,就在我父亲和无数的中国人一起遭受痛苦磨难的时候,他所热爱的中国语言也在经受着灾厄,它的野蛮化和荒芜化后果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
在红卫兵、造反派、工宣队的命令下,我父亲写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日记。日记文字本应是隐私的,由写作人自己私人保藏,而文学的文字则应该是公开地用于同公众的交流。但在“”中这二者正好颠倒过来。日记是别人强迫你写的,写给管制你思想的人看的,变成了公开的文字。写作文字的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不是阿谀赞美之词,文学写作是一种特别危险的文字行为,它的产品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就像《1984》中的主角温斯顿必须把他的日记藏进墙洞里一样。
日记文字在中国的性质变异,使得后世读者(如果他们有幸能够读到的话)必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去阅读。有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顾准日记》,尤其是他的“息县日记”(1969 10~1971 9)和“北京日记”(1972 10~1974 10),不过是一些流水账,从中看不出他与当时一般中国人有什么不同的想法,称其为“智慧与良心的实录”是不是过誉之词?我朋友这么问,显然是以“言为心声”的老眼光看待《顾准日记》这样的新型日记。我不知道顾准在日记中表示对和党中央的信任和热爱是不是他的由衷之言,顾准自己也没有机会活到“”之后,亲自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阅读他的日记。但我知道,我父亲虽然在日记中言辞切切,但那都不是他的心声。
我父亲的检查中充满了貌似真诚的虚伪和谎言。我把这些检查拿到文印店去打字,打字小姐校对原稿时。我偶然问她,你看这些是真话吗?她说:依我看,是假的。那些命令我父亲写这些日记的人员,他们难道真的不知道里面说的是言不由衷的假话?是什么迷障了他们的眼睛?又是什么使他们不能像那位打字小姐一样,做一个普通人的常识判断?如果谁还怀疑整个中国社会曾经存在于何等荒谬的集体谎言、非理性和神志失常之中,我父亲那些日记就是一个见证。
我父亲之所以能够说那些日记本不代表他的心声,是因为他有幸能够活到了“”结束。他后来用这些日记的材料来为“”的苦难作见证,表达了他真正的心声。他所见证的多种苦难,有一种就是在强制胁迫下,不得不一天又一天地写这些违心的思想改造日记。如果说他写日记时,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见证,那么,在他后来用这些日记写下了《“”亲历纪略》的时候,便已经是在积极地作见证。
“是见证”和“作见证”是不同的。“是见证”的是那些因为曾在灾难现场,亲身经历灾难而见识过或了解灾难的人们。“作见证”的则是用文字或行为来讲述灾难,并把灾难保存在公共记忆中的人们。第一种人只是灾难的消极承受者,只有第二种人才是灾难的积极干预者。事件亲历者必须区分见证某个事件和为这个事件作见证,必须区分看到某件事情和说出这件事情的真情。作见证是历史角色的自我选择,也是一个明确价值判断的过程。所有经过“”的人都是“”的见证,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用写作这种公共行为来为“”的人道灾难作见证。
改造
被强迫写下的日记与自愿写下的日记都有历史价值,但却是不同的历史价值。德国犹太人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在希特勒时期曾有过长达13年的秘密真实日记《我会作见证》,于1995年在他去世35年后在德国出版。他在当时极端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日记写作,每隔一段时间,就由他亚里安血统的妻子秘密带到郊外的一个秘密地点偷偷保藏。这是冒着生命危险而写的日记,它具有真实的价值。我父亲写的不是这种日记。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二战期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避难的时候,躲在阁楼里写下了身边日常生活的《安妮日记》。我父亲写的也不是这种日记。他写的是劳改日记”,他记日记不但没有生命危险,而且还是他保全生命的一种手段。我父亲日记的真实价值仅在于,它确实是由一个在牛棚和劳改队里求生存的人所写的,它记叙的每一件事情?向毛请罪、批斗、拉板车、运石头,都是真的,但每一件事情在当时的意义――改造、认罪、检讨、学毛选――却未必就如他在日记中所记载。
克莱普勒和弗兰克的日记是自愿写的,他们没有人生安全的保障,行动不自由,但至少心灵还是自由的。自由的心灵保证了日记的真实性。我父亲写《劳改日记》,是没有心灵自由的。他的日记顶多只能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真实性,里面充斥着许许多多“真的假想法”、“真的假感情”、“真的假认识”。从日记本身我们并没有办法判断那些想法、感情、认识是不是真的。想法、感情、认识在一个人的心里,脑子里,是看不见的,必须转换为公开的行为,才能被看到。
写给别人读的日记就是这样一种公开表露内心思想的行为。“”中的思想控制因此是通过公开行为的控制来实现的,正确想法因此也就是正确行为。想法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思想控制恰恰是要代替和取消人的思考,让他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能有所行为。牛棚和劳改队里的思想改造不再是改变人们的想法,而是使他们照某个样子有所正确行为,把正确的想法、感情、认识写到纸上,那就是劳改日记。
因此,“正确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分离。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们在相信宣传的情况下,有正确行为,而“相信”其实是无思想地接受宣传,是下意识行为。另一种是,人们在并不相信,或并不完全相信的情况下,有正确行为。这种正确行为不是下意识行为,而成了有意识行为,也就是故意做出来的假面行为。在后一种情况下,行为者知道什么是不正确行为,甚至有这样行为的意向,但同时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危险。所以必须隐藏起来,换一种假装的,但是正确的行为。这样才能安全保护自己,并从中得益。这种深思熟虑的行为是充分意识的,是旧习难改的结果,已经不再具有劳动改造原先要想达到的“脱胎换骨”、“洗面革新”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