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精选5篇)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是楚汉之争中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他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在灭秦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项羽一生充满了传奇性色彩,从巨鹿之战中勇冠诸侯到建立西楚,再到分封诸侯,楚汉之争兵败最终自刎鸟江,无论是对其功绩的推崇,还是对其失败的惋惜,他所创造的辉煌和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素材。从史籍《史记》中项羽的原始形象,再到文学体裁唐宋诗歌、宋元戏曲和平话小说中的项羽形象,最后进入到现代传播视域中,项羽形象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的人物形象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形象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有关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学研究多集中于《史记》、戏曲、诗歌中的单一体裁中的研究,在已有的有关项羽人物形象的硕博士论文中,缺少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研究与考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缺乏从古到今的纵向梳理及其在网络传播中相关情况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系统性地对项羽这一人物的文学书写加以梳理,结合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的背景特点及作家的个体差异性,探究项羽人物形象文学书写的演进规律及其魅力。总之,进一步完善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对以往研究的遗漏和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对已有的浅析问题进行深化,对其中对比鲜明的矛盾进行剖析,对于认识和把握项羽人物形象经久不衰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项羽这一人物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当代研究中,以1953一2023年3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的论文为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粗略统计,以项羽为题名的论文共有500多篇,主题为项羽的论文共有2400多篇,学界关于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比较集中,在内容上比较丰富,呈现由点到面的趋势,纵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相关论文,对项羽的整体研究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学方面的研究
第一类从特定事件研究项羽形象。这一类的研究主要将项羽放在特定的环境和事件中研究项羽形象,从而在矛盾冲突中彰显出项羽的性格优劣。李张召的《从该下之围谈项羽》。从四面楚歌再到霸王别姬,最后溃围、斩将、自刎鸟江,展示了项羽的勇猛英姿,呈现出一位真英雄形象。连波《论鸿门宴上的项羽一一说霸王并不沽名与其他》是将项羽置于鸿门宴的背景、过程和结局中,深刻分析了项羽在其中所暴露的性格缺陷和决策失误,虽然项羽最终结局失败了,但是他是实至名归的一位不“沽名”的失意英雄。此外还有张华真、郝富安的《试论<鸿门宴>中项羽的形象特征》、徐李平的《试论<鸿门宴>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论文。
第二类是人物对比研究。这一类研究把项羽和其他《史记》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楚汉之争”对峙两方项羽和刘邦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胡一华、毕英春的《刘邦和项羽》、邓翠萍的《<史记>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李营的《<史记>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谈》、王联斌的《刘邦项羽武德人格比较》。除此之外,还有项羽与其他《史记》人物的比较研究,如罗鉴晨的《悲剧英雄陈胜与项羽的比较分析》等论文。
第三类是《史记》中人物写作的艺术手法研究。这一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通过司马迁在塑造项羽形象时所用的艺术手法和表现艺术,彰显出项羽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主要研究成果有李林军的《烘云托月法的完美运用一一试述<鸿门宴>中项羽形象的刻画》、黄岩的((<史记·项羽本纪>中人物语言的特点》“、魏佳的《<史记>中项羽结局的描写艺术》、张兴彦的《<项羽本纪>的写作特色》、杨丁友的《司马迁的叙述特色与项羽形象》等论文。
(二)各类文学体裁中的项羽形象研究
这一类的作品主要考察某一体裁中项羽形象的发展演变情况,从而丰富了《史记》之外项羽形象的研究。任荣的《霸王戏演变考述》一文中将有关项羽的“霸王戏”的发生和演变共经历五个阶段,对其产生、发展、成熟、达到顶峰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叙述,并且指出明代《千金记》对于霸王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界梳理了霸王戏演变的基本脉络。马宝记的《历代项羽诗颂及其精神意蕴》。系统论述了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这种形式对项羽自刎鸟江表达的情感,使我们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羽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念。此外还有林怡的《论“霸王戏”的擅变》,将霸王戏发展的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张雅洁、马帅的《项羽题材在诗歌中的擅变》深刻剖析了进入唐代以后项羽这一文学题材的完整发展道路,论证了这一时期出现的项羽题材诗歌主要以“借古言志,渴望中兴”为感情基调进行创作与发展,对后世诗人评述项羽得失争论项羽是否该东渡鸟江的诗歌创作起到了开启性的作用,并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观点。
(三)多学科交叉研究
从传播学、音乐、美学、社会历史学等交叉学科角度研究项羽形象论文有很多。美学方面的文章有赵伯飞、闰岚、郝府元、闰强的《由项羽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浅析艺术美》、薛从军的《论项羽的悲壮与崇高一<项羽本纪>的美学价值》、传播学方面有岳慧的《影视作品中的项羽形象及其意蕴浅析》、社会历史学方面有杨宁宁的《项羽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内涵阐释》、王艳丽的《从<史记>中项羽形象的建立论“文史结合”的完美》,音乐方面的有徐文正的《歌剧<楚霸王>的音乐及戏剧呈现》。
(四)国外同类人物比较研究
这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将项羽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相似人物进行比较,从而在性格和悲剧性上探究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周文婷的《从项羽与阿喀琉斯的英雄性格比较看<史记>的悲剧艺术》。)将中外两部著作从人物的性格上进行了深刻分析,使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最终得出他们的性格是造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李秀的《英雄末路的悲哀一一科里奥兰纳斯与项羽之比较》将《史记》中和莎士比亚笔下的两个悲剧结局的人物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认为项羽和科里奥兰纳斯他们的结局是无奈的,但是英雄的精神却光辉动人。此外类似的中外人物比较还有田凡玉的《中西方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一一霸王项羽与力士参孙的比较研究》、罗燕玲的《项羽与阿喀琉斯的异同分析》。这些研究都从内容和形式上极大丰富了中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突破了对于项羽形象的研究集中于国内作品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项羽形象的研究者不断增多,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项羽形象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将项羽形象从古代传播演变和现代传播串联起来考察,对其形象演变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的论文和专著,王亚听的硕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则是以古代文学中的书写为主分析项羽形象。纵观几十年来项羽形象的研究现状,在研究方法和角度上不断有所创新,但是在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对项羽形象研究大多停留在史学研究,对文学研究尤其是古代文学视野下的纵向研究不够充分。
第二,缺乏系统梳理项羽形象的论文,研究成果系统性有待加强。
第三,对电影电视剧和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下的项羽形象演变缺乏关注,缺少专门性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论文力图从历史和文学两个方面探索项羽形象的演变规律,在研究思路上,试图分三个章节展开:
(一)历史叙事中的项羽形象生成与传播一以《史记》到《资治通鉴》项羽的原始形象为线索这一章节主要立足于史籍中的项羽形象,重点关注《史记》、《汉书》以及《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项羽的历史形象和特点,同时也梳理出不同朝代的史书对于项羽形象书写存在的差异性。
(二)项羽形象在古代文学视野下的纵向传播
本章的研究重点是探究项羽形象在文学视野下的传播和演变过程,分为“唐宋诗歌中的项羽形象”、“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和“元明小说中项羽形象的精心描绘”三个小节。在第一节中重点探讨唐宋诗歌中项羽形象所蕴含的的文化意蕴,把握由历史叙事进入到文学叙事领域中项羽形象变化的特征。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则主要关注这一形象的负面化及其原因。最后一节中主要研究在平话及历史演义小说中项羽形象的塑造。
(三)现代传播方式下项羽形象的传播
探析在现代传播方式中项羽形象传播的新特点,包括以楚汉争雄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网络游戏中的项羽形象,通过与历史演义小说《西汉演义》中项羽形象的对比,归纳出在新的传播媒介下项羽形象传播的新的内涵和趋势,理解当下对项羽形象的改编和传播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
纵观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拟采用以下方法来展开研究:
(1)文本细读法。精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全唐诗》《全宋诗》《全元戏曲》《西汉演义》等文本,着重关注其中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并探究分析每部著作中对项羽形象的塑造特点。
(2)文献梳理法。项羽形象在《史记》产生后各个时代都有对项羽形象进行书写的文学作品,因此探究项羽形象的演变,搜集、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界相关的研究动态及进展。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分析欧亨利短篇小说对话的会话含义开题报告??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 号:
论文(设计)题目: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分析欧亨利短篇小说对话的会话义 学院: XXX学院 专业: 英语教育 班级: XXXX级英语教育X班 学生姓名:XXX 学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副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其主要任务通过分析两个原则在文学中的应用而指导分析文学作品。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整体介绍论文的结构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对相关文学作品和语用学理论的文献论述。,第三章介绍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 第四章运用两个原则对欧亨利小说中对话进行分析,第五章论文总结。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本论文的基础条件是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相关理论的运用研究。
研究路线是运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欧亨利短篇小说对话进行分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两个原则在文学中的应用指导分析文学作品。
4、主要参考文献
Grice, H. P.1975.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uang, Guiqing. 2009. From Language to Pragma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Xia Men:
Xia Men University Press.
O Henry. 2004. Short Stories of O Henry Qing Dao:Qing Dao Press.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注:一式三份,学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英语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开题报告篇二 附表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系 别:
专 业:
英 语 教 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善于观察生活各个方面,其故事人物一般都是他寄予同情的小市民,情节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国内外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他的作品的各个方面,如欧亨利小说的结构艺术。象他的独特的小说结尾;他的小说的写作技巧与风格,象充斥于作品的字里行间的幽默与讽刺。以及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各个方面。评论家弗门(hjforman)认为亨利具备漠泊桑的技巧,而幽默上则远超过他。
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但从世界范围来进行衡量,象欧亨利在《四百万》中那样以明快,抒情的描法写出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写出他们的内心痛苦和快乐的小说实不多见。更主要的是通过一些小人物命运的描写,在戏而不谑的讽刺和怒而不哀的揭露中,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的抨击。
本选题将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作者在短篇小说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在作者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见到当时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小人物、骗子、富翁等。这些形象已有不少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典型。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人们认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提供了生动而准确的形象材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欧亨利是美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本课题研究的是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作者写了许多故事,围绕虚假的掩饰,无情的欺骗,伪装的高贵等主题,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贫穷但快乐的小人物,善良的骗子,阴险狡诈的富翁等等。他运用写实手法,具体刻画情节,同时穿插幽默与讽刺于情节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作者独特的小说结构艺术,写作技巧与风格是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值得我们模仿和借鉴的。很有研究价值。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研究涉及到四大步骤:选题、查找资料、定题和写提纲,以及最后完成论文的主体部分。选题是基于阅读多篇资料后所得到的感想,收集的资料来源于学校图书馆,系资料室,电子阅览室以及互联网。定题和写提纲是在详细阅读查找的资料后,对自己所获得信息的选择和综合。
本课题将从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写作手法,如写实手法,情节刻画和幽默与讽刺手法及作品体现的主题思想三个方面来研究怎样成功的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对深化作品主题和体现作品中蕴含的社会意义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e.hudson long, ohenry the man his work[c]. new
york:russell russell, 1969.
[2] mathiews, franklink, introduction to the ransom of red chief other ohenry stories[c]. new york:doubleday, doran company, 1921.
[3] medrick fred.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m].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985.
[4] ohenry, heart of the west[m]. new york: mcclure, 1907.
[5] ohenry, the four million[m]. new york:dobleday, doran company. 1906.
[6] 荣四才. 欧亨利与欧亨利奖[j]. 外国文学. 1993(6):34 35.
[7] 吴伟仁.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七、系领导审核意见: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 好莱坞“功夫形象”的附魅
“附魅”(Enchantment),指人类认知领域对神秘事物的畏惧、遐想、期待等原生的感性情绪。[1]美国学者大卫?德瑟把“功夫热”现象描述为美国文化史上的一种奇异现象,即一种外来电影史无前例地吸引了票房,并成为一种新的美国电影重要类型。[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视觉文化中兴起的中国功夫形象以狂热、痴迷之风席卷世界,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美国和东南亚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地利”是指美国当时的黑人民权运动对民族主义的呼声高涨,而“人和”指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系列的优越条件使得美国民众对李小龙的功夫形象狂热追捧,《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和《勇闯龙滩》(1973)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票房纪录,他在电影中的形象各个身手矫健、伸张正义、捍卫民族的硬汉形象恰恰迎合了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状况,可以看做是美国民众对于中国功夫形象的附魅。这一阶段的功夫形象也迎合了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浪潮,为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以及发达国家的少数族裔所肯定。李小龙电影中讲述的漂泊的华人的胜利,是第三世界的胜利,影片中描述的缺少社会、政治现实的国家特征恰成为第三世界狂热追捧的基础。[3]因此,功夫形象的附魅源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国家和地区所产生的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推崇现象。继李小龙之后,喜剧功夫的代表人物成龙(Jacky Chan)凭借《红番区》打开美国市场,继而以《尖峰时刻》系列电影稳居票房最高的亚洲演员宝座。与此同时,科班出身的功夫巨星李连杰(Jet Li)的《龙之吻》《狼犬丹尼》《轰天炮》以及《游侠》,向世人展示了真正传统的中国功夫。这些功夫巨星所塑造的一系列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功夫形象逐渐形成了美国的中国形象的型像之一。
二、 好莱坞“功夫形象”的祛魅
“祛魅”(Disenchantment)又译为“除魅”“去魅”,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逐渐挣脱感性的枷锁从而回归理性的过程。[4]人们应当如何理性看待并系统分析“功夫热”这一文化现象呢?“N级编码论”这一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使得功夫形象的系统源码分析成为可能,以此实现“功夫形象”的祛魅。
(一)方法论之“N级编码论”
针对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困境,文学人类学者们于2023年提出了一套文化研究和解释的理论系统,即“N级编码论”。作为一种后现代文论,N级编码论界定了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多级复杂关系,即第一级是物证(物)(以史前文物与图像为表达符号,以口传、诗歌、神话为编码形式),第二级是古文字及其隐含的上古思维信息(字),第三级是古代文本(文),N级是近代乃至未来无穷尽的文本(对上古文化编码的演绎或再造)。[5]这一理论围绕“文化表述”问题展开,通过建立一种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文化符号编码理论,解析或深化文化的“表述”与“被表述”功能,成为文化研究具有穿透力的一种分析工具。运用“N级编码论”揭开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所追捧的功夫形象的神秘面纱,这是一个对好莱坞功夫形象的祛魅过程,更是一个理性看待这种文化想象的思维过程。
(二)中国功夫的N级解码
功夫是中华武术的俗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其发源于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经历炎黄子孙的世代完善、发展和壮大,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瑰宝。早期的武术是为了生存而战,和野兽的尖牙利爪相比,人类只能靠武器与智慧来寻找和保护自己的食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出土了石斧、古矛等器械,而这些考古出土的实物以直观的方式表达人类在远古时期的自我防御和对生存的寻求,可以视为第一重编码。在早期的汉字书写系统中,甲骨文中的“武”字的字形为“”,在金文中则为“”,及至小篆的“”和今日汉字中的“武”,其基本形态是“止”+“戈”。《说文解字》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卷十二“戈部”)意即武力,确定战功,止息战争,所以“止”“戈”会意为“武”。因此,作为会意文字的汉字保留了完整的二级编码信息。第三重编码则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古典文本,如介绍射法、剑道的汉代《汉书?艺文志》、介绍枪法的隋代《马槊谱》、有关角力、拳术的宋代《角力记》和乃至明代《纪效新书》这一系列研究武术的重要综合文献都属于中华武术源码的三级编码。由此可见,武术的发展渗透着中国各个历史阶段,也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宗教和民族心理的演变。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播学;形象;社会建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104-02
一、形象研究回顾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关关系、市场营销等活动的兴盛及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个人和团体意识的凸显,“形象”成为各类人群和组织关注的重点。同时,对形象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这类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文艺作品中的人或事物的形象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文学或艺术学的领域出发,对文学作品或绘画作品中的虚拟的人物或事物进行形象的解读和分析,多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研究者本人的角度进行解读,个人风格显著。另一类就是对真实存在的人或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具体形象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类:
(一)国家及政府形象研究
这类研究是基于国际传播及国际关系的理论背景下,从国家及政府形象的呈现、塑造及建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程曼丽.国际新闻界,2007-3)等。
(二)企业及品牌形象研究
企业及品牌形象研究缘于20 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开始自觉运用快速发展的大众媒介来塑造形象,从而产生了广告、公关、企业识别系统(CIS)等一系列塑造形象的手段。这些手段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形象研究的产生与发展。企业与品牌形象研究已经自成一套理论,目前学者更多的是对该理论的补充与扩展。如《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高辉.现代管理科学,2007-01)等。
(三)组织形象研究
组织形象研究和企业形象研究比较类似,均是建立在公共关系理论和CIS的基础之上。但组织形象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非企业性组织,例如一些公益组织、NGO团体、事业单位等。
(四)地域形象研究
地域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形象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它不同于国家形象研究,更多的是从旅游或城市标志的角度出发,对某一地域的形象进行设计、重塑和分析。
(五)人物形象研究
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形象研究的重点,此类人物形象研究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真实且具体存在的某类人物及其媒体及社会形象进行的。进入这类研究中的人物,一般都具备某些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研究者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多为存在“刻板印象”的特殊群体,比如女性群体及一些弱势群体。
另一特殊性体现在被研究人物的身份上,这类研究多是针对一些专业人士进行的。这类人物由于其身份的专业性,比较容易受到本领域或社会的关注,对其形象的研究多是结合他们具体的专业背景进行的,针对性比较强。此外,在国外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属于这个领域的还有相当数量的针对政治人物的形象研究。
在这两大类的形象理论研究中,前一类的形象研究属于文学理论范畴,而后一类的形象研究则涉及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由于各类形象从塑造、形成、完善、传播到被感知都与传播理论和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因此在传播学的视野下进行形象理论研究是理所应当的[1]。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形象”定义
“形象”一词在我国,最初是 “形”与“象”是分开存在的。比如在《周易•系辞上》就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两者何时合为一体没有得到确切的考证,但最迟在西汉孔安国的《尚书注疏》中已有实例――“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四方旁求之于民间”。由此可知,“形象”一词在中国自古就有之。
但是随着形象一词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的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丰富,不同的学科都从各自的视角重新对其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心理学认为形象是个人对事物的观念、判断、喜好和态度的综合体(《简明心理词典》);从哲学角度来看,宗坤明(2000)认为,科学范畴的形象是对自然物、社会物和人体自身等具有实在性的形象与意识形态形象的一种抽象后的一般性或共同性,等等。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学者尼莫和萨凡奇(Nimmo & Savage, 1976)认为“形象”是“心理的建构”,或者为一组“可见的物品、主体或者是人”对受众所感知的“计划”或“传达”。他们还认为,研究形象最主要的困难之一,便是形象的操作性定义难以获得,在综合各家意见后他们提出,形象是一种主观的心智构念,不仅是事情如何被认知,也包含人们的情感被其他事物投射讯息后的影响。
台湾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的方兰生教授在其《形象魅力》(1995)一书中也提到了形象的概念,他认为形象就是我们对某一特定目标(比如国家、种族、机构、团体、个人或事物等)的内涵、外貌及言行活动,所做出一种反应、感受和评价的综合印象;也可说是对上述人、事、物……等各种客观因素,所造成主观反应的一种总体表现。
综合来看,传播学视野下的“形象”应当是受众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某一特定的客体或客体的媒介呈现所作出的综合印象和总体表现。
三、“形象”的构成要素
不同客体其形象的构成要素不尽相同,如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物质基础、政治制度、文化理念、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可包括产品形象、员工形象、领导形象、实物形象和环境形象等;个人形象则由仪表、表情、举止动作、服饰、谈吐、接人待物构成,等等。
但从宏观来看,借鉴纳尔逊(Nelson,1962)在其有关形象形成的著作中对形象形成的表述,可将形象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以下两种:一是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的影响、群体的压力、参考群的参与及社会组织的集中程度等等;二是内在因素包含观察者本身的兴趣、组织地位、心理及生理状态、动机、态度、判断以及对群体、个人之间的感情[1]。
这两类因素中,内在因素涉及到传播学中的自身传播、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等相关理论;而外在因素更与传播学中的传播过程研究、传播媒介研究、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有密切联系,可相互结合具体研究。
四、传播媒介与形象研究
从“形象”概念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形象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综合印象和感受,因此正如秦启文(1995)等提到的那样,要科学准确的理解事物形象,应该从主体(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本身)、客体(人或事物的观察者、反映者、思想者)、主客体关系来进行界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客体的关系在决定人或事物形象方面非常重要。主客体的关系从接触形式来分,可划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即主客体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接触两种方式。
当受众面对的是无法亲身经历或接触到的人和事物时,主客体会发生间接接触行为,此时作为传播形象的最重要载体――传播媒介的作用则尤为重要。卢钦斯(Luchins A. S.)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他运用实验法证实了形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由后天所塑造的,而在这种塑造的过程中,尤以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而且传播媒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塑造形象的同时也建立了我们认知的模式。此外,唐森(Dawson, 1961)发现大众传播媒体的暴露与形象的形成有极显著的关联性,马克汉姆(Markham, 1967)在一项为期5 年(1959~1964)的大规模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
因此,在传播学视野下进行形象研究时,了解和掌握媒介,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五、媒体的社会建构理论
虽然媒介在反映人或事物形象时非常重要,但媒介并非镜子般地“反映”真实世界、而是在“建构”真实世界。早在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便提出了“脑海中的图像”的概念,指出了社会真实与媒介真实的区别。大众传播的一个长期效果就是改变人们对真实的理解,即对真实的社会建构。阿多尼和梅尼对社会真实的建构过程提出了真实的3个层次,一是“客观真实”,二是“符号真实”,三是“主观真实”。针对媒介如何对社会真实“再现”,不同学派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立论,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理论谱系与方法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2]。
就媒介如何建构并再现社会真实,西方相关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语言学立场的,认为媒介对社会真实的再现实际上是对语言结构要素的选择过程,不同的语言构成要素与形式决定了社会结构中不同角色在媒介文本中的再现。这种直接就语言学诸要素与形式加以分析的研究途径,被一些学者称为批判论述分析。
第二种是后结构主义立场的,认为媒介再现是通过某种特定历史与权力支配下的论述所建构的。学者不再局限于从语言的层次来讨论意义的生产,而是在更广泛的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去探讨媒介再现背后的权力关系。这一思路的理论奠基人是法国的社会思想家福柯。在福柯看来,意义的产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知识与权利操作的过程(Foucault, 1980)。而这类研究的焦点从语言本身过渡到了占据发言位置的利益集团。
媒体的社会建构论正是基于后一种立场。媒体具有守望环境、解释与规定和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人们也将大众媒介提供的咨讯,当作认知世界和行动反应的参考架构。但这个参考架构其实来自于大众媒介创造的媒介真实。正如社会建构论强调的,记者不只是选择新闻,他可能更多地为新闻事实赋予主流的价值体系。媒介虽然根据消息来源来报道新闻事实,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媒体本身存在的价值观念。
就形象研究而言,既要认识到媒体在形象形成及被感知整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受众感知的也许仅仅是媒介形象而已,并非客观真实。
总之,形象研究与传播学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形象研究本身为传播学提供了大量传播实例,丰富了传播学的内涵,验证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只有在传播学的视野下进行形象理论研究,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模式来认识和指导形象研究,才能深化形象研究的理论深度并促其发展。
参考文献: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 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因此,中 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 ,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会。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明了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左脑 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这一现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脑优势理 论和只有抽象思维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错误观点。它表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 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 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 、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 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体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 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 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既有情感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人物一起体验 人生的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 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 ,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 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 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 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 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 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段文字,我不是让学生首先研究分析“排出”这个词语如何运用 得准确生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排出九文大钱”时是 怎样的心态,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做出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来表现孔乙己的 心理和神情,让学生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孔乙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对“排出”这一动词使用的妙 处作理性的分析:如果换成“拿出”、“摸出”,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由于有了对“排出九文大钱”这 一动作的丰富内涵的体验、感受,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化了,认识到“排出”一词准确写出了孔乙己拿钱 买酒时的得意神情,以及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自慰的心理,如果换成“拿出”、“ 摸出”,都不足以表现孔乙己的这种神情及心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 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 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 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 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 。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 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 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 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 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 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 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 ?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 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学习《变色龙》,我让学生看录像;学习《祝福》,我让学生看电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用直观的 影视形象,取代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分析,而是要使抽象概括的语言与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作品的意境紧 密交织在一起,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如果说抽象思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清晰而简明,那 么,形象思维则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丰富而生动,二者相互补充,学生的认识活动才是情味盎然而富 有生命活力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