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精选5篇)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1篇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②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间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

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③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④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根据这一思路,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出版创意教学,进一步充实内容编辑学课程,强化专业特性,另一方面应当拓展一般人文社科类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领域,尤其要注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一般原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努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通学科壁垒,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2篇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已经出现,各类型媒介在资源、信息、技术以及平台等领域实在了不同程度的融合。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毕业生将是未来出版产业的主要从业者。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挑战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未来从业挑战,综合提升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我们深思。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新闻出版领域出现大规模并购开始,出版媒介融合现象已经出现。维亚康姆、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等通过重重并购至今已经成长为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全媒体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全球传媒巨头。报纸、杂志、图书、影视、网络之间共享内容资源,彼此接力,供应的跨媒体、互动型出版已经常态[2],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融媒体信息时代,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信息内容来源高度多样化,信息数据体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全球数据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迅速膨胀,当年信息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都近两年内生产的。对于编辑从业人员而言,优质的选题信息可能出自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也可能夹杂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里。编辑要从纷繁错乱、极其庞大的数据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其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不可或缺。

二是多媒体运用能力。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介之间的边际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信息内容一旦生产完成将有可能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信息内容的生产也需要考虑其多媒体传播的现实。为此,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出版领域内的采、写、编、评等基本技能,编辑的综合媒介素养也需要相应的提升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出版、网络流媒体对信息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需求。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媒介素养,具备基本多媒体运用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应用自如。

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教学理念陈旧。编辑出版学作为一门从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其知识内容大多来源于新闻出版一线。媒介融合时代已然来临然而一些学校依然抱守传统出版时念,课程设置中规中矩,较少引入新的内容和出版实践,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好,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

二是实践教学不足。传统编辑出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新闻史、出版史、文化史等专业史学知识课程普遍开花,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编辑理论、出版理论等课程依次铺开,文学、语言学等基础课程大一大二就进入教学序列。但是,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关的出版实践课程,紧跟时代潮流的媒介融合类课程普遍开设较少,训练不足。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将对学生未来的求职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双能型”师资短缺。师资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良好发展的师资梯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终要因素。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先进媒介技术已经在新闻出版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设相关媒介技术课程依然挑战不小,其中最重要的是即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又懂得相关媒介技术,熟悉相关出版实践的“双能型”师资的短缺。此外,受目前高校对教师准入资格限制以及外聘教师报酬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或因为学历条件或因为报酬水平很难进入高校从事相关实践教学。“双能型”师资缺乏是影响编辑出版专业进行高水平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3]。

四是实验室建设滞后。为保证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应对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要,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即便是不能引领行业发展也要至少做到与行业发展衔接。然而由于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且相关实验设备中的编辑、排版、印刷以及音视频处理系统价格昂贵,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有限方面的原因,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实验设备老旧、更新缓慢,相关新媒介技术难以进入实践教学课堂。

一是更新理念,创新实践。编辑出版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我们需要紧跟时代,围绕行业需求来办学,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师前面走,学生后面跟,一边演示、一边学习,老师布置任务,学生机械化完成的实践教学方式早已难以激发学生热情。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迫机械完成任务向积极主动接受、探索实践。

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安徽科技学院根据编辑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以工作室的形式建立多种实践场所。根据专任教师专业特长结合业现有实验设备,设立“星北世界”书装工作室、凤画工作室、“人文安科”报纸编辑室、“安科微视”网络电视台、“时光流影”摄影工作室、“时代潮”微信公众号、“凤鸣安科”网络电台7个工作室,各个工作室由专任教师指导,工作室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各个平台相互支持。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加入其中一个或多个工作室,这种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工作室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目前7个工作室共吸收编辑出版专业各年级学生87人,吸收其他专业31人,其中书装工作室和摄影工作室进驻学校创业科技园并实现盈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部分学生还能够每月获得300-500元不等的报酬。

二是建构体系,突出特色。编辑出版学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以图书、报纸编辑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业界需求,为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应当建构起与时代接轨,与业界同步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允许各个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办出特色。在适当保留传统书报刊编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以业界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加多媒体开发与应用、摄影摄像、音、视频编辑、数字出版、新媒体营销等切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不仅能够熟练从事传统编辑出版业务,也能够在融媒体环境中应对自如。

三是强化师资,更新设备。师资是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而实验设备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必要条件,此两者是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不断强化师资力量,紧跟行业前沿,及时更新设备,是未来编辑吃不安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安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通过不断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相关高校及新闻出版企业进修、挂职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并逐步将业内先进的实验设备装配到位。

四是拓宽路径,校企合作。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将更加多元化,因此,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需要在维系好原有新闻出版印刷单位等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实习实训路径,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增加互联网、广告、公关、营销、影音类企业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9).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23)08-0147-02

0引言

随着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编辑出版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对参与文化产业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出版事业需要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编辑出版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科学基础,以及编辑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在书刊出版、新闻传播、文化教育和企事业文化宣传等部门从事传播内容策划、编辑、出版项目经营、版面设计、校对以及印刷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高级人才。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培养出合格的现代编辑出版专业高级人才,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该专业的改革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案。

1.1 课程设置陈旧,缺乏创新性中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年来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与出版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稳定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出版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纵观中国各高校设立的编辑出版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有:出版学概论、编辑学概论、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报纸编辑学、期刊编辑学、图书学、中外图书、中外编辑等,开设的应用课程有:选题策划与编辑实务、编辑应用写作、校对学、出版发行学基础、图书营销学、出版发行现代技术、装帧设计、音像电子出版、出版案例研讨、出版企业管理、图书版权贸易、应用计算机编辑等,开设的出版法律课程有:出版法规、编辑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书业法律基础、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中外版权法规等,开设的国外出版课程有:外国出版概况、海外出版产业通论、世界出版业、世界书业导论等。

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大致相同,虽然有侧重点的不同,有的侧重于出版发行,有的侧重于编辑出版,但可以看出开设的课程内容都比较陈旧,滞后于出版产业的发展。

正在进行的出版产业化进程,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而编辑出版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与此需求极不适应。其突出表现在重视编辑学、出版发行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忽视出版营销、出版经营管理、媒介管理与经营、多媒体与网络出版等专业课的设置。特别是书籍编辑学仍然以激光照排时代的出版流程作为课程展开的主线,而现在数码印刷已经大行其道,再加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出版、印刷、发行的方式,有些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几乎没有涉及与这些方面相关的课程。

1.2 教材体系落后,缺乏新颖性较其他学科而言,编辑出版专业教材明显存在内容陈旧、体系不健全、缺乏权威性、与出版实践脱节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教材体例陈旧,内容与其他教材重复,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观点也缺乏新颖性,亟待调整和更新;有的教材注重理论,脱离实际,理论性与操作性的结合有待加强;教材内容与全国出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不一致;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开课程的教材严重缺乏等。

专业教材在编写和使用中所存在的混乱已严重影响到了学科的健康发展,而规划和编写规范使用的专业教材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学科发展的必备条件。

1.3 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性编辑出版专业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固有本质决定了其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要注重实践。据调查,我国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9∶1,而国外为1∶1。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普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加之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本身相对抽象和空洞,如果没有“眼见为实”的感性认识,没有系统的技能训练,学习就会十分盲目和被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很难演化为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结果,到了出版社,都不知道怎么来做编辑工作。另外,教师缺乏业界的实践,以及教师的科研理论成果与业界所面临的问题相脱离,也会使教学效果缺乏实践性,使业界对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失去兴趣。

1.4 培养模式单一,供求关系失衡近年来,很多大学设立了编辑出版专业,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和办学力量,将其依托于其他院系,目前国内编辑出版专业大多还仅仅是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培养方向。依托办学不可避免地造成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依托于其所设置的院系。课程设置依托性的缺陷不能形成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学科体系,影响专业对外形象。专业培养标准含混,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的这种培养模式很难培育出优秀编辑,尤其是该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他们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毕业后很难胜任编辑工作。

现在出版社招聘人员,几乎不会点名要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很多都只考虑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要求应聘编辑职位的人是理工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也要达到一定级别。有些出版社甚至对应届的研究生兴趣都不大,而希望直接招聘有相当工作经验的职业人士。

出版社对学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很有限,每年大量的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涌出校门,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中国的出版业越成熟,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就越高,长远来看,“科班出身”的人才应该更有优势。但由于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必须既是专家也是杂家,既懂理论又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高校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编辑出版专业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2.1 改进专业培养模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应有侧重地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主干核心学科是必设课程,如编辑学、出版发行学等,其知识模块是体现该学科的标志。而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各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加以选择,目前要想把各学科的知识模块一股脑全部开设,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背景都大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多样化的特色,比如,武汉大学在发行营销管理方面的特色,北京师范大学文史编辑的特色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电子出版研究等,这样,才能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有些高校在探索这样一种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后,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侧重点,学习也会有针对性,毕业后也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这种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2.2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上,充分发挥自身条件,了解产业需求,办出专业特色。首先,对分得太细的本科专业进行整合,以便明确教学重心,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明确培养目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出版物编印发一体化的宽口径要求,注重培养系统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建设上,规范专业课程,开发新兴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在教学上强调基础的深厚与扎实,采取各种措施让一流教师和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保证学生的扎实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力争使用英语或双语教学,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灌输国际前沿知识。为了强化学生电子出版物技能操作的培养,可以开设多媒体与网络出版、数据库原理等相关课程,使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编辑技术,多媒体、新媒体应用技术和平面媒体电子排版、三维动画创意技术。为了强化学生现代出版业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书业营销学、媒介管理与经营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具备图书选题策划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书业前景预测能力和现代化书业生产能力。

2.3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编辑出版工作不仅仅具有商业的性质,更是一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工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编辑起着关键的作用。编辑除应具备广博的业务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编辑技巧之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发现专家的能力、操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能力、创新呈现方式的能力。

既然如此,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一般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不完全一样,它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决定了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重点应当从知识传播转向能力培养。编辑大量的工作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不可能在某个领域内研究很深,优秀的编辑应该是阅读广泛,了解各种知识,同时在某一个领域内有很好的判断力,能够为自己谋划的选题发掘最合适的作者,并用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将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在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加以培养。

2.4 实施合作办学模式编辑出版人才要求是在通才和杂家的基础上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能仅局限于学校的教育,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进行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等外,还必须变封闭性的办学模式为全方位开放的办学模式。比如,高校与当地出版集团进行实质性合作,按照出版行业的需要培养经营管理方面的学生;聘请省级新华书店的老总出任名誉院长,以书店系统作为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进入书店系统就业;以图书发行为专业方向,专门为各地出版社培养专职发行人员;厂校挂钩,按需对口招生,为出版集团的印刷厂培养印刷技术人员等。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各种出版业务和实际才能,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思路开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适应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编辑出版将由传统的书、报、刊(纸质)出版全面发展为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等,整个编辑出版行业正平稳地向前发展,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充分认识编辑出版专业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419299.htm.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编辑 学科竞赛 职业资格证书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杨明(1979-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与新媒体技术。(吉林 长春 130052)田静(1980- ),女,吉林吉林人,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新闻学。(吉林 长春 13001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3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数字出版时代网络编辑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23603,项目主持人:杨明)和202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GH12273,项目主持人:杨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27-0121-02

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受到巨大挑战。网络编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职业,未来大量需求的编辑人才必须向着数字化方向转变。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30多所高校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其中大多数高校均已将网络编辑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目标,每年招收学生近万人,全国各类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万人,预计到“十二五”时期末,从业人员总量可达到600万人,目前我国网络编辑每年缺口约10万人。

从未来一段时期看,传统出版业与新型数字出版企业,都急需大量的对纸介和数字网络电子媒体都熟悉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从事网络编辑的人员多数来自于IT产业的技术人才,这些人由于从事过网络论坛以及BBS管理,所以大多对市场比较熟悉,但对编辑出版流程并不熟悉,特别是对策划、组稿、审稿、编辑、校对流程业务生疏。客观地讲,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目前在校学生的网络编辑能力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正是由于网络编辑的职业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深入探索编辑出版学专业新增的网络编辑方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目前,很多高校在编辑出版学专业下都开设了网络编辑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类型与特色定位不同,有强调研究性专业性的,也有强调应用性复合型的。从国际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看,目前最缺乏的专业人才是全面熟悉传统出版流程、数字技术、经营管理、设计营销等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各类人才。而当前多数高校开设的网络编辑方向的人才培养,无论是规模数量、质量层次,还是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方面同席卷全球的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的需求都显得很不适应。

从专业教育角度看,当前大多数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仍以培养传统编辑出版人才为主。通常只是在编辑出版学或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几门与网络编辑、数字出版相关的课程与实践环节,且大多数为考查或者选修课;涉及有关数字出版版权及其相关法律、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很少。实际上,这些知识与内容恰恰是网络编辑与数字出版领域从业人员的核心职业素质要求。目前全国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本科高校中,约有80%开设了网络编辑方向,但由于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严重。由于目前大多数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方向都是在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课程设置中依然存在着轻技术重人文、轻实践重理论教学、轻多媒体互动重传统出版的弊端;此外,现有师资大多转行而来,往往缺乏网络编辑的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由于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现代电子设备和技术进步,由此导致短期内产业对高校依赖度低,许多高校依然存在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的困境,加之其主要的专业师资也不是来源于数字编辑和出版业界,因此出现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再有,网络编辑方向的课程多集中于网络管理与出版,对于在产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新兴手机出版鲜有涉及,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与政策也常常被忽视。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5篇

我们所处的时代呼唤“手握文化权力的大编辑”,即能“站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时代精神的培育、时代价值的构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编辑作为文化工作者,“应当抓住这个时代的契机,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的建构者”。①2006年第1期《中国编辑》上,聂震宁先生在《培育出版的精神》一文中提到“培育一种出版精神”是开展编辑学专业教育的目的。编辑学专业教育的意义正是要培育编辑人的一种精神――出版精神。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不仅仅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更重要的在于使他们认识到编辑活动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了解编辑职业的特殊社会作用,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职业道德观、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并自觉地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仅有近30年的历史,编辑出版教育至今仍未形成一个被各办学单位认同的编辑理念。这种状况对高校编辑专业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冲击传统的编辑模式,未来的编辑人员必须成为更有适应能力的通才。“一方面,新技术催生新媒体,新媒体需要新编辑,新编辑需要新的编辑理念;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碰撞和融合,传统编辑功能与新媒体编辑功能也在不断地渗透与融合,兼容传统编辑和新媒体编辑将是编辑功能发展的大趋势,大编辑理念将成为先进的编辑理念”。②大编辑是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在文化发展、数字技术和社会分工三种力量作用之下,在信息获取、处理与传播方式、资源占用与使用方式等面临巨大变迁的形势中,媒体在编辑理念、编辑组织方式、编辑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以创造更大信息价值,用以提升媒体竞争力、提高媒体对于时展的适应性的新的编辑思想与行为模式。这种大视野、高视角的大编辑理念正是未来的编辑人才所必备的,也是现阶段我国编辑专业教育亟需加强的编辑教育理念。

注重媒介素养教育

数字化媒介的日益崛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方式,开始进入一个“大媒体”竞争的时代。面对复杂多样的传播形态、海量的信息,对媒体的筛选和信息良莠的判断也逐渐成为编辑的必修课。只有拥有对媒介信息的清晰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才能使自己的主观认识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客观世界,更好地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成为合格的信息社会的编辑人员,可见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仅停留于学科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上,致使专业视野偏狭。没有把视野扩大至整个传媒领域,同时也忽视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分析批判能力的养成。学生在媒介生产的教育中最终只是学会完美地模仿职业化的媒介生产与制作,同时丧失了批判分析的意识。③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基本很少涉及媒介素养的教育,很少涉及媒介价值观层面和结构层面的思考,如价值观讨论、媒介内容评估和批判训练、媒介与社会控制关系的分析等。

著名媒介素养专家凯丽?巴札尔盖特将媒介教育具体的要求与内容划分出三个不同的目标层面:(1)技术和应用层面,如能策划、录制和编辑录音、录像作品;(2)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如对媒介内容的鉴赏、对其中“偏好”和“固定模式”的辨别能力;(3)结构层面,媒介作为社会机构,作为工业、商业,其结构、经营和运作层面的知识。④第一个层面具有明显的技能取向,第二、第三个层面则偏向于文化与政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介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技术,它还有深厚的文化与政治内涵。因此,在编辑专业的教育问题上要明确两个重点。首先,要广泛地了解媒介、媒体和媒介受众,学会快速地获取信息,判断信息。作为未来的编辑必须对文化及相关现象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认识到在编辑工作中对种族、民族、宗教等与文化相关的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其次,要掌握选择媒介产品的技巧,拥有分析评估媒介产品的能力。尤其是进入大媒体时代,全球媒体资源都可以进行交流和整合,编辑们需要拥有对西方媒体、信息清晰的辨别与判断能力,需要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保持警觉,对于引进版图书或是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偏见和文化歧视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未来的编辑们在面对多元文化情景、多媒体交叉传播的复杂情况时,以高度清晰的判断选择能力来迎接挑战,在创造精神和文化产品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研究、反思和超越,达到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我国的出版事业为祖国的进一步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而这正是新环境下编辑的大使命。

重视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对于编辑而言最重要的是实践操作能力,以往是侧重案头工作,现如今需要的是复合型编辑人才,要求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操作能力。而目前学校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单纯的知识传播、概念堆积,重点要求文字运用能力。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内容陈旧,比如编辑学仍然以铅印时代的出版流程作为课程展开的主线,实践操作仅仅对着文字书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出版产业化进程。编辑出版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践性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中―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亟待加强。具体说来,加强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性的途径,至少有加强案例教学、参与社会实践两个方面。

案例教学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来说就是编辑个案的教学。如书籍的出版,就要经历编辑文稿、校对文字、印刷装订、市场营销四个基本过程,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还伴随着电子版本的编订、制作与销售过程。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亲历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不仅仅是文字处理,还应了解选题、策划、发行、销售。实施案例教学,能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有助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要让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与研究工作的机会。在校期间要及早进入出版实践活动,主动熟悉掌握出版流程,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独立组稿、校对、编辑等具体出版业务。编辑出版是个古老的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传播形式的增加,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这就要求教育者自身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课题研究是实际工作与理论的紧密结合,除了加强学位论文的指导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研究工作,可以使学生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理论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反过来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思索如何在实践上下工夫。让学生参与研究工作,特别是与实际工作有密切联系的研究工作,可以使其实践能力迅速提高。

注释:

①刘伟见:《时代呼唤大编辑》[N],《人民日报》,2009年1月4日

②钟边:《编辑创新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编辑》,2009年第4期

③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媒介素养研究综述》,《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2007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