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英语散文(精选5篇)

优美英语散文范文第1篇

【摘要】英语散文作为英语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在英语文化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英语散文的来源和发展,以及从用词美,音韵美,修辞美和意境美等四个方面浅析英语散文之美。

【关键词】英语散文 用词美 音韵美 修辞美 意境美

一、英语散文的来源和发展

英语中的“essay”(散文)来自于法语词汇“essayer”,意思是“试”。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的作品《尝试集》开散文之先河,他借用自己的作品,以较为随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所见所思所想。后来培根也仿效蒙田,进行散文的写作。17世纪,艾迪生和斯蒂尔在其举办的报纸中,以优美灵活的散文体裁针砭时弊,将散文发扬光大。18世纪末,浪漫主义作家为散文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艾默生,兰姆等人借助散文直抒胸襟,张扬自我,推动了散文的普遍化和风格的多样化发展。而到了19世纪末,现实主义兴起以后,作家们采用了更多的描段和技法,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代表作有狄更斯的《伦敦城教堂》等。辗转进入20世纪后半叶,散文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笔谈,杂感,书信等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著名学者姚宗立作品中提及,散文有文学的共性,但是又有其自身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蒙田认为,散文的秘诀是求真,是感情的真实流露。不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散文成为了时代变迁的缩影,成为了作家们的心灵寄托。

二、英语散文之美

1.用词美。He raised his mournful eyes towards the deep blue sky,where the stars were floating like white lilies on the surface of a calm lake.―John Ruskin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mournful来修饰eyes,表现出眼睛灵动的哀婉之感;deep,blue两个紧紧衔接的词语形容天空,突出了天空的特点,即深蓝色。后面又把星星比作百合花,星星在天上比喻成百合花静静地躺在平静的湖面。这里就是采用了华美和准确的词语来描绘美丽的场景,画面十分绚丽唯美,美轮美奂,引人遐想。

2.音韵美。The f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在这个句子中,重复出现了字母f和b,错落有致,使句子变得抑扬顿挫的同时,更加的富于动态美感,最后一行没有出现字母f和b,使得整个句子节奏放缓,而两个s的连续使用,不至于让整个句子变得完全死板和重复。

3.修辞美。Impressions slip vaguely into your consciousness and as vaguely out again.Sometimes they stand stark and naked for your inspection;sometimes they lose themselves in the mist of half-sleep.―Stewart Edward White

在这里,作者把impression比作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在人的意识中时隐时现,使得句子看起来活泼生动且富有感染力,vaguely,stark等词的使用,更是锦上添花,极大地加深了作者对于impression拟人化的感染力。

In youth,we require something of the tardiness and frigidity of age;and in age we must labour.

To recall the fire and impetuosity of youth;in youth,we must learn to expect,and in age to enjoy. ――Samuel Johnson

这句话指出了年长者和年少者各自迥然不同的特点,通过排比句来增强对比性,年长者和年少者的不同跃然纸上。

4.意境美。Good love makes you see the whole world from one person,while bad love makes you abandon the whole world for one person.

美妙的爱情让你从一个人那里看见整个世界,糟糕的爱情让你从一个人那里抛弃整个世界。这里作者就是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结合对比手法,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可以产生情感共鸣。

三、Y语

费孝通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了解英美散文之文化,既是体会美,也是学习美,定会对个人修养和文化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赵伐.英语散文鉴赏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蒙田.马振聘译.蒙田随笔[M].中华书局出版社.

[4]姚宗立.英国散文文学发展道路之纵观[J].学术问题研究, 2005(01).

作者简介:

优美英语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文学课;研究;策略

一、大学英语开设英语文学课的积极作用

1.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素质

英语文学作品是语言多样性和语言精华的具体体现,可以为学生提供模仿样本和语言环境。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底蕴,使其获得特殊环境下的语言训练方法,能够欣赏英语的艺术精华。同时,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应用的范例,优化学生的语言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2.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文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作品进行解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开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锻炼的过程,是培养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3.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文学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可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审美和享受美的机会。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文学作品的创作美、结构美、韵律美、语言美以及内容美。通过阅读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事业观、人生观,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大学英语开设英语文学课的途径

1.合理选择文学教材

教师要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充分挖掘,英语文学课的课堂教材要尽量选择大学英语教材中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除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一些文章,教师还要编写一些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的文学教材。该类教材不仅要有概括性和包容性,语言还要简明易懂。文学教材中不仅要含有文学作品,还要有文学知识,例如指导学生欣赏小说、戏剧、诗歌的理论等。文学作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囊括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名品;要排除语言深奥、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就可以开展文学欣赏活动。

2.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在我国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将英语文学课设为必修课不太现实,因此,英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针对英语基础知识较好、英语能力较强并且对英语文学比较感兴趣的大学生,教师可以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在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知识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针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讲座,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使其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学作品。讲座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讲述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按照从基础知识到讲名家作品的顺序进行讲解。

3.积极组织文学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要提倡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英语文学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大学的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由英语文学作品改编来的电视电影作品,可以播放和收听英语文学广播。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成立英语诗歌社、英语戏剧社以及英语文学社,定期进行散文、诗歌朗诵比赛,排演英语戏剧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现代英语教学的目的已经不是简单的教学模式,更不是枯燥的上课形式,而是通过教学起到育人的作用。大学英语开设英语文学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将英语文学课充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我国培育更多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 宁.大学英语开设英语文学课的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23,(2).

优美英语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散文翻译 归化 异化

0引言

散文与诗歌、小说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结构灵活,语言生动简洁,不像诗歌,韵律比较讲究,也不像小说,情结跌宕起伏,因此研究散文翻译有益于翻译实践的发展。《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是张培基的最新散文翻译著作。其散文选材恰当,译文通畅地道,沿袭了其1、2两册的诸多优点,为翻译研究案例的上佳之选。在此散文翻译专著中,张先生有些内容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完整地保留了其中的汉文化信息,有时又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许多中国文化进行改写,便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理解译文,在语言及艺术的再创造方面更见功底。

1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人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来的:“There are only two methods of translation. 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简而言之,其中一种翻译策略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另一种则是以作者为中心。1995年,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第一种翻译策略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将第二种翻译策略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这两种翻译策略的支持者不乏翻译大家。例如,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他认为译文应该忠实地反映原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通过保持差异来达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作用,因此,他主张“抵抗式”(resistance)的翻译策略。与之相反,美国语言学家奈达(Nida)则是归化论者。他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应该以读者为服务对象,译文应尽量向读者熟悉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靠拢。

在国内,由许均在文汇读书报上发起《红与黑》几个不同译本的读者调查的讨论,直接引起归化与异化的交锋。许多老一辈翻译家,如傅雷、钱钟书等大多倡导归化的翻译方法,与他们不同,现代的译者更多的是提倡异化,前有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途”,后有孙致礼的“12世纪的文学翻译:异化为主导”。然而,归化和异化绝非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尤其在散文翻译中更应灵活地结合二者,在需要反映它国鲜明的文化特性和地域特性时,应适当采用异化手法以保持原作的异域特色,而在需要引进异国先进文化时,为了更好地将之融合并吸收,应该适时采用归化手法。有很大一部分的译著都有其偏向的一种翻译方法,不是归化便是异化,而本文所选张培基所著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在不同的文段或者字词的翻译时酌情采用了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翻译策略的优点。下文将分别举例说明该著作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

1.1归化

Example 1: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而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One overrates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dreaming of living a long life must be mentally unbalanced. He should learn to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Zhang Peiji,2007:152)

如果按照中文词意对照翻译句中比喻的话,译文将会是“One dreams of living a long life,just like drought longs for rainy”,此译文对于没有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张先生没有翻译这一让外国人无法理解本体喻体关系的比喻,而是按照作者的本意直接翻译。

Example 2:少女时芬芳浪漫的憧憬已经离我模糊而遥远,青年时期追求的苦涩却历历在目,不管是芬芳还是苦涩,都要在这里打一个句号,我从不后悔。

The beautiful dreams of romance in early girlhood were vague and far off. But the bitter experience of courting in later days was still clear before my eyes. Beautiful or bitter,both are of another day. And I’ll never regret at all. (Zhang Peiji,2007:270)

优美英语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发散型教学法 优点 具体运用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今天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的英语教学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知识,是摆在所有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今高校常用英语教学法

为适应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专家们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视听法(the Audio-visual Method),发散性教学法(the Diverging Teaching Method or Rainstorming)。这些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发挥了他们在英语教学中积极的作用,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

1、听说法

听说法是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重点。强调模仿、背诵固定短语。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母语与外语语言结构的差异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法。它把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对提高学生语言认知度,加速外语教学的过程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听说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内容的意义,多流于“形式”。事实上,这种教学法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还大有市场。

2、视听法

视听法是利用幻灯、电影等电化教学设备,把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组织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法。视听法充分运用了光电等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展示语言的直观性,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音和结构。但听说法也过于重视语言得形式,忽视学生语言分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使学生很难进入语境,因此,学生学到的英语也只能是“形式英语”,“泡沫英语”。

3、发散性教学法

发散型思维,也叫创造性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运用联想、归纳、比较等方法,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智力,使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个人的看法和认识,并以此激发参与者的创意及灵感。它广泛的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之中,其目的是诱发一些新奇问题中许多可能的思想或解决问题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语言习得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即通过大脑逻辑推理创造性地学习的过程。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上应侧重培养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为他们发展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打下基础。

二、发散教学法的优点

(1)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发散教学法给学生创造轻松和谐教学环境,由学生主持、组织教学。利用灵活多样的参与形式如英语值日、英语故事会、演讲会、辩论赛、小品演出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发散教学法可以自始至终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增强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在学习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

(3)减轻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压力。发散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体验丰富的语言内涵。对于语言错误和观点错误,不急于纠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散教学法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异欲望,让学生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由于发散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发散,是由此及彼的层递,所以,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多层面上得到锻炼。

(6)可以使教材的知识点更系统、更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教师完成知识点间的过渡和衔接。

(7)可以扩大知识点的范围,扩充教材容量,弥补教材对知识点解释方面的一些欠缺。

(8)能使学生适时地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将新旧知识串联在一起,加强理解和记忆。

(9)针对当前大学生只能通过老师及课本等渠道了解英美文化的单一性起了一个良好的补充,使得学生通过发散型教学法对英语语言的综合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满足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需求,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发散教学法的原则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1.发散教学法的原则

发散教学法的原则是:提出问题——诱发兴致;解决问题——激发探点;发散问题——开发思维。它继承了我国启发式教学的优点,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发散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发散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由此向多个方向进行思维发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层递、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迁移、例证等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行为发散到学习和锻炼各种思维方法上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牵动中心问题这条网纲,引出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

发散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可概括如下:

(1)提出问题。发散教学法的关键问题是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个能够贯穿整节课内容的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不必局限于教材的重点内容,也不必非是教材的某个知识点,但必须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兴致和探究的问题。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二课Fruitful Questions,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桔子,西红柿,和草莓三张图片,请学生回答“Which one does not belong with the other two?Why?“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一开始就被教师打动,随着教师的思维而思维,循着教师的问题而疑惑,产生出解决问题的欲望来。

(2)解决问题。中心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思维便被调动了起来,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原则,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散,让其朝着教师构建的路径进行探索和发现,自己找出答案。同时,在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进行总结和概括,以便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规范化,为问题的进一步发散创造了条件。

(3)问题发散。在中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对中心问题的解决已有了一些相关知识的背景准备。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于中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个着力点进行适时、适当的发散。鼓励学生将中心问题进一步类推,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观察它的内涵,以便使学生对中心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本质认识;同时把中心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某个理论同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和比较,找出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可对中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中所涉及或总结出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例证习题练习,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多级发散。多级发散就是在中心问题发散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思维着力点上进行进一步的发散和发现的思维方法。它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在更多更高的层次上得到锻炼

总之,发散性教学法吸收了众多教学法的优点,是符合当今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情一种既实际而又科学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英语的思维方式,全方位扩充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综合了解,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发散型教学法是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郭翠莲,米克·卡瓦纳.新英语教学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优美英语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大学英语 利 弊 对策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近5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网络化、多媒体化已渗入教学课堂,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教学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信息,把其各要素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相配套的设备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求添加声音的配合和人机交互操作来完成教学或实践过程。2004年1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课堂模式。”该通知肯定了多媒体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是新课标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和趋势。然而,新技术的尝试应用到发展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所暴露的问题与弊端也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之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要求。

1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首先,学生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我们将此语言称之为ESL),最缺乏的是生动的听说和便捷的情景英语交流环境。在以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得不到语言锻炼,一味的“哑巴式”学习方式,不仅模糊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的终极目的,而且使英语学习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是学习者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集合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影像视频等元素,并作用于学生听、说、视、触、感等各感官,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景,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学生不仅可以和多媒体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身临其境地体会真实的英语情景交流;视频资料生动展示的英美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时尚资讯等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飞过地域航线、踏上金色舞台,多媒体教学使语言赋予生命,充满色彩,生动跳跃起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多媒体教学正是将枯燥的学习材料具体化、形象化、真实化,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英语“教”与“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并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其内在潜能。其次,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全球几千万台计算机,信息资源广阔,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娱乐等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最后,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课堂,扩充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开放、轻松、自由并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学模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也可以相互协作、广泛讨论,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及对策

2.1 过分依赖网络课堂,忽略面授优势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多媒体教学的客观特点,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则完全依赖课件授课,不科学的增加知识涵盖量,50分钟的课堂完全变成课件展示,教师变身为“放映员”,学生变成“观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放映速度来走马观花甚至囫囵吞枣,50分钟放映结束,所有信息也随屏幕的关闭而消散。

对策:教师首先要明确多媒体网络是辅助教学手段,并非完全取代教师地位。其次,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了解其思维强度和节奏,合理安排课件内容,并配合传统面授突出主题,强调重点,使学生有思考、接受和消化的时间。最后,多媒体教学要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并与传统面授教学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真正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2.2 过分追求形式,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刺激。在具体实践中,多数教师为了追求完美,掺入大量的图片、声音和动画等文件,使课件过于花哨,华而不实,冲淡课堂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

对策:教师要精挑细选网络材料信息,做到课件重点清晰,主次分明,内容简洁得当,装饰得体,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新教学手段带来的新鲜愉悦。

2.3 缺乏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学英语教师的青睐,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使用的是机器,但面对的却是充满情感的学生。课件的滥用会使教师有种牵着鼻子走的紧迫感,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很多教师兢兢业业的备课,制作完美的课件,本以为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发现彼此有种孤立感,很难配合,尤其像英语这种语言类课程,更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增强感情,达到教授与接受的和谐。

对策:教师的课堂魅力是任何课件都不能替代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应有效的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结合经验与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程序,要以扎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抓住学生的心,感染学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4 多媒体网络自身问题

很多大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网络课堂、网络语音教室等硬环境,但多媒体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如电脑死机,中毒,录音和放音功能失灵,网络升级导致系统问题等,这些都大大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影响教师和学生情绪。

对策:从学校角度来讲,配备专人定期维护电脑,实行网络教室责任制,可避免一些人为破坏;增派技术人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故障。从教师角度来讲,增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故障处理技巧;做好资料备份,防止故障引起的丢失或破坏。从学生角度来讲,要爱护网络教室的各项资源配置。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合理有效利用,使之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要恰如其分的利用这个新式教学工具,扬长避短,总结经验,让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这朵奇葩绽放光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