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精选5篇)
新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在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中,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主战役,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反思现今的课堂,重新构建起明天的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一、理清思路,明确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思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就抓住了课改的核心,但不是全部。)这次改革有人这样说:此次改革所要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的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行为。(这种改革是痛苦的,当然只有这种前所未有的痛苦才有可能换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人欣慰的明天。)而作为教师最直接的任务和活动就是教育教学,课堂教学几乎占去了一位教师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时间。而且目前最感困惑的也是新课改的课应怎么上?原来的上法为什么就不行?二、弄清要求,明确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九大方面二十个问题在第一方面“课程改革的目标”(2)具体目标中指出:(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使用的能力。在第四大方面“教学过程”中指出:(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认真体味以上既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面对现状时那也不得不说是我们的衷心祈望和不懈追求。由此,我们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重构课堂)1、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有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业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地学习地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2、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郑金洲教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三、反思自己,透视课堂教学的现状与现象。现有课堂存在的弊端:教条化(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模式化(教学结构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模式化)单一化(教学目标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活动角色单一)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的互动交往、课堂上只固化了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和方法和过程。)当我们从自己的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不妨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1、你真正弄清“三维目标”的关系了吗?理想境界:“学生在情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不是一个一个被分开的目标;实际上一个好学习活动,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但并不是说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同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能得到发展。例:(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测量圆周率多次的数值不一样,教师为了进度快只取3----3.5之间的值,与3.14相差的大的数据一概不要.看上去是个小事,但是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数据是可以人为地选择的,为了某个目的可以进行修改客观得到的数据。教师应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着重客观事实,认识到测量是有误差的。减少误差有两种方法,第一尽可能认真,仔细;第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由此可见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指的是科学态度,态度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可以水融的,而不是针对某一目标,人为添加上去一个教学环节。2、你真正关注学生了吗?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了吗?两个不同向度和层次的问题。“学生课堂太活了,我驾驭不了啦!”你应该想到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是否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保底的思想不能丢”,“一只水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教师应给予关注,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3、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你“导”的?应引导学生经历过程,体会方法。“给”惯了,如直接讲例题、直接提出问题,代替学生的思考与实践。4、你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重点讲,把图画出来)5、你的评价科学吗?方式、角度多元化。教师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还是“常模参照”?评价是一个促进发展的过程,有反思,学习,激励,督促等的综合作用。不要只挑毛病,学会倾听讲话,学会欣赏别人。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有人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德国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四、调整思路,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完成教学目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并筹划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的总体构想。(比“备课”更具科学性。)有人讲:“备课”是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前提。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的三大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教学设计的原则:实用性和追求课堂最佳效果。过去的问题:(主观)知识性的东西过细,过多;盲从于别人的成教案。(客观)教案评价方法的不科学。新型教学设计的特征是:基本思路:简约教学设计过程,摒弃形式主义的文字;精心进行粗线条的设计,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变为教而备从知识出发”为“为学而备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形象的比喻: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的三维目标,它验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测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呼唤随机的课堂)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至少它们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惟其如此,它才能与教学现实实现融合,并因此而丰富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凝炼为可供愉悦对话的文本。《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格式(设计步骤):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课后反馈或自我点评。“课改没有正确的答案,但会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
新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体会
1.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3.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新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高中新教材中展示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可行的途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史的内容展示了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各种观点的碰撞和论争过程,同时也蕴含了许多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生物科学知识.教学中合理地进行生物学史的教学,不但可以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第二,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恩格斯在谈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时,曾指出:“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的一个“主要仪器”.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展生物学史的教学,通过重演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结论的由来,还能使学生体验科学家思维发生发展的轨迹,体验科学知识及其理论体系的演变和完善过程,从而使他们学会用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知识.第三,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生物科学史不仅揭示了生物知识的探究历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科学家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的火花、求知的态度、探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场景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和模拟实验,对学生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
科学方法往往寓于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只有把认识过程合理地展现出来,学生才能领会科学方法是如何提出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方法.而在当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把生物史作为一种知识,附加在生物知识教学内容上,而忽略了生物史的科学探究过程,疏于从思想与方法的历史角度去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因此,在应用生物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把握好“科学史”与“科学方法”这两条主要线索,组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体验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方法”的教育.下面结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过程谈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阶段,教师将生物科学史上引发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研究的生物学现象作为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一方面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身感受什么是科学发现,怎样提出问题,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讲故事、文字展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再现生物学现象,然后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先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植物向光性的图片,再播放达尔文观察植物向光性的动画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单侧光和尖端在植物的向光性现象中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地迈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沿着科学史的发展轨迹,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法
在生物科学史中,一般都展示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生物学史的学习过程就等于学生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针对上面所提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达尔文的几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关于向光性原因的假设或猜想,并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然后教师再引入科学史中达尔文的假说,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达尔文所处的历史背景讨论思考为什么达尔文会有这种假设,再思考自己所做的假设是否合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更接近科学研究,并能体会达尔文得出结论所采用的具体科学方法———假说法.假说的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如何来验证?自然地引出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从不同角度验证达尔文的假说.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詹森、拜尔的实验思路、结论: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到下部,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提出假说: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该假说是否正确呢?科学家继续探索的步伐前进到了温特的实验:让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结果胚芽鞘生长或弯曲生长了,从而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生长素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共同合作的结晶,通过该过程的学习既让学生理解了实验设计原则与方法,又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在现有手段的基础上对于事物本质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在做出猜想和假设时所用的具体科学方法,从而实现渗透具体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
3.模拟科学史中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史中科学家的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科学方法,在科学史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生物学史中典型实验并对设计原理、思路、试验方法和结论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在生长素的发现这一生物学史的教学中,除了需要学生学会达尔文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做出实验设计分析外,温特的实验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科学研究的典例,因此在温特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前面科学家的假说(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然后相互讨论分析所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再和温特的实验设计做比较,分析实验的原理、对照的意义、实验设计的注意点,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通过这一实验设计的训练、操作和详尽分析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再认识,也使他们较好地掌握了实验这一科学研究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验证植物激素极性运输的实验帮助他们对对照实验这一科学方法进行了较好的巩固.
三、结语
新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
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人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各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为各自的主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自然存在差异,甚至是跳跃式的抑或反复的。时势造英雄,每当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领袖人物、改革家等,至于是哪个具体人物、时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顺应潮流的措施或改革等则是偶然的。
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持久战,总的过程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是必然的,它是由敌我双方矛盾的根本特点及其变化的总趋势决定的。但是,由前一阶段进入后一阶段的具体时日,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最后胜利哪一天到来等等,又具有偶然性,它受着国际国内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总之,在研究历史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时,我们应通过具体史实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符合偶然中包含必然,必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这样一个辩证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本质。
二、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曲折离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事物的现象,揭露它的本质。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若干表象,去粗取精,分析总结,得出历史的本质东西呢?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现象虽曲折复杂,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总是有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存在。如古代世界史上,阿拉伯人从原始游牧民族直接通过建立国家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日耳曼人是在摧垮了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废墟上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它们都未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表面看来,这是超越了历史的发展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实际上,阿拉伯人也好,日耳曼人也好,在他们建立国家之前其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解体,同时在征服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民族时又善于吸取、消化他人的先进东西,进而才直接跨越了奴隶社会,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座桥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直接跨越一个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的东西。同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因此也就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尽管具体情况各异,但民族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都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实际上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前者是顺应民心,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后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维护已趋没落的腐朽封建制度。同样都是实行科举制度,隋唐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明清则是钳制思想,摧残人才,其本质也在于前者充分施展了知识分子才华,后者却让文人禁锢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中。通过比较以上这类表面相似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它们不同的本质,也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确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材领悟准确了,才能产生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使用投影仪、录音、录相等电教手段),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等。总之,只有通过教师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优化教法应采众法之长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
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
新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教学中有益的、到位的提问,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否则就会堵塞学生思路,室息课堂气氛。
《新课标》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而课堂提问正是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如果提问到位,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但如果提问不到位,就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下面本人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体会,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到位问题。
一、问题设计的目的性要到位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标。备课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可用征集问题的方法来发现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疑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如在第四册第五单元lesson33中,可通过设计问题引出重点词汇。例:
1.WhatisDanny''''sfavoritetypeoftransportation?(引出重点walK=goanywhereonfoot)
2.What''''sJenny''''sfavoritetypeoftransportation?(引出重点词rideatrain=gowbytrain)
3.What''''sBrain''''sfavoritetypeoftransportation?拐出重点词汇rapid.9owon。plane)
这样,通过有明确目标的问题设计,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进入新课,不仅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而且为以后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问题设计的层次要到位
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如果在一节课上,通过一次性地提问把新知识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普遍感到回答困难,这样的课收效甚微,达不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新知识需要通过巧妙的提问,循序渐进地展现给学生。在学习第三册第4单元时,因为该课的介词较多,可以通过分层提问把新内容分散在不同的情景中出现。教师针对所设计的情景提问一句,呈现一个新的介词,学生理解一个,掌握一个,再进行下一步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设计浅层的链式问答,引导学生进行第一层次的训练—机械性训练。接着针对学习材料设计较深层次的理解性问题,使学生们进行第二层次的训练—意义性操练,把时间、地点和人称进行替换后进行问答;最后,设计形式意义和功能相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第三层次的训练一一交际性巩固练习。
三、问题设计的难易度要到位
我们在备课中,应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然后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应以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也不能太易,要有一定的难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英语教师要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觉到压力,又让他们跃跃欲试,有自行解决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提问产生的“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的,就要点拨引导,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
教师要掌握学情,不同的问题,应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巩固性的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为主,以考查全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创造性的提问,以优生回答为主,让优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拓宽思路;一般性的问题,要让中等生回答,使多数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提问的面要广,人要准,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四、提问的时机要到位
一个时机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象进行思维,在云涌风起之际,引爆智慧的火花,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产生顿悟,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产生良好的教学运行效果。不考虑时机的提问是很勉强的提问,这种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下。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多角度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时机。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顺着课文的思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抓住最佳突破口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五、提问的频度要到位
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教学的重点、难点难于突出。有专家指出,单一的课堂提问,在越高的年级应该使用减少一些。也就是说,在高年级使用单一的课堂提问弊大于利。我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一节课中竟有100多次提问,但都是一些浅易的、缺乏思维量的提问,如“是不是”、“懂不懂”等。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学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5-35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揭示的问题精心设计成二、三个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景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问题解决了,这节课就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六、鼓励性的话一定要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