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第1篇
一、?群策群力确定课题与制定计划
“探索植物里的奥秘——蔬菜种植”这一课题确定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开展活动了。可是,究竟该怎样来开展呢?于是,大家议论纷纷,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的竟回家问父母。最后,大家决定先写一份计划书。最后,在我的指导下,有种植组的组长起草了一份计划,并在各组讨论,获得了通过。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活动。?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蔬菜的种植方法,了解一些蔬菜的生长情况。
2.?通过小组配合协作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种植成果有喜悦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学习一些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观察、发现、解决问题;培养种植蔬菜方面的劳动技能。
活动重难点:
学习一些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观察、发现、解决问题;培养种植蔬菜方面的劳动技能。
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3月)
主要工作:?
参观考查种植园,定名称,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组织参观种植园,让学生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开展)
开展认识蔬果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种植园的积极性。
(开展别开生面的叶画制作和种子画活动)
?实地考察,平整土地。
2、实施阶段(4月——10月)
主要工作:?请辅导员指导种植、培育方法。
班级开展大蒜、小葱、辣椒、西红柿、茄子、白菜、韭
菜等蔬菜种植实践。
种植成果交流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种植成果展示活动。?3、总结阶段(11
——12月)
主要工作:完成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工作;展示种植活动和各项活动开展的成果。
二、
课程实践中我与学生的体验
(一)?综合实践让我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二)?种植中我们?“丰收”啦!
学生们经过一周的观察、访问、查找资料,掌握了一些种植蔬菜的知识,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们就兴致勃勃地开始挖地、种菜、浇水、拔草、施肥、精心照料,认真记录、总结。经过辛勤劳动,同学们都获得了“丰收”。
1.?与他人合作,我真快乐!
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积极地配合,互相的帮忙,在种植大葱和辣椒的时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不一会儿功夫,就把自己心爱的田地播种完了,看着大家的融洽合作完成地种植,一个个都乐得合不拢嘴了。
2.?勤于观察,发现问题。
当开始种植土豆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土豆的芽子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当同学们仔细观察土豆的芽是网上长得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思考出了答案。
3.?观察记录。
学生们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细心的发现了大蒜的两种种植方法,既可以在土壤中培育,又可以在水中进行培育。而且同学们都写出了详细的生长记录。无论是从方法上还是从观察的角度来讲,都有了一次飞跃的进步。
4.?劳动最有滋味。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都感到了快乐和幸福,自己种的菜丰收了,心里由衷的高兴。总想用最快活的方式展示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他们排练了一个《甩葱舞》,准备要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在全校展示出他们最有滋味的劳动果实。
三、?我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反思我的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
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要求
了解动画的类型及基本原理,培养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兴
趣;学习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参与简单动画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亲身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师:将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尝试写调查报告:
下面是一个例子。
调查对象:家长、学生各20人调查方式:问题调查
调查结果:
1、家长和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但不喜欢看的动画片不一样。
2、平均10个学生里有8个学生喜欢看国外的动画片;年龄越大,越喜欢看国产动画片。
3、其中,17个学生,10位家长不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
4、有3个学生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他们经常不能完成作业,视力也不太好。我们认为,小学生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5、我们发现现在最受欢迎的动画片是《猫和老鼠》。
三、探寻动画的奥秘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游戏了解动画片的制作原理:(P42页)
做好后,快速转动手中的木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老鼠到了笼子里。
想一想,它和动画片制作有什么关系?
把你们查找到的资料准备出来,哪个小组来说动画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
动画配音
动画片为什么迷倒了那么多同学?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确实令人难忘!那么,问题又来了。里面的人物是活的吗?当然不是,可是我明明看见他们在说话,声音是怎么进去的呢?
教师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让学生仔细观察仔细听,看看里面有什么声音。
2、学生模拟声音自己反复练习配音。
3、组内合作练习
4、全班表演,并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
1、分享与交流:我们快乐大家分享。我们研究了这一主题,大家说说有什么收获?那些还未完成小组在哪遇到了麻烦,想想问题在哪?吸取教训,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这不也是收获吗?
学生:每个小组各抒己见的把自己在研究中遇到了事情和全班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评价。
《走进动画世界》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
研究时间
指导老师
研究的问题
A
看动画片的利弊。
B
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C动画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D
其他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与分工
研究目的
画面是怎么动起来的?怎样给动画配音
研究方法
A观察B调查C实验D
实践E_________
研究步骤
活动一,我发现老鼠(动起来了
没动)
活动二,我们努力给动画配音。
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期的研究结果
动画动的原因是稍微变化的画面快速经过眼睛产生的视觉印像。
动画中的人和物能发声是有人再给他们配音。
《走进动画世界》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
研究时间
指导老师
研究的问题
A
看动画片的利弊。
B
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C动画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D
其他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与分工
研究目的
画面是怎么动起来的?怎样给动画配音?
研究方法
A观察B调查C实验D
实践E_________
研究步骤
活动一,我发现老鼠(动起来了
没动)
活动二,我们努力给动画配音。
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期的研究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知道水资源短缺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2、通过考察活动,意识到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3、学习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水资源短缺问题,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养成科学用水的习惯。
4、在活动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乐于探究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看图片、倾听讲解,生活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及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在内心自发地生成节约用水的愿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生活用水状况。
教学设计: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引发对水的探究
1、(师生互动)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大家读读:“此物不稀奇,生命不能离,用刀切不断,用网捞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谜底是什么?学生考虑,回答。(谜底:“水”)
2、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关于水的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节约用水。
3、师: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我们经常要用到它。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呢?出示幻灯片4,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基本上可以分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
二、合作探究交流——多角度领悟
1、师:是的,水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它,那么,我们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下面,大家把课前的调查结果说一说。
学生说调查结果。
2、教师总结:我们说的“方”指的是立方米,同学们还没有学过这个单位,用“方”这个单位很难想象出水的多少,下面我们就用常见的盛纯净水的水桶来计算我们的用水量,计算用水量,让同学感受用水量之大。
3、师:人们的用水量可真多啊!可是新闻报道说有些地区,要实行定时定量供水。为什么?是不是水不够用了?
4、请同学们观看缺水资料。
师问:禾苗怎么了?(干了,枯了)师问: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在取水,有个小朋友还挑着两瓶水)
5、师: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对,是缺水造成的。
还有,我们村西边的小河,听老人讲,过去,小河里的水很多,并且清澈见底,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夏天,人们在河边乘凉,孩子们在河里戏水玩耍,甭提有多高兴了。可是现在,小河干了,小鱼没了,再也看不到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的情景了。这都是缺水造成的现象。
三、讨论分析,辨析明理——水资源匮乏大揭秘
1、师:那么,有些同学就说了,地球不是被称为水球吗?地球上不是有很多水吗?那为什么我们还缺水呢?看下面的资料。
2、学生读,师总结:我们最需要的是淡水,然而很可惜,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大部分是咸水,淡水资源很少。
3、师:大家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是目前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4、淡水资源不仅少,而且正越来越少,那么造成它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组讨论,回答。
(用水量大、天气干旱,水污染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取重要的一条——水资源被污染了)
那怎样判断河流是否被污染了呢?
5、
用上面的方法判断下面图片上的水资源是不是被污染了?
6、那么水是怎样被污染了的呢?又有什么危害呢?出示幻灯片14: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直接造成了水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用水安全,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
7、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状况,目前,各省市都在革新技术,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再利用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国家也在推行科学灌溉
8、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现在我国上下一心,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该怎样去节约用水呢?同学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读节水童谣。
四、课堂延伸
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第三十四条和第五十二条。
2、大家知道“世界水日”吗?
五、课堂检测
师:我们学习了关于节约用水的许多知识,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水是生命之源,淡水资源又紧缺,所以我们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保护水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第4篇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策略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当前,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则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它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但指导教师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不容忽视的,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指导策略。因此,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需要明确好活动的指导策略,进而组织教学的开展。这样,建立在良好指导策略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真正地达到其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与开发不仅涉及许多理论问题,更涉及许多实际问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指导策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的主题不够明确。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组织过于仓促,忽视活动主题的考虑,使学生对活动的内容比较的盲目。
(2)活动的方案比较模糊。制定一套好的活动实施方案,既能对活动起到主导的作用,又能使活动收到预定的效果,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必要合理的实施方案。制定方案时,由于考虑不周,行事草率,往往流于空洞、虚幻,华而不实,似有实无,因而增大了实际活动过程中发生随意性的可能,教师或者无所适从,或者无所作为,或者任意作为,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情而不能有效的处置。
(3)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在我国,班级授课制占主体。往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数量过多,教师在指导中,不能面面俱到,缺乏师生实质性的交流。教师对活动主题、教学课型、活动背景、预设目标、情景创设、活动环节、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延伸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考量,招致最终活动指导无的放矢,效果不明,使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4)活动指导方式不正确。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开展。而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在活动课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牵引”式的跟着老师学,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5)活动课程缺乏有效性的讨论、交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的能力。在实际的综合活动课程中,教师忽视学生在综合活动课程中的观察与发现,学生的发现与理解不能及时的得到认可、指正,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综合活动课程的兴趣。
三、确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针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技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开展活动,为当代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适应课改的保障体系。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具备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更好地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确定活动的中心主题。一个主题的好坏可以体现出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课程的中心主题。活动中心主题的确定,可以有效的便于活动的开展。活动的一切章节和内容都是围绕中心主题展开的。例如,教师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教师首先就得明确这一活动的中心主题,然后依据活动的中心主题,对活动各个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使得活动有序地进行。
2.制定活动的方案。活动的方案是活动有序开展的纲领。教师要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地本校实际,彰显课程理念、课程特色、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在活动方案的拟定上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活动进行创新式的设计,把生活中的情景具体化到活动之中,活动的诸多环节都要依据活动方案进行安排。例如,学生在对关于爱国主义的主题活动进行方案制定时,可以根据党在今年将会有什么重大的活动和会议,活动方案就可以依据这些来很好的制定。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活动方案,在活动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便活动开展得更加地顺利。
3.活动的有效策划。活动有效策划是活动实施的关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活动的主题和方案,进行活动策划,通过学生的独立和交流,进行多元化的策划,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信性、团队精神和自我规划能力。教师进行有效地指导,以便了解学生规划能力和指导活动课题的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策划,进行师生互动讨论,进而找出一套学生最需求的活动策划方案。
4.活动的有效实施。活动的有效实施,是活动进行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活动主题的需求,进行活动的分组、角色安排等工作。教师需要有效的对活动中的观察发现、问题都一一的记录下来,活动结束之后,把学生们的活动成果一一的收上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答,为学生们良好的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对学生的活动开展起到总结和指导作用。
5.开展有效的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总结,把学生实践互动课程中的观察、发现、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归纳,形成全面、实事求是的总结和科学的评价,以便学生在后期的活动中,更加地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效率。
6.活动上的方法指导。活动课程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巩固和问题发现、解决的过程。在问题的发现解决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采用正确方法指导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成立学习讨论小组,利用小组间的讨论交流等方法,指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如目标不明确、方案不具体的问题,这些都是综合活动课程在指导性上的问题。有效地教学指导策略可以极大地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实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4).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团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
一、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条件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校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
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
3.二者课时可以结合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二、依托学校社团活动,开发校本课程
基于上述联系,我们在实践中积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求开创一种新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依据我校“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和有用的公民”的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在学校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开设的校本课程有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人类与环境类、文娱体育类、志愿服务类五大模块,以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
三、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下面就以我校的几门校本课程的实施做一个具体的介绍,主要是两大类的举例:理论学习类和实践研究类。
理论学习类:“社交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实践研究类:“男子散打”与“女子防身术”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1.理论学习类:“社交礼仪”主题活动教学策略
开展“社交礼仪”主题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又研究能力的特点。每一个活动与研究一般分为四个教程(阶段),每个教程(可以有多个学时)各有侧重的措施和目标:
第一教程侧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激趣,生成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从问题中产生活动主题,从主题中筛选出适应不同年龄学生实践与探究的一个个小课题。在开题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交往中一些有趣的问题、学生想去弄明白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实践和探究的积极性。
第二教程侧重“案例再现,探究成因”――“实例探究,明确道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过程要让学生在一个比较明确的案例中进行,比如在社交礼仪中自己的言行、自己的穿着等,探究出一个案例的成因,然后以点带面归纳出一番道理,这样才能使实践探究活动更具操作性,类似于数学方法中的不完全归纳法。
第三教程侧重“组织引导,学生实践”――“实践活动,体验教育”。“社交礼仪”主题活动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教育,感悟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因此,实践与探究循环往复、相互融合和促进,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愉悦中学到方法、体验教育。
第四教程侧重“过程评价,反思强化”――“内化观念,养成习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非常重视活动的过程,因此,强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评价是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评价中强化,使学生的内心具有积极的、稳固的思想和行为形态。
2.实践研究类:“男子散打”与“女子防身术”校本课程教学策略
“男子散打”与“女子防身术”主题活动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它的实践性,而且要体现其计划性和学习该项运动的正确态度。一般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策略。选择主题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生集体讨论法,即学生分成若干个训练合作小组,设立1-2名组长,在组长的主持下,讨论训练和学习的内容;第二种是教师指导法,实践活动课前,老师布置训练任务,供每个班级学生实践活动合作小组讨论选取。
第二阶段,制定实践活动方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践内容,培训学生制定有特色的活动方案。方案一般应包括主题、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所需器材、人员分工、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等。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方案的全过程。教师要参与学生制定方案的全过程,但不能包办代替。方案一般先由1-2名学生根据所选活动主题负责撰写,然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小组集体研究、修改,再提交指导老师指导、修改确定。
第三阶段,实施实践活动方案的教学策略。活动前,明确训练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明白学习散打和防身术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而不是为了耍勇斗狠,要摆正学习和训练的心态,不能怕苦,让学生有心理准备。活动中,要预设克服实践中生成心理和技能困难的策略。一要克服学生害怕辛苦对训练的成功信心弱的心理障碍;二要克服学生基本功底差的不足,学生在训练之前基本上没有一点武术技能,所以动作要从最简单的做起。另外活动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保护问题。
第四阶段,实践活动总结与评价的教学策略。总结与评价是活动的终结阶段,其结论是学生达到实践活动目标的显性表现形式,它对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能否有持续的兴趣至关重要。评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过程性评价,即在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的评价,形式有表扬、表彰、成果展示等;另一类是终结性评价,例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的学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第制。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总策略是:没有不成功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季芳 陈征燕《中学课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何晓文 小课题研究与研究性学习[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75-8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