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精选5篇)

护理质量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3)04-0360-02

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在从事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医护质量与安全得以保障。

1.1 严格交接班制度 既按治疗情况交接班,按抢救、仪器使用交接班。实行口头与床边交班相结合,要交病情、治疗、护理、各种管道及特殊治疗,做到床头看清,口头交情,书面写清。护士交班时要与每位患者有眼神的交流,对患者的陈述认真倾听,如护理方法不能解决的即时向医生汇报,对危重患者要详细交接,认真记录。

1.2 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1)医嘱查对:服药、注射、输液、输血查对。(2)不要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忽视每次查对,三查八对要记清。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忽视操作中的病情变化。(3)不要放手对护生监督的独自操作。(4)严格执行护理查房制度,护理部每周参加科室大查房一次。严密观察病情了解患者的主诉、不适、苦恼和生活不便之处及社会问题。尽可能地为患者解决问题。消除患者的烦恼及后顾之优,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情配合治疗护理。

1.3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成立院内感染管理科,定人负责,定期消毒监测,监测不合格者,扣出当月绩效考核工资。

1.4 加强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护理级别加强基础护理,严格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定期进行考核,不定期进行基础护理大检查,力求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完善人员管理

2.1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合理排班,使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

2.2 依法执业 杜绝无证上岗,保证行医安全,根据《护士管理办法》规定,执行护理人员执业资格的准入管理,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从事护理工作,我院规定(1)凡是当年毕业,未参加注册考试的新护士,一律不准独立值班。

(2)凡进修护理人员或实习学生不得独立从事护理操作。(3)凡二年内未通过执业考试的护士,一律不予聘用。(4)临床护理带教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无证护士及进修、实习人员工作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3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素质对临床护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1)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注重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开展法律知识规范化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每年进行护士条例、护理法律、法规考试二次,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良好。(2)专业知识及计能培训,定期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成立护理理论与技能带教小组,由资深护士担任,每月进行护理知识讲座与护理技术操作技术规范指导,每年进行在岗护理人员基本知识与技能考试四次,考试成绩与年终考核挂钩。考试合格后才能独立上班。年终对各级护士、护士长进行考核,具体内容包括护士仪表、工作纪律、每月工作量、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各项考核成绩、护理差错及缺陷的次数、发表文章等项目,进行考核,作为每位护士综合业务的客观依据。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及护士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使护士认识到,护士不仅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病房管理的实施者。

3 创建和谐病区、提供给病人一个安全的疗养环境

3.1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到“六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见面有问候声、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道谦声、住院期有关怀声。即对病人关心、做工作尽心、听意见虚心、宣教热心、解答耐心、护理精心、服务用心、做事用心、巡视留心和对病人充满爱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努力改进服务太度,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护理服务,使病人感受更多关心,用心守护健康。

护理质量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直接影响,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质量,更依赖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妇产科的医疗护理服务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需求性强、高风险等特点,如何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妇产科护理质量是指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否为其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妇产科病人的需要。护理的质量优劣体现在3个方面:①护理的工作模式是否体现了先整体后个别的护理理念;②护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是否是在符合护理程序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③护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效益原则,妇产科病人是否满意。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妇产科的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建设。

护理质量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督导;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3)13-0125-02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其特性,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1]。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管理的核心为质量管理[2]。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督导作为强化及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改善我院护理服务质量,将护理质量督导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以其探索一套适合于本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作为所集医疗、教学及研究为一体的三级医院,拥有32个科室。其中有护理人员384人,男2人、女382人;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2.4岁;其中文化程度:本科以上58人,大专245人、大专以下81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8人,初级职称320人。

1.2 方法

将督导应用于我院所有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具体措施为:①设立护理质量管理督导组: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资深护理人员,采用竞聘上岗方式,组成督导组,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督察、指导。设立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岗位。岗位任职要求如下:具有多年丰富的护理工作及护理管理经验,具有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具有领导、应急、观察、果断、公正、公平、积极、认真及强烈的责任感等相关品质。监控、改进和落实本医院的护理质量。②对临床科室相关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对具体细则进行具体,强调“以质量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性,根据护理质量目标在等级医院中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修改全院病区中涉及的质量考核标准及相关细则,对其进行补充完善,遵循“质量先,人为本”总则,对以往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更改,进一步强调患者在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主导作用,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以量化指标为依据;③对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专项性的培训,对护理人员临床技能进行定期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开展各种评选及竞赛活动;④对临床科室相关基础护理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估,将其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参考指标;⑤制定护理质量改进的相关规划及方案,并予以实施;⑥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有关缺陷予以防范及纠正:对科室与护理部之间的工作进行督导,与科室护理人员及护士长等科室相关人员一起对护理质量管理时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分析,分析产生缺陷的可能原因,责任到人,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并对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督导。对护理部护理缺陷等进行分析,包括有缺陷的性质的定性情况,评价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给出对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的对应处理建议,并对缺陷可能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在专门的研讨会上予以公布,起到警示其他科室的作用,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⑦形成适合本院的医疗服务行为规范标准,对其进行评估;⑧对督导工作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定期召开全院临床病区会议,对护理质量管理进行讨论,提出质量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及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促进护理质量改进项目的进一步落实。

1.3 评价指标

以各科室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管理作为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统计实施前后各指标的合格率;同时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实施前后从各科室随机选取20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及家属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评估,计算其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录入,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相关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合格率比较

督导实施后,医院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护理等护理综合质量指标的合格率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督导实施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是按照护理质量的相关规律及形成的过程,对其构成的相关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护理质量管理应该有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这样才能有据可依,才能将各项护理工作协调好,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及最佳的技术,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等[3]。在医疗行业日益激烈竞争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改变先行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基本的国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建立符合患者需求、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相关机制。以健全的质量保证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推动其在二十一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更好的发展[4]。

督导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督导,可起到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效率的目的[5,6]。在临床进行大量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不定期监察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时发现护理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发现管理中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内容,进而对其进行逐步补充和完善。同时对流程中涉及的相关环节进行进一步有效的规范,对各个环节中涉及的质量的控制进行合理的把握,让护理行为都能够在合理的规章制度下进行。还有,针对性检查医院病区制定的有效的改进措施,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使护理质量管理在监控下形成全体人员对护理质量都十分关注的局面[7]。

将督导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一方面可以强化对护理部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质量科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新发展;同时,督导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改善了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督导实施后,医院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护理等护理综合质量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提高(P < 0.05),说明护理质量督导可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有文献报道,护理服务对象满意程度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高低[8]。过去,护理人员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对护理质量管理进行评估,没有顾全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忽视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医疗系统观念的转变及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医护人员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本院对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时,强化这一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综上,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护理质量督导可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素霞,何文静,杨雯,等. 五级纵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2023,12(10):59-61.

[2] 刘亚波. 护理环节控制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23,2(35):161-163.

[3] 刘春香,熊靖,陆美妮,等. 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及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23,26(23):2156-2158.

[4] 张玉霞. 医院管理年督查中护理质量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29(3):460-462.

[5] 朱锦平,成翼娟,向代群.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护理质量[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5):33-35.

[6] 王建萍,张伟勤. 我院实行护理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23,4(3):38-40.

[7] 王渭连,刘梅玲. 质量控制在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2023,8(9):705-707.

护理质量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设置覆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全过程的结构、过程、结果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15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242项)。应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监测产生的数据,对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督、评价、判断,及时发现质量异动问题。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落实追踪与反馈,最终再次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改进效果的评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借助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对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判断,从而实行有效地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自2023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与计算机中心合作,依托HIS系统,开发了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来实现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准确性、客观性及持续性改进,探索出了一套结合信息化、使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方法。

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框架

在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护理部设置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由专门部门、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通过护理信息系统中的“四大平台”(风险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护理质量监管、护理事件报告)与移动护理系统、灭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临床科室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潜在风险,由护理部品质追踪组专家还原现场、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策略。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协调总护士长与护士长完成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对于跨专业的质量问题进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并追踪改善措施落实情况。每季度对护理质量与安全效果进行评价后,召开护理质量、安全与风险总结分析会议,并将结果反馈给病区。

2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2.1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

目前我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15项)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242项),用于反映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结构、过程、结果等情况。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包括指标名称、目标人群、计算公式、改善标准及备注五个方面内容。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给药错误、身份识别错误、高危药物外渗、院内压疮、管道滑脱(PICC、CVC、胃管/胃肠减压、气管插管、尿管、造瘘管、胸管、脑室引流管、负压球、造瘘管、透析管等)、跌倒、坠床、输液反应、输血反应、深静脉血栓、走失、自杀、烫伤、窒息、护士发生锐器伤等。全院各专科根据各自专科特点和专科护理工作的内容确定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2.2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信息系统的研发

依据产生的数据来观察、监督医院护理活动,使之准确地反映护理质量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该系统程序采用C#语言、B/S模式程序实现方式、以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平台,与医院运行的HIS数据库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传送。护理质控指标系统设置包括指标配置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及统计模块。①指标配置:此模块旨在建立并持续维护指标库,收录全院各专科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名称、计算方法、控制目标等,便于临床科室配置指标时进行选用;然后根据各专科需求将指标匹配至各病区,体现专科特异性。②临床数据采集:数据来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在电子护理病历与PDA上根据护理记录和操作时间节点自动生成,另一方面病区护士长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或病区质控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填报。③统计生成各类图表,便于进一步数据挖掘,进行汇总、整理、甄别各种数据,形成质量指标的数据生成,对超限异常指标变化进行系统提示、生成各种图表(如管制图、指针图等),为病区的质控整合多种数据报表。

2.3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阈值设置

护理指标阈值起到连接指标与质量的关键作用。关于阈值的设定由两方面构成:①国家卫生计生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相关文献中使用的数据,如压疮发生率指标阈值以低于美国压疮患病率6.1%(2007年)和中国压疮治疗网压疮发生率0.53%为基准[1];②专业机构网络及医院内部数据,一般设定在均值±3标准差位置,即使用上限值(+3SD)、下限值(-3SD)作为控制线;③对于严重影响病人生命或财产安全的事件,正向要求100%达标,负向要求0%发生,如手术安全核查落实率要求达100%,管道滑脱发生率要求0%。根据Nelson(1984)管制图的区域检定法则,指标数据超过±3SD即显示过程质量已发生非机会性原因,应着手进行干预,采取改善行动。我院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阈值设置为±2SD位置,即我院超限的护理质量数据实际意义为高风险趋势的质量状态,在事件发生质变之前及时发现异常,引起示警,对质量控制要求更为严格。

3运用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监测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包括结构、过程、结果的全面质量监测。既有对护理质量过程监控,也有对护理质量结果的总结与分析,能够动态了解护理质量全过程状态,并且通过数据趋势变化可以预测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特别是以护理信息系统为载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化。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信息系统对异常情况会及时报警,如未按时提交数据、数据填报错误、异常事件未记录、指标超限等,管理者只需重点关注报警内容,即可了解全院105个病区的护理质量情况,并且可以根据报警内容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做到护理质量管理有的放矢。详见图1。

3.1从质量评价指标异动发现护理

质量与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将各病区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每个月的指标值,并根据指标值描绘一段时间内的护理质量趋势图。凡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中的不安全事件,系统会要求按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上报护理部,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与改进。病区护士长、专科护士长、总护士长、护理部质控人员根据各自的查看权限,通过查看相应病区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趋势图,了解专科护理质量的波动情况。对于异常指标波动(超限指标或连续多次临界指标),采用多种质量分析工具(如柏拉图、鱼骨图、根本原因分析法等),积极寻找引起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变化的原因以及潜在安全隐患或风险的关建环节,确定改善方向与重点。如儿科门诊急诊分诊正确率一般都维持在93.4%!100%,均值为97.8%,在某月份突然降至93.35%,数据低于下控制线,通过信息系统报警引起护理管理者及时关注这一变化,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了解和分析。

3.2实施护理质量改善

要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在阈值控制范围内,需要对超限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数据超限,一般从系统问题(如流程、排班方式、人员搭配等)、工作行为问题(如认真评估患者、按工作规范作业等)、人员素质问题(如知识不足、流程不熟等)方面入手,待确定原因后进行针对性解决。近年来普遍使用PDCA思维方式进行质量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质量改进方法及工具广泛应用,如品管圈、专案改善等。

3.3质量追踪与反馈

按照超限指标的事件类型、严重程度或影响大小,护理部会安排不同专家、以不同的频次进行改进工作的现场查看与指导,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落实与执行。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汇总,按照PDCA循环不断总结,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针对性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监测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及发展情况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调整与修订。

3.4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效果评价

对于改进有效的护理质量,会通过质量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出来。因此,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对护理质量管理有提升效果的部分进行规范化,要求持续运行;对于监测结果没有改善的指标再重新进行原因分析,重拟改进措施、执行,直至指标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对护理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判断,从而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并以此衡量临床护理工作目标完成的程度。测量具备科学性、持续性和可获得性,不会因评价者的评价技能或警惕性不同而发生偏倚[2]。护理指标数据本身并不能确切地指出问题的所在,也不能暴露所有的问题,需要我们对指标数据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找出引起质量指标偏差的问题症结,从而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指标阈值起到连接指标与质量的关键作用。如果指标的阈值为100%或0%,就意味着即使极小的偏离也应进行彻底的调查[3]。另外,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制图中数据趋势的理解和判读很重要,需要进行深入地学习和培训。

参考文献

[1]汤磊雯,叶志弘,潘红英.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23,48(9):801-803.

[2]MaartjeDV,WilcoG,MienekeK,etal.Usingqualityindicatorstoimprovehospitalcare:areviewoftheliterature[J].lntJQualHealthCare,2009,21(2):119-129.

护理质量管理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23)-8-107-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质量意识也在增强。质量不仅仅关乎医院的生存和效益,而且也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医疗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更能反映出质量是生命的内涵。因此,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使之不断改善和保持高水平是整个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而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我们从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环节以及做好质量控制反馈等方面来阐述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护理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在医疗市场发展尚不健全的今天,还要面临医疗改革的新形势,这样就给护理质量管理者带来诸多干扰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护理质量管理者应提高质量意识,狠抓护理管理质量控制这根主线,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强化质量内涵建设,把护理质量控制落实到位。

1.2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护士是直接面对患者的医疗工作者,是护理质量高低的直接影响者。因此,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质量。

2搞好护理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完善管理制度护理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是实施有效质控的保障。

2.2合理调整医护比例当前医院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士远远少于应该配备的人数。但护士是医院护理质量的直接影响者,护理必须有足够的护理人员编制,才有可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和完成各种护理工作[1]。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护理质量的提高。

2.3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制定护士定期考核制度继续教育是提高在职护士素质的主要途径,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另外,还应制定定期考核制度,包括理论考试、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员满意度调查3部分,3项考核成绩要与个人利益挂钩,以督促护士提高自身素质。

2.4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具体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绝大多数护理活动都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所以,护理管理者应以人为本,让每位护理人员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努力工作,严格要求,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这是做好护理质量控制的根本所在。

3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做到规范管理

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就是依据常规制度、质量标准和职责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全面、正规、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护理部应紧紧围绕护理正规化建设、抓好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和落实。做到抽查与全面检查、随机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全方位考核护理质量,并将检查结果与效益工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实现质量标准化和控制数据化。完善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理部狠抓管理质量控制这根主线,建立三级质控网络,修订质控小组的工作任务和质控计划,充分调动护士长的积极性,与护士长签订目标任务书,通过培训使每个质控成员了解质控内容的细则,掌握质控标准,做好质控分析,使护理工作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参与管理。

4加强护理质量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护理部应重视对护士的培养,努力为她们争取或创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首先要进行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定期组织考试;带动科室护士学习专科知识,使护士们对其护理工作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严格把好带教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根据专业特点,制订详细可行的跟班带教计划,并选派工作严谨,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优良的护师承担带教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她们尽快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并进行个别辅导训练,使其在试用期间专科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迅速得到强化和提高,为日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定期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开展业务学习,通过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使护士的业务技术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业务学习使护士对专科疾病的性质、发展、预后、治疗、护理问题、措施等知识都要掌握,才能在护理中主动向患者宣教,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才能使患者满意。建立护士个人档案,全面了解考核情况。把护士的个人资料、考核情况、每次理论及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情况等都记录于档案上,作为评选优秀护士、评奖的依据。

通过上述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落实好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各项措施,使护士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彻底转变工作理念,由“要我增强质量意识”转变为“我要增强质量意识”。从而使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