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课程(精选5篇)

市场营销课程范文第1篇

每年毕业的高职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方面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又难以找到合格的毕业生,因此必须通过课程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教学活动应该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二、课程定位及特点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服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必要、够用的营销理论基础知识和初步的营销实践技能,并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此外,本课程也为企业营销策划、国际市场营销、服务营销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营销思维方式基础以及实践能力基础。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应用性和操作性。课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难点,主要是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精髓,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一直是困扰市场营销教学的难题。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以工作过程为基点、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贯彻“教高”16号文件“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做到“适度、够用”。这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化的标准来衡量课程体系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双证书”来进行评价。教学内容根据营销岗位而来,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的营销知识、技能与素质来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即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情境导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基本知识—现场讨论—执行任务—老师点评—共性分析—任务完善—扩展训练。

2.课程内容设计的整体构想。根据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出发,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以创新的教学思想,整合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采取“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新模式,有针对性地把课程内容按照“三大部分”、“六大项目”以及“十大实训任务”的切块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对应的工作项目和任务紧密联系,以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3.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营销基础知识、营销操作实务、综合技能训练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课时14学时:知识一,市场与市场营销;知识二,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知识三,市场营销的新发展。简单明了的讲述和阐明市场营销的概念、现状和发展。第二部分课时28学时:项目一,市场分析;项目二,选择目标市场与优化市场营销组合;项目三,产品策略;项目四,定价策略;项目五,渠道策略;项目六,促销策略。整合教学内容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课程体系内各环节内容之间的关系。应该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课程内容并合理排序。这是一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问题。第三部分课时24学时:实训一,培养职业意识与营销理念;实训二,调查问卷设计与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实训三,SWOT分析法实战运用;实训四,探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实训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实战训练;实训六,新产品开发研究与策划;实训七,价格策略实施;实训八,渠道开发与维护训练;实训九,促销策略实战训练;实训十,综合实训。通过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情景模拟与外出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完成十大训练任务。

三、课程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内容主要有: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和新兴营销理论;市场调查与分析(环境、消费者及组织市场分析等);目标市场战略及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营销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理清整个营销工作过程的脉络;4P与4C营销组合策略的理解与应用;营销基本技能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改革

改革的基本目标是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教学,做到以必须、够用为度;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营销知识竞赛,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开展综合性的营销知识应用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开展商品展销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营销的过程与特点;三是开展工学结合的营销创业活动,先让学生开展模拟销售,然后开展实物销售,以锻炼学生的实际销售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通过设置多层次、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亲自体验实际工作流程,让学生主动地观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尽力让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

2.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法等方法外,我们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读书活动、小组作业、探究式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软件模拟、企业现场教学法、调查访问法、开展营销活动等。

3.在教学手段上的创新。不断改善和更新多媒体、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为模拟真实的营销环境和企业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市场营销课程范文第2篇

由于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同,在市场营销教学工作中,许多学校所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主要教学方法有:

(一)理论讲授

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件构成的系统,教师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主宰的地位[1]。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是运用“粉笔+黑板”,在教学方法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特点是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市场营销的思想及重要知识点和实践方法传递给学生。随着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被不断地引入课堂,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由于高职院校受到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激励机制、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因素的制约,上述教学方式及其教学成果尚不明显。

(二)案例模拟实战教学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在学习营销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以掌握和运用。而通过营销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营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外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该课程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和创设情景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实践环节,思考解决实际营销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是面向实践的,课程中很多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抽象,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2]。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此外,案例的真实性、模拟性,可以激发学生充当决策者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与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相结合,从而成为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三)顶岗实习

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营销实习主要是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展开的实践教学,即组织学生到校办企业或商业企业顶岗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商贸实务活动的基本程序与过程,在商务实践活动中摸索市场营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顶岗操作经验后,通过毕业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设计一定的评价体系,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该模式易操作,且比较实用,所以在很多高职院校被普遍采用。

二、通过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反映出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缺乏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很难通过大量的营销工作去检验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许多院校通过组织各类营销技能大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达到巩固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造就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笔者曾多次组织、带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营销技能大赛,通过对大学生参赛情况的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

营销技能大赛往往都设有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测试的环节,从测试的结果看,许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成绩并不理想。造成这个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的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储备量太少;二是前期的教学尚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进行改革,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理解和运用营销理论知识。

(二)参赛文案中的措施可行性有限

营销技能大赛注重实战,讲究可操作性。许多参赛文案离这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参赛文案内容空洞、过于理想化,解决问题的措施不顾及企业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大而全,这就造成了作品本身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诠释,而难以在实践中实施,可操作性有限。

(三)参赛文案缺乏创新精神

营销技能大赛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激情、创新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通过对参赛文案的观察,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文案都是闭门造车,没有实际基础,多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衔接不够,缺乏创新精神。文案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过于陈旧,缺乏前瞻性和突破性。这里面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指导教师的原因,更是平时营销课程教学方法运用不当造成的。

三、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及原因分析

检验市场营销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制作的营销方案能不能被企业认可并在工作中得到应用。通过对学生参加各类营销策划大赛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许多作品未能紧密联系企业实际情况,操作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方案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更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另外,许多用人单位对营销专业学生的工作表现也都反映: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不足,制作的营销方案没有紧密联系企业实际情况,操作性不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滞后

当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不是实践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课堂活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识结果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与现实经济社会、新理论、其他学科及实际应用联系较少,考评形式单调[3]。这些问题的存在,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致使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案例模拟实战教学的条件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有效实施案例模拟实战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但目前市场营销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与当前营销环境差异巨大,这就导致案例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案例模拟实战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营销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但由于学生没有工作经历、缺乏社会阅历、知识面窄等原因,导致学生对案例问题无从下手[4]。此外,很多学生已适应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不愿意主动地利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缺乏参与的兴趣。此外,采用案例模拟实战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教师营销视野不宽,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客观上制约了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而且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案例教学也较难深入开展。

(三)对学生创新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也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这方面还很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启发不够;(2)市场营销教材及教学内容缺乏先进性和前瞻性,大量新知识如现代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等知识没有给学生补充,使得许多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认为学到的营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用人单位则认为大学学习的某些知识还不如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知识先进、适用,这就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5];(3)我国地方政府和高校在鼓励创新方面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很多新想法、新思维缺乏展示的空间;(4)课外实践培养环节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精心设计。学生因生活阅历有限,知识储备量不足,对营销工作内容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无法从量变达到质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多加指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展创新实践的平台。

(四)大学生难以在营销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从长期运作的结果看,许多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仅仅是提供实习场所而已。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商业秘密日益增多,许多单位不愿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认为接受学生实习是一种负担,怕泄露商业秘密。因而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去实习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例如到市场开拓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接触市场,到生产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到销售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了解营销策划方案等。除此之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内容有限,很多营销实习内容主要围绕“促销”、“发传单”等低技术含量、重复劳动进行,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所起的作用有限。因而顶岗实习在实际运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很难明确,学生实习以完成任务为主,实习结束,自身能力的提高有限。

四、改革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措施

市场营销课程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行为科学以及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进一步提高市场营销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五段式循环教学法”,抛砖引玉,以供探讨。本教学法着力于创造职业氛围,根据真实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教学项目,采用项目驱动、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和实习单位开展教学,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和讨论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操作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构建校企合作平台阶段

为体现教育为实际工作服务的方针,本着互利双赢、长期合作的原则,由学校牵头,开展多种校企合作方式,与合作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内容为企业工作服务,使学生能够学到实用而且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科学知识[6]。这样,学校才能为企业提供最适用的人才和最好的服务,协助企业实现未来的目标,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形成长期合作的良好局面。

第二阶段:任务驱动式理论教学阶段

这一阶段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课堂案例演示。教师在课堂上,围绕学生熟悉的案例用营销的观念进行讲解,案例尽量选择近期当地比较突出的营销实例,让学生对市场营销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市场认知实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认知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对本专业领域和业务及本专业的工作情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一些简单的营销知识和技巧,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步:任务驱动式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市场营销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项目,以学生为主体驱动课程教学过程,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利用典型工作任务开展理论教学,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方法,借助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展开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使用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阶段:项目导向阶段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之后,由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实习单位,即第一阶段中签订协议的合作企业,选择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项目进行分析讨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分别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对其展开调研,分析企业目前出现的问题,摸清问题的原委,共同提出较为精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请合作单位论证修正,最终拟定一份可行性的方案。实习期间,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切实做到认真负责,同时紧密联系合作单位,多沟通,多请教。

第四阶段:工学交替阶段

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和实习企业的资源,开展工学交替教学。让学生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践,感受真实的就业环境,感悟行业的职业道德。此阶段主要由合作单位负责方案的实施,学生作为企业的临时员工,参与方案的实施。就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与合作单位共同想办法解决。这样做既提高了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合作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双赢,真正达到校企合作、共同提高的效果。

市场营销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市场调查

市场营销学是营销管理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不仅要求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还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和进一步拓展创新的能力。为了使本学科抽象的概念、术语,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达到既传授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较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就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和方法。

在“市场细分化和目标市场”一章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即出示案例—拟订题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如首先出示案例:海尔集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实例

然后教师设问:

(1)企业采用了何种标准进行市场细分?

(2)企业采用了何种目标市场策略?其效果如何?

(3)你认为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正确?为什么?

(4)假若你是企业集团领导之一,对集团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当题目抛出去之后,请学生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选定方案。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如对于集团今后的发展,有的认为应该缩减产品品种,集中力量发展拳头产品,生产精而尖的产品;有的则意见相反,认为应该一步细分市场,扩展产品品种,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可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生产各种相关产品等。

在讨论中,教师参与点拨,起到指导作用,主要“角色”由学生去扮演。在教师总结中,对整个讨论过程作出评价,指出讨论中的优点与缺点。但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做结论,因为存在的意见分歧是正常的,常常无法统一。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追求唯一答案,诱导学生对某些问题可以更深入一步思考,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案例的教学质量,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教学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主动直观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仿真模拟教学法

仿真模拟教学法的原则:(1)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2) 教学情境真实的原则;(3) 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仿真模拟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综合能力,是一种所教知识的模拟展示,其实质在真而不在仿。因此,整个模拟活动都应该体现真实性和严肃性。在一般情况下,一些表述能力强、表演能力突出的学生易于主动参与活动。教师的责任在于有组织地使全体学生按事先编排的角色“上岗”,从而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生动有趣的仿真模拟训练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市场营销策略”章节的教学中,最好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即布置预习思考题——设计教案——组织课堂模拟——教师总结。

仿真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教师设计布置预习思考题。其次,设计仿真模拟教学教案。包括确定仿真模拟教学的知识目的、能力培养目的、具体时间安排,设计仿真模拟程序、角色、场景和环境等;第三,组织课堂教学。这是仿真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需做好三方面工作:①要求学生认真扮演角色,严肃对待每一次业务活动,不能视同游戏或走形式。②安排未担任角色的学生以下任务:a)做笔录;b)对本次仿真模(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02页)拟进行分析评价。③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知识面较狭窄,遇到一些问题,可能会无法解决,造成模拟中断。教师应注意调节气氛,及时引导,给予必要的启示,使模拟活动顺利进行。最后,及时总结讲评。可以先由学生讲评,展开双方或多方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评。

在仿真模拟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主体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能动活动时,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市场调查法

市场调查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市场实地调查研究,就某一驻地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分析、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的一种方法。

如在“消费者需求与购买研究”一章的教学中,采用市场调查法。具体步骤是:讲授知识—拟订题目—市场调查—学生讨论—完成调查报告。

首先确定市场调查地点:某商业集团三个高、中、低档零售商品店;调查题目:消费者需求调查。可分三个子目标:

(1)总结顾客对三个零售店的购买行为受何种因素制约;

(2)观察和认识三个零售店中各种购买行为的可能类型;

(3)设计消费者需求调查表(表格中列出详细调查项目)。

市场调查中,在学生们的较高热情及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认真观察、询问、思考、分析的基础上,一些学生更会产生具有创意的想法。可以说,市场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

四、其他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让学生举例、画图、看营销实例录像等教学方法。

如在“学习订价策略”一章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种心理订价策略的运用。由于这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购买关系密切,学生们能够开动脑筋,从零星小商品、大件商品到促销商品例举大量实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非常生动。这也是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针对市场营销学这门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应始终围绕提高学生实际能力这一宗旨,改进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主体活动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思维参与中、在能动活动时,锻炼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2]陈启杰. 市场调研与预测(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

市场营销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 市场营销 教学 营销理念 策略

市场营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营销能力与实践调查能力,并强化营销理念,以便可以让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市场,并学会在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正确总结市场供求变化规律,由此应用销售策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本文分析了在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当中培养中职学生营销理念的常用方法,旨在使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过程获得良好效应。

一、运用模拟教学法,培养个性化、知识营销理念

个性化市场营销与知识营销是常用营销理念,个性化市场营销指的是在开展营销工作的过程中将消费者个性需求作为出发点,利用消费者信息档案或数据库等提供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特点的营销服务,并在全面把握市场动向的基础上满足顾客需求。知识营销指的是利用科普宣传的方法让消费者了解新科技产品带来的有利影响,由此强化产品概念及刺激购买欲。为了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个性化、知识营销理念,可以应用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出与真实情况相近的市场营销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更好地掌握如何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营销理念增加市场份额。首先,应采用模拟演示法进行教学,在模拟演示时可以采用VCD资源及网络资源等为学生讲解如何针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选择广告营销方式。例如,可以为学生播放国内外经典广告,包括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奖作品、中国国际广告节及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在模拟演示后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表达手法、分类与特点、适用范围等,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增强个性化与知识营销理念。此外,可以采用沙盘模拟的教学方法培养个性化与知识营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4人~6人组成一个公司,各个公司互为竞争对手,引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市场定位方法与知识营销策略开展营销大战,让学生在模拟实战环境中学会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及改善企业形象、提高销售业绩。

二、应用探讨教学法,培养创新、绿色营销理念

绿色营销是一种被广为提倡、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营销理念,具体指将环保元素及环保理念融入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中,保证营销的服务或商品与道德准则相符,且具有无污染及有益身心的特点,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购买商品时可以形成绿色环保型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创新营销理念指的是优化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模式,以新型销售模式确保产品能够实现快速清库及提高销售额。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营销理念时要强化创新营销技能、营销组织、营销产品教学。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营销理念及绿色营销理念,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营销思维,并了解如何使营销过程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为了维持课堂中的讨论秩序,教师需要做好课题导入工作,同时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讨论过程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针对性。对于讨论的话题,应避免设问空洞或问题简单,可以从企业营销失败教训及成功经验、企业家战略思想及营销实践方面入手,保证讨论话题具有培养创新及绿色营销理念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提供探讨话题时,应选用中职学生感兴趣及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话题,避免问题太浅或太深,一般可采用引申或扩展连锁问题的探讨教学法。此外,应针对创新营销理念与绿色营销理念的培养要求提供广泛的营销教学探讨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关注央视《对话》、《消费主张》、《市场分析室》等栏目,或订阅《商界》等报刊,以便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广,从而为课堂上的探讨教学提供更多市场营销素材。

三、融入案例教学法,培养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

综合性营销沟通是适用范围较广及较为常见的市场营销理念,指的是利用公共关系、广告反应、销售促进等多种沟通形式对产品营销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综合性利用各类分散信息开展营销工作,在市场营销中应用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可以有效改善销售效果。对此,在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由于营销沟通过程较为复杂,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快掌握营销沟通技能,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课堂当中,在选择案例时要保证时效性、专业性、本土性及深浅适宜。例如,在对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苹果公司、耐克公司的相关业务作为案例。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还应注意在培养行动能力的基础上强化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保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顺畅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收到信息后可以积极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由此把握案例所采用的营销沟通理念,并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形成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等。例如,在对营销环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地区沃尔玛市场环境作为案例,并通过引申案例说明沃尔玛所采用的营销沟通理念。在说明沟通理念后,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营销方案,将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运用到所制定的营销方案及策略当中,从而在培养营销理念的同时有效训练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培养营销理念是增强中职学生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为了有效培养营销理念,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美娜,吕萌.创新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02).

[2]冯文荣,周建涛.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层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06).

[3]夏建友.试探广告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23(17).

市场营销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近年来,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着手发展实践性教学,各高职院校更是在诸多科目上都建立了实践课程,市场营销学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面向市场建立的学科,市场营销是为了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传统的教学课程,多以理论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板书教学,学习理论和案例,缺乏实操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面对市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市场营销需要进行实践性的改革,课程设置成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一、高职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和课程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作为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将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然后是面向市场进行课程实践改革,明确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在传统教学课程中,选取适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内容。以市场营销为例,应该学习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学习市场环境分析的能力,通过心理学分析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心理,关于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明确产品策略、分销策略等理论知识。最后是严格按照实践课程要求进行教学实施。市场营销是高职院校实践人才培训的重要学科,其是面对市场营销过程建立的,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为了更好的实现实践教学,市场营销课程应该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市场环境分析能力、消费者消费心理能力、开展市场调研能力、目标市场细分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不是单单依靠理论知识就可以的,而且市场营销人才,在市场活动中,实现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与人交流,所以沟通交际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也成为市场营销学科学习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二、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现状

(一)以传统教材为中心开展课程

笔者调查走访了厦门市多所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各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教材为主,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开展学科研究。传统市场营销教材是以西方的营销思想和理论为主,书本上的案例也大都是上世纪内容,主要的理论知识和研究内容是以西方国家为主,有关中国本土化的营销策略阐述内容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的岗位结合在一起,产生不了共鸣。

(二)板书教学营销理论为重点

市场营销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在学习时需要运用到诸多的理论知识,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老师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将理论案例进行板书罗列,或者是通过PPT进行书本复刻,按照“学生听,老师讲”模式,传输课程内容。在学科的成绩考核上,也以纸质试卷考核为主,考核的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考核的形式简单,难以覆盖营销学的所有内容,另外这样笔试的考核,根本无法体现实践性人才培养的策略,学生的理论落到笔处,却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课业实践考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多以理论为主,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中心,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发展。针对此,首先要明确市场营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面向市场培养技术技能型营销人才,课程培养的模式也是以“技术技能型”为主,课程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学期为单位对能力进行节点设计,为每一个教学的能力培养设置课业实践考核,以此来考核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业实践考核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情况进行的定向课程改革,课业实践是将理论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课堂内容转变到实践训练中。每一次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一次实操性的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老师教授课程的过程,是以理论、技巧为中心进行指导教学,以市场为导向完成目标性的课程。课业实践考核需要学生自主查阅大量的资料,并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场景化的思考,面对实践的市场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给出最终的营销方案。

(二)丰富实践教学,校园销售锻炼

市场营销最终的落脚是市场,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能及早的接触市场形态,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形态。高职学校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形式上还比较局限,大都形成了实践课堂,模拟销售场景,学生进行训练,这样的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规模较小,为了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营销能力。可以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校园营销”大赛。“校园营销”是将市场营销课程的课堂放大到校园中,以学校为单位构建“商品展销”平台,学生在平台中以营销者的角色出现,将特定的产品进行营销方案的策划,面向校园市场推出营销策略。“校园营销”是真枪实弹的演习,学生体会到经营和市场的概念,销售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另外销售团队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表达和沟通能力。像这样的校园销售经验,可以增加学生对营销的理解,提高营销知识的学习能力。“校园营销”可以作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课程面向市场,校外参观实习

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课程以来,最害怕看到的情况就是学校和市场的脱节,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践没有更好的融合,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无法适应校外的市场环境。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应该多增加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实践课程有规划地安排学生参与校外的市场营销学习。学校和各大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加入到实际的销售过程,前期以参观为主,大都是学生看企业适合进行市场运作的,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营销完成配对,加深对营销知识的理解能力。后期则是以参与主,就是实习,学生真正的投入到企业当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感受企业的文化内容,体会企业的营销过程,零距离的接触真正的市场环境,浓厚的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各项营销能力,进而提升相应的工作能力。

(四)学校增大资金投入比例

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涉及课堂形式、教学教材、多媒体设施等。这些都是需要学校提供的物质基础,对此为了深化实践课程改革,学校要加大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在实践课程设置上,系统性的进行规划,投入资金建设营销实训课堂,增强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最大化的模拟场景,构建营销实训的氛围。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校园营销实训”,是锻炼学生营销能力的一项教学改革,学校应该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支持程度,不管是从营销平台的建立,还是到实训过程中的细节支持,还是最终的实训冠军的评比和荣誉,都应该有系统的支持方案。另外针对学生自发性组织的营销活动,各级学院也应做到支持和鼓励。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可以将权力和资金的投入分配给各级学院,针对一些小型的营销行为,学院可以直接进行支持,这样更具效率。

(五)加深校企之间合作关系

从现在的社会形态来看,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水平人才,企业反馈给学校市场需求,两者相互影响,也是共同进步。对于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来讲,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实践课程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先,所以校企合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能否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因此学校应该确保企业培训的能力,学校要对实践企业进行评定,选择符合市场营销实践课程特点的企业,另外企业外部的经济效应、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等都成为考评标准之一。学校的实践考察小组,需要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对于实践的内容和实践学生的管理,应该有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应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事件。另外在学生进行校外企业实践过程中,势必会对企业产生额外承担的成本,对此学校应加深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互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企业进行理论化的专业服务以及企业人才的课程培训等,这样站在一个利益平均的平台上,更能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中的市场营销课程,应该学习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学习市场环境分析的能力,通过心理学分析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心理,了解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明确产品策略、分销策略等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的实现实践教学,市场营销课程应该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市场环境分析能力、消费者消费心理能力、开展市场调研能力、目标市场细分能力等。当前在实践过程中,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出现了以传统教材为中心开展课程、板书教学营销理论为重点,针对此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的建议:明确教学目标课业实践考核、丰富实践教学校园销售锻炼、课程面向市场校外参观实习。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是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多方支持,在改革方面也应该步步为营,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的高水平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坊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97-98,107.

[2]高佳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情景化项目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23(8):149-151.

[3]鲍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23(6):15-16.

[4]周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3(18):181-182.

[5]朱茂宗.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141-14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