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精选5篇)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第1篇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但是资本主义思想是近代才产生的一种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社会的产物。十五、十六世纪是西欧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是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是农奴解放、工业中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取代封建行会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逐渐取代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西欧的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作为思想与中世纪相对立,它要求自由,反对控制,推祟理性,反对盲从。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从天上转到人间,从神祗转向人。它使真理不再与权威结缘,而成为个人理性和独立探索的结果。人们用自然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释社会、人类和宗教本身。历史不再是上帝救人的历史,而成为人们自身的历史。人成为一切思考的中心。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主张个人主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公平竞争。资本主义作为政治制度主张民主制度。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与资本主义思想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农业社会瓦解时期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是不科学的。同样,把资本主义思想等同于个人主义思想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只能说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属于集体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孙中山 社会主义 思想

早在十九世纪末,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始终不渝继承孙中山伟大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多少仁人志士为之牺牲、不懈奋斗的祈盼和梦想。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无疑是照耀中华民族冲破漫长专制和黑暗的第一缕阳光。毛泽东就明确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继承。作为二十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显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迪。

在十月革命前,孙中山就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一再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表示要实行社会主义。1912年,他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说》的演说,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福,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1]同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的演讲,更是盛赞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在孙中山这样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领袖的极力倡导下,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为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认识条件。

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2]为之,他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度认为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已经完成,今后应大力开展以民生主义为重点的社会革命。这也是孙中山多次论及和大力称颂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归宿。1919年孙中山在《论三民主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民生主义的内涵。孙中山痛感“为资本家者,只知机器之为利,而不恤社会之被害也”,中国之行民生主义,即所以“消弭社会革命于未然也。”[4]故“民生主义者,即社会主义也。”[5]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针对党内外一些人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倾向,他指出:“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产主义’,均包括其中”[6],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7]1924年8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8]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9]孙中山认为,推翻满清政府,民族主义已达,改良专制政治,民权主义已伸,“至于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我们“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10]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人道主义,实为人类之福音。孙中山十分关注人类的疾苦,提出为“人生谋幸福”,应着手解决“生计”问题。孙中山说:“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11]他指出,这种主张,在我国早已有之,“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问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12]孙中山还指出:“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故社会主义者,一人类经济主义也……。社会主义系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想,欲从经济学之根本解决,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13]孙中山认为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但这正是“社会主义之真髓”,[14]我国古代的博施济众、尚仁、兼爱,都是狭义的博爱,不能普及于人人,只有“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15]所以,“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实行社会主义,“实为人类之福者”。[16]

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社会主义之上乘。针对国民党内一些人对共产党的反对,孙中山特别指出,这些人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知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17]如果说要区分一下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18]孙中山指出,共产这种制度,在原人时代已经是实行了,由于金钱的发生,才“打破了共产”,所以人类社会的斗争,就是要“再回复到一种新的共产时代”,而“共产主义就是最高理想来解决社会问题的”。[19]孙中山还对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分析归类,认为“自予观之,则所谓社会主义者仅可区为二派:一即集产社会主义,一即共产社会主义。……所谓集产云者,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共产云者,即人在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相比较,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20]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可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应大力赞成社会主义。对于世界范围内日益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孙中山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把握。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可分为乌托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派,“在马克思的学说没有发表以前,世界上讲社会主义的,都是一种陈义甚高的理论,离事实太远。而马克思专从事实与历史方面用功,原原本本把社会问题的经济变迁,阐发无遗。”[21] 所以社会主义可分作两派,一是“乌托邦派”,一是“科学派”。针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误解,孙中山指出:“我国提倡社会主义,人皆斥为无病之呻吟,此未知社会主义之作用也。处今日之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此非无病之呻吟,正未病之防卫也。孙中山认为,我国要吸取欧美之教训,避免走他们的弯路,虽然当时“我国资本家,有资财数千万者,国内实鲜人,即稍有资本,又大半窖金守之而已”,[22]但随之社会的进化,“则将来大地主必为大资本家,三十年后,又将酿成欧洲革命流血之惨剧。故今日之主张社会主义,实为子孙造福计也。”[23 ]孙中山大力提倡和赞成社会主义,这方面的论述相当丰富。1905年5月孙中山访问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时就解释了“中国社会主义者的目标”,他指出:“几年内我们将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届时我们所有的行会都是社会主义的了。”[24]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孙中山表示“必竭力赞成之”,[25]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总部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实行其社会主义之政策者,实鄙人所深望也。 ”[26]孙中山说:“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本社会之真理,集种种生产之物产,归为公有,而收其利。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社会主义之国家,一真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也。”[27]

孙中山真诚称颂和主张社会主义,渴望社会主义能在中国实行。在孙中山逝世三十年后,中国真的迈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将完全实现孙中山的遗愿。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主要集中表现在“三民主义”上,但面对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思潮,孙中山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并极力主张和倡导,这充分说明了孙中山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兼容胸怀、惊人的远见卓识和罕见的与时俱进精神。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与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运用代表和整合包括主要从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中介服务劳动等各种脑力劳动者在内的整个工人阶级,切实把从事社会化生产的全体劳动者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同时,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要整合好各种社会关系,就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各方面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这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同时也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社会性质与社会状态的一把钥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通过改革,可以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客观基础。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人民内部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存在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党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一方面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形成了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导致人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物质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民内部会逐渐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多种利益群体。这种人民内部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会产生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要认真进行研究,并运用新的手段加以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有利于搞好革命和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增进人民的团结、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否则,就有可能酿成社会动乱,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和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以协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称为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社会政治结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经济服务。社会要正常运行,平稳发展,井然有序,各个组成部分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既要达到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又要力求达到与外部的和谐;既要培养各个社会组织微观的和谐,又要促进整个社会宏观的和谐;既要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之间的和谐,又要使各系统内部和谐。这就需要社会政治结构的和谐。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都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不会放弃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一旦我国社会和谐出现大的问题,就会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的特点和规律,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作为有生命的物质,起源、依赖于自然界,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活动提供对象、材料和工具。同时,人类以其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自然也反作用于人。就一个社会的和谐来说,当然存在多种需要协调的关系。但归根到底,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和谐,实际上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自然与生态的平衡和发展,也就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人与人关系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人们的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可见,人与自然、与环境、生态的和谐更具有根本性,它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仁学;和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社会

一、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学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义经常联系在一起来使用。“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与“义”相比“仁”的观念则具体得a后果,这个行为仍然可以叫做“义”的行为。如果某个人在客观上遵循了某些道德是出于不道德的其它考虑,即使他的行为在客观上符合道德规范,也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不义。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指约束自己,“复礼”指把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纳入礼的规范。礼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而仁是一种纯粹的道德品质,比较抽象。如何达到“仁”?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进行主观的道德修养,同时在道德实践中贯彻忠恕之道,忠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较低标准的要求,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较高标准的要求。要实现“仁”需要进行主观的道德修养,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进行主观的道德修养,在深层次的价值观上,孔子坚持以义为上的原则,当人的自然生命与道德选择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倡导为道德理想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超乎人的自然生命的善的价值的极致。尽管孔子倡导为道德理想献身的精神,但“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并不是主张愚昧的善,而是把道德作为人的立身之根本。孔子的仁学思想主张爱人和推己及人,但孔子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孟子试图回答如何做到“推己及人”,并提出了使之垂名后世的“性善论”。在认识论上孟子与孔子是高度一致的,孔子和孟子皆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经验的具体的知识,而是为了明道。因此,孔子主张的道德修养模式,首先要对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有明确的认识,其次,努力实行仁义,将心中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和谐的基本涵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理念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这三个概念表达的都是关于和的思想[1]。“以和为贵”强调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礼的作用就是用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的“和而不同”倡导的是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在很多具体的问题上却能够保持独立的见解,小人习惯于迎合、附和别人的言论,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是一种不和谐和友善的状态。君子与小人是孔子在道德层面对人进行分类,孔子把品行好的人称为君子,品行差的人称为小人。君子明白伸张正义,小人只知道谋取私利,君子崇尚道德、遵纪守法,品行差的人贪图私利,还放纵自己的行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中庸思想的中指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刚刚好,如何才能够把握中呢?孔子提出“执两用中”,也就是只有把握好“过”与“不及”这两端,才能把握中,中庸的重点集中在无过无不及的和谐状态上。和谐并不是指完全没有差别、完全没有矛盾、完全没有冲突,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合乎逻辑和规律。和谐指矛盾着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反相成,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达到动态和谐。就个人来说,和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就社会发展来说,和谐是。和谐不是要达到绝对的统一,而是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和实生物”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事物总是在对立统一中实现发展[2]。

三、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孔子的仁学无论从个人道德修养来说,还是从对国家社会层面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认清中国国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可以使我们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传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孔子的仁学是其核心思想,其中“仁”能使社会安定团结、和平进步,在政治上,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现了一种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发扬民主精神,使民主能够真实和广泛的体现,尊重百姓意见,任人唯贤。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法律不断完善,一个社会要和谐除了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之外,还需要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除了法律的约束之外,还需要社会成员的自律。法律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道德[3]。社会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的,从宏观上说,社会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个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相对的一个概念,与自然界相对的这个概念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等多个子系统。从中观层次上来说,社会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概念。“中社会”涵盖了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保障、社会流动、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整合等内容。从微观层次上来说,社会对应于社会学中狭义的社会,即作为复合的人的聚集状态,主要指特定人群在一定区域的生产、生活体系及结构。如农村社会、城市社会、社区、街道、学校、家庭,我们视之为“小社会”。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仅仅指宏观层次上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包括中观层次及微观层次上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指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从中观层次上来说,中社会即某个特定社会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和谐,即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和谐,从中观层次上来说,和谐社会,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从微观层面来说,包括学校、街道、家庭等的和谐。社会成员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政治结构上说包括社会内部的民主和法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广泛调动。同时和谐社会也需要社会成员诚实守信、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维系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而且还需要道德。在和谐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谐社会也体现了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是权利、机会和规则的平等,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是利益分配平等,同时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由中国当代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由中国文化决定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里一直崇尚“以和为贵”,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和平与发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目前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40.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56.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或称社会民主主义)是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政治思潮,它反应和代表了各国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及其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在解决社会矛盾的问题的基本的主张上,在处理政治问题的基本观点上,在基本理论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上诸方面的共同之处,被奉为各国社会民主党思想体系和目标模式的统称。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渊源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民主社会主义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果真如此吗?事关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分清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划清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等重大问题,以下拟就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作概要论述,并谈谈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统”问题。

综观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伦理主义,人道主义,多元主义”的世界观,到“自由,公正,相助”的基本价值观,从“民主高于一切”的民主观到“全民共享”的国家观,从“全民党,议会党”的政党观到“和平与改良”的社会变革论,从劳资合作的“共决制”到“社会伙伴关系”,等等,它们的共同准则,可以清楚地表明,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大体上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根植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

对民主社会主义具有转折性影响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哥德斯堡纲领》明确宣称,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该党的理论家托马斯·迈尔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上,首先是从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传统中产生出社会主义观念的。基督教教义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兄弟情谊的基础上,从而被看成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一种原始动机。人道主义把人本身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当作社会的最重要因素,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时,都是把人作为对象并置于社会关系的中心,因而在许多方面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先躯。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的哲学,提出了人道主义的社会观,构成了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1]。民主社会主义是怎样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中汲取思想资料,构成渊源关系的呢?下面略作分析说明。

基督教伦理学的核心是“兄弟般的仁爱”。基督教教义认为,上帝是全美、全智、全爱的化身,存在于每个基督徒的心中,尘世间所有的人,不管他们地位、身份和财富如何,在上帝面前都是兄弟,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兄弟情谊是一切世俗关系的纽带;人类的苦难只有通过多做善事、终身忏悔,才能得到耶稣的救赎,死后灵魂才能升入充满仁爱、正义的自由的天堂。民主社会主义从基督教伦理中汲取养料,把自己的基本价值定义为自由、公正和团结、相助。认为“自由”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参加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公正”要求尊重人的尊严,保证人人都有平等的自决机会;“团结”“相助”表现为对人的强烈仁爱,让整个社会结成互助互让的伙伴关系。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超阶级的伦理特征,完全忽视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平等互助所必须的现实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同基督教伦理如出一辙。正因如此,民主社会主义声称,它所奉行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伦理的体现,它承认基督教福音是其思想的精神源泉和伦理源泉之一,并对基督徒日益意识到基督教福音的社会含义表示欢迎。[2]

同基督教一样,人道主义在欧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发轫,陆续扩展到欧洲及世界各国。从继承、恢复和发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着手,逐步扩及文艺创作和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人生哲理、道德规范、社会理想、政治学说等方方面面,几乎涵盖了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以人治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中心的神道主义,其社会含义乃是从抽象的人出发,主张保护个人的权利和人格,要求社会道德摆脱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规范,反对封建制度束缚人的个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使人道主义以“天赋人权”的形式得到广泛的发展,进而形成声势浩大的自由主义运动,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只给少数人,即有产阶级兑现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诺言,绝大多数人(即那些没有财产的阶级和阶层)仍处于依附的、不平等的和被剥夺的地位。民主社会主义接受了启蒙运动的主张,把“自由”、“公正”、“团结”作为“基本价值”。原社会党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曾坦率地承认:“自由、公正(平等)、团结(博爱)这三个概念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启蒙运动的后代,这并没有什么不光彩。”[3]

古典哲学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其中最主要的,社会民主党人认为有三个方面:康德的伦理主义、马赫的实证哲学和马克思的社会分析方法。康德伦理主义是以抽象的人为中心,“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当作工具”。人作为目的是一律平等的,不管是权利还是义务都是如此。康德的这种伦理观由19世纪末的新康德主义者进一步鼓吹并提出伦理社会主义主张,认为把“人”当作目的,而不应该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依靠人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日趋完善,就可以使社会摆脱它的弊病和灾难,就可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道德人的交往团体”所组成的法权国家,否认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结果。民主社会主义完全接受了这种伦理社会主义的主张,它们的纲领一再宣称,社会民主党致力于建立一种符合自由、平等、团结这些道德观念的生活秩序。马赫哲学即19世纪后半期在德国和奥地利出现的经验批判主义。它唯心主义地曲解“经验”这一概念,认为经验是与客观存在无关的人类体验、人类感觉的总和,并且百般证明,没有主体(意识,感觉),就不可能有客体(世界),自然和社会规律不是客观地存在的,客观真理也是不可能有的,只有感觉才提供人类知识的全部内容。马赫哲学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它否认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规律的要求,而认为社会主义只是通过充满政治责任感的社会民主党人按照自己的感觉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伦理价值,所以,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现实的、渐进的改良运动,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际上,民主社会主义是以马赫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的社会分析方法,有时也被社会民主党人看作是古典哲学。但是,社会民主党人感兴趣的并不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的革命思想,而是注重于马克思的具体思想,诸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弊端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按照古典人道主义哲学传统阐述的对人及人的解放的信念和对民主、平等、自由、幸福的渴求等等。

总之,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如他们自己说的那样,根植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

二、直接继承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改良主义、修正主义的理论

民主社会主义是对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各种各样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总继承。从第一国际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到第二国际的中、右翼,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到社会党国际,改良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就其历史顺序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19世纪中期的非科学社会主义(2)第二国际时期的修正主义;(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改良主义。

在19世纪中期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社会主义中,对民主社会主义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路易·勃朗的工场社会主义和德国拉萨尔的国家资助社会主义。工联主义作为工人运动中较早的改良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热衷单纯的经济斗争,满足于缩短工时、增加工资、颁布劳动保护法、获得普选权等局部改良,不谋求最终消灭雇佣劳动制度;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调解、仲裁等方式来解决劳资争端,把同资本家坐在一起谈判视为一种“胜利”和“光荣”。这些都被民主社会主义吸取,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内容。路易·勃朗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矛盾、弊病和灾难,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竞争造成的。为此,他设计出通过国家权力来组织劳动,建立“社会工场”,从而消灭竞争的社会主义改革方案。这样把国家视为超阶级的正义的化身,同时着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善。民主社会主义完全继承了路易·勃朗的这些主张。拉萨尔被德国社会民主党视为“党的奠基人”,他在1863年发表的《公开答复》中提出要求实施普选权,在国家帮助下建立生产合作社,和平实现社会主义等主张,构成了早期德国工人运动的纲领性基础。他的“自由国家”论和“工资铁则”思想也被后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良派所遵从。拉萨尔的通过国家资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改良学说也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如果说19世纪中期种种非科学社会主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还较为间接的话,那么第二国际时期的修正主义则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先驱。修正主义在当时是一种国际现象,主要有英国的费边主义、法国的可能派和德国的伯恩施坦主义等。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和篡改,提出了一整套的改良主义的理论和原则。他们借口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发展,否认资本主义矛盾的客观存在,否认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否定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思想,否认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原则上的对立,否认阶级斗争的理论,提出要使革命的工人政党改变为“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良政党”,“通过民主改良和经济改良的手段来实现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主张社会主义中必须引进伦理因素,认为康德是德国社会主义真正的和实际的始祖,宣传“回到康德去”,声称“社会民主党必须有一个康德”,社会民主党应该是一个唯一的致力于实现康德要求的党。这样,修正主义的内容,成为今日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身。正如托马斯·迈尔所说:“在由德国历史的进程所决定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几个发展阶段中,民主社会主义逐步用修正主义来表达自己的理论和纲领。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的哥德斯堡纲领使修正主义的主要内容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4]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社会民主党出现了新一论家。他们跨越老一代的藩篱,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社会民主党成为合法政党并陆续参政执政的现实处境,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良主义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奥地利的奥托·鲍威尔、德国的鲁道夫·希法亭、法国的莱昂·勃鲁姆、英国的拉姆赛·麦克唐纳、约瑟夫·拉斯基等,那时,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与布尔什维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作为同共产主义相对抗的社会改良运动,实际上已经产生。

鲍威尔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改良主义理论的许多内容,如国家学说中的“阶级力量均势”论和“职能民主”论,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上的“社会力量因素”论和“防御性暴力”论,社会主义模式选择上的“整体社会主义”论等等,都已被今天的社会民主党人消化吸收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之中。迟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瑞典、奥地利等国社会民主党人还多次召开鲍威尔思想讨论会,明确肯定他的思想对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的意义[5]。

希法亭以他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理论而闻名于社会主义思想界。他通过对资本的集中和积聚、垄断的产生和发展、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垄断同帝国主义政策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有组织的”阶段,已开始用计划生产的社会主义原则来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原则。为此,对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措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恰好在形式上印证了上述分析,希法亭的观点事实上成了民主社会主义以共决制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民主观的理论前提。

勃鲁姆继承和发挥了饶勒斯的“人道社会主义”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理想的实践表达的价值原则之上,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固然重要,但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只能是个性自由和社会公正。这种思想不仅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对社会民主党人影响很大,而且在1945年以后再度强调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则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

麦克唐纳在“社会有机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资本主义进行经济改造、政治改造,进而用渐进改良的议会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拉斯基则在国家学说方面提出了“计划化民主国家”、“同意的革命”等一系列理论观点。他们的理论是在英国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条件下的产物,很快为英国工党所接受,并成为战后工党制定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而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广泛吸收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流派的思想和观点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一代社会民主党代表人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在30年代已基本成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它的发展进程。战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和补充,以1951年《法兰克福声明》的发表为标志,民主社会主义正式成为社会民主党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在其形成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吸收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各种流派的思想和观点,兼容并包,充实和完善自己。其中主要有哲学的批判理性主义、存在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干预主义,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以及综合性的未来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是由出生于奥地利的英籍哲学家波普尔首先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他的“反归纳主义”和“证伪原则”,认为经验的单称陈述无以推及科学的全称陈述,有限不能证明无限,过去不能证明未来,科学是通过不断被“证伪”而向前发展的。社会民主党人认为这一“科学方法论”有助于肃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残渣瓦砾”,补充伦理社会主义在理性方面的缺陷,使社会民主党的改良政策和实践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波普尔在政治哲学领域提出的“开放社会”理论及其“社会生活乃事实与决策的统一”、“社会改造以社会工程学的渐进方式进行”等观点,更为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所推崇,成为他们所谓“持久改良活动”的佐证。

存在主义以法国的萨特为代表,奉行社会历史的伦理观和人为中心论,提出“存在先于本质”、“模铸自己时亦模铸别人”等核心命题。认为人是自由模铸的,但在模铸自己时也以自己的道德规范影响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为社会承担责任,周围现实的意义事实上都是通过人及其社会心理观点来确定的。民主社会主义倡导“生活质量”观,强调“没有恐惧的自由”,宣称社会民主党人要有承担现实责任的勇气等等,从中不难看出存在主义的种种痕迹。

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学说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观影响很大,其中尤以瑞典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代表,他们在肯定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认为完全的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国家和政府必须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诸如通过征收高额累进税,扩大社会福利,来促进国民收入和财富的“均等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制度和结构方面的改革,一方面保证权力与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另一方面推进经济行为的伦理准则,要求把经济增长同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而视之;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扩大就业面,进而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等等,这些经济、社会观点,均已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现实政策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整体是由各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系统,各部分(子系统)作为特定的行动者,对整体起着特定的作用,发挥特定的功能,共同保持系统的整体平衡。社会民主党人在他们的文件和著作中屡屡提及的“结构改革”、“参与决定”、“劳资协商”等术语,在很大程度上受了这种理论的影响。

此外,未来学派的“后工业社会”论、“零度增长”论、“未来冲突”论以及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强调,都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早期马克思同晚期马克思的对立”、“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同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的对立”、“马克思同恩格斯、列宁的对立”以及否认马克思主义有经典正统主线,提倡多元化解释的种种观点和主张,均被社会民主党人纳入他们的思想体系之中。而且,不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身就是社会民主党人。

综上所述,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它在吸收和兼容其他学说或思潮时,往往不是取自该学说或思潮的全貌或实质内容,而是经过实用主义的取舍和现实主义的解释之后的产物,同时,民主社会主义虽然有着特定的含义,远不是一个内容稳定、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民主社会主义决非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

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唯有科学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近现代探索人类理想社会最有科学根据、最有生命力、最有群众影响的改造社会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像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一样,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不可避免地要由更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所替代。科学社会主义以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且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社会,社会主义是要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并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真正地位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要有自己的政党来领导进行革命,革命成功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社会主人,消灭剥削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通过不断改革来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空前增长,传统观念得到根本改造,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将有多种方式和多条道路,未来社会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间将经过大小不同的许多阶段,最终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命名的科学社会主义,既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又从人类解放的视角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且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制度,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短短数十年间国家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十月革命前有了显著提高。在二次大战中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次大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科学社会主义又在欧亚一系列国家取得了新胜利,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复杂的事业,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可能很深很清楚,还由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和错误,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如果党和国家的领导正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的弊端和错误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可是,上世纪80年代末,苏共领导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倒向了民主社会主义,提出了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奉行民主社会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这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提供的惨痛教训。

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中国革命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条特殊途径。他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主张通过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强调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对资本家实行赎买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他对在中国大地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但在探索的道路上发生了严重曲折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生了新的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理论和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可见,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想理论上是有根本区别的,不容混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4]托马斯·迈尔等.论民主社会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85、87-88,44.

[2]社会党国际文件集[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4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