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册政治知识点(精选5篇)

初二册政治知识点范文第1篇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学生不重视教材目录的作用,一说看课本,多数同学的做法是顺着页码向后看,看到哪页是哪页,需要找什么问题也是一页一页地向下翻着找,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教材还有目录页。这样使用教材的效率很低,往往是看了一两个小时的教材,还不知道看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主要概念,有多少主要的事实,更不清楚概念之间、事实之间、概念和事实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本文所说的高中政治教材目录是指高中政治必修1至必修4教材目录,这四本教材正文前后的篇目,是高中政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本高中政治教材都有自己的目录,但绝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师都对教材目录视而不见,最多只把它当成查找课题篇目的工具,很少重视它的作用。实际上,会读书的人都很看重书刊的目录,善读书的人都很善用书刊的目录。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善于运用政治教材目录,也要充分发挥政治教材目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新授时看目录,整体感知教材

教师每次在讲授一册新教材的第一课时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目录。通过学习教材的目录,可以对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个初步的了解,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印象,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笔者在讲授高中政治时,每讲一册新教材,都会先让学生自行将教材目录通读一遍,先了解各个单元的内容,然后按照单元顺序了解每一课的课题、每一框的框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再简单地讲解和归纳,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册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如在讲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时,通过对教材目录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本册教材讲述的四大内容: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并对每一部分内容又做初步的了解,比如公民的政治生活中分为2课,每课又分为2或3个课时,这就为下一步学习具体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时看目录,把握知识关系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目录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比如在新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时,笔者就让学生看教材目录,回顾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并思考: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如下结论:生产决定消费。教材这样安排是遵循了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同样,在学习本册教材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时,笔者也引导学生看教材目录,让学生明白两种分配的关系:前者是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生产部门的分配;后者是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阶段,是辩证的统一体,初次分配是再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再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这样,学生就更好地把握了知识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复习时看目录,构建知识框架

初二册政治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学生教材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本级学生已经进入初三阶段的学习了,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别是经过每学期几次大型考试的锻炼和磨砺,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2.学生的严谨、上进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3.本学期由于学校统筹安排,所教班级将有进一步调整,新分配的班级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情况比较陌生,本学期在熟悉学生的重点上应特别予以倾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学生的详细情况,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二)教材情况分析:

1.本学期教材是上册教材的延续,主要研究三个主题,那就是一、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二、依法治国;三、承担社会责任。

2.本学期主要学习的是下册教材,共有三单元,六课内容,分别研究热爱科技、崇尚科学;走创新之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六个主题。

3.本册教材内容难度相对上学期有所增强,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加紧密,需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进一步培养能力、提高认识和渗透觉悟。

二、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大纲要求和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

1.创新与科技发展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二)教学难点:

1.搭起创新的桥梁

初二册政治知识点范文第3篇

在此,本人就初中思想政治(人民版)的版本特点及备课方法谈一谈我个人初浅的认识和看法:

1初中人民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初中思想政治(人民版),该版本与之前所用的山东版相比,明显地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本的文字内容多寡不同,与山东版相比,人民版在文字数量上明显地而且是大大地少于山东版,例如八年级(下)第七课第一节“城乡印象”,整节内容只有谬谬两段,84个汉字,14个标点符号,另附5幅插图,最后加上一道16字(“农村和城市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的小问题就结束了。再如九年级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第四节“做负责任的公民”整节内容仅由两段共113个汉字,9个标点符号组成。

第二、课本中有较多而且内容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让人一看便联想滔滔,爱不释手,有一种欲览全书的欲望。例如八年级上册共有各种插图90幅,下册有83幅;七年级上册共有140幅;九年级全册共有103幅,这些图片不但在数量上多,而且还比较美,整本书的图片,可以当作相册来欣赏。例如:九年级课本第三页的“烽火台图”,尽管这幅图很小,只向我们展示了我国长城的某一局部,能够眼观的空间很有限,但那气势磅礴,弯曲延伸的长城却让我们感到它还在延绵不断,没有尽头之感,同时也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祖国大好河山的疆土之辽阔。

第三、每节中的“资料卡”、“相关链接”等注释性内容较新颖,而且小巧伶珑,让人就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凝难点,不用查阅繁锁的资料就能“就地解决”。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什么内容都清清楚楚,例如涉及到一些我们不清楚的法律知识时,我们可以不用去查阅相关的法律书本,厪要看一下课本上的‘法律链接 就解决了,真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四、课本中每一节中的实藵性练习题针对性强,趣味性也乐在其中,使学生能做,乐做。例如:八年粧上册第19页“你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有哪些?”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总是表现得滔滔不绝,似乎对他(她)们的父母有太多的“不满”之感,在如此之类的教学中,我们简直忘记了自姱是一为教师,而是一位“调解官”了。

2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备课方法

在改版后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并提练出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知识要点。因为板书讲究美观和节约时间,所以要板书的内容不宜太长,太复杂,应当做到文字尽少,但又不至于表达不清楚,即做到语言简短,意思明白,言简意赅。

第二、在完成板书的框架设计后,应舍得花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应尽量是学生所知道的,熟悉的教学案例,例入教学。例如:七年级思想政治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一节“让我们选择坚强”,第一个知识点,“坚强意志的表现”——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行动。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所需要教学案例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坚强的阿姨在生死非常之际,冷静、果断地选择自我断臂自救,否则命臂无存。再如,2009年发生在本地的新桥煤矿事件中,四位矿工死里逃生的奇迹,这两个典型的事例中,无一不有力地证明了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所发生的情况、果断采取坚决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应注重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由于政治课并非语文课,所以在解释中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语文课的惯例去解释,或者说可以与语文学科上的解释略有不同,如:“百折不挠”,可用一韧性较好的直尺在学生面前反反复复地折上几遍,(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演示,不可能太使劲,太认真)然后右手一放,直尺挺直如故,是为 “百折不挠”,“挠”即弯曲,屈服之意。

初二册政治知识点范文第4篇

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教材中军事类题材的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军事知识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普兴趣。为此,本文就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军事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论述, 通过本文的论述,为提升初中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军事知识 教学方法 科普知识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中,有许多专门史的教学内容,如第一册就有8课内容时专门的的文化史内容,而第二册中则有10课的纯文化史内容。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历史》教材中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13课内容主要以军事史为主。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对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军事史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军事知识,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13课的内容集中介绍了军事史的知识,而其余各课中也分散着许多的军事史知识,如有的叙述了一场战役,有的介绍了某一位军事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的则插入一幅兵器或者战争遗迹图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讲授给学生的军事史知识大多比较零乱,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也觉得比较困难,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把同一类的军事知识恰当地综合,使之趋于系统化,力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军事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在学习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课时,当讲到该时期我国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以及火器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回顾并总结一下我国古代的兵器发展史:夏朝时主要使用铜制武器,到了商朝时则使用更为坚硬一些的青铜武器,春秋时铁制兵器出现,到东汉时青铜武器完全被铁制兵器取代,三国时期出现了战舰,唐朝时出现了火药武器、火箭等,发展到宋元时期出现了铜火铳、抛石机和突火枪等。在这一基础上,历史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的兵器发展史的线索:我国古代兵器发展经历了从冷兵器到火器的一个过程,冷兵器则经历了铜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阶段。兵器发展是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军事技术也同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渲染民族英雄的悲壮事迹,培养其民族气节及爱国主义精神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很多初中生特别感兴趣的关于民族英雄的史料,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部分内容。一是因为大多数初中生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二是因为初中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形成,他们强烈地渴望成功,希望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让他们找到自己崇拜的对象;三是大多数初中生的人生观还没有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而我国历史悠久,军事名人众多,通过对军事人物的学习,恰恰可以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历史教师在讲授这些军事人物的生平事迹时,一定要饱含热情,特别是要重点讲解军事人物的嘉言懿行,以此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第一册的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时,历史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介绍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业绩,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介绍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在学习第16课《元朝统一全国》一课时,历史教师就应该向学生详细地介绍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誓死不降的英雄气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全面解析农民战争发生的原因,树立其历史唯物主义观

在教学农民战争史时,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揭示农民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和规律,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总是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剥削是统治阶级的本性,劳动人民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无法生存下去,从而影响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人民才奋起反抗,迫使统治阶级压制自己的剥削欲,从而使社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例如秦末农民起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由于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施行暴政,反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秦统治阶级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阿旁宫、骊山墓等等,沉重的劳役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可是却必须承担沉重的赋税,再加上严刑酷法,农民忍无可忍,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农民起义了秦朝暴政,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西汉王朝就是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汉初期,统治阶级注重休养生息,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如“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等,从而出现著名的“文景之治”。通过秦末的农民起义与汉初的“文景之治”的对比,就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民阶级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

四、分析不同时期战争的自身性质,培养其全面地辨证分析问题能力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有着五千年复杂的战争史。根据《中国军事史》附卷一《历代战争年表》统计表明,从公元前26世纪开始,一直到公元1911年,我国一共发生战争次数多达3791次,其中包括3608次古代战争和183次近代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中就涉及到了大小战争约50次,这些战争,有的对历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维护了国家的安宁与统一;有的则阻碍了历史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所以,历史教师在讲授战争史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清战争的性质,从而能够全面地、辩证地来认识战争。例如,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等战争就属于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战;隋炀帝杨广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就属于非正义的对外侵略战争。

我们区分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根据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的历史作用。例如,战国时秦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扩张领土与人口,导致各诸侯国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这就属于非正义的争霸战争。而到了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变法,国力强盛,统一则成为大势所趋,此时秦国发动的战争就属于统一战争,并最终促成了全国的统一,所以这时的战争就具有一定的正义性。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战争史,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初二册政治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材社会化社会角色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社会化媒介,承载着社会领导阶级为中小学生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的课程内容及社会主流文化,这些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观念等社会化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存在情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于当前有关学生社会化与语文教材社会学分析的研究成果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文从学生社会化的视角入手,集中探讨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要素的存在形态。

一、教材社会化内容分析框架

1.学生社会化内容维度的确定

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研究者通常从文化、个性发展、社会结构等角度进行探讨与描述。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5个方面:(1)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2)社会规范的学习与掌握;(3)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4)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培养;(5)个性的发展。[1]根据这种理论观点,社会化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文化层面,研究者通常将其要素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规范(包括价值规范、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类别;二是个性发展层面,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的提升等;三是社会结构层面,主要指社会角色的学习。这三个层面从不同视角入手基本囊括了人的社会化内容的主要方面。

学生社会化作为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具有作为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即学生社会化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化内容具体体现为各科教学内容,集中呈现在教材上。各学科因学科特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主要侧重在知识技能上,如数学学科;有的属于综合性学科,涉猎面广,如语文学科中学生的社会化内容囊括了知识技能、社会规范、角色塑造、人生理想、健康个性等维度。

2.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的分析框架

审视教材中的社会化内容,可以从教材目标维度与教材内容构成要素入手。

教材目标主要指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课程标准简明扼要地标示了课程目标与学生社会化内容的一些对应关系。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其十条总目标既有字词、读写等语文知识技能类内容,也有诸如价值观、道德品质、人生态度、文化认识、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类内容。这就从面上概略地指示了语文教材中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价值观、个性品质、人生态度等不同社会化维度。

教材内容要素维度的分析主要是从社会学研究文献看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与人的社会化的对应关系。在语文教材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从价值取向、文化倾向、社会角色、性别倾向等角度对教材内容作了大量的分析,为审视语文教材的社会化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价值取向的研究为例,研究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有如下一些基本取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无私奉献、勤劳刻苦、诚实善良、人际和谐、男性中心等。[2]这些取向蕴含了政治类价值取向、道德类价值取向以及性别角色类价值取向,是属于具体层次的内容要素。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内容基本上是遵循人的社会化的内容,根据学生社会化的特点而编写的。

由此,借鉴语文学科中学生社会化基本内容的研究成果,参照社会学中社会化内容三层面分类观点,我们将分析框架确定为三方面五要素,三方面指知识技能方面、社会规范与角色方面、人生理想与健康个性方面;五要素指知识技能社会化要素、政治社会化要素、道德社会化要素、角色社会化要素、理想社会化要素。由于五要素是三方面的具体化,分析主要从五要素角度着手。五要素分析框架囊括了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能够比较全面而典型地分析教材中具有社会化功能的内容要素。

二、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存在形态分析

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的存在形态包括社会化内容的构成及其呈现方式。下面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采用社会化五要素分析框架作具体分析。

1.知识技能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包括语文知识技能、文化知识、生活技能三个方面。其中语文知识技能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等,属于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和位置有两类,一类是以短文形式集中出现在每个单元之中或每册书的末尾,一类是以分散的形式呈现于课文前后的提示、练习、注释及附录等栏目中。[3]

(1)文化类知识

语文教材中文化类知识涉及哲学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史地经济知识、天文知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生理和自然界知识、军事知识等等,涉及面远远超越了其他教材的囊括度。这些知识大多附着于选文、注释及课后习题、资料袋、宽带网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尽管基本不在考纲明确列出的考试项目中,却也经过了精心编写,有其特定的用意,通常作为隐性要求的教化内容引导学生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存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谋生的能力。

(2)生活技能类

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反映基本生活技能类的文章,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明确提示生活技能,如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另一类隐含于相关事情中以进行独立谋生等的思想教育,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通过让孩子学会看病这一事情,传达了对下一代自立的期望。

总之,语文课本就像一个小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很广,是其他教材所不可比拟的,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学生能对社会、自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政治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是国家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重要媒介,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或政治倾向的养成上。

以人教社课标版语文教科书为例。小学阶段政治教化内容主要是简单的政治知识、信仰与政治情感态度,其编排在质与量上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例如,一年级上册只有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属于政治类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篇课文都属于政治类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8篇课文都是政治类内容,这是量的增加。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具有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特点。以低年段4篇与首都有关的课文为例,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是以简单的短文灌输热爱首都的感情,显得直接而简洁;二年级角度拓宽了,对首都北京作了多侧面的描述,其中《北京》写其美丽,《我们成功了》刻画申奥成功时的北京,聚集于国家领导人与民同乐的欢乐场面;《看雪》则选取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台湾”孩子对北京的向往这一角度,强化学生对首都、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编排方式,从不同年级不同课文与同册教材不同课文两个层面,体现出连续与强化的特点。

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接受能力增强,政治类内容的深度、广度随之增加,在政治知识、信仰、情感态度、政治形象等类目及其呈现上都有了拓展。以政治形象的呈现为例,教科书所选的大多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选取点包括党的领导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与优秀品质,以及延安、北京等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符号的“圣地”。除此之外,小学高年级及中学课本中开始涉及一些政治规范类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看法与态度,通常以论说文的形式出现,以论理的形式逻辑严谨地引导学生对政治规范的认识。

从横向呈现方式来看,同册教材通常选取不同政治类事物或同一政治类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整合的方式强化政治教化。例如,低年段教材除了选择首都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一年级上册还择取了作为政治象征的国旗、升旗仪式等,二年级上册还选取了欢庆国庆节等政治现象;其呈现途径除了课文,还有课后“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读”、“展示台”、“回顾?拓展”以及“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

总的来看,语文教材集中选取的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政治类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教材中的课文、课后习题、插图、资料链接、口语、回顾?拓展等构成成分以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建构了一条横向整合、纵向贯穿的层级递进式的学习链条。

3.道德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人伦类道德类目与非人伦类道德类目。参照吴永军的“道德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外界交往类品质与自我伦理类品质。非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品质(如环境道德之类)和与自身相关的道德品质(如进取、立志、信心等类目)。其中,与自身相关的伦理类品质属于个性品质,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支撑项。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其中人伦道德类内容选文最多,从一年级上册就有热情好客类如《欢迎台湾小朋友》,礼貌类如《有礼貌》,互助互爱类如《爷爷和小树》,和谐共处类如《小熊住山洞》,亲孝仁爱类如《平平搭积木》等选文。这些选文以生动的形象直接展示人们之间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认同、模仿。教材同时也安排了如《该怎么办》之类道德类问题情境设计,以启发学生思考,加深道德认识,塑造道德行为。

在非人伦类道德内容上,教材选取了一些表现学生个性品质的选文,如二年级上册《我选我》涉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取等内容;《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除了与人相处的人伦道德外,也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类内容。此外,教材还选取了相当数量的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文章,如一年级上册儿歌《轻轻地》、口语交际练习《这样做不好》的插图、课文《小熊住山洞》等涉及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等行为规范;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成的》,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都是典型的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道德类内容;这三个年段选文的表现方法由记叙为主发展到论说为主或记叙、抒情、论说综合运用,表现方法的复杂度与内容的深浅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而同一主题不同侧面的反复呈现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于教材中的道德类目,吴永军作了统计,其“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中道德类目共有24亚目,即爱国(爱家乡),仁爱、科学、勤学、坚毅、奉献、亲孝、智能、勤俭、进取、认真、信实、谦虚、友情、立志、信心、敬业、合作、知足、热情好客、助人、自尊、谦让、宽容。[4]这24亚目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品质等多个方面,虽然不是立足于对所有教材的分析概括,但基本反映了语文教材中道德类内容的构成情况。

道德类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通常是以课文为主体,渗透于文前提示、课后练习、资料袋、插图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其呈现特点是明朗性与隐蔽性并存,既有简单直接的方式,也有熔铸于人物语言与行动、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方式;既有同册同一道德类目不同角度的呈现,同篇课文不同道德类目的呈现,也有不同年级同一道德类目的纵向连续呈现。从低年段的简单易懂的道德形象与活动到高年段有一定深度的道德活动与认识,教材在纵向上体现出深难度加大、内容反映面拓宽的特点。

总的来说,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相当丰富,内容的呈现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的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认同教材中的道德观念、规范与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仿效道德行为。

4.社会角色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因选文及插图的特点,容纳了众多的社会角色,是学生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语文教材中的社会角色类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从类与量上看教材角色的呈现形态。根据研究者的统计,教材中的社会角色大致包括:政治领袖、共产党干部、军人或党的战士、警察、烈士、民族英雄、革命者、帝王将相、文学艺术家、教授、科学家、教师、学生、工人、农林渔牧人士、商人、医生、民主人士、官员、家庭妇女、普通知识分子、体育界人士等角色类型。这些社会角色的择取态势是从家庭邻里、学校为主到社会为主,基本上符合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每一阶段都有合适的角色引导学生的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一年级上册角色形象主要有学生、教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叔叔、农夫、盲人、诗人、售货员、小丑、军人、神话人物等,主要集中在小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人物角色越丰富,活动领域越开阔。由于每一种角色形象都隐含着社会对其在角色义务与角色权利方面的角色期待,教材选择与忽略某些角色,角色的量的安排,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这些角色地位的看法,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从量的有无、多少体现出来。

其二,从呈现方式上看教材的角色形象。除了类与量的处理外,教材中的角色形象还通过行为活动与形象塑造等手段呈现角色期望、态度与规范。以性别角色为例,教材主要从两性职业、活动领域、形象塑造等方面刻画性别角色,其间的显著差异暗示了社会对两性角色期望与态度的不同,这类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教材对角色规范的呈现主要是凭借语言描述及角色行为展示,与行为规范尤其是道德规范有密切的交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就提示了“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说话算数”等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方式;《我不能失信》强调了做人要“守信用”的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教材借助课文人物角色之口直接鼓励或贬抑角色的某些情感态度与行为,属于正面的直接的榜样教育。

总之,教科书中的人物角色是对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人物的镜像反映,选入教科书的角色形象在呈现上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其情感、行为方式、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人格特征给不同年段的学生提供了可认同的榜样范例,对培养学生分清角色类型、健全角色扮演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角色适应的能力有或显或隐的影响。

5.理想类要素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理想方面,研究者指出,建国以来的教材中,“人生理想”占据了部分篇幅[5],说明“追求理想”也是教材的价值取向之一[6]。教材中的理想社会化内容其实是社会对学生的生活目标与人生志向的教化,企图将学生的追求目标规范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其内容主要包括理想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教材中的理想类内容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种类别,因前两者与政治、道德类内容有交叉,此处单看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呈现情形。

首先,生活理想类内容。生活理想是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向往以及对自己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包括个人生活中追求的具体目标。[7]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小青石》等就属于生活理想层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文中人物形象对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认同与仿效。还有针对具体生活目标的选文,如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描述了懒狮子的不良生活目标与人生态度,四年级上册《乌塔》则示范了将长期目标细化并最终实现的方法,这类选文更能切实地引导学生的当下行为。

其次,职业理想类内容。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行业、工作部门以及事业成就的向往。一年级下册《火车的故事》、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就是通过梦见开火车以及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的话语表白来展示儿童职业理想的萌芽。职业理想类内容还包括实现途径与方法的教化,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讲的就是主人公另辟蹊径最终实现职业梦想的经历。

从呈现途径看,编者主要将其渗透于课文人物形象的经历以及阅读链接、文前提示、课后习题、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如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的训练话题就是理想。理想类要素在低年段主要通过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做梦、言说等方式策略性呈现,中高年段则增加了理性思辩内容,拓宽了涉及面,尤其是社会理想类内容增加,这与小学生的认识由家庭生活为主逐步发展到关注社会生活有关。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五要素上,其呈现方式是不同领域的片断性内容以某种秩序横向整合为同册内容,纵向聚合为具有模糊层次性的成套教材。这种多维度内容组合的体系性特征从纵横向上保证了社会化内容的完备性与连贯性,能够有力地指引和规限学生社会化的方向。

――――――――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

[3] 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龙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人伦篇目选材研究.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3).

[6] 朱志勇.适应抑或超越?――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个体我价值取向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0(5).

[7] 王新山.理想的内部结构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增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