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5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自传性人物 生命价值 宗教

列夫?托尔斯泰对于生命价值的思索贯穿其一生,而最后却在宗教里找到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其宗教观,甚至是世界观的构建是经历了无数次―重建后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早期质疑

早年,托尔斯泰同周围的孩子一样,都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然而做祷告、领圣餐在他看来,只是一种习惯的维持,并没有虔诚的信仰作为支撑。“由于我很早就开始大量阅读和思考问题,我对教义的否定早就是自觉的。”因此他从十六岁开始便不做祷告,不主动上教堂。他对宗教始终保留着一份敬仰,然而因为“不清楚这些关于基督和他的学说的实质”,总归没有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

正是因为托尔斯泰自小对宗教的一份质疑,使得他更加热切地想探索人生的意义。他尝试着从知识的角度对人生意义进行解答。然而不论是从思辨哲学,还是自然科学中,他都没有找到答案。在托尔斯泰看来,思辨哲学对于生命因果现象的研究,只是虚伪地胡说八道,不论是法学、社会学、历史学,都只能基于本学科提出片面的观点。而自然科学只是对于生命的表象作出基本的阐释――“如果一个人真诚地问‘我该怎样生活?’他就不会满足于‘你去研究无限空间之内的无数粒子在时间和复杂性方面的无穷变化,就会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回答。”

在知识领域得不到解答的托尔斯泰,便去生活中寻找,然而他发现周围的人对于生命的探求,无外乎四种方式:浑浑噩噩、寻欢作乐、自杀或是无所作为。他自身就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之中,而纵观其他三种状态,只有自杀是唯一可借鉴的道路。他发现这条路也是无解的,是一条死路,因此痛苦不堪。

可以说,从少年到中年,托尔斯泰始终对宗教,对其中的教义以及上帝是否存在等一系列问题抱着一份自己的怀疑。

二、后期接受

写《安娜?卡列尼娜》之时,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最激荡并进行着种种、重建的过程。因此他当时的精神状态有很大一部分都反映在了书中的自传性人物――列文身上。列文因为和基蒂来之不易的婚姻而感到无比的幸福,暂时抛下了对于土地、农民关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考虑,一门心思地沉浸在幸福之中。而托尔斯泰也因为幸福的家庭生活,“撇下了对生命总目的的任何探索,进而全部集中在家庭、妻子、孩子,以及如何增加生活资料中了。”

在这一时期,列文对于宗教的态度是被动地接受,“他既不能够相信,同时也不能够确信这全是错误的”,他全然因为不领忏悔证书便不能结婚而接受圣礼,在受圣礼的过程中也保持着怀疑的心情,但依旧老老实实地按照要求祷告、忏悔。在自己的婚礼上,虽然不甚清楚其中的程序,还是在神父的指导下完成了整个仪式。“既不相信所做事情的意义,也不能将此看为无聊的形式而淡然处之。”从中可以反映出,在这一阶段,托尔斯泰虽然依旧抱着对宗教的怀疑和坚定自己不是信徒的理念,却并未对宗教的仪式、流程有任何非议。

而到了《复活》之中,就存在着全然不同的面貌了。众所周知,在写《复活》之际,托尔斯泰已经是年过八十的垂垂老翁,他的世界观在早年的不断被、重建的过程中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确立。在长时间的探索之后,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那就是信仰。“当我对上帝的存在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就活不成。假如我没有必定会寻到上帝的这种朦胧的希望,我早就自杀了。只有当我感觉到他的存在,找到他的时候,我才会生活下去”。

之前的一系列的关于人生、存在意义的探索,他在知识与生活中均没有找到的答案,最终在宗教中得到了解答。“不会被死亡毁灭的意义是什么――和永恒的上帝结合。”如同一个在沙漠中行走良久而寻水不得的旅人,在焦渴难耐中终于发现清冽的甘泉一般,困扰托尔斯泰半生的问题,也最终在摸索中得到了解答。

三、对宗教仪式的态度

与其他信徒不同,托尔斯泰对于宗教并不盲从,具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这可以体现在其对宗教仪式的态度上。他不把圣礼中的红酒和面包看为上帝的血和肉,也不相信那些只为了生计,为了面包和享乐而担任圣职的司祭是来传播上帝的旨意的。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不是这些表面的、空洞而滑稽的仪式,而是对于人类生命意义的认知。

因此,在《复活》的第一部中,我们能够看到托尔斯泰用了三十九和四十这两个章节来描写犯人们在教堂里所做的礼拜,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里所做的一切正是最严重的亵渎,是以基督的名义对基督本人的嘲弄。”

在托尔斯泰的笔下,诵经士紧张而又古怪,司祭为犯人们所念的祷词单薄而乏味,充斥着感叹语气和虚张声势,他跪下去叩头,典狱长、看守、囚犯也必须学着他的样子下跪。脚铐声哗啦哗啦,和司祭尖利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场面十分滑稽。

司祭心安理得地做着这一切,是因为他靠着这种礼拜收入钱财,送儿女上学。典狱长和看守从不知道这些仪式的含义,只是因为最高当局和沙皇本人都信奉而笃定非常。只有少数的犯人看透这类仪式“纯属骗局”。三种人,三种描写,便将三种心态体现地淋漓尽致。托尔斯泰对于这类宗教仪式的批判也有了更深的力度。

四、对异教的态度

托尔斯泰在宗教认知上的进步和宗教观的逐步成熟,还表现在对于其他宗教组织的理解上。

在《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后一章里,列文领悟了教会是集中了一群对于神有相同理解,对于美有相同追求,并且笃信教义的教徒的组织。然而随后又质疑起了犹太人、伊斯兰教徒、佛教徒等所谓“异教徒”的存在。“难道这几亿人口就被剥夺了那种最高的幸福吗?没有那种幸福,人生就毫无意义了。”列文的疑问,也是托尔斯泰在看到教义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之后的疑问,“为什么真理不在路德教、天主教那里,而在正教这里呢?”显然,在这时,面对林立的其他宗教,以及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和与冲突,让托尔斯泰更深一层地考虑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所谓“异教徒”需采取的态度。

而在《复活》之中,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在《复活》第三部第二十二章中,聂赫柳朵夫为革命者克雷里卓夫的死亡而伤怀不已,更因为玛斯洛娃最终选择了西蒙松却没有和他在一起而抑制不住的难受。此时,教堂里的钟声响起,所有人都脱下帽子,在胸前画着十字祷告,唯独一个头发蓬乱的老人没有祷告。聂赫柳朵夫注意到他,便问他为什么不祷告。老人却说他不信仰任何宗教,只信他自己。他认为世界上之所以存在各种宗教,是因为“人都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

“信仰有很多,可是灵魂只有一个。你也有,我也有,他也有。大家只要相信自己的灵魂,就能同舟共济。只要人人保持本色,就能齐心协力。”老人关于宗教的这一段话,恰巧是对于列文提问的最佳解答。信仰是多样的,每个人的选择有所不同,然而只要每个人心中存在着信仰,那么其所做的、所看到的其实是相同的。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理论。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视信仰为生存的前提,而对所谓的“异教”也抱有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

这也体现出了“托尔斯泰主义”爱,和反对暴力的特点。从中古时期的“”、“火烧异端”等事件,可以看出一种宗教对于不同的教派,甚至是同一种宗教内部不同的教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有时仅限于宗教间的差异,有时却可以上升到民族甚至国家之间的问题。

托尔斯泰在构建其宗教世界观之时,对于教派林立这一现象也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如果两种信仰都认为自己是真理,而对方是谬误,那么,由于指望把同胞吸引到真理方面来,他们必然要宣扬自己的教义。”但他同时却大力反对运用强力来传播自己的宗教。因此后来形成了博爱的思想。即那个老翁所说的,只要人人都能保持本色,保持本心,所有的人,不论信仰的宗教是否相同,都可以齐心协力。

五、宗教倾向性

纵观《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虽然在此时依旧处于对宗教的质疑和世界观的建构之中,然而其思想却已经朝向宗教靠近,并认为宗教可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惑他的问题了。书中的基蒂,在被弗龙斯基抛弃之后,走入了人生的低谷。在跟随家人到德国温泉疗养时,被一位叫瓦莲卡的姑娘的高尚的道德和情操所打动,感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她敞开被弗龙斯基伤害的心扉。而瓦莲卡照顾病人的耐心,对朋友的友善,都来自她笃定信奉的宗教,因此基蒂认为“这是一种崇高的、神秘的和高尚的思想感情相联系的宗教,人不仅能够按照吩咐相信它,而且也能够热爱它。”这个帮助基蒂从低谷中走出来的瓦莲卡,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宗教力量,而这份力量,正是托尔斯泰所渴求的。

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在妻子出轨时虽然做出挽救,但依旧无法挽回她渐行渐远的心,在社交界中更是因为这件事大失颜面,名誉受到威胁,因此仇恨安娜,甚至希望她在生产中死去。但后来,面对生产中憔悴的安娜,他心中的宗教情感使他产生了一种向善的力量,他饶恕了“不贞”的妻子,甚至对那个不是自己骨肉的小女孩产生了“一种特别慈爱感情”。

这两个例证,可以看出托尔斯泰虽然存疑,但不觉将宗教放到了极高的位置上,赞美宗教,讴歌上帝,这也是他崭新宗教观的萌芽。

到了《复活》中,宗教便已经变成了聂赫柳朵夫最终的心之归宿。在见到监狱中的种种恶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之后,他想:“问题的症结在于,那些人把不成其为法律的东西当做法律,却不承认上帝亲自铭刻在人们心里的永恒不变的律法才是法律。”如同《约翰福音》中所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因此没有惩罚别人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在酷刑律法下依旧有无数的人犯罪、违法。他将希望寄托于建立福音书里所描绘的崭新的秩序,并认为可以通过其建立起地上的天国。这是托尔斯泰理想的寄托,更是他对于美好天国的探寻。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自传性人物来摸索托尔斯泰对于宗教态度的逐步转变,到最终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宗教观以及虔诚实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忏悔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2]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3]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984.

[4]李晓卫.简论列夫?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1998.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托尔斯泰;革命;镜子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高尔基曾经评论: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则是托尔斯泰的无数杰作中的三大巨著。

1 《战争与和平》

列宁讲到:“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托尔斯泰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不可避免,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渴望能够解决国家和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但是,他的生活决定了他的思想的矛盾性和妥协性。如列宁所述: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拍着胸脯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身;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饼子。”另一方面,疯狂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神父代替有官职的神父,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

《战争与和平》就体现了他思想的矛盾性,他把国家的希望和出路寄托在先进的贵族身上。对于人民的力量,他既相信又不确信。甚至,他有一种宿命论的思想。他的其他作品也体现着这种矛盾,但不容置疑的是,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因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

2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同样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描绘了一位女性的爱情历程,而且展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小说的结构较为明显,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的爱情悲剧;另一条是列文和吉提的爱情,他们分别是外省地主和贵族家的小姐,经过一波三折的种种考验他们最终喜结连理。在小说中,作者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农村的现状。就像列宁所说的“昨天刚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宗法式的农村,简直在遭受资本和国库的洗劫。农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旧基础,那些确实保持了许多世纪的旧基础,正在异常迅速地遭到破坏。”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新时代的女性,她勇于追求自己渴望的真正的爱情。小说便以她为中心由此展开,她的卡列宁是一个虚伪的贵族,以他为中心的所谓的官僚阶层是一群勾心斗角的伪君子。还有众多贵妇人,都是一帮虚伪之徒,互相欺骗,十分伪善。希望冲破这一牢笼的安娜却最终酿成了命运的悲剧,最终只能发出“这全是谎言,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的慨叹,同时,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于时代和社会的一种叩问。

同样,作者矛盾的思想又体现在作者对于安娜这一主人公的态度上。一方面,他给予了安娜十足的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容忍安娜为了追求爱情和自由而放弃家庭,在开篇就提出了《新约》中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种矛盾还体现在具有鲜明的自传性色彩的人物列文身上,他既批判贵族资产阶级,又难以抛下身后的基督教博爱思想。所以,“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这个时候,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彻底地变化,彻底地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边,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更为深刻。他用心描绘了整个腐朽的俄国社会,也对其进行了透彻地揭露和批判。例如,腐朽贪婪的官僚阶层:“助理检察官这样说,但其实他并非觉得没有问题。他的一个朋友昨天晚上在一家旅馆办了一个告别晚会,他去践行,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打牌一直到凌晨五点,因此他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毒死人民案的案卷,而本打算现在草草翻一遍的”诸如此类,小说的前几章就如一出悲哀的喜剧,还有聂赫留朵夫在之后为玛丝洛娃奔走求情所遇到的腐败的官员,就是这样一群人,在统治着这个国家,难以不让人担心和恐惧。连无辜被关在监狱里的老妇人也不由得感叹“真理已经被猪吃了”。

而对于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托尔斯泰的观察和刻画更为细致。玛丝洛娃的堕落和艰难是最好的诠释。同样,还有像玛尔法那样的农妇。在小说里,作者再一次重申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土地的归属是造成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原因。因此列宁说:“对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而应该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

这再一次体现了作者思想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就像作者在《复活》这一小说中想要表达的主题。对于两位男女主人公的复活,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却依赖于《马太福音》里的戒律,不得不说有些偏颇。而这正是所谓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体现。这正如列宁的概括“ 托尔斯泰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耽于幻想、缺乏政治素养、革命意志不坚定这种不成熟性。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既说明发生群众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也说明他们缺乏斗争的准备,像托尔斯泰那样的对邪恶不抵抗;而这种不抵抗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失败的极重要的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3篇

2006年8月8日,著名的鄂木斯克《莫斯科新闻》通讯记者,《消息报》驻鄂木斯克特派记者,鄂木斯克州《选举权》杂志主编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和其妻子鄂木斯克国立大学法语系讲师阿列娜?彼得洛娃,带着7岁和3岁的两个儿子尼基塔和阿尔捷姆卡驾车到阿尔泰中部翁古达区的卡塔尔-卡塔旅游景区度假。傍晚8时一家人就在图埃克津卡河岸边支起帐篷,扎营露宿。这时,正伺机作案的库利斯路经那里,看到彼得罗夫驾驶的三菱跑车后随起杀心。他用步枪改制的猎枪先朝彼得罗夫胸部开枪,在对方倒地后又朝阿列娜的肩部和腹部连开两枪,最后开枪将7岁的尼基塔射中。尤其残忍的是,当他见他们都还活着时,又用枪托,斧子和石块猛砸受害者的头部,致使他们头颅开裂死亡。此后,他又将3岁的阿尔捷姆卡用枪托砸死。作案之后,他将尸体抛入图埃克津卡河,然后开车回村,当晚邀集同村数名男女好友去阿尔泰首府戈尔诺-阿尔泰斯克游玩,三天后将车抛弃在离案发地140公里的地方,将劫得的钱物挥霍、藏匿。

8月12日晚,当地渔民在图埃克津卡河边发现一具男尸,即向警方报案。8月13日早上,警方先是发现了案发现场,随后在离案发地150米的河段找到了彼得洛夫的尸体,次日又在离案发地220米处发现了阿列娜的尸体。在以后几天里,警方出动直升机、警犬、潜水员和紧急情况部的工作人员搜索两名孩子的下落。8月18日,在找到大儿子尼基塔的尸体后,被浸没在河水中的树干拽住的小儿子阿尔捷姆卡的尸体也在傍晚5点被发现。此前,警方已经发现被库利斯扔弃的三菱车,并确认了轿车主人的身份。

在彼得洛夫一家被杀害之前几小时,库利斯还实施了另外一起杀人未遂作案。当时,他用枪朝在阿尔泰做建筑生意的商人弗拉季米尔?叶诺克扬的汽车开枪,车主发现险情后立刻逃离汽车,躲过一劫。事后叶诺克扬曾打电话向翁古达区内务机关报案。

8月17日深夜,警方根据所获得的证据将库利斯逮捕。库利斯很快承认了犯罪事实。库利斯出生于1990年2月10日,俄罗斯族,2005年跟着母亲从巴甫洛夫斯克移居图埃克津卡村。他在念完9年制学校后于2005年升入马伊明斯克第49完中就读,因打架等多次违反校规被学校除名,没有犯罪前科。此后,他就在居住地附近的一家畜牧场做饲养员。他的生父在他幼年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死了,他一直跟着母亲玛丽娜?卡里亚基娜过,有3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2006年12月7日,此案在阿尔泰共和国首府戈尔诺-阿尔泰斯克最高法院预审,8天后正式开庭审理,并一直持续到月底。公诉人对库利斯提出的五项犯罪指控包括:杀害两人以上,为劫取巨额财产谋害生命,非法拥有武器,谋杀未遂等,要求法官根据未成年人犯罪最高惩罚标准判处库利斯10年有期徒刑。法院替罪犯指定的辩护律师则要求法院考虑库利斯是未成年人,出生在贫困家庭,能够认罪,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等因素从轻判处。在第一次庭审时,辩护律师向法官提出对该案实施不公开审理和对犯罪人再次进行心理测试的要求,但未被批准。受害者家属代表,彼得洛夫的父亲阿纳托里?彼得洛夫除了要求严惩凶手,还要求罪犯赔偿精神损失费100万卢布和财产损失费16?2万卢布(他要用这笔钱资助鄂木斯克的一所幼儿园)。库利斯部分认罪,但为自己辩护说,在作案时他“完全没有在做什么的意识”。他了早先承认的一些犯罪事实,说口供是调查者对他实施“肉体和精神迫害”的结果,因为在审问时他们用橡皮警棍打他。

按照俄罗斯刑事法典,成年犯人如果杀害两人以上将被处以最高20年有期徒刑或终身监禁的惩罚,由于库利斯是未成年人,最高刑期不超过10年。

关于库利斯作案是否有幕后指使人的问题一度成为警方侦查的重点,最后调查结果表明,案件为库利斯一人所为。作案后,和他一起出游的同村好友鲍格丹?齐奇耶科夫很快就知道了库利斯的犯罪真相,但他在警方调查时替库利斯隐瞒犯罪事实,帮他窝藏死者的照相机和钓鱼具等赃物。为此,阿尔泰最高法院判决齐奇耶科夫一年有期徒刑。

有关部门对库利斯的心理检测表明,库利斯作案时精神正常。不过,案件的残忍性和案犯是未成年人这两个特点使这件案子在俄罗斯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虽然俄罗斯已经取消死刑,但仍然有许多人要求判处库利斯死刑,认为他是个有着兽性的恶人,不应该让他活着。

俄罗斯各有关部门对此案十分重视。俄内务部部长拉希德?努尔加里耶夫委托内务部副部长安德列?诺维科夫专门过问此案。阿尔泰总统亚历山大?贝尔特尼科夫代表全体阿尔泰人对彼得洛夫亲属和朋友志哀,指示成立以副检察长埃德华?奥什雷科夫为首的专案小组,承诺严惩罪犯。同时也指出,这是阿尔泰极为少有的案件。他说,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时期阿尔泰曾有过犯罪猖獗的情况,但在最近四五年里,这种情形消失,所以这起案件不应该被看作是阿尔泰与旅游者关系恶化的象征。他表示,通过这起案件政府将举一反三,研究和制订保护旅游者在境内安全的专门措施,不仅加强护法和执法,而且将采取对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定期检查的防范措施。鄂木斯克州州长叶夫根尼?弗多维恩亲自参加了2006年9月21日举行的有数百人参加的彼得洛夫追悼会。鄂木斯克市市长维克多?施罗德除了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外,还帮助死者家属,包括安排将死者尸体及时运回居住地的组织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4篇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坚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复活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活读书心得1整整两个月,我读完了《复活》这部名著。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杰作,是一部不朽的史诗,它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让我感受到失去本性的可怕和人性的光辉、美好。

小说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开始是一个单纯、善良、有抱负的青年,他曾与玛斯洛娃有过一段美好真挚的恋情。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一个原本是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热血少年,却在浑浑噩噩的上流社会中堕落;另一个本是美丽纯洁的活泼少女,却因为聂赫留朵夫不计后果的伤害,最后被迫沦为妓女。他们两个原本再无交集,却又因一桩命案在法庭上相遇了。由于玛斯洛娃被人诬陷,这引起了作为法院陪审的聂赫留朵夫良心上的不安。他的灵魂开始了反省,他决定与上流社会决裂,他卖掉了庄园,陪玛斯洛娃到西伯利亚去流放。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灵魂的洗礼”,最终用自己的爱心和悔罪行动得到了玛斯洛娃的谅解,让自己的精神从堕落中复活。

我感动于聂赫留朵夫敢于面对错误的那颗忏悔之心,正是他勇敢面对,并付出实际行动去尽力弥补才换来了自己和玛斯洛娃的新生活。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管这个错误是大是小,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刻检讨自己,并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是啊,人的肉体死后是无法复活的,但人的精神却可以。只要我们不断自省,时时清扫自己的灵魂,公正地自我批判,勇于抛弃不该有的享乐思想,就能让灵魂变得纯洁、高尚。

复活读书心得2《复活》是啊,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之一。复活原意是指一个死去的人又重新获得了生命。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所以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感。

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在《复活》中,道德问题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大量的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价值。过去很多观点认为,书中充满了托尔斯泰布道式的道德说教,并把这些视为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有些批评家甚至干脆认为《复活》是托尔斯泰变成道德家之后艺术走下坡路的一个证明。比如小说中含有教会无法接受的渎神言论,也含有社会批判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书中所反映的司法环境:诉讼过程不公正,监狱关押缺少人性,只会增加犯罪率;另外,根据福音书的说法,人也没有权力审判别人。

《复活》是作者整个文学生涯的总结性作品,通过对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聂赫留朵夫为她上诉请愿的过程,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反人民本质进行了有力而全面的揭露。

复活读书心得3看《复活》花了我很长的时间,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本小说有点儿枯燥并打算不再看下去了,但是从第一部的中段开始,故事的情节开始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

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描述了原本心灵纯洁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了玛丝洛娃以后抛弃了她。后来他们又相遇在法庭上,由于玛丝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引起了聂赫留朵夫心灵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复活。觉醒的聂赫留朵夫为了弥补他所犯下的错误,帮助玛丝洛娃洗脱她的罪名。而在这个过程中,聂赫留朵夫接触了许多他平时都瞧不起的低下阶级的人和奴隶,发现了许多非常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发现了自己在堕落的期间是那么虚伪与令人讨厌。而且也发现玛丝洛娃因为自己当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沦为妓女却不知羞耻。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努力,他不但让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复活了,也帮助玛丝洛娃改过自新。

虽然说整个故事时间发展并不长,作家只是写了聂赫留朵夫帮助玛丝洛娃撕脱罪名这一件事。但是这短短的一个故事里穿插了许多不同人的不同故事,以反映当时在沙皇统治时期人们的生活在不同的阶级有着天渊之别。小说可以成为一本名著且深受大众的喜此文来源于,并使列夫?托尔斯泰成为名作家,我认为在于她所描述的故事,还有要表达的主题。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决不是作者自己凭空的想象,他通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使我们看出在当时阶级观念是如此的可怕。从书中的人对待这位有身份有地位的聂赫留朵夫公爵的态度以及对待农民、犯人、佣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个阶级关念。

复活读书心得4经典名著与现代小说的很大不同来自于美感,现代小说论叙事说理的效率以及思想的深度远远胜过经典名著,但在美感上却远不及经典名著。即便是现实主义古典小说,其在人物的可触性方面都处理的很好,引人思考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小说艺术家的美妙手法。《复活》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名著。

很多人觉得这个故事其实谈不上高尚,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没能彻底脱离他的阶级,像那些政治犯一样为人民争取权利。同时主人公所做的一切仅仅为了弥补年轻时犯下的罪孽,只能算是自发性的赎罪。其上诉也是全程依靠自己身份地位带来的特权,可以说没了公爵这个身份,他不可能办成这一切。事实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得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他所在的位置与本该持有的立场上去看。金钱与权贵都是诱惑,它会左右你对公正与平等的判断,它会剥夺你对他人的怜悯与博爱,拥有这些让我们更加难以舍弃。设想我们处在聂赫留朵夫的位置上,有几个会像他这么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道德感是超越大多数人的。

说说题外话,这个世界向来不公平公正。从前有人当奴隶,拥有生产工具的是奴隶主。奴隶就像是牲口,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奴隶主。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就是建立在奴隶的服务上,那些思想家、艺术家仅仅只是骑在牛上的放牛娃,悠闲的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到了后来农业社会,有土地的是地主、是老爷,靠着土地带来的租金可以在上流社会风流交际,殊不知靠苦力耕作的农民,即便酷暑寒冬的劳作却依然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工业社会、科技社会不也是这样?资本扩张的速度疯狂的追赶着科技发展的速度,剥削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我向来不反对靠智慧赚钱,这同体力劳动一样光荣。我反对的是财富的聚集增值,是资本的世袭。

中国古代社会,300年一个朝代更迭,其本质就是一次大洗牌。资本在积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这些人不劳而获,而大部分人劳作一生也所获无几。这是为什么?因为富人的财富在不断地增值,又在一辈又一辈的往下继承。我以前时常觉得中国人没有发明这些金融产品是笨的表现,这样看来中国古人是十足的聪明。将财富的增值维持在通货膨胀的水平,征收高额甚至九成的遗产税,我相信这样就能抵制资本扩张,保证公平。这样每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基本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我相信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公正的。

其实是扯远了,对于托尔斯泰描绘的那个时代的苦难,以及我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苦难,让我时常痛心疾首。即便我衣食无忧,我对那些艰难的人始终抱有怜悯心,我希望人人都过得好。

复活读书心得5小说《复活》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末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一个大贵族家庭,本人是公爵。小说以为他本人的生活现实为背景,结合1887年6月他的朋友——彼得堡某地区法院的检察官科尼向他叙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而展开的。他想通过小说表达的是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和女主人公马斯洛娃的爱情复活。其实这是个很简单也很唯美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复杂。

涅赫柳多夫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有理想也很善良,是一个追求真正爱情的青年,在没有当兵之前在姑妈家遇到了善良、纯洁的16岁少女马斯洛娃,两个人产生了爱情。但是后来他当兵后,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荡荒唐的生活风气使他堕落,三年后,在动身去战场的途中经过姑妈家的庄园的时候,诱奸了马斯洛娃,导致马斯洛娃怀孕。关键是涅赫柳多夫后来抛弃了马斯洛娃,这是很不道德的。也是后来他良心发现,替马斯洛娃上诉、替自己赎罪,也发现了很多社会的黑暗。马斯洛娃被主人发现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孩子生下来就被送到育婴堂,不久就死了。马斯洛娃走上社会后,由于年轻貌美,处处受到性骚扰,被雇主强奸过,被小店员欺骗过,同时她也不愿意在姨妈的洗衣房吃苦受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沦为妓女,在接客的时候被旅馆的茶房卡尔京金、博奇科娃陷害——成为谋杀西伯利亚商人斯梅利科夫的主谋而遭到不负责任、草菅人命的法庭不顾事实的审判,被判到西伯利亚做4年苦役。涅赫柳多夫在审判马斯洛娃的法庭上是陪审员,所以认出了马斯洛娃,唤醒了他迷失和沉睡的爱情,从而走上漫长的为马斯洛娃翻案的上诉道路,既为救心爱的人,也为自己赎罪。涅赫柳多夫由于是公爵身份,家庭背景也很硬,他违心的求了很多人,也动用了很多社会关系,甚至施展了美男计。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的黑暗,最后马斯洛娃的案子保持原判。涅赫柳多夫为了表示与过去的社会和生活决裂,放弃了自己的贵族生活和社会地位,把一万多公顷的土地分给农民,陪马斯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刑。马斯洛娃被涅赫柳多夫真诚的行为所感动,也知道涅赫柳多夫是真爱自己,但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为了爱涅赫柳多夫而跟政治犯西蒙松结婚。完成了自己的爱情复活。

我认为这样的爱情故事写的很委婉动人,但是不具有代表性。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5篇

复活的主人公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本来是一个单纯,热情的少年,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并与其发生了关系。但后来他背叛两人的承诺,而怀孕的卡秋莎被赶出家门。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复活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活读书心得1第一次看到“复活”这个书名时,心里就产生了疑问:怎样就复活了?然而当我把这本沉甸甸的大书从书架上拿下来时,我知道了答案就在这一片片的白纸黑字里,只有用心去读,才能体会到作者叫它“复活”的用意。

看完了书,合上书页后,聂赫留朵夫成了一个思考的对象。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他。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家中的女仆卡秋莎产生了爱情,但没有过多的表露。当他做了几年的军官回来后,原本善良的他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给了她一笔钱后就抛弃了她。在一次法庭审理案件时,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目睹了审理玛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经过,当玛斯洛娃的眼睛扫过他时,他心里极度恐慌,并产生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悔恨情绪。随后的几天里经过思想的斗争,决定“救助”玛斯洛娃,及其他一些受苦的人并与玛斯洛娃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

读罢这本《复活》,我的感觉就是聂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便会他原来的自己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个善良的贵族青年,过着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生活,与卡秋莎也只是单纯的喜爱。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认可他,反而觉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经过三年的军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决定做“跟大家一样的人”。这使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迷恋酒色,享乐成癖。他把女人当作玩乐的工具,于是便在回来后诱奸了那个曾经单纯可爱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为他敲响了警钟。他不敢直视玛斯洛娃那双斜睨的眼睛。他感觉是自己曾经的举动迫使卡秋莎堕落成现在的玛斯洛娃,一个妓女,囚犯。于是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玛斯洛娃,并要彻底拯救她,与她结婚。这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它有许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然而,我认为聂赫留朵夫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不容易,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周遭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他堕落了。可他能被与玛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并决定重新做人,这说明了他的本质还是善良的。他重新开始记日记,“同自己谈话”,“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圣洁的自己谈话”,这是他人生的转变。试想,在一个人人都享乐的贵族环境中,一个公爵,只因一个妓女、囚犯的一个眼神就改变了自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然而聂赫留朵夫却做到了,而且是在那个妓女、囚犯近乎于玩弄的态度下做到的。这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不仅“救助”了玛斯洛娃,让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还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着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帮助被诬陷的囚犯,去找典狱长、副省长,那些它并不想见的人。复活的聂赫留朵夫成为了黑暗社会中的一个亮点。

复活读书心得2《复活》是托尔斯泰经典的代表作之一。我在初中的时候就读过这部小说。当时由于书中反应出了大量的黑暗面,给我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度暂停了阅读,到了高中才又重新把这本巨著读完。复活带给我的不是像《罪与罚》那般的压抑,那是一种思辨式的痛苦,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在《复活》中,托尔斯泰不仅对非正义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批判,他还探寻造成社会罪恶背后深层的人性与伦理学原因,即引导我们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与人性所发挥的作用。

这本书的构思起源于托尔斯泰的一位法官朋友柯尼给他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妓女因为被指控偷窃一个醉酒的嫖客100卢布被判处了4个月的监禁。就在法庭上,一个年轻的陪审团成员发现这个妓女是他亲戚收养的曾经被他诱奸过的女孩。他良心发现,到法院恳求检柯尼,告诉他自己想与这个妓女结婚以赎罪。柯尼非常同情这个年轻人,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年轻人很执着,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但没想到是婚礼前不久,那妓女竟得伤寒去世了。这名男子也不知去向了。

复活这本书耗费了托尔斯泰大量的心血,历时20--年才于他71岁高龄之时完成了这部恢宏的巨作。说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一生创作和思想的总结的话,一点儿也不为过。

他为了更好的写这部小说特地参观了莫斯科和外省的许多监狱,去法庭旁听审判,接触法官、狱吏、囚犯、律师等各种人物,深入农村调查农民生活,还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托尔斯泰对本书的创作充满了激情,在前六年里,他先后写出了三份草稿。可是后来他觉得写不下去,而对已经写出的草稿又感到极其不满,他十分苦恼。柯尼讲的故事经过托尔斯泰的“变形”,结局成为男女主人公捐弃前嫌,终成眷属,虽被流放西伯利亚,但男的著书立说,教育孩子,女的读书进修,帮助丈夫,依然两口子过着安宁的生活。然而托尔斯泰觉得这样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纯属个人的愿望不能反映现实。托尔斯泰目睹亿万人民的苦难,当时步入了老年的他世界观发生很大的变化,站到了广大人民的阵线上,因此觉得光写两个人的个人命运是远远不够的,他要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实反映被压迫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的命运。因此,以忏悔贵族这一男主人公作为主线的写法必须改变,而应该以平民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生活遭遇作为主线,并通过这条主线来描绘出人民的苦难。

其实托尔斯泰到定稿时也没有放弃男女主人公最终在一起的想法。这种想法一开始就在托尔斯泰的头脑里生了根,他希望两个不幸的主人公最终能获得幸福。但这样的幸福是脱离现实的,托尔斯泰心里产生了怀疑,最后他得出结论:男主人公既不可能使女主人公在精神上复活,而精神上复活了的女主人公也不可能跟他结婚,共同生活。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托尔斯泰明确这一点时,离最初动笔已有九年了。由此可见,托尔斯泰对待创作是何等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把“自己的一块肉放进墨水缸里”。

全书的依据了现实的素材定了基本的情节。在一步步展开情节的过程中,作者以深刻的文笔揭露了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揭露了官吏的昏庸,残暴的行径。在审判卡秋莎的法庭上本该是严肃的,但一群执法者却各怀心思。一名法官因和妻子吵架心情不佳。另一名叫玛特维伊的法官担心的是自己的疾病。副检察官还没从酒宴中清醒过来就开始宣读对卡秋莎的审判。法庭的庭长为了能准时赶去和一个姑娘幽会想要审判早点结束。在整个的审讯过程中,法官们满脑子都是自己私事,对案件完全不上心。也正因为这些官府的昏庸的执法者的随随便便将一位被诬陷的少女卡秋莎判了刑。在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上述的过程中,又进一步的暴露了沙皇政府机构从上自下都以腐败不堪。国务大臣是贪婪成性的吸血鬼,枢密官是镇压波兰人民起义的侩子手,掌管烦人的将军残忍无比,副省长以鞭打犯人为乐,狱吏也常折磨犯人。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的统治阶级已经无药可救了。

男主角聂赫留朵夫为解救玛丝洛娃不得不奔走于高高在上主宰平民百姓命运的大官之间,遇到的都是些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没有一个有良心的人。奔走于城市与乡村间的聂赫留朵夫看到的是法律的不公正和社会的底层人民是如何受到迫害的。整个社会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言了。在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上述的过程中暴露了沙皇政府机构从上自下都以腐败不堪。国务大臣是贪婪成性的吸血鬼,枢密官是镇压波兰人民起义的侩子手,掌管烦人的将军残忍无比,副省长以鞭打犯人为乐,狱吏也常折磨犯人。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的统治阶级已经无药可救了。

在法庭上聂赫留朵夫完成的仅仅是良心的觉醒,而在为卡秋莎奔走的过程,聂赫留朵夫才是真正在当时那个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的道德的标准。他爱过,悔恨过,反思过,他下定了决心,在良心的的作用下,他复活了。在这过程中,我觉得聂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是卡秋莎,在这条精神复活,寻求从生的道路上,不断地积极改变自己。那夜,聂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是以前的他不会看也看不懂的教训。现在从中他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发现了一些能让他觉悟,喜悦的东西。他不仅仅实现了自己的复活,同时聂赫留朵夫的一系列行为也感动了卡秋莎,使卡秋莎也觉悟了,醒悟了过来。最后男女主人公都实现了精神上的复活。

这种复活同时也代表了托尔斯泰的复活,托尔斯泰在写《复活》的时候已经抛弃了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用宗法农民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当时?a href='//xuexila/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还纳缁嵯窒螅ü信魅斯脑庥隽芾炀≈碌孛杌娉鲆环扯砩缁岬恼媸低季埃翰葺讶嗣姆ㄍズ图嘟薰及傩盏睦斡?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破败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揭示了沙皇专制和官方教会是完全建筑在对人民的压迫和欺骗之上的。他们虐待人,折磨人,审判人,惩办人,杀害人。无辜的人民遭殃,他们无动于衷,一心要清除他们心目中的危险分子。他们不但不会宽恕他们认为有罪的人,而且不惜冤枉大量无辜的人。事实上,他们宁可惩罚千百个没有危险的人,也要除掉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危险分子。这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统治方式!

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下, 看到了国家机器—暴力的加强,社会道德的沦落和农村的破败后,用作品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及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 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性,表达了农民的抗议和革命要求。从而深刻地反映出世纪初这一时期俄国社会复杂的社会矛盾, 他是“ 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达者”。它撕去了当时贵族资产阶级的一切虚假面具, 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卢那察尔斯基也指出, 这不仅是托尔斯泰个人探索的结果,也是从赫尔岑到民粹派走过的道路, 而托尔斯泰在这方面更是特别富于典型性。因为他客观上反映了俄国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性。对于托尔斯泰的思想,列宁这样剖析到“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的全部观点, 恰恰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他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俄国革命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暮年的托尔斯泰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我已归结到一个伟大的思想, 在实现这思想上,我感到可以把我整个的生涯奉献给它。这思想, 是创立一种新宗教, 基督的宗教, 但其教义与神秘愚昧是经过澄清的,用极明白的意识来行动, 以便把宗教来结合人类。”由信仰而达至理想,这不仅是对小说名为“复活”的点睛之笔,亦是其全部思想的制高点。这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托尔斯泰独特的宗教哲学,即认为是宗教导致道德。这或许也是晚年托尔斯泰的无奈,只能从宗教里获取慰藉。但这无法影响这部作品的伟大。

《复活》揭露了资本主义在俄国迅猛发展,政府的腐败,世风日下给农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刻的剖析了时代和人性,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弘扬人性,歌颂人性都是时代的主旋律。联想到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却徘徊不定。人性者更显可贵,也更为我们所重视和提倡。书中聂赫留朵夫一次又一次战胜人性的弱点,唤醒起精神的人,就是在让人性复活。而所谓精神之人就是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有人性的人。

我觉得拥有人性是作为一个人最低的底线,最基本的原则。也只有做到了这点,才能“行得正,坐得直”,才能有自己的主见,谦虚的心和自我审阅、检讨的勇气。假如我们每个人在行事之前都扪心自问自己的良心,那世上许多错误和不幸都不会发生了。人人能做到这点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离“复活”也不远了。

复活读书心得3《复活》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描述了原本心灵纯洁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诱奸了玛丝洛娃以后抛弃了她。后来他们又相遇在法庭上,由于玛丝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引起了聂赫留朵夫心灵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复活。觉醒的聂赫留朵夫为了弥补他所犯下的错误,帮助玛丝洛娃洗脱她的罪名。而在这个过程中,聂赫留朵夫接触了许多他平时都瞧不起的低下阶级的人和奴隶,发现了许多非常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发现了自己在堕落的期间是那么虚伪与令人讨厌。而且也发现玛丝洛娃因为自己当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沦为妓女却不知羞耻。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努力,他不但让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复活了,也帮助玛丝洛娃改过自新。

虽然说整个故事时间发展并不长,作家只是写了聂赫留朵夫帮助玛丝洛娃撕脱罪名这一件事。但是这短短的一个故事里穿插了许多不同人的不同故事,以反映当时在沙皇统治时期人们的生活在不同的阶级有着天渊之别。小说可以成为一本名著且深受大众的喜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并使列夫?托尔斯泰成为名作家,我认为在于她所描述的故事,还有要表达的主题。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决不是作者自己凭空的想象,他通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使我们看出在当时阶级观念是如此的可怕。从书中的人对待这位有身份有地位的聂赫留朵夫公爵的态度以及对待农民、犯人、佣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个阶级关念。

有钱并不代表一切,靠自己双手争取回来的东西虽然你是有权活或富有的,说就是衣食无忧,但是或许你心里是空虚的,因为你所做的事都是违背自己的良心的,这种行为在潜意识中便成为了一种恶习。心中所追求的不再是正义和大众的利益,所需的只是金钱而已,所以谁也不会关心事情的真相。所有的行动都是按照上级的指令,为的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原因仅此而已。

在故事的最后,聂赫留朵夫成功地为玛丝洛娃洗脱了罪名,并使其所受的惩罚改判成流放。第三部很短,但是蕴含的哲理是最多的,聂赫留朵夫也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他从帮助那些可怜的人洗脱罪名的期间终于明白到了,社会和社会秩序大体上能够存在并不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合法的罪犯在审判和惩罚别人,而是因为尽管败坏到如此地步人与人还是互相怜惜、互相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护的。

“我们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在生活,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生活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可是,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上来,就是奉有某某的旨意,有所为而来的。”对于这句话,对于信奉上帝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释。在现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关系,看上去我们每一个人是一个个体,但是事实上我们却又是一个整体。很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都是人类而不是别的。一种互助互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就连动物也能够理解和去执行,为什么我们拥有高智商的人类却无法做得到呢?恐怕世间上很难分辨人的善与恶,因为没有一个定义去划分出这两种不同的人,即使有,也是自己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而造成的。世间上的事物都会有正负两面,而且人也不会有完美的人。上帝说人有罪恶,那么说我们都应该从善。时间的流逝使我们的观念都改变了,善与恶已经无法再以从前的标准来区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越拉越远。由一个总体而分成了一个个小的单位,就是这样,人之间的关系只建立在以一个人为中心向外扩张的状态上了。

复活,人性的复活指的是对自己进行反思后改过自新。有了新的思想就会有新的看法,对于善与恶的区分自然也不同。真正高尚的心灵恐怕是需要多次的复活才能换来的。

复活读书心得4几乎是一气呵成看过了这一部巨著,似乎很深奥。又却读懂了什么。精神的复活,似乎比失去了的一切更感到有意义。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但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中。

但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准则。也许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在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的东西。

去追寻,也许受用的不知是追寻最终得到的。还有这一路上看到的。

复活读书心得5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家最杰出的代表,《复活》于他71岁所作,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长期思想的结晶,是他文学艺术探索之路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我有幸读了这部小说,深为其细腻的手法,锋利的笔触所震撼。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上流社会的公爵,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正是曾经被他诱奸的一个姑娘,并造成她怀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后将她扫地出门。玛丝洛娃生下的孩子被送往育婴院的途中死掉,从此她逐步坠入堕落的深渊,落入妓院过起了淫荡荒糜的生活。良心未泯的聂赫留朵夫逐渐发现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走向了拯救玛丝洛娃同时也是为自己减轻罪行的艰辛之路,就在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都得以复活。

然而出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之手的作品绝不可能只是一段凄惨曲折的爱情故事。《复活》花费了他从1889-1899年20--年的心血。当时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心已经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国当时社会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所以,《复活》一书是借托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正反映被欺压的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揭露了腐朽混乱的上层社会和官场。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一个平民女子,是俄国社会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一开始她是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开朗的少女,结果遇上上层社会的聂赫留朵夫,被他玷污然后抛弃,被赶出家门接着沦落为妓女,最后又受人诬陷被告上法庭,由于陪审员的误判、法官的不负责任使她被放逐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一系列的打击,经历的种种使她褪去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上层社会的憎恨。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和官僚主义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但是整个过程中玛丝洛娃并没有完全失去人性中最可贵的善良,她关心监狱中受尽折磨的无辜的人们,并要求聂赫留朵夫去帮助他们早日离开监狱。并且在发现聂赫留朵夫的真诚之后也从心底里原谅了他。最后从政治犯身上看到了值得敬佩的斗志,慢慢的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复活。这些也代表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我认为读托尔斯泰的书,千万不能忘了他的细腻,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不可以一掠而过的,不然你会损失很多。其中,当玛丝洛娃作为女犯被士兵押往法庭时,她对路人的轻蔑目光毫不在乎,可是当一个买煤的乡下人走到她身旁,画了个十字送给她一戈比时,她却脸红的低下头去。这个羞涩的表情像一束光芒,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她的灵魂,露出她纯洁的天性。这处伏笔预示她的灵魂必将复活。我认为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出他对下层人民的关怀之情。

再说说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他在小说中的经历比玛丝洛娃更为复杂。他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真正的反映出主题深刻形象。在拯救玛丝洛娃的艰难途中,他游荡在各种官员之间,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官僚以权压人的荒诞行为和有钱人的腐朽思想。此外,他还走访玛丝洛娃的家乡,看到他从未看见过的触目惊心的景象,瘦弱的孩子、乞讨的妇女……此时,他又唤起了少年时代的灵魂,坚定地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决心将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这件事在上流社会中引起了如同暴风雨般的强烈争议。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不再追求无欲享受,从豪华的庄园搬出、将随身带的钱财分给穷人、将土地分出。在上流社会过惯了那种奢侈挥霍的生活,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这不只感动了玛丝洛娃也是感动了读者,作者也正是借此表达对社会觉醒的呼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